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鲁酒分析

发布时间:2020-03-02 23:21:0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山东市场调查——把脉鲁酒系列白酒之一

一、市场环境

山东是白酒生产和消费大省,省内有大小酒厂600多家,白酒是山东省的支柱产业,也是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素有“要当好山东的县长,先经营好酒厂”之说。

由于国家政策、产业结构的调整,山东白酒产业结构和人才匮乏表现异常突出,整个行业呈现产量下降,效益下滑的态势。2002年山东白酒产量65万吨,占全国产量的17%,比2000年下降2个百分点。

下面是2002年山东白酒企业总体经营状况、山东省主要白酒企业的盈亏情况。

二、竞争状况

山东作为白酒生产大省和消费大省,巨大的市场容量,使得白酒厂商纷纷抢滩。由于山东东西经济水平的差异,消费观念也不尽相同,各地的竞争激烈程度也有差异。下面就代表性地区的竞争分析如下:

山东白酒的中心:济南

济南作为山东中西部的中心,消费上具有很强的带动作用,而且市场容量超过10亿元,成为省内外众多知名品牌抢滩山东市场的制高点。2002年山东传统名酒在济南市场纷纷落败,省外白酒品牌唱了主角。金六福、五粮春、五粮醇、泸州老窖、古井贡、口子窖、郎酒、小糊涂仙、湘酒鬼、浏阳河等外地酒占据了绝对优势,而鲁酒只剩下趵突泉、景芝、兰陵等少数几个品牌在济南市场扎根。在鲁酒纷纷衰落之时,趵突泉占据地利,依靠在济南市场的出色表现,扛起了鲁酒的大旗,成为山东白酒的后起之秀,年销售额达2亿元。

鲁西:济宁、菏泽、聊城、泰安

西部地区白酒竞争呈现明显的地域特色。由于当地酒厂众多、酒厂在地方财政上的重要地位和当地的消费习惯等因素,使得当地品牌成为主流。济宁表现最为明显,当地的知名品牌竞争异常激烈。孔府家、孔府宴、金贵特曲、心酒、钢山等品牌成为当地白酒的主流,外地品牌进入难度较大,除全国名酒外,外地品牌不敢轻举妄动。菏泽为梁山英雄故乡,白酒市场容量很大,菏泽市除花冠外,没有很强势品牌,但曹州老窖、四君子、水浒等品牌在本县具有绝对统治地位。聊城的东阿王、雁冰、景阳冈、温河王等品牌在当地中低端市场占有较大优势,高端市场仍有五粮液、金六福等名酒占据。泰安是山东四大酒业集团生力源的根据地,为当地的主导品牌。

鲁中:淄博、潍坊、莱芜

淄博、潍坊具有一定规模的白酒厂家众多,淄博的中轩、高清扳倒井、黄河龙等品牌均具有一定实力,特别是中轩集团是2002年山东省白酒行业效益最好的企业(当然其主营业务是保健品),扳倒井也是曾经辉煌过的白酒企业,黄河龙在当地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忠诚度。潍坊是山东白酒竞争最为激烈的地区之一,当地的知名品牌众多。其中有鲁酒四大家族之一的景芝酒厂、曾经辉煌的秦池、齐民思,具有一定历史根基的板桥宴,区域发展不错的云门春,今年经营困难的坊子酒厂等,加上外来名酒五粮液、金六福、郎酒、全兴、古井贡等抢滩,竞争异常激烈。莱芜市中部地区白酒竞争相对较为平和的地区,当地只有广寒宫较为强势,外地品牌较多,没有特别强势品牌,目前店小

二、小糊涂仙、鲁源等品牌占据较大市场份额。

鲁北:德州、滨州、东营

德州当地的白酒占据了市场的主道,主要品牌有古贝春、禹王亭、洛北春等,其他小酒厂只能在本县有一定市场,外地品牌有泸州老窖、衡水老白干等品牌。滨州、东营当地的白酒品牌势力较弱,外来品牌唱了主角。当地品牌邹平的范公酒厂、博兴董酒、东营黄河口酒是当地的主要品牌。由于当地品牌的弱势,外地品牌较多,缺少强势品牌。

鲁南:临沂、枣庄、日照

临沂是鲁酒四大家族之一的兰陵集团的根据地,兰陵酒品类较多,满足了不同白酒消费者的需求,而且具有一定的历史根基,理所当然地成为当地的强势品牌,在周边地区影响力也较大。此外,费县的温河王在当地具有一定影响力。枣庄当地白酒品牌十里泉具有一定影响力,兰陵在当地影响力较大,其他沱牌、板桥也有一定影响力。日照酒厂和沂蒙小调在日照依据本土的优势占据一定市场份额,但高端仍被名酒所占据。

胶东:烟台、威海、青岛

胶东地区经济较发达,消费水平较高,当地知名白酒品牌较少,因而,胶东地区是白酒厂家必争之地。也是省内厂家扩大市场份额,省外厂家登陆山东的一条捷径。胶东地区本地品牌主要有烟台张裕、莱州酒厂、青岛琅琊台等。除白酒外即墨老酒、张裕保健酒和红酒、青岛啤酒等具有一定替代作用。由于胶东地区人口稠密,白酒消费水平较高,具有实力的白酒厂家不遗余力,都想从中分得一杯羹。

三、消费者分析

(一)饮用习惯

1、最常饮用品牌

调查发现,大多数受访者通常饮用本地餐饮场所最为流行的白酒品牌,该品牌通常由本市或市辖县生产,具有从几元钱到十多、二十元、

三、四十元直至下百元的各个不同规格、不同档次的品种。消费者多数根据场合的不同选择同一品牌的不同品种。

如济南人喝白趵;青岛人喝琅琊台;烟台人喝烟台古酿;德州人喝古贝春;商河人喝娇泰(今朝)等。

2、消费者心目中好酒

受访者对好酒的描述:

·轻香、绵软,口味醇和。

·酒味不能太呛鼻,香味不能太重、酱香型的就不喜欢。

·不能太冲,喝完以后不上头、不容易喝醉的。

·有别人难以效仿伪措施。

·名牌好酒多为高度酒,但不宜多饮,也不适合在公共场合喝。

山东消费者比较喜欢喝浓香型白酒,自己常喝的酒适合自己的口味,是不错的酒。对于茅台、泸州老窖等名牌酒,他们认为是好酒,但带有粮食香味,他们较难接受这种香味,部分人表示一闻到就失去饮酒的欲望,甚至想呕吐。

3、消费者对白酒度数的喜好与评价

山东的白酒消费者多数比较喜欢中低度酒,在调查中发现38°~42°之间白酒最受欢迎。白酒消费者在不同的场合饮用白酒的度数不同,一般受访者通常在家中饮用白酒度数要高于在外饮用,但每次饮用量要低得多。高年龄组的受访者从品酒和养生的角度出发,对高度酒有一种好感。青岛消费者因为长期习惯喝青岛啤酒,所以口味趋淡。

不同度数的白酒在饮用上的区别

·在外吃饭这种交际场合,要是喝酒不让别人喝过了就觉得过意不去,这也是山东人习惯和礼仪特点,但你让人家多喝点,首先就得自己多喝点。通常需要大杯大杯的喝酒,这时如果喝高度的,谁也受不了,因而交际场合多喝中低度酒。

·真正的好酒都是高度的,这种酒口感确实好,喝了以后回味无穷,不是很正式的场合自己或老朋友一起可以适当的喝一点,品品味道,过过瘾。

·有一些人喜欢喝酒,和低度酒不过瘾,选择喝烈酒。

·到了一定年龄(40岁以上),喝点高度酒对身体有好处,一天来个

一、二两。用高度酒来泡些药更是可以保养身体,泡药酒以散装白酒为主,如二锅头、东北的大曲酒、当地的散酒等。

4、白酒消费心理

(1)消费者在饮酒前谈论的话题:

·现在喝酒(包括白酒和啤酒)、抽烟都是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前几年如何,现在如何如何,饮酒跟着潮流走。

·某某酒现在假的太多,不敢喝了。

·某某酒的防伪包装不错,别人难假冒,喝起来放心。

(2)消费者在饮酒时谈论的话题:

·在山东酒规比较多,一般在酒位上一坐,见面就三杯酒,有的接下去就四季发财,六六大顺,八仙过海。

·在酒桌上有地位,有身份的人喝到一种酒说好,大家尝尝味道还可以,口碑传播效果很好,很快就能传开了。

·招待外地人时一般用本地就,味道不错,体现特色。

(二)购买习惯

1、购买场所

根据不同情况,受访者购买白酒场所不同:

·城市一般在超市购买白酒,一方面价格合理,另外产品保真;乡镇或农村平常自己喝一般就近到小商店买,都是老客户,他也不敢买假酒骗我们。

·过年过节或者有活动要请客就到批发市场或厂家批发部去买,便宜一些。

·到超市连锁店去买,比较方便,也比较放心。另外,有好多酒只是知道牌子,不知道价格,在超市里可以随便看。

·一般酒店不让自带酒水,多数时候由酒店促销员推荐什么酒就要什么,在酒店多数因为公款或求人办事,不管价值怎样,关键要体面。

2、购买白酒分用途的品牌与价格情况

(1)自己喝

年轻人喝白酒根桌潮流走,价格在10-15元之间,济南和胶东等经济较发达地区价格稍高一点。中老年人在家中饮用白酒频次较高,量较大,他们购买的一般是略为低档,度数稍高的品种,价格多在10元以下,如济南,青岛有些人常买二锅头、景芝、尖庄。农村地区散酒仍受欢迎,一些高粱酒、粮食酒等有一定市场。

(2)请客时或酒席上

·招待普通客人时,本地有个还可以的牌子,价格也还合适,

二、三十元,肯定就用它。

·在朋友聚会吃饭,一般都是喝比较合大家口味或经常喝的品牌,

二、三十元的居多。

·有重要的客人或求人办事时,一般根据事情大小或主宾的喜好,另外合潮流、够体面,这样可能办事会较顺利。

(3)送礼时

·根据不同情况决定送的品牌,一般亲戚朋友就

五、六十元的(两瓶),有求于人的话要几百元一瓶的也得送,要够档次。

·送酒注重品牌一般要送有名气的,广告打得响的。喝酒的人对酒价心里都有数,一看你送什么酒就能估摸出价钱来。

·酒的包装要好看些,有的酒有专门的礼品装,两瓶装,四瓶装,送礼方便。

3、品牌转换情况及原因

前几年人们喝酒跟风,受广告的影响较大,现在消费者对广告产生了不信赖感,普遍对广告名酒有警惕心理,而对地方品牌和历史名酒的品质则相对较信任。这些地方品牌经过一定的广告促销,达到了让人们认知和品尝的目的,由于口味不错,通过口碑相传,逐渐成为了当地的品牌。

(三)购买因素

1、购买白酒通过主要考虑的因素

不同的用途决定了人们购买的考虑的因素各有侧重。自己喝时首要考虑自身承受能力和酒的价格,其次是看酒的口味香型和度数是否适合自己的口味。请客时面子很重要,买酒时主要考虑“时兴”、“口碑”和“价格”,会选择那些流行的,口碑好,中档价位的品种。因为流行的品牌口味能被大众接受。

送礼时:主要考虑酒的品牌、名气的高低,广告做得多或历史悠久的酒较受欢迎。酒的包装一定要好看,有礼品包装的最好,根据送礼对象,酒的价格从几十元到几百元。

2、白酒包装对购买的影响

大部分受访者都认为酒的包装不是购买时考虑的首要因素,但包装精美别致的品牌会让人产生好感,特别是送礼或请客时。

·有礼品包装,一手提袋两瓶或四瓶,送人时感觉就好一点。

·包装大红大绿的太俗,但颜色太白太素也不好,看上去不太吉利。

·酒的包装都是红色或金黄色的,好象很喜庆,其实没有特色。可以画上当地风景或山水画,下面注一首古有关酒的诗,即能反映地方特色,一看包装就知道是哪里出的酒,又能体现白酒的历史文化感。

·包装盒里可以装个小礼品或有趣的小迷语什么的,让大家一起高兴高兴,热闹热闹,调动一下气氛有一定作用。

·酒瓶上贴的标鉴一定要精致,要和酒的形象相配。特别是不熟悉的品牌,就会选择包装好看一些的。

3、酒文化对购买的影响

大部分消费者喜欢喝有文化品位的酒,如家人团聚喝孔府家,朋友相聚喝青酒,庆功喝浏阳河或金六福,文化人在一起喝酒鬼或水井坊,请政府官员喝茅台,请商界朋友喝五粮液,请老乡喝家乡产的酒等。

4、酒瓶材质、瓶型对购买的影响

大多数消费者喜欢透明的酒瓶,对瓶子的精细与粗糙非常重视,瓶子很粗糙的就会怀疑是假酒。透明瓶可以倒转过来看看有没有杂质,这是最常用的鉴定假酒的方法,磨砂瓶就不行,不知道是不是假的,不放心。

瓷瓶酒好象都是较贵的名酒,贵酒经常用仿茅台包装,送礼时才用。

近年中档酒流行陶瓶,让人感觉是长时间窖存,具有历史感,看起来比较高档;另外现在酒瓶造型也日趋多样,各种造型具有一定收藏价值。

5、对防伪措施的看法与建议

防伪措与开启方便是一对矛盾的问题,多数受访者希望防伪复杂些,但又容易开启,即简单实用的防伪包装是消费者渴望的。

6、广告对购买的影响

大多数消费者认为现在广告泛滥,只能让人记住白酒的牌子,是否购买还会考虑口碑、价格、口味等。可见广告的影响力在下降。

7、促销对购买的影响

现在消费者对促销品不太感兴趣,但在酒店里酒瓶里放打火机还是很实用的,一般酒店里烟酒不分家,这样会比较方便。白酒搞抽奖一般很难引起消费者的兴趣,一般消费者渐多了,认为这是骗局。免费品尝,或者向社会上有影响的单位送一些产品,具公益性质的,新闻单位就会免费为你宣传。

总结消费者白酒消费特征,消费越来越理性,自己消费讲求经济实惠,更看重品质,物超所值;在请客送礼时,需要的体面,让人看着有面子,其次才是价格和品质。

四、通路分析

白酒销售渠道基本有两种模式,即酒店模式和批发-零售(含商超)模式。

由于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中低档白酒的利润越来越低,各地酒厂纷纷调整产品结构,提升产品品质,生产中高档白酒,甚至超高档白酒。而高档酒的消费主要是酒店和礼品市场,尤以酒店为主。因而,一些有实力的白酒企业,在大中城市投巨资买断一些酒店白酒销售权,争夺市场的制高权,从而带动批发-零售的销售。

目前,山东省内的酒店消费水平基本和经济发达水平成正相关。青岛、济南、烟台、威海、东营等地酒店消费水平相对较高。而西部城市相对较低。酒店销量最大的是20~80元/瓶的中档白酒,其销量约占总销量的70%,高档酒、超高档酒的利润较高,但除五粮液的销量较大,其他厂家的销量都很有限,很难成为企业的主打产品。

批发-零售模式中,一般本地酒所占比重较大,除少数走礼品市场,中低档产品居多。在城市批发酒水中, 50~70元一箱的瓶装酒的占了很大比例,乡镇则40~50元成为主流。一般在农历节气期间销量较大,如传统的八月十

五、春节都是白酒销售的旺季,约占白酒年销量的70%。

五、促销分析

山东的白酒促销基本经历了白酒广告时代和促销品时代。广告时代是鲁酒兴盛时期的典型的特征,孔府宴、孔府家、金贵、秦池等都在广告时代迅速成长起来的。随着广告作用的下降,各式各样的促销品开始的酒包装中兴盛起来。现在的促销已经有了明显的变化,更注重品牌形象的塑造和酒店终端的推介,即促销的品牌时代已经来临。靠单纯的广告或促销品已经不能吸引消费者眼球,消费者更注重的是喝酒的感受,以及除酒品质以外所带来的价值认同,包括心理感受等。

山东白酒市场竞争态势――把脉鲁酒系列之二

鲁酒在中国几千年的白酒历史上一直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低度酒的首开先河到孔府家在全国范围内将白酒广告率先宣传推到极至,鲁酒不断地创造市场奇迹,也一度让同行叹为观止,为鲁酒企业的胆量和魄力而震撼。然而,自1997年开始,在历史遗留、竞争逐步加剧、政策环境、企业自身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山东白酒企业的整体状况一路下滑。

白酒一直是全省经济的支柱产业,象孔府家、景芝、泰山生力源、兰陵曾被称为山东白酒“四大家族”的品牌及其他在省内甚至国内曾一度如日中天的鲁酒品牌在目前极度恶劣的竞争环境下能否重振雄风,成为摆在鲁酒面前的一个沉重的话题。这也是把脉鲁酒系列研究的根源所在。

山东既是产酒大省又是消费大省,酒类产品消费的市场潜力巨大。据相关统计资料表明:2002年山东全年的白酒生产总量超过65万吨,虽然比鼎盛时期的130万吨/年产出现很大差距,但总体产量仍居全国第一;据相关的统计资料分析,山东全省的白酒年消费额40多亿元,仅济南市场的消费额就达到5亿多元。

在任何行业“质”和“量”永远都是矛盾的共同体,白酒行业也不例外。虽然山东的白酒产量在国内遥遥领先,但省内企业却大多以中低档白酒产品主打市场,中高档白酒的大部分市场份额被外来品牌瓜分。

从全国白酒行业而言,产量和利润的负性差距越发明显。

根据全国白酒行业相关资料的统计结果来看:国内白酒市场高中低档白酒的产量和利润之间“金字塔”和“倒金字塔”的特征越发明显,山东白酒市场这一反差尤显突出。

在中低档白酒市场也面临着较大的竞争,如五粮液旗下的金六福、浏阳河、徽酒中的店小

二、湖北的枝江大曲等品牌,当一个品牌在区域市场打开局面后,随之而来的便是系列产品的大量涌入、市场的全面开发,市场的竞争也将日趋激烈!

在越发恶劣的市场竞争环境下,鲁酒如何应对?如何在内外夹攻的环境中求得新生呢?我们将围绕这一话题展开。

一、省内白酒市场区域品牌的生存竞争

山东白酒市场除拥有兰陵、泰山生力源、孔府家和景芝等几十家大中型企业外还有近700家中小企业,它们分布在全省的各个区域市场,正是这种白酒企业的高密集度,导致了省内白酒企业之间的相互残杀;另外区域市场消费者多年的重复消费习惯,对当地白酒形成了较为浓厚的地域情感,这也为各地中小型白酒企业提供了生存的土壤。

从目前全省白酒企业总体情况看,股份制企业的生存发展欲望远远高于国有白酒企业。强烈的扩张发展欲望指挥着他们向外突围,由于诸多因素的限制,他们往往会选择省内某一个或某几个区域市场进行重点突破,而机会市场的领导品牌为了保证自身的利益,往往会采取更为猛烈的反击(青岛与趵突泉啤酒的济南战役就是很好的证明)。

二、省内品牌与外来品牌的争夺战

在省外品牌的全国市场拓展中,山东绝对是一个极具诱惑力的市场,虽然山东市场相对封闭,消费者具备一定的地域消费情节,区域市场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地方保护主义,但市场经济的战车将很快撕破地方保护网,消费者的地域消费情节也将会在市场争夺战中逐步弱化,金六福、浏阳河、店小二等品牌的不俗市场表现,包括目前口子窖对山东市场的精耕细作和逐步渗透,都证明了白酒消费的潮流性特征,随着市场开放的进一步扩大,消费者白酒消费的不忠诚性也将越发明显。

外来品牌与省内品牌的竞争不仅仅体现在对消费者的争夺上,更重要的是对通路资源的争夺。外来强势品牌一般都具备非常强的营销推广能力和雄厚的资金支持,他们在不断提升品牌形象的基础上,采取较为现代化的商业操作模式,掌控通路资源;由于省内企业的白酒产品多为中低档、透明度较高,各通路环节的流利空间缺乏竞争力,省内大型的经销或代理商一般都不愿意经销省内品牌,导致部分大型通路网络资源为外来品牌掌控。强势通路资源的缺失成为省内白酒企业快速启动市场的最大地面障碍。

三、山东白酒市场的未来竞争趋势

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的30年时间里,山东白酒经历了创业的艰辛、感慨了身临峰顶一览重山小的豪情也体受着风光不再后颜面无光的“羞辱”。30年的白酒江湖让鲁酒在告别躁动的同时,慢慢归于平淡,鲁酒到底怎么啦?我们怎么看不清市场的发展轨迹?

山东酒类市场的发展轨迹是从单一的产品竞争到广告竞争、促销竞争、通路竞争直至品牌文化和资本的竞争,每个竞争时代都有一个主要的最具有杀伤力的竞争手段,也会随之诞生1~2个优秀的品牌和其卓越的市场表现(如孔府家、秦池、孔府宴等在90年代中期之前通过单一竞争因素形成了相应的市场效应)。但是,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营销手段的逐渐多样化,省内白酒企业渐渐失去了特定阶段所创造的竞争优势。

从省内白酒市场竞争发展的整个历程来看,每一阶段发展都是在前一阶段基础之上的超越。前一发展阶段的核心竞争要素在后一发展阶段便失去了优势,成为后一阶段的基本竞争要素。

未来山东白酒市场的竞争已不再是通过单一或某两个竞争要素的简单组合就能够取胜,而是诸多竞争要素的系统整合,即通过主要竞争资源(要素)的优化组合达成绩效的最大化;另外在竞争要素的优化组合上,也不是指一般意义上的战术组合,而是提升到战略层面的竞争组合。

因此,山东白酒市场未来的竞争趋势是:

◆ 从要素竞争到系统竞争

◆ 从战术竞争到战略竞争

竞争要素的逐渐增加,导致企业的市场运营成本逐渐加大,白酒市场的竞争正逐步向资本的竞争过渡。目前的山东市场处于过渡期,需求局部市场的或全省市场的突围仍存在较多的机会成本;当市场竞争的资本升级,全省白酒市场的资源将会进一步聚拢,市场的竞争将会出现更为不公平的竞争——老虎与老鼠的游戏规则。

总而言之,根据对山东白酒市场发展轨迹与趋势的把握,我们认为目前省内白酒市场的竞争重点应该是在保持基本竞争要素的基础上,从品牌建设和通路模式两个层面进行突围,既要深挖自身品牌(产品)的内涵与文化,也要根据区域市场的特定因素运用有效的通路策略对市场进行深耕细作。

就山东白酒企业的市场运作态势出发,自身品牌的建设和通路运作模式这两个层面都没有很好地进行挖掘,自身内功不过硬和市场运作模式的落后成为山东白酒品牌难抵外来品牌的主要原因。事实也证明:从某种程度上讲,近两年山东白酒市场的优胜品牌已不再是本地品牌,而是运用现代商业模式进行市场操作的现代新品和优势综合型白酒品牌,如金六福、浏阳河、店小二等。

其实,山东白酒业不乏象孔府家、景阳春、兰陵等这样拥有较深厚文化内涵和酿造历史的大型企业,可以进行商业挖掘的资源非常丰富,然而,市场表现较为出色的却是象中轩、古贝春这样品牌可挖掘资源相对较少的企业。鲁酒大牌在白酒竞争日趋激烈今天的市场沉寂,足以证明在现代商业营销模式上的缺失。市场不相信眼泪,市场经济中“胜者为王、败者寇”的铁定规律已不止一次地被市场验证。

四、寻求鲁酒企业的战略竞争优势

如何在激烈市场竞争的环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鲁酒企业的突围之路在哪里?山东世纪经纶营销企划公司认为鲁酒企业的实效运作应从省内白酒行业的价值链入手,通过对现有竞争企业产、供、销——价值链的结构分析,在企业内部管理上最大可能地节约企业成本;在市场营销上,结合竞争品牌的优劣势,探询自身白酒品牌的市场突破点,整合各种系统营销资源(至关重要),探求形成品牌竞争优势的亮点。

在寻求企业竞争优势的过程中,既要考虑到企业的长远盈利问题、企业的地位问题还要考虑到相应的战略和策略组合问题,这些问题都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盈利水平。一个地位选择得当的企业即使在产业结构不利、产业的平均盈利能力水平不高的情况下,也可以获得较高的收益率,其他行业如此,白酒亦然。

黄金酒问题分析

酒驾罪分析

山东白酒市场调查——把脉鲁酒系列之一

秦池酒业 案例分析

酒鬼酒投资分析报告

习酒策划书案例分析

鲁酒分析
《鲁酒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酒分析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