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古镇冶底

发布时间:2020-03-03 19:03:4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天蝎星落古冶底

郭学宝

泽州县南村镇冶底村,距晋城市区15公里,现有人口2800余,是“古清化一大道”上的重要关镇之

一、晋城市南第一大村,山西省首批历史文化名村之一。

不知道是祖先有意造化,还是受地理条件限制自然形成,从冶底村南山顶上俯瞰,整个古村俨然一只肥大的蝎子,静静地趴卧在冶底河北岸。这只大蝎头东尾西,仰视着晋城四大景致之一“松林积雪”的晋普山巅,而村西的岱庙正好是蝎子的尾刺。

冶底村约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在以后的近三千年中,逐渐发展成今天的规模。据传,战国末期,秦王嬴政由陕西咸阳东行泰山祭神,就曾经过此处。其时,村名尚非今名,村子也在现址东北部的早园。

冶底村四周蕴藏着丰富的铁矿资源。西汉时期,由于这里交通便利,村民陆续迁到道边(即今址)。在这个小小的盆地中,人们除了开店、卖饭、做一些小买卖之外,利用丰富的铁矿资源,开始兴起了小规模的冶炼作坊。一家即兴,百家相随,冶炼成为这一时期冶底村的主导产业。村民们在既得利益的驱动下,为了达到长期稳定的产业发展目的,结合当地地形,遂将村名改为冶底。汉初以降,冶底村的工商业逐年发展,至西汉末年,这里就已形成一定规模。王莽改新,大杀汉臣,西汉故臣后裔不得不四处奔逃,寻求避祸之所,名相董仲舒的后裔便于此际徙迁冶底。(在冶底村现存一块明万历五年的墓志铭残碑上记载着:“公姓董氏,讳子轨,字秉元,号对溪,为泽州冶底里钜族,派出汉相仲舒之裔。寻得宋元碑碣,而董姓多著,时远近皆称冶底董大姓。”)

东汉中期,国阜民康,冶底工商业得以进一步发展,冶炼业之外,制陶业初步萌芽,冶底经济呈现星火之势。

由于经济的发展,董氏子孙扬己之长,

在传播儒术的同时,进行一些小规模的祠庙建设。但由于种种原因,未有流传至今。

三国至唐初,社会动荡不安,政权更迭频繁,冶底经济、文化发展缓慢。唐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东岳之神被封为天齐王;宋大中祥符五年(公元1012年),被封为天齐仁圣帝。冶底岱庙约在此时兴土动工。唐末宋初,战争频仍,岱庙经风纳雨而形容倾颓。宋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村人捐银纳粮维修岱庙。金正隆二年前后,岱庙部分建筑再次维修,加固了庙中舞楼。以后历代均有修葺,遂成今日之规模。元代,冶底村大约已有数百户人家聚居生活,并形成晋豫交通道上的重要驿镇。明清两代,冶底村号称“家上千,人上万”,工商业趋于繁荣。三里之长的前后两街,店铺林立,字号兴隆。其中规模较大的有“贵兴通”、“广聚兴”、“三和堂”等。冶炼业此时达于鼎盛,曾有十八家锅炉日夜生产,真乃“洪炉照破夜沉沉”。这一时期,先后出现了“赵百万”院、棋盘院、当铺院、东西旗杆院等40余处颇具规模的民居建筑。

追溯历史长河,在长达三千年的社会进程中,冶底人经历了无数的荣辱曲折,也曾创下了不朽的光辉业绩,从而形成了颇具汉唐遗风的冶底文化。

古韵遗风的民居建筑

冶底村究竟建于何年?以今天的遗存和我们的推断力已无从确考,但从秦王东行曾经此地的说法和汉相仲舒之裔的记载判断,冶底村约有2500—3000年的历史。要想说清冶底的形成历史,还须从其所处的清化一大道说起。“清化一大道”,是西通秦陕,东经清化(今河南博爱)、新乡而达齐鲁,联接长安、洛阳、汴梁的重要驿道,在明清以前曾为晋豫两省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从帝尧开始,到隋唐之前,山西平阳(今临汾)、新田(今侯马)、蒲坂(今永济)、曾是尧、舜、禹、晋建都之地。这一时期,冀、鲁、豫等地的官、商、仕、庶,为取得与晋南都邑的联系,不断地经从此道运输物资,到隋代以后便形成

1 一条官家大道。唐玄宗李隆基“清跸渡河阳,凝笳上太行。火龙鸣鸟道,铁骑绕羊肠。白雾霾阴壑,丹霞助晓光。涧泉含宿冻,山草带余霜。野老茅为室,樵人薜作裳。宣风问耆艾,敦俗劝耕桑。不因今展礼,何必冒垂堂”的吟咏,即是一个明证。南宋时期,周村人梁兴等人组织太行忠义社抗击金兵,奔波于此道,并在晋豫交界处的大、小二口留下了“焦赞城”、“孟良寨”等古寨遗址。其时,冶底已经形成一个繁华古镇。到了元代,驿镇北迁至周村,但官道却始终未改。明清两代,冶底依然是经济文化重镇,村中人口也直线上升,以至有了“家逾千,人上万”的说法。明万历年间,娘娘董氏被召入宫,官方便在南边的蔡岭(今犁川镇天水岭村)和北边的周村立下路碑,昭示路人:凡经此道过冶底的文武大小官员,均须在村外“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以显娘娘威仪。古镇冶底着实红了一阵。其时的生态环境也是有山皆植树,无地不栽苗,清泉泠泠,气候宜人。冶底村的大型宅院也在此时纷纷兴建。

最典型的大宅院就是娘娘董氏祖辈所建的棋盘院(后人因其门前有一对石狮而称为狮院)。此院前后两进,中有河界;左右四院,尊卑序列。两个前院均为标准的北方式深宅四合院,后两个院因夹有河界,便只有北、东、西三个居室,称之为三合院。院门外两旁为长一尺有余的木链,链下是精巧的木雕盘龙绣球。全部宅院的门窗及螭头下面均雕精美的牡丹、鹿、菊花、龙凤、花鸟等图案。其大门外有一对高一米三四的石狮,一只在*前被大水冲走,另一只十余年前被村民烧了石灰,惜哉!

庭房院乃棋盘四院之一,为两进院落,明代建筑,是冶底民居中较为独特的古宅。全院四角楼高过中间大房,中厅四梁八柱,出厦22.5米左右,四根木柱支撑,柱下乃稳鼓石礅,现经拆改,为村民阎小二居住。此院屋盖均为石料推扇,今仅余部分。

其次是赵谷洞“赵百万”院,现为村民赵重买居住。关于“赵百万”,当地已不知其名,但却传说他当时是一个赶着骡马到河南贩粮食的小商贩。有一次他忽然病在河南,花了许多钱才算治愈,但是身上的钱却花光了,就连微薄的房租都无力付清,房东

便将他赶出家门。无奈之下,他又找了一个条件比较优越但因晚上不太平而无人居住的大宅院。“赵百万”只求有个地方遮风避雨就行,不管平不平静便搬了进去。一到晚上,院中银光冲天,白晃晃的吓人,“赵百万”在屋内向外一望,银光是由院中腾起,直冲牛斗。他一思忖,找一把镢头趁夜挖开,发现地下埋着一大窑白花花的银子。“赵百万”悄悄将这些银子用毛驴和骡子驮回山西冶底,遂成百万富翕。“赵百万”发迹以后,就在冶底村赵谷洞修置宅舍六院,并于院东修建后花园。六院老宅现仍完好无损,并住着居民,而后花园则早已毁坏,改造成现代民房了。赵谷洞全用长条砂石铺砌而成,今天漫步其上,古韵遗风,犹然在目。

董拽亮院为清代四合院建筑,堂房建成于清光绪二十年(丙戌,公元1894年)六月十九日,房主为董士譲。此院为坎主巽门,水归坤位。其南屋窗台正面有花鸟、树木、凤凰雕刻,工艺考究,构图明晰,栩栩如生。

此院之外,尚有东西二院、当铺院,以及南北两条街上的商号,如贵兴通、广聚兴、三和堂等40余个院落、字号。东西二院又称旗杆院,是清代中叶文武二举人(佚名)祖上所修。西院南房门头小过木上雕有“孔雀登枝”图,背后临街的墙上嵌着两个供拴马用的石臼。院内四个主宅,螭头下有“平安福禄,吉庆祯祥”八个字。东院东房窗户中镶“蝙蝠”图,南门为贴框式,左右门扇木刻“日上中天”图。门板中雕寿桃、石榴、香蕉、西瓜等图,象征丰收、吉祥。院门外有木旗杆四根,今仅留杆座一尊于院内。除此之外,举人还在祠庙、祖茔等地共立旗6杆,分别是老君庙2杆、祖茔2杆、祠堂2杆,今仅留老君庙外东侧1杆。该旗杆高约9米余,杆座四角为麒麟头,正面雕麒麟,左右为万寿图,中部两节倒置棱台基座,座下四龙突出,稳抚旗杆;基座四面为“卐”字图案。旗杆粗度逐节递减,至杆顶为笔帽形。今日驻足其下,见其昂然之形,令人积极向上,求索不止。

另外,村西王保堂屋中,双梁均为断梁。据当地传说,是当时皇帝不许民间造通梁之屋,以避其姓名、年号之嫌。中国建筑学会会员、唐风建筑研究专家李百进认为,这种建筑构件是因材施工,由于采木不足故接续之,非上说也。这种情况在日本等地,也常见到。

纵观冶底民居,除棋盘院之外,全部尊卑有序,是儒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理念的典型体现,也是我们研究明清时期泽州地区民间建筑、经济发展的有力佐证。

除了丰富的民居之外,冶底村旧有岱庙、老君庙(今冶底村幼儿园)、下东庙、十方院、祇园、中心庙(今村委办公处)、南堂、小堂、山峡庙堂等儒道庙观多处和古阁楼五个,因历代战争等原因而存留下来的只有老君庙、祇园、南堂等少数几个了。其中,祇园又有祇苑、祇洹、祇园精舍、祇树、祇树林、祇树园之称,是“祇树给孤独园”的简称。梵文Jetavana-vihāra的意译。相传释迦牟尼成道后,憍萨罗国的孤独长者用大量黄金购舍卫城南祇陀太子园地,建筑精舍,请释迦说法。祇陀太子奉献了园内的树木,故以二人名字命名。玄奘去印度时,祇园已毁。后用为佛寺的代称。唐王勃《益州德阳县善寂寺碑》曰:“祇园兴板荡之悲,沙界積淪胥之痛。”由此看来,冶底村有着悠久的建筑历史,岱庙能够完整地保存下来也是有其历史渊源的。

作为纪念五岳之尊的东岳大帝神祠,岱庙在神州各地随处可见。然而,在众多的神祠之中,冶底岱庙却具有独特的风格。该庙坐北朝南,靠山临水。东有晋普山昂然前趋,恰似巨龙四肢腾逾;西有横岭静卧,陡然回包,宛若覆钟长鸣,声震八方;南临佛头山,作案朝栱;北倚皇王岭,星辰罗列。登高环视,冶底四周如沧海涌动,碧波涛倾,可谓蛟龙临海之象,妙不可言。

岱庙建于冶底村西阳坡之上。据传,庙初建于村东北部土岗之上,未及其成而迁于今址。明正德七年(公元1512年),松月野叟亮月庵所撰《重修东岳庙碑》曰:“其庙圣境者,龙泉水满,竹木森然;殿宇廊庑,次第行列,诚无浪说也。”庙依地势而建,

分为上下两院。上院正殿为天齐殿,现存之

建筑为宋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重修。该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出檐2.5米,斗栱构架循宋、金营造法式。大殿正门外的方形覆莲石柱础、方形抹角石柱与分列四条石柱顶端的题铭;金大定二十七年(公元1187年)的石刻门框、对狮石雕门礅,工艺精湛,铭记明确;殿内精美的砖雕神台和木雕神龛花罩;殿顶高约2.3米的琉璃龙吻,纯粹就是两盘四爪蛟龙从天而降,腾临殿脊。所有这些,以及古朴的彩绘壁画,都是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

天齐殿前台基高1.53米,碑载此为“陛级肩齐”。也就是说,这样的台阶与皇宫殿阶是一个规制,既体现雄视一切的威仪,又可防范台下作乱,而且兼顾了台下民众的视平线高度和台上相互传递文书、贡品的方便。东耳殿为关圣帝君殿。该殿原系小殿,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扩建为今之规模。西耳殿为“速报司神祠”。据碑载,此殿系明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春,泽州郡守张奉直到冶底调处民事,夜宿祠下,见“蝗旱之余,饿殍相望,此乡之民,独有生意。”因询父老因由,或曰:“庙之始建,无以稽考,非神之利泽于土也厚,故民之奉祀也虔。旱而乞之雨,则雨;蝗而乞之除,则除。岁常丰熟,无夭折痨疾之苦,神之惠泽於吾民者多矣!”殿之西未有所祠之,因问父老所欲奉祀者建置焉。众咸曰:“速报司,素欲像而祀之,力未暇及。”奉直公曰:“包肃公,正直人也。生能正君以泽民,殁必能佐神以利物矣,是宜祀。”“于揖俸金,聚材鸠工,以集事焉。因民心所顺而利导之故,不待招呼劝诱,骈然而至,不日而成。”贷庙东西两厢,各有廊舍28间,分别为碧霞元君殿、土地殿、五谷神殿、虫王爷殿、牛王殿、龙王殿。

舞楼居天齐殿对面,呈平面正方形,四根砂石柱撑起一个飞檐挑角的木构十字歇山屋盖,举折平缓,出檐深远。柱头施大额枋,斗栱为五铺作,昂尾呈挑上平榑,彻上露明造,简洁、明晰。顶盖梁架为抹角叠木八卦形木构架,藻井建筑。通楼不使一钉,结构别致精巧。舞台基宽约7米见方,高1.03米,四角石柱,下埋2米余深。东北方的砂石柱上雕有工巧的花木、竹节,缠绕上升,至2米余处,有一穿戴华贵的化生童子。他头顶高冠,冠上有字,因年久风化而脱落殆尽。20世纪80年代初,晋城市文化局的栗守田先生曾在这些似字非字的笔道中,隐约辩认出“正隆二”字样。从此子装束判断,约为汉代时人。整个舞楼是研究中国地方戏曲史不可多得的实物证据。

舞楼东西门洞,额题“鱼吞清月”与“柏映寒潭”,衔接上下院和舞楼南边的竹圃下方的鱼沼,还有东邻的井泉,与井畔上方两株高耸的“人”字桧柏。这种亭台鱼沼、竹影柏姿、诗意题额与视觉美感的紧密结合,不仅给人以宏伟壮观、神圣之感,而且让人在轻松愉悦的调节中得到美的享受。

岱庙上下两院地平高差2.81米,正符合人们仰视45°的习惯视角。其建筑设计之精当,即使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也不多见。

舞楼下方的竹圃有4米宽1米长。其下方的鱼沼10米见方,积水碧绿翠染。沼之北壁2米处为一石雕龙头,对面的南壁却是一个阴雕虎头,两物相对高差约20厘米。据当地老人传说,沼水淹没虎头,正好达于龙嘴平面,可知当年风调雨顺;虎头露出沼水10厘米即是旱年;沼水淹没龙头即为大涝之年。这种设计,绝非等闲工匠所能为。鱼沼东2米余,为龙泉井一眼,与鱼沼水位相差1米余,所谓“龙泉水满”是也。龙泉东的两株“人”字桧柏,南株高22.8米,胸径0.87米,1.38米处合成一体;北株高21.6米,胸径2.82米,2.05米处合成一体。两树下方均已无皮,据说是数十年前的人们在此居住时揭下,用于夜间点火照明的。今天,这两株树依然苍翠挺拔,记录着岱庙的年轮。鱼沼西南,山门西侧的单株古银杏树,身高25.4米,干高5米,胸径3.05米,盘根周约14米,树冠东西13.1米,南北14.6米,主干以上8支干,其中6根已被锯掉。据当地传说,此树是一南方人路经此地,见风水独特而插一树枝占地,不料竟发育成材。此树是山西现存最大的一株古银杏树,被称为“银杏王”。据估算,此树生长约在1000年左右。当地有言语说:“汉植银杏唐植柏,明清工匠好施为。”可见银杏王年龄之久远。原山西省林业厅厅长刘清泉已将此树录入《山西古树》一书。

岱庙大门外的走廊正面立石条上为石刻花木、龙凤图案,左右则镶有四块石雕。最西一块为玉兔图,其余三块为形同古鳄的三爪蛟龙。其状或蛟龙腾日,或二龙戏珠,栩栩如生。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园林工程分会理事邓保平先生认为,这“既说明了中国龙是由鳄演变而来(考古证明,在黄河流域有已经灭绝了的汾河鳄,山西一带亦有‘平地起蛟’之传说),又说明了岱庙始建年代之久远。”他说:“岱庙里雕龙是十分重视和必须的,它的演化和发展反映了历史行进的轨迹。在这个特定的区域里,由三爪鳄形龙到四爪龙(如石门框所刻和琉璃龙吻所塑),再到明清的五爪龙,绝不会因明清的等级制度(五爪龙象征皇权,民间不允许雕五爪龙)而限制到‘岱宗’之庙。同时,从龙造型的相对稳定性、连续性、一致性规律来看,由初始的原生龙鳄到蟒蛇蜿蜒之龙,即使五爪、四爪、三爪在同一时期混用,那也不会将宋以后演化成龙形的蟒身再返为鳄身”。岱庙门前台基下方,左右分峙着两个威武雄壮、高2米余的砂石狮子。可惜*时期,二狮被砸断双腿,并将西侧之狮掀倒,数年前才被村人重新吊置原座之上。因此,邓保平先生将它们称为:“断臂维纳‘狮’”。

整个岱庙池清庙古,三雕(木、石、砖雕)工巧,艺术造诣颇高,是研究道家文化、上党剧种发展、古建艺术以及中华文明史的重要佐证。正因如此,2001年6月,该庙被正式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清时期的冶底工商业

作为镇村建制的冶底,其工商业是没有现成资料供我们查考的,更何况我们要考察的是明清以前的工商业呢?据村委主任史前如介绍,冶底村东部至晋普山脚下,至今依然排列着200余个煤矿井筒。这些井筒粗细不同,但是最初的井筒较细,至明清以后的井筒较粗,接近于今之规模。仅由此点可知,冶底村的煤炭开采业至少在宋元以前就已有了。

鲁迅、顾琅合著的《中国矿业志》载:“本省(山西)铁矿以平定州、盂县及潞安州至泽州、阳城者最著,其开采似始于二千五百年前,迄唐弥盛”。除了上述这200余个井筒之外,今之村东的新街部位原是一大片炉渣,这是冶底冶炼业的实物遗存,只是其确凿年代已无从考稽。依照鲁迅、顾琅的说法,我们推断冶底村有2500-3000历史,似可以此加以佐证。

岱庙以西的出土古陶,虽未经最终证明其造于何年,但从其质料和形制上看,至少是宋代以前之物。

以上三处遗址是明清以前冶底重工业的有力物证。如果我们推断冶底村已有3000年历史是正确的话,那么这里的煤炭开采、冶炼和制陶工业最少也有2000-25000年的历史,历史之悠久是不言而喻的。

“上七里,下八里,不是犁川是冶底。”交通的便利,带动了冶底工商业的繁荣。 据老人郭振邦(85岁)、董兰永(65岁)、董有富(62岁)等回忆,直至民国时期,冶底村前后两街依然是店铺(多为外露抱厦)林立,字号繁多。所涉行业有旅店(含骡马店)、盐店、票号、当铺、染房、油坊、铁匠铺、饭铺,共有200多家。其中贵兴通、广聚兴的生意最为红火,不仅在镇上有生意,在河南、河北等地也有业务。直至抗战爆发前,冶底的工商业才逐渐冷清凋敝起来。建国以后,经过半个世纪的奋斗,冶底工业有了新的起色,但商业发展由于交通闭塞等原因,却一直没有解放前繁荣昌盛。

鉴古知今,冶底村若能依托岱庙、民居等资源,努力发展旅游业的话,我们相信,这里将有新一轮的经济繁盛期。

山西晋城泽州冶底古村寨(版)

古镇解说词

古镇策划

凤凰古镇

泰宁古镇

梅州古镇

四川古镇

中山古镇

古镇调查报告

千年古镇

古镇冶底
《古镇冶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古镇冶 古镇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