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奇妙的对联》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08:04:0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奇妙的对联》教案

交界一中 赵丽伟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学精华之一对联的兴趣。 2.掌握对联知识,学习拟写对联。

3.通过拟写对联,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掌握对联的基本知识。 2.了解拟写对联的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拟写对联。 教学设想:

对联作为中华民族一种古老而传统的文化载体,其含义及特点,甚至最基本的解读,都不为学生所熟知。值此新春前的一堂语文课,让学生了解对联的含义、起源和特点,学会对联的鉴赏,实在很有意义,也很有必要。 教具准备:

相关对联的照片、图片、投影仪、多媒体CAI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对联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也是人类文艺百花园中一枝独秀的奇葩,是货真价实的“别无分店,独此一家。” 不仅如此,对联这种短小精悍的文学样式自问世之日起,就以其尺幅千里的特色赢得了最广大的创作者和欣赏者,从而呈现出勃勃生机。上自风流儒雅之文人骚客,下至引车卖浆之下里巴人,无不对其另眼高看、青睐有加。古有才貌双全的苏小妹单联征对、三难情郎;今有巴蜀鬼才魏明伦万元求联、发难文坛。山河古迹无联则不能言胜,洞房花烛无对乃难以融融。对联可以寄情可以寓志;可赞造化伟大,可叹人工精巧;或悼或贺;或斥歪,或颂正。无所不包,无所不能,长至数百言,短至无一字。既有如此奇妙的一方花海,又岂能不亲睹其芳,亲品其香,以怡情阅性,游目骋怀。

1、(幻灯片1)课题《奇妙的对联》

2、郑板桥做知县时看见一户人家上帖着对联上联是二三四五,下联是六七八九 他看后回家拿了一袋粮食给那户人家送去,为什么?(幻灯片2)

对联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它灵活鲜明,雅俗共赏。它能写景状物,能抒情言志,能说古道今,能褒贬讽谕,它要求以最少的字句,最简练的形式,唤起人们最浓郁的美感,给人以最丰富的启迪,使人玩味深思,受到教益。对联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之一。

3、对联的起源:教师提问讲解。

对联是由南朝的桃符发展而来的,每逢岁时,人们便挂桃符来驱鬼避邪、迎喜接福。这是对联的萌芽。 五代时,桃符上的神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联语。蜀后主孟昶曾写了一副“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的对子,是我国最早的对联。它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4、对联的意义及种类: 对联,又叫对子、楹联、楹帖、联语,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体制短小、文字精练、历史悠久、雅俗共赏的传统文学形式。它由骈文和律诗的形式演变而成,又独立于诗词曲赋等之外。上至君主大臣,下至平民走卒,都有很多它的爱好者、追随者。从名胜古迹到寻常百姓家, 也都可见到它的身影。根据使用的目的和场所的不同,常见的有春联(含节日联)、门联(含行业联)、喜联、挽联、堂联、名胜古迹联、文艺作品联、杂类等。

民间使用最多的则是春联-春节时张贴的对联,以增加节日的喜庆气氛。贴春联就像吃饺子一样,已成为我国春节一道靓丽的风景。

教师出示幻灯片边讲解种类,边让学生练习。 ①春联

所谓“春联”,又叫“春贴”,是为庆贺新春佳节而作的楹联,是对联重要的一种形式,也是最常见的对联。这种楹联,多是寄情抒怀,希望一年吉祥如意。

②节日联

所谓节日联,是针对各种节日,以示庆祝、纪念,使节日倍增欢乐、热烈、隆重气氛而撰写的联语。可以说是春联的扩大和演化。

③婚联

所谓婚联,又称“喜联”,是嫁娶的专用联语,或见于大门、洞房门,或见于妆台旁、花轿上„„其主要内容是表示对新婚夫妇的赞美、夸奖、祝愿以及婚嫁的喜庆场面等。

④挽联

系由挽词演变而来,是一种用于哀挽死者的楹联。这种楹联往往能把肃穆的场面渲染的更加庄严。白纸配黑字,透过联语,唤起人们对死者的追念和尊敬之情。

⑤赠联

赠给友人表达祝愿和激励的意思。 ⑥堂联(名胜联)

所谓名胜古迹联,是指为某一名胜古迹撰写、镌刻的楹联。 ⑦勉联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蒲松龄落第后自勉)

小结:对联源远流长,雅俗共赏。名山古寺,大街小巷,亭台楼阁,对联大展风采;逢年过节,送嫁迎娶,祝寿贺喜,对联各有妙用;官宦百姓,粗人雅士,男女老少,对联深受喜爱。对联看起来简单,但要写出一副好的对联是很不容易的,许多古时流传下来的经典对联,都是作者千锤百炼的结晶。

5、(幻灯片9)对联的基本知识: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明确。

①字数相等。一般情况下,在同一联中,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还须注意的是,上下联一般不能出现相同的字。

②词类相当。即上下联相应部分要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具体地说,就是名对名,动对动,形对形,副对副,数量对数量,方位对方位。

③结构相应。即主谓对主谓,动宾对动宾,偏正对偏正,并列对并列,动补对动补。

④平仄相对。现代汉语中,凡属阴平和阳平的字都为“平”,凡属上声和去声的字都为“仄”。现代对联的平仄要求已没有古代那么严格,但还须注意的是,一般情况下,上联末尾一字用仄声,下联末尾一字用平声,即通常说的“仄起平收”。

此外,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请看下面歌诀:

天对地,风对雨,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春花对秋月,皓月对长空。

掌握对联的基本知识,是欣赏、拟写和做好任何一种对联题的先决条件。

6、实例分析:出示幻灯片学生练习。

7、对联寻亲:出示幻灯片学生练习。

8、修改对联,牛刀小试:出示幻灯片学生练习。

9、听故事扑对联:

1.明人解缙,门对富豪的竹林。除夕,他在门上贴了一副春联:门对千根竹, 家藏万卷书。富豪见了,叫人把竹砍掉。解缙深解其意,于上下联各添一字:门对千根竹短,家藏万卷书长。富豪更加恼火,下令把竹子连根挖掉。解缙暗中发笑,在上下联又添一字:门对千根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富豪气得目瞪口呆。

2.王羲之妙书春联

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有一年从山东老家移居到浙江绍兴,此时正值年终岁尾,于是王羲之书写了一副春联,让家人贴在大门两侧。对联是:“春风春雨春色,新年新岁新景。”可不料因为王羲之书法盖世,为时人所景仰,此联刚一贴出,即被人趁夜揭走。家人告诉王羲之后,王羲之也不生气,又提笔写了一副,让家人再贴出去。这副写的是:“莺啼北星,燕语南郊。”谁知天明一看,又被人揭走了。可这天已是除夕,第二天就是大年初一,眼看左邻右舍家家户户门前都贴上了春联,惟独自己家门前空空落落,急得王夫人直催丈夫想个办法。王羲之想了想,微微一笑,又提笔写了一副,写完后,让家人先将对联剪去一截,把上半截先张贴于门上:“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夜间果然又有人来偷揭。可在月色下一看,见这副对联写得太不吉利。尽管王羲之是书法名家,可也不能将这副充满凶险预言的对联取走张贴啊。来偷揭的人只好叹口气,又趁夜色溜走了。初一早晨天刚亮,王羲之即亲自出门将昨天剪下的下半截分别贴好,此时已有不少人围观,大家一看,对联变成了“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众人看了,齐声喝彩,拍掌称妙。

10、古诗中的对联

语文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信息输入与输出的过程,输入时要注意积累。没有丰厚的积累,创新就成了无水之源,空中楼阁。同理,一定数量对句的积累,才能为学生创作对联奠定基础。 古诗中的大量对仗的句子,如“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等。

过渡:对联是我国文艺百花园中一朵奇葩。它短小精悍,使用方便,灵活,其中有不少对联用法奇特,令人称妙。

11、读对联猜人物:教师出示对联,学生猜人物。

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

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 李白 犹留正气参天地

永剩丹心照古今 文天祥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 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蒲松龄

译书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鲁迅

这幅对联是美国著名进步作家爱德加·斯诺在鲁迅去世后撰写的一副挽联:很好地帮助了学生了解鲁迅先生在思想界所起的巨大作用以及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更好地识记鲁迅的主要作品。

12、赏对联游名胜,学生猜名胜。

一楼萃三楚精神,云鹤俱空横笛在;

二水汇百川支派,古今无尽大江流。---黄鹤楼

四面湖山归眼底 万家忧乐到心头 。---岳阳楼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 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

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醉翁亭

13、观对联,知行业:让学生根据对联猜行业。

“笑迎八方旅客,喜送四海宾朋”是宾馆的,一“笑”一“喜”体现了宾馆高档的服务质量;

“佳照传神亦庄亦谐,芳容写真惟妙惟肖”是照相馆的,“亦庄亦谐、惟妙惟肖”体现了高超的摄影技术;

“酿成春夏秋冬酒,醉倒东西南北人”是开酒店的; “九曲夷山采雀舌,一溪活水煮毛尖”是开茶馆的; “巧缝千家衣,美化四时春”是开服装店的; 美味招来云外客 清香引出洞中仙。 (饭店) 萍水相逢如亲友; 停车暂住似归家。(旅店联) 同时也可增加2005年春节晚会对联赏析。

14、对联解读练习:

出于对孟姜女的敬仰,全国各地许多地方建有孟姜女庙,而山海关孟姜女庙则以其古朴典雅,依关面海别具一格。更以其前殿那副\"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的著名对联而名闻天下。 这副对联相传是南宋状元王十朋所撰。它利用中国汉字一字多音,一字多义的特点,叠音叠义,描绘了海潮涨落,浮云长消的自然景象,显示了自然界变幻多姿的景色,读后使人产生无限遐想:是自然?或亦是人生! 这是山海关孟姜女庙的一副奇巧楹联。正确读法应该是: 海水潮,朝朝潮,朝潮朝落 ;浮云涨,长长涨,长涨长消。

三、课堂小结:

对联,是一朵小花,是我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中一朵精巧别致的小花;对联,是一条小溪,是我国古老文化长河中一条清澈的小溪。它以工整的对仗,和谐的音调,特有的书法,为我国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这种文学形式在世界各国中是独一无二的,是我国特有的瑰宝。希望同学们了解它,珍视它,更真诚的希望同学们能凭籍自己的努力使之更加发扬光大。真正是“对对联对出新天地,学学问学来妙篇章”。

四、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课余每人收集10副对联.

《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

交界一中 赵丽伟 2009年9月

《奇妙的对联》教案

奇妙的对联教案

教案奇妙的对联

奇妙的对联 教案

《奇妙的对联》教案 02

奇妙的对联教案1

奇妙的对联 高中语文教案

奇妙的对联教案课堂实录

奇妙的对联优秀教案

《奇妙的对联》教案 王

《奇妙的对联》教案
《《奇妙的对联》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