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评价》作业

发布时间:2020-03-02 11:32:1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评价》作业

学校: 姓名:

一、基本概念题

1.他者评价与自我评价

答:外界对被评价者的评价叫他者评价。被评价者对自身思想、行为、成果作出的评价叫自我评价。自我评价可以弥补他者评价的局限,是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2.预设与生成

教学活动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没有预设就没有教学,任何教学都必须有预设,而且这种预设必须涵盖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进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情境等诸多方面。新课程鼓励预设有适度的弹性,教师对教学意外与“错误”,随时作出应变,变动教学步骤和方法,顺应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情感脉络,因势利导,生成有效的方法。 3.发展性教师评价

答:这种评价不是以奖惩为目的的自上而下的终结性教师评价模式,而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最终目的。它是依据一定的发展目标和发展价值观,主要采用随堂听课和评价面谈的方法,以促进教师未来发展为根本目的的一种形成性教师评价制度。 4.个体差异评价

是对被评价的个体自身各要素作比较评价。过去和现在相比较,不同侧面进行比较。 5.教师自我反思反思

是指人自我精神的内省活动,是行为实践者对自己以往的行为及观念自觉进行异位思考的认识活动。教师的自我反思是教师主体对既往教学实践的自我评价。 6.教育评价

是根据教育目标及其有关标准,在一定理论指导下,运用一定的方法,对与教育活动相关的现象、材料、数据等,进行系统的分析评定,确定其价值和优缺点,并据此调整、改进教育活动的过程。

二、简答题

1.考试也是一种学习,如何加强考试命题的趣味性?

答: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考试,是一个充满乐趣的学习过程。考试内容富于趣味;考试形式体现童趣;命题要求更加注重以学生为本。具体加强为:(1)可以在卷首设计开考寄语,卷中设计鼓励语,卷尾设计小节提示,减轻学生的考试压力。(2)题

目要力求体现童心、童趣。(3)卷面、试题设计新颖有趣。(4)语文命题要促进学生以展而应有的创意。

2.按照功能与用途,成长记录袋可分哪几种类型?

答:按照功能与用途,成长记录袋可分为:

1、展示优秀成果。

2、描述学习过程。

3、评价已有水平。三类。

3.新课标对阅读教学提出了哪些具体评价建议?

答:阅读评价综合考查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和阅读方法“精读、略读、浏览”的运用。加强感情朗读,鼓励在诵读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领悟。提倡多角度、有创意阅读,尊重独特体验。语言文字知识不求系统,但求衫,语法、修辞知识不作考试内容。

4.课堂即时评价要发乎真情、回归真实,说说你的理解。

答:首先教师要从内心深处真正尊重学生、赏识学生,把真挚的师生情谊,把对学生真挚爱心,用富有激情的语言,用眼睛、用动作、用一个会心的微笑,用一次温柔的抚摸„„展现一个“真情投入的我”,这样的课堂评价才是从教师心灵深处流露出来的。远离了虚伪,远离了做作,才会唤起学生倾情投入。其次,教师要善于在学生与课文人物经历相似处,思想碰撞处,情感共鸣处,用富有激情评价的语言加以“人文点染”,使课堂上真情涌动,使学生“亲临现场”,“深泞卷入”,获得理解的深入,心灵的感动,情感的升华。

5、说说你如何认识新课改背景下的考试评价。

答:考试是评价的一种方式,而不是评价的全部内涵,两者之间是手段与目的、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考试无法等同于评价。考试与其他日常、口头、随机的非规范性的评价方式相辅相成,共同实现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意图。新课程发展性评价体系的倡导,必然带来考试评价在内的评价理念与行为的深刻变革。作为新课程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考试评价不是应不应取消的问题,而是应如何发展变革以促进学生更好发展的问题。

6、成长记录袋评价如何做到与教学有机结合?

答:将成长记录袋的应用与教学有机结合,才能充分发挥其评价作用。

①紧密结合教学目标。

②在教学中收集作品。

③及时分析反馈。

三、论述题

1.论述成长记录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答:成长记录袋创建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现实问题也需引起注意: ①为收集而收集,有名无实

没有收集到真正能够反映学生成长的资料,不能真实反映学生学习成长情况,学生参与不够深入,教师缺乏指导策略。

②作品杂乱无章,目的不明

所收集材料缺乏明确的使用目的和评价目标,各科材料之间没有建立联系,杂乱无章,难以清晰完整地反映学生一段时期,或某一领域成长变化的轨迹。

③反省不尽人意,效果打折

评价实践中,多数教师在观念上已认识到自我评价与反省对学生终身发展的意义,但对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估计失当,有的认为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差没法培养,有的机械地要求学生对每份作品作反思,但没有提供必要的指导,效果不如人意。

④存放使用不当,虎头蛇尾

档案袋资料收集存放管理使用,操作周期长,工作量大,手续比较繁杂,而且这是一个新的评价方式,现实提供的经验比较少。

因此,借鉴实验区的经验,提出以下几方面建议:

①加强过程指导,即使对成长记录袋创建的指导要明确具体:建立的目的,评价什么,给谁看,什么作品放进去,使用什么标准和方式评价作品,怎样的方式保管存放等等。

②有机结合教学实践:紧密结合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收集作品,及时分析反馈等。 ③选取易操作领域:教师充分考虑必要性和可行性,谨慎选择其应用领域,尤其尝试期要选取切口小、容易操作的领域使用。

④确定评价方式:如使用可行性评价,就要对收集的单件作品进行分项目的细致评价,使学生清楚看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

2.“教师即研究者”,试述你对这一提法的认识。

答: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不仅是课程的使用者,更应是课程的开发者。“教师即研究者”,新课程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一线教师作为研究者,研究的目的,主要是解决自己所面临的问题,促进教学,提升教学效果,不断改进优化教学行为。它不是为了写成报告或论文发表,也不是为了构建或填补某种理论。而教师研究的立足点,首先是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研究的主要方式,是切合自身特点的、呈现教育教学原生态的行动研究、案例研究、叙事研究为主。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领悟到的理论,在反思中形成的思想,才真正有用。“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自己做的饭菜最香,自己发现的东西最有价值,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3.试论发展性评价的基本特征。

发展性教师评价不是以奖惩为目的的自上而下的终结性教师评价模式,而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最终目的。它是依据一定的发展目标和发展价值观,主要采用随堂听课和评价面谈的方法,以促进教师未来发展为根本目的的一种形成性教师评价制度。这一评价制度,是促进被评价者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最终实现发展目标的过程。这是一种双向的教师评价过程,建立在双方互相信任的基础上,和谐的气氛贯穿于评价过程的始终。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的建立,将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士气,加强信任感,改善人际关系,深化课程改革,形成积极支持教师创新的氛围。

四、辨析题

1、“考试不改,新课程改革寸步难行”,谈谈你对这个说法的认识。

答:这种说法是正确的。考试作为一种评价手段,目的是检测教学进程,促进师生发展。过度甑别选拔的传统评价模式,颠倒了评价与教学的关系,把考试异化成目的。

传统评价关注的是作为客体的知识,而不是学生主体本身,知识的掌握成为衡量教学的唯一尺度。在案例中,我们看到真正有价值的语文学习过程、情感体验,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相反,与分数相关的考试技巧却一再被强化。这种不科学的评价内容使相当多的学生丧失了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和积极性,极大地降低了语文学习的效率;同时也造成许多不正常的现象;课堂教学几乎完全围绕考试内容进行,语言知识教学、题海战术充斥语文课堂„„知识本位使教学评价误入歧途,导致高分低能,呆读死记。这样的评价,缺乏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情感与态度的关注,扼杀个体潜能,忽视学生的发展。

传统教学把考试当作是唯一的评价手段,教师的教育质量也主要以学生的成绩为依据。教师和学生最关注最重视的是书面考试,是成绩量化,而对书面考试以外的内容,如面试、听力、口头表达测试、实际活动测试等多种质性评价方法缺乏重视。

2、一位同学课堂发言精彩,教师说:“表扬他!”同学一起竖起大拇指,说:“棒棒,你真棒!”你认为这样的表扬方式值得提倡吗?为什么?

答:不提倡。特意安排一定的时间或教学环节让学生进行专门的评价活动,过分追求参与的面广,导致教学环节的不自然,给学生一种“硬插”的突兀感,这将会得不偿失,只是一种为评价而评价的形式化的功利性做法。我们认为应积极寻求评价与知识的融合点,把评价有机地渗透于、附着于学习内容,使它们浑染一体,没有刻意雕琢的痕迹,这种评价将会是潜移默化的。

3.课堂即时评价有时要“学会等待”,具体含义是什么?

答:面对学生正确的答案,不忙着表扬,而是引领回顾思考的过程,使最有价值的过程与方法让全体同学共享。面对错误的答案不忙着否定,要肯定其思维过程中有价值的因素。面对暂时不符合要求的练习,应尊重差异,给孩子多一点时间,多一点过程。允许异步达标。课堂即时评价并不马上评价,相反有时教师需要耐心等待,需要缓延评价。教师的基本姿态是接纳,既不表示赞同,也不表示反对,而是表示非常乐意倾听。不止于简单评判“对”或“错”,而是展开具体的阅读与思考,寓引导点拨于评价中,给学生以方法的启迪。这样,每一次评价的过程才会丰满,才有一定的意义和份量。

五、案例评析题

1.案例1 分析下面的教学案例,从作业与测验评价的角度谈谈你的看法。 在轻松愉快的游园活动中考查拼音 ----- 一年级拼音学习的考查评价

考查评价准备:设立几个活动室,学生自由挑选活动室参加。请几位老师当评委,学生凭手中的游园活动卡,每游玩一室,评委老师就为其记下活动的成绩。 评价过程:

第一室:摘拼音苹果

学生走进活动室,任意挑选苹果树上的一个苹果(每个苹果背面写有“食物”的双音节词语3个),摘下来,拼读苹果背面的音节词。

第二室:走拼音迷宫

老师先解说内容:小白兔想走出草地到森林里去采蘑菇,可草地很大,小白兔迷路了,该怎么走呢?想走出草地,那就按声母表的顺序边走边唱吧! 第三室:乘拼音飞船

点击飞船的任何一处,就能出现一个表示动作的音节词语。学生拼读,若读对了,飞船就往上飞,读错了,飞机就往下降。每一位点击3次。 第四室:学蓝猫寻宝

学做蓝猫去寻找一张书签,找到后,到评委老师处拼读。 第五室:记拼音商品

学生从箱子里任意抽取卡片一张,集中注意力看两分钟,然后将刚才看到的音节词说出来。说得多而准确的,成绩就好。

答: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学生的个性特长、学习风格千差万别,有的对音乐敏感,有的热衷于色彩,有的擅长于在动作中学习。这就提示语文作业和测验评价要采用多种方式,照顾各类学生的学习特点,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本案例的测验设计呈现出评价标准、评价方式、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注重发展学生多方面潜能,激发其内在的动力。在活动、交往过程中完成作业,减轻心理负担,提高综合素质,有助于培植热爱生活,热爱语文的情感。 2.案例2 试析这位教师的即时评价是否得当。如果是你,会怎样评价?

今天上午第三节,是我的公开课。我让学生用一个词来评价《田忌赛马》中的某个人物。有的说孙膑神机妙算,智勇双全;有的说齐威王夜郎自大,骄兵必败……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可最后周磊同学说:“我不喜欢孙膑,他是残疾的。”我听了心里七上八下,不知所措。略一迟疑后,我说:“噢,你的想法和别人不一样。你敢发表与众不同的观点,真是不同凡响,值得大家学习。”

答:语文课堂教学中,给了学生自我表达的机会,师生的平等对话,使学生可以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陈述自己与众不同的想法,所以课堂上异彩丰呈,出现一些标新立异的观点,教师在面对这些“突兀”的声音又喜又惊,不知道如何对待,正确的答案固然可喜,可错误的“立异”也给予肯定,没有“是非”的判断标准,传达给学生错误的“标新”信息,是极为不当的。本案例教师在评价时就缺乏正确的引领,不理解学生“另类”思维产生的原因,没有细细斟酌就接纳学生的另类想法,是无法给学生以良好的导向和启迪的。

3.案例3“借分”的故事

一位学生,在一次语文考试中考了59分,他希望老师再看一下他的作文,是不是可以加上1分。语文老师没有轻易地拒绝这位学生,而是在与这位学生协商后借给了他1分,但与他约定他必须在下一次考试中以10倍的分数将这次借的分“还”给老师。在下一次考试中,这位学生考了87分,并从此爱上学习。听到这个故事,有一位教师作了模仿:在全班推行“借分”制。她规定,55分以上的同学必须“借分”,借1分要在下一次考试中扣5分。这个规定一出台,立即在全班引起了轩然大波。从方法上看,这位教师的做法与前一位教师相比,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但却没有收到好的教育效果。试对两位教师的做法加以分析。 答:该案例中两位教师都运用“借分”的方法,但由于两位教师的做法不一样,收到的效果也就不同。首先,第一位教师运用“借分的方法,巧妙而有恰倒好处,能与学生沟通、协商,让这个学生看到自身的不足,当他经过努力取得成绩时,他的自信心受到了极大的鼓舞。这样的评价淡化了评价的甄别功能,突出反映了学生的纵向发展。特别是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而言,更能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出新的学习动力。而后面那位教师的做法比较客观统一,没有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没有针对不同差异的学生寻找差距。只有学习乐于接受的评价,这样的激励才会成功。

《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作业

学校:

姓名:

一、概念题

1、语文课程资源——语文课程资源是为语文教学服务的、有利于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校内、校外一切课程资源。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包括:物本语文课程资源、人本语文课程资源、动态语文课程资源。语文课程资源是教学的基础,是语文实践的必要。

2、分解式目标——是一种按照“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设计,每个维度根据实际情况罗列若干个小目标的目标叙写方式,思路清晰,具体明确,便于操作。

3、探究学习——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和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态度,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过程。“探究”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培养主动探究的意识,获取探究乐趣

4、三维目标——三维目标就是所指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这三个维度。 它们是一个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二、简答题

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什么是探究学习?请举例说明。

答:“探究”学习,即“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态度,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过程”。如: 教学《白杨》学生可以抓住重点词语探究,可以抓住爸爸的三次“沉思”:想一想,爸爸在什么情况下沉思,沉思什么?具体是怎么想的?你是通过哪些句子读懂的?(“一思”眼前的白杨,体会白杨高大挺拔的特点;“二思”胸中的白杨,体会爸爸扎根边疆的心意;“三思”未来的白杨,体会孩子们在边疆成长。

3、你是怎样看待识字教学中的“复现”的?

“复现”是巩固识字的最好办法,即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让汉字与孩子多次见面

(一)认字和认人一个道理: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四回成了好朋友。巩固认字最好的办法是“复现”,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多次与汉字见面。

(二)复现生字的途径和方法:

(1)充分利用教材在语境中复现生字的特点,让学生多读多看多悟; (2)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创造更多复现机会;

(3)重视课外活动引导,在生活的大语言环境中复现生字

4、阅读教学应培养学生哪些能力?

答:阅读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5、“三维目标”整合有哪些策略?首先要辩证地认识三维目标的关系。三维目标是一个整体。知识与能力是教学目标的核心,它通过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过程而最终实现;其次三维目标必须明确具体。教师必须结合教学内容,并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制定教学目标,切忌泛泛而谈、好高骛远。教学目标应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测性。最后要改革评价方式注重多元评价。注重课堂评价的科学、明确,落实“知识与技能”目标。注重课堂评价的激励、导向,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注重课堂评价的指导,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注重课堂评价的整合。最终实现三维目标的整合。

6、课程资源按获取途径分,有哪些种类?课程资源按获取途径分,可以分为校内资源、校外资源、网络资源。校内资源主要指本校教师、学生以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等。校外资源是指广泛的社会资源和丰富的自然资源。网络资源是指以网络技术为载体开发的校内外资源。

三、观点辨析题

1、语文素养就是学生掌握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

答: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把“语文素养”的内容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分为6个层次:第一,必要的语文知识。轻易否认语文知识对语文学习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容易使语文教学走向非理性主义的误区。第二,丰富的语言积累。语文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一篇篇具体的范文,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让学生占有一定量的感性语言材料,在量的积累的基础上产生质的飞跃。第三,熟练的语言技能。熟练的技能到了一定程度就成为一种能力。第四,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教学必须牢记叶圣陶先生的名言“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第五,深厚的文化素养。第六,高雅的言谈举止。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儒雅气质和文明举止。可见,《课程标准》中语文素养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它绝不是一

种纯粹的语言技能,而是一种综合的文明素养,是个体融入社会、自我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修养。

2、语文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答:首先,语文是工具,而掌握任何工具的基本途径是实践。从某种意义上说,语言以及一切技能都是一种习惯。凡是习惯都是通过多次反复的实践养成的。”

其次,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基本的语言能力表现为语感。语感的主要特征是直觉性和自动化。所谓自动化,就是能在不知不觉中进行活动,而长时工作记忆形成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对有关材料非常熟练。熟练语言材料和基本途径是朗读、背诵等语文实践活动。

第三,语言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社会现象。要掌握这些东西,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在反复多次的语文实践中把它记住,记得的语言材料越多,语言经验越丰富,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也就越强。

3、有观点认为,《语文课程标准》淡化了语文知识的教学,这意味着语文知识教学不重要,语文知识教学是可有可无的。你怎么认为?

答案1:《新课标》非常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中的要素就包括语文知识。《新课标》中是这样表述的:“„„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这一表述至少提供了三个信息:一是仍然要学习语言知识,但必须从小学生的实际出发,要考虑到学生的已有能力和接受程度,要有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要随文学习,而不是概念的演绎;二是“不求系统和完整”,也就是不要把大学生中文系要学的汉语的系统知识全都下放到中小学,而是要根据需要适当教学;三是以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为目的,小学语文学习是以语言运用主的,而不是以语言运用规律的研究为主的,因而语言的学习和运用,必须重视语言环境。

新课程改革也好,传统教学也好,从来没有否定过语文知识的教学,淡化语文知识的教学,只不过是从中小学语文学习的实际出发,不再像过去那样系统地学习语文知识,而不是意味着语文知识教学不重要,语文教学是可有可无的。离开知识的能力是不可设想的,轻易否认语文知识对语文学习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容易使语文教学走向非理性主义误区。在小学阶段,教学一定的汉字音形义的知识、常用标点的知识、基本的语法和修辞知识、常用的段落和篇章结构知识、基本阅读和写作方法知识等,是非常必要的。

答案2:过去的语文教学大纲和语文教学比较重视语文知识的传授,诸如标点符号、词汇、语法、修辞、文体知识和文学常识等等。而新课标明确提出了“不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知识从昔日的“声名显赫”,变成了今日的“风光不在”。许多语文老师则

认为语文知识应从台前走向幕后了,于是在教学中便淡化甚至丢弃了语文知识的学习,在课堂上不敢讲语文知识,连最基本的语法、修辞常识和词语的学习积累也被舍弃了。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者有之,把语文课上成文学课有之,把“综合性学习”上成缺乏语文味的“四不像”者有之。他们在强化了语文课程人文性的同时,却淡化了其工具性;强化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同时,又忽视了“知识与能力”,其实质是对语文课程实质和特点的认识有失偏颇。

其实,新课标并非一概否定语文知识的作用,只是不赞成按语法、修辞等语文知识系统来构建语文课程目标,也不赞成教师为“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把它分解成若干知识点逐一讲解,一一落实,要求“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修辞知识,以强调语感的培养、语言的积累,语文知识的运用。“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具有综合性质的语文学习,它首先应该姓“语”,应该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及读写听说能力的整体发展,通过语文与其他学科的沟通,实现语文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开放,以促进学生全面的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也同样离不开语文知识和能力,同时,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也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

四、教学设计题

1、请写一两条解决“识字”与“写字”相结合的好方法。

答:(1)、“归类分析比较法”。通过分析比较,使学生懂得了区别同音字、形近字、近义词的规律,而且都能有条理地把分析比较的结果表达得清清楚楚

(2)、要培养学生边写边想边记的习惯。

2、北京将在2008年举办奥运会,请你以〈〈奥运——北京〉〉为主题设计一个综合实践活动片段。

答案1:活动过程设计如下:

(一)、介绍活动目的,简要了解活动的过程安排 由教师向学生介绍这次活动的目的:

北京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我们都感到骄傲和自豪。同学们一定都想知道更多的知识,并且把自己获得的有关知识告诉大家。今天,我们就做一次小编辑,我们分组完成一份小报(图文混排),并且将自己的成果放到因特网上与别人共享。让世人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

(二)、教师向学生展示自己完成的小报,让学生了解活动的目标。

1、学生观看教师的作品。

2、共同讨论分析教师范例的特点。

教师范例的主题是什么?文章内容是否与主题有关? 整个小报采用了怎样的布局样式? 图片是否符合主题思想?„„

(三)、将学生分组,

(四)、资料汇总、分析,初步制作

1、了解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找到多少“北京奥运”的文字知识和图片。以此了解学生的知识层次。

A、你知道申办2008年北京奥运的三个理念是什么?(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 B、你知道北京申奥宣传口号是什么?(新北京新奥运)

C、你知道北京申办奥运会徽的含义吗?(申办会徽由奥运五环色构成,形似中国传统民间工艺品的“中国结”,又似一个打太极拳的人形。图案如行云流水,和谐生动,充满运动感,象征世界人民团结、协作、交流、发展,携手共创新世纪;表达奥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精神。)

D、奥运会的运动项目有哪些?(田径、赛艇、棒球、自行车、游泳、拳击、排球„„) E、你还知道了北京奥运的哪些常识?

2、请学生说说:你对“北京奥运”的哪些内容最感兴趣?(奥运历史、中国历届金牌数、吉祥物、会徽、火炬、奥运建筑、绿色奥运„„)

3、有关“北京奥运”的知流,确立主题。

4、根据各自确立的主题,采用筛选法,保留最能表达主题思想的文字资料及图片。

5、将各小组的其它资料共享,使其他小组能从别人的资料库中获取有用的资源。

五、案例分析题

1、下面是一位教师执教《台湾蝴蝶谷》的教学片段: 师:大家喜欢祖国的宝岛台湾吗? 生:喜欢。

师:在我们祖国的宝岛台湾有美丽的蝴蝶谷,大家听说过吗? 生:没有。

师:那老师今天就带领大家学习《台湾蝴蝶谷》这一课,咱们现在就一块去认识这个闻名世界的“蝴蝶王国”,好不好?

生:好。

师:同学们,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美丽的蝴蝶谷是怎样的景象。 „课件演示‟美丽的蝴蝶谷

(生看画面) 师:景色美不美? 生:美。(异口同声地说)

师:那么课文又是怎样描写的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课文。 (生读)

你认为这位教师的现代媒体使用恰当吗?请加以评述。

分析:在设计这堂课时,可先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让学生展开丰富想象,领略大自然美好的风光,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心情。然后可通过多媒体技术的演示,展现蝴蝶谷美丽的画面,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师使用多媒体组织教学,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该老师的设计没有合理使用教学媒体,以至于在教学中无法充分发挥教学媒体的优势。老师采用先看画面再读文字的方法,看上去是以画面帮助理解文字,欣赏迷人的蝴蝶谷,学生的回答使课堂表面上呈现一片热闹景象,但实际上,教师没有让学生充分的感悟,在情感上没有引起学生的共鸣。而且紧接着多媒体显示的这幅画面又限制了学生富有个性的想象,使学生的思维定格在这幅画面上,学生的想象力没有放飞出去,没有深切体会到蝴蝶谷的迷人景象,在学生头脑中未留下深刻、清晰的印象。语文学习应该提倡先阅读感悟,在学生有所理解、有所体验的基础上,借助教学媒体,加深学生头脑中的印象,引发情感上的共鸣,从而促进学生更深层次的感悟。

2、这是一位老师执教《早操》巩固识字的片段:

师:请从“苹果树”上摘一个带有你认识的字的“苹果”贴到黑板上。(教师出示教具苹果树)

学生纷纷争抢“苹果”。(共10个字,没摘到字的同学又回到座位上) 师:老师帮助你们贴到黑板上。(要贴的位置过高) 生:“做操”贴到哪儿好呢?(还剩一个词语) 师:大家一起看一看,贴到哪儿好呢? 生:贴在下边好! 生:贴在题目旁边。 生:……

师:还是贴在中间好一些。(教师把字贴在小露珠、小鸟、小蜜蜂画中间,形成环行板书)

师:请把自己摘的苹果上的字领大家读一读。(学生依次领读词语)

你是怎样看待以上教学的?请发表你的观点。

评析:上述教学片段中该教师虽然力求在课堂中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地位,但却导致了 “华而不实”的后果。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自主在于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读书,有足够的空间思考,有较多的机会实践。在此前提下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式、学习的伙伴,以饱涨的情趣展开学习活动,才是有价值的。在上述片段的识字游戏中,这看似活跃的‘自主’,其结果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是虚假的,是华而不实的自主。即使是参与活动的学生也不过随意抢摘一个而已,匆匆而过,期间又有多少思考与选择呢?抢摘后的支配权还在教师手中

3、《找骆驼》中,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概意思后,提出:商人找到骆驼后,回来的路上再遇老人,会对老人说什么,你的理由是什么?学生通过自己读课文后,想法很多,例如:1、对老人说谢谢,对不起,我错怪你了。2、不和老人说话,不理老人,自己偷偷走掉。3、一个老头,闲着没事干,出来瞎溜达啥等等说话较多。学生说第一种想法时,引导他们从书上找理由,学生能较快说出。当学生说到第二种想法时,我问:“你的理由是什么?”

“这是一个忘恩负义的商人。”一生说。

“对,我童话书里看到很多商人都是坏蛋。”又一生说。

“那如果你看到这样的商人,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我试图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说出:“老人帮你找到了骆驼,你应该谢谢他。”之类的话,可是学生却说:“这个坏蛋,打他一拳,让所有人都打他一拳。”

……

用学习方式的有关理念对以上案例进行简单评析。

评析:在该教学片段中该教师的目的是想让学生通过想象讨论得出“知恩图报”这一结论,没想到事与愿违,学生觉得这个商人该打。显然该教师在设计探究性问题时,忽略了文本的价值取向,这样做非但没有提升课文的意义,反而冲淡了文本本身的思想主题。在我们的体验学习过程中,我们教师往往只注重学生的个性张扬,追求课堂氛围,而忽视了文本内容中有价值的东西。出现以上的问题并不是学习方式本身的错,而是许多教师没有对学习方式进行有效的引导。在进行探究式教学时,教师要找到合适的探究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但更重要的是做到适时的过程引导。

学习材料《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评价》

《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评价》试题参考答案

语文新课程教学设计作业

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评价试题及答案

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评价试题及答案

新课程课堂教学小学语文第一次作业

语文新课程教学设计第二次作业

(语文新课程教学设计)第二次作业

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教学评价

《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评价》作业
《《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评价》作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