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信息技术片断教学

发布时间:2020-03-03 07:42:4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问题一:孩子们只喜爱玩游戏

学生常常会问老师:“老师,我们下一节电脑课学习什么?我们想玩一下游戏啦!”课堂上,教师在讲台上头头是道地讲解基础知识或操作要领,一部分孩子却在座位上偷偷地玩游戏。

【分析】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而具有一定冒险性、刺激性、趣味性、娱乐性的游戏,正好迎合了他们的天性。另一方面,一些孩子在平常生活和紧张学习中较少感受成功的快乐,游戏恰恰能够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一味禁止孩子玩游戏,他们会上演“猫与老鼠”的游戏对付你,而且可能扼杀他们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

【应对策略】发挥游戏的积极作用,索性把它引进信息技术课堂。 1.寓学习于游戏之中

只要有心,我们便能发现对电脑的许多基本操作完全能够通过玩游戏逐渐熟练起来,而且与传统的教与学比较,这种方法效果好得多。如学习鼠标、键盘的操作,我就让孩子们玩拼图、两位数加减法、赛车、魔王迷宫、绿娃传奇等富有童趣的游戏。这些游戏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他们在忘情地玩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鼠标的单击、双击和移动、拖动等操作,把指法也练熟了。特别是其中有些游戏巧妙地设置了一些障碍和关卡,这会激励孩子去尝试使用键盘上回车键、空格键、换档键、光标移动键、退格键及Esc、F1等功能键,并大胆操作,从而使他们自然而然地理解了这些功能键的基本作用。要是仅凭老师讲解、示范,让孩子们模仿操作,不但较难理解,单调的模仿也会使他们兴味索然。 2.把游戏作为孩子们的奖品

既然孩子们是那样地热爱游戏,不妨把游戏当作奖品,促使他们更努力地学习信息技术。我从网络上搜集了一些健康的、益智的游戏,如五子棋、推箱子、绿娃传奇等,把它们作为奖品奖给课堂学习表现优良、取得成功的孩子,或有进步的孩子。每一节课,我都会布置一些任务,完成任务出色的孩子,剩余时间就由他自由安排,当然可以玩这些游戏。原来基础较差的孩子完成与其他同学相同的任务往往会力不从心,如果教师对这部分孩子的要求与其他孩子一样,他们就没有玩游戏的希望了。与其让他们“被迫”偷偷地玩,不如适当降低任务要求,只要他们达到了这样的要求,有了明显的进步,就让他们得到一些玩游戏的时间。对于在学习态度上有进步的孩子,我也适当给予玩游戏的奖励。

问题二:孩子们上课不听讲解

孩子们走进电脑教室,大多会情不自禁地敲敲键盘、摸摸鼠标,要求他们静下来比较难。尤其是上操作课,他们往往自顾自操作,全然不知老师在说什么。轮到他们自己动手操作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却又不知从何入手。 【分析】少年儿童大多喜新、好奇、爱动。喜新、好奇是孩子的天性,是爱动的原因,爱动是喜新、好奇的外在表现。老师的讲解如果满足孩子解决当前问题的需要,他会认真听,否则便会表现出不耐烦。孩子与成人不同,心里怎么想,行动就立刻表现出来。特别是当老师讲得过多、针对性不强、语言缺乏亲切感时,很难使他们听进去。

【应对策略】讲解要吸引孩子、选择时机、提高艺术性。 1.讲解要力求吸引孩子

教师要钻研教材,准确把握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使讲解既符合教材要求,又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孩子们“跳一跳能够得着”,才会乐于听,乐于付出努力。另一方面,“有用”和“好玩”一样,也能激发孩子们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吸引他们认真地听,学会了则会给他们带来愉悦。我常常去了解孩子们语文、数学课学习的内容,结合语文、数学课上布置的作业,设计信息技术课的任务。这样做迎合了孩子们的要求,他们听讲也会认真得多。

2.讲在学生渴望时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常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一个个任务之中,引导学生发现、思考、实践。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困难,生成问题,必须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当他们自己的努力难以奏效,又渴望解决问题之时,就是教师讲解、点拨的最好时机。这就是说,讲解选择在孩子们“愤悱”情绪产生之时,他们必定听得最专心、最认真。

如教学“画图”中的曲线工具,我设计的一系列任务是“用曲线工具画一个红心”“改善红心的模样”“用红心设计出一幅美丽图画”。尝试用曲线工具画红心不难,即使个别孩子不会,通过小组内互相帮助就能成功,因此不必我来讲解。但是“改善红心的模样”就不容易成功了,盲目尝试效果差、效率低,“愤悱”情绪就自然产生了。我选择这个时机讲解并示范图像的“翻转/旋转”“拉伸/扭曲”,孩子们的耳朵就竖起来了。在完成第三个任务时,当我用“填充”工具为“心”形外廓填上鲜红颜色的一刹那,不少孩子竟“哇”地叫了起来。 3.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

一个有乱扔垃圾习惯的人走在整洁的大街上也会收敛一些,这就是环境的对人的影响,教育也一样。即使是原来学习态度不好、不守纪律的学生,进入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也能受到积极的影响。

赏与罚都是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的需要,但必须赏罚分明。

教师对孩子最好的“赏”就是由衷的赞美,赞美的指向必须具体明确、名副其实,这对孩子有极大的激励作用。而“罚”得让孩子明确规则,让他们知道在课堂上,自己的行为不能够对自身或对全班的教学活动造成损害,否则就要受批评。心中有规则,做事情才不会无所顾忌。

问题三:孩子们信息技术水平差异很大

同一个班级的孩子信息技术水平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以键盘输入为例,四年级孩子同样用五分钟,快的可输入近二百个汉字,而慢的只输入十多个字母。这给教学造成一定困难,尤其是五六十人的大班。

【分析】造成孩子们信息技术水平差异的原因很多,有兴趣、家庭背景、使用电脑的机会等。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水平差异大使孩子们对信息技术知识和操作学习产生不同的需求,教师对特殊孩子的个别指导“鞭长莫及”,越是水平低的孩子操作机会越少,差异有扩大的趋势。

【解决策略】小组合作学习。

分组的原则是“异质组合”,就是将全班孩子依照学业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等分类,然后搭配组合,每小组4-6人。这样,既使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帮互学比较容易进行,更有效,有利于改变教师指导“鞭长莫及”的状况,又由于“组间同质”,适于开展小组之间的学习竞赛。

教师向各小组布置任务,对任务给以必要的说明,提供必要的资料和网络资源,然后由各小组自行研究问题,制定解决方案。由于小组每个成员都承担一定的任务,迫使水平较低的孩子也积极参与,遇到困难基本上可以在组内获得帮助;水平较高的孩子则愿意为任务完成得更完美而一显身手,与其他小组一比高低。这自然有利于组内所有孩子的发展。

学习小组成员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会根据每堂课孩子们完成任务的情况,找一些他们乐意接受的理由对小组成员作出微调,以利于孩子们在小组内更好地学习。

教学片断

片断教学

教学片断评析

教学精彩片断

教学片断反思

《坐井观天》教学片断

《掌声》教学片断

精彩教学片断

教学片断反思

多音字教学片断

信息技术片断教学
《信息技术片断教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