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笔墨丹青 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2 10:11:2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8课 笔墨丹青 教学设计

一、教材解析

《课程标准》要求“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本课专门介绍中国绘画,与上一课《汉字与书法》共同实现课标要求。

本课第一目“质朴与浪漫”,以岩画、陶画、帛画、壁画的表现手法和内容为例讲中国绘画艺术的起源。第二目“从顾俏之到吴道子”立足成因和特点,讲中国绘画艺术的形成和发展,重点在吴道子。第

三、四两目“文人意趣”和“民间风情”讲中国绘画艺术的繁盛,以宋元山水画、明清花鸟画为例,重点讲“文人意趣”的成因和特点。贯穿于本课的线索是中国的绘画艺术注重线条,讲求神似、意境和气韵,在世界文化宝库中独树一帜。

本课重点:中国古代绘画的特点和演变,及其反映的历史风貌。

本课难点:如何欣赏中国画的意境。

二、学情分析

本课授课对象为均安中学高二(1)班学生,学生历史基础较好,具备一定的历史素养和历史学习方法,对中国画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历史的理性分析有待提高,本课重点是训练学生欣赏并从中国画中提取历史信息。

三、教学目标

(一)、通过欣赏中国画,熟悉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脉络,记忆吴道子、张择端等画家及其代表作,学会欣赏中国绘画艺术的基本特征。

(二)、认识绘画艺术中“文人意趣”与“民间风情”的成因与区别。

(三)、尝试从历史的视野赏析传统绘画作品和从传统绘画作品中获取历史信息。

四、教学方法

教法:讲授法 创设情景法 学法:小组讨论 史料分析法

五、上课流程

新课讲授分4个环节:

(一),情景导入 激发兴趣(3分钟)

(二),学习新知 感悟历史(28分钟)

(三),联系现实 课堂延伸(3分钟)

(四),板书梳理 理清思路(课堂练习时间)(6分钟)

1.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师:我前几天看到一则旧新闻,想分享给大家。大家看这幅画-清代徐扬的《平定西域献俘礼图》,在一场拍卖会上卖出,猜猜他卖出多少钱?

生:各种回答。

师:(适时引导学生答案,并给出答案)它以1.34亿高价卖出,打破当时记录,这幅中国画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能卖出这样的价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8课笔墨丹青,好好研究一下中国画的奥妙!

2.学习新知,感悟历史

师:本节课主要按照中国画起源、发展、繁荣的发展过程讲,在欣赏画作的同时,要体会其历史意义。我们常说文字,在字产生前,古人以画表达想法。那么请问远古时期有没有纸和笔?

生:没有。

师:对,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纸在西汉才出现,远古时期文明不发达,人们为了记事或表达生活事件最初就只能在地上、岩石上,后来有了陶器,就有了陶器上的画。

这些画什么内容?有什么特点? 生:生活场景,简单。

师:对,这些画因为当时的生产条件及文明情况,简单质朴,但也比较浪漫,充满想象力。

到了战国时期,有了帛这种布料,《人物龙凤图》就是我国发现最早了一幅帛画。它在地下埋了几千年,经考古发掘发现,色彩艳丽,保存至今很不容易,可见古人的智慧也很值得我们敬佩。

此外还有《人物御龙图》,大家欣赏一下。

这是汉代墓中出土的《轪侯妻墓帛画》,充满神秘色彩,

这里我们总结一下,中国画的起源,新石器到汉代的特点。下面的了解一下就行,主要记住上面的起源与特点这几个关键词。(以上4分钟)

师:魏晋到唐朝是中国画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主要有顾恺之和吴道子。

这是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教师讲解画,并解释“以形写神”),展示《洛神赋图》。 通过《送子天王图》的讲解,引出“吴带当风”。

展示《簪花仕女图》、《步辇图》、《五牛图》,让学生总结唐代中国画的特点及当时的社会背景。并总结中国画的发展时期的特点及原因。(以上8分钟)

PPT提示:继续学习,请通关测验

题目:“野渡无人舟自横”;“踏花归去马蹄香”。用时90秒。根据诗句作画。(只要把想法说出,不必亲自画。)(抽取两组回答)

师:(给出例图,讲解宋代画作重意境。)宋代时期,因为统治者重文,文人阶层扩大。宋微宗时设立画学,正式纳入科举考试之中,以招揽天下画家。考试标准以“意”为主。

师:大家欣赏一下北宋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气势上怎么样? 生:气势恢宏。 师:下面是南宋画家的画,他们又有什么特点? 生:比较凄凉,景物不对称。

师:大家回答得很好,那么结合你们所学知识和课本内容回答这两个问题。 宋代,文人山水画为何从写实变为更加注重意境? 北宋与南宋的文人山水画风格有何不同?和时代有何关系? (教师抽取两个小组回答) 师:(教师总结)。

明清的文人画代表有八大山人的画,朱耷是明末人,人生不得意,这里欣赏一下他的“瞪眼鱼”“伤心鸟”。仔细观察他的落款:“八大山人”是不是有点像“哭”字。充分体现了他的郁闷心情。展示清 郑板桥的《竹石图》。(以上12分钟)

师:文人画独领风骚之外,宋代伴随着商业兴盛,民间文化日益繁荣。代表作是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通过讲解《清明上河图》,让学生知道从画中提取历史事实的意义。

展示民间画。

表格总结。(以上5分钟)

3.联系现实 课堂延伸

师:中国画很美,但艺术不能沉淀在历史长河中,也不能束之高阁,我们在生活中也要有欣赏美、创造美的情趣与能力。(展示新闻材料)。(以上2分钟)

4.板书总结,理清思路(课堂总结,也可作为课堂作业时间。)(6分钟)

笔墨丹青互联网教学设计

第8课笔墨丹青教学设计

笔墨丹青 教案

丹青笔墨绘新州

高二历史第8课 笔墨丹青 教学设计

笔墨丹青中国画课程简介

高二历史笔墨丹青2

《笔墨藤趣》教学设计

盐城师范学院黄海学院“笔墨丹青”书画大赛

笔墨千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笔墨丹青 教学设计
《笔墨丹青 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