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从”教材”中来到”生活”中去—— “教学设计”全攻略 期

发布时间:2020-03-02 15:41:3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一节好课离不开两个方面的支撑:一是教学设计,二是教师基本功。教学设计好比剧本,教师好比演员。有了好剧本,没有好演员不行;同样,有了好演员,没有好剧本也不行。由于备战省优质课评选的缘故,近期在课堂上听课的频率明显增多。听课时发现了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即现在很多年轻教师不会教学设计。乍一看,有人不以为然,教学设计有什么难呢?无外乎包括这样一些模块,即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策略、教学环境、教学过程等。但从教学一线发现,很多教师的教学设计还处在低级的模仿阶段,无法摆脱教材的束缚,有的错把教材当做教案,不能从真正意义上区分教材与教案的关系;还有人认为教学设计就是要提取教材中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再按教材的内容或顺序按部就班地去设计就行了;还有很多教师简单地把教材中的案例或例子换成了自己设计的例子, 就认为是好的教学设计了。实际上,“教材”和“教学设计”是两个概念,这样做只是一个低端的临摹,不能算做是真正的教学设计。

没有一个教材和教案能适合任何学生。教师设计一节课,就是一次创造性劳动,教师应根据教学条件和学生的学习准备情况,确定恰当的内容范围和难度要求,设置合理的预期目标,设置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确定符合实际的内容范围和难度要求。从临摹到创新,是一个坎。过不了这个坎,就可能永远停留在临摹阶段;过了这个坎,就会产生质变,就会脱胎换骨,就会有一种超脱感。

那么,怎样才算一个好的教学设计呢,又应该如何撰写教学设计呢?

走进教材

走进教材就是要读教材, 从“走马观花”到“下马看花”,读懂教材。在读教材之前, 还需要对教材的性质有准确的定位。教材是什么呢?教材是实现教学目标、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要基础,是师生完成教与学双边活动必不可少的媒体。读懂教材就是要把握教材的“序”,熟悉教材的“ 题” , 吃准教材的“点”。教材的“序”包括教材册与册之间的序、整册内容的序、本节内容的序等。教材的“题”包括教材中的题目、教材中的案例或例题。教材中的题目大多承载着编写者的鲜明意图,尤其是以活动命名的章节;而对于每一个案例的内涵和关联的内容,更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吃准教材的“点”就是要了解其重点、难点、本质,以及本节内容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在整个知识体系中所处的地位等。其实,确定教材的重难点并不难,具有突出作用的内容就是教学的重点;大部分学生理解或掌握起来比较困难,容易出现混淆的错误问题就是教学的难点。教学重点与知识的内在逻辑结构有关,教学难点与学生的认识有关。吃准重难点可以通过换位思考和多读教参来解决。

大部分教材内容的逻辑结构是由近及远、由点及面的过程。把握教材可以通过对课标或指导纲要的学习来提升理念,通过多读资料来丰富认识。读懂教材的过程又像是一个知识积蓄的过程,建议教师不仅要读教材,还要博览群书,在对比中发现问题。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就是这个道理。例如,在广东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必修)3.2“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一节中,从教学内容来看,主要是要求学生能够根据任务需求,熟练地使用文字处理、图表处理等工具软件加工信息,表达意图。其顺序为“明确任务需求”、“建立表格”、“利用数值计算分析数据”、“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呈现报告”等。而通过学情分析,这个顺序已经不再适合高一的学生,因为学生在初中时大多已经会建立表格和分析计算,而作为知识点之一,制作图表又十分容易。那么,如何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呢?

走出教材

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 有可能成为名师。反思包括课后反思和课前反思。走进教材并且读懂教材后就应该走出教材了。走向哪儿去?当然是走向生活,因为知识来源于生活。这里首先要懂得反思一些基本问题 :我所教学科的价值是什么?这门学科要留给学生什么?留给学生永恒的东西又是什么?这才是教师要思考的本质问题或追求的目标。很多人往往容易被教材的知识点所困扰,把思考的重点放在了怎样寻找新颖的案例或例题上,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实际上,教材中的很多案例并非为教学量身定做,它本身也是来源于生活,进入教材后,才增加了一种所谓的“教学价值”。教师应该清楚的是,教材并不是我们教学的内容,它只是我们教学的载体。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隐藏在教材中,这说明教材的教学价值定位极具灵活性。也正是因为这样,才给教师们带来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的空间。在浙江师范大学曾经听王基一教授说过,信息技术课不能只是给学生最前沿的东西,而是要教会给学生最基础的东西、永恒不变的东西,尤其不能只是停留在应用的层面上。是的,很多应用的东西甚至可以无师自通, 或者通过学生以后的自学解决。而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才是我们教师要教给学生的。那么基础到底是什么呢?在用计算机扫描试卷时,一些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经过简短的培训,很快就掌握了扫描软件的使用。而很多数据的修改或查询却需要在SQL环境中进行,正是这个数据库支撑着扫描工作,我想这个数据库就是基础,就是我们应该教给学生的。

当搞清楚了学科性质以后,接着就要具体到这一节课的性质了,那么这一节课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呢? 知识, 显然不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是教学的重点。再回到前面“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一课中的例子,表面上看,教材从案例出发,带领学生制作数据源,再制作了一个图表。那么,这一节课的主要内容可不可以说就是教会学生制做图表呢?显然不是,由于制作图表的过程没有什么难度,如果教师过多地在这个问题上纠结,那就大错特错了。如果按这个思路下去,即使学生做出了各种类型的图表,也不能算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我们不仅要熟悉教材,更要了解学生。因为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的设计都离不开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那么本课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呢?如果我们还只是停留在要求学生能够根据任务需求,熟练地使用文字处理、图表处理等工具软件加工信息并表达意图的层面上,就好比刻舟求剑。因为学生的已有知识较滞后的教材已经发生了变化,昔日的知识点可能已经不在了。这里让学生体验图表的特点、学会用图表语言说话才是最重要的。

建模modeling 可以设想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可由一些基础模型组成。相应地,信息技术教学就是围绕学生建立模型和使用模型的活动展开的。

思维导图简单却又极其有效,在近些年来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学习和接受。思维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它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无论是感觉、记忆或是想法——包括文字、数字、符码、食物、香气、线条、颜色、意象、节奏、音符等,都可以成为一个思考中心,并由此中心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每一个关节点代表与中心主题的一个连结,而每一个连结又可以成为另一个中心主题,再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其实,所谓的教学设计建模过程也就是这个过程。

建模总是从观察生活现象开始的。通过观察,确定信息技术体系并对之进行描述,即画出体系图解。体系图解除包括体系内在组成部分、外在环境以及内外因果联系等,还包括体系内部间相互作用、体系外部与内部的相互作用、变量间关系和变量之间的因果联系等。模型构造离不开描述工具,最常用的是口述、图示、图表等。还是以“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一课为例,这一节有个重要的教学目标,就是要让学生学会选择图表。其中有柱状图、条状图、折线图、散点图、雷达图等,这些表达的重点有什么区别?如何选择?如果用思维导图表达就非常清晰,整个网络以“你想展示什么”为起点而发散,使人的思路一下子变得清晰起来。

建模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可以对系统实行最优控制。通常情况下,教学设计根据内容不同,选择的载体也略有不同。一般情况下,我们把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等内容用文字叙述,而教学的设计意图、注释、脚注等用表格式表述。而对于教学过程,大多教师仅仅只能从文字表述的顺序上反映出来,并不擅长用一个专项来表述。实际上,教学过程最好有一个简明、扼要、清晰的形式来呈现模型关系,而根据模型建立流程图是一种较为方便和有效的方法。

“ 教学流程图” 顾名思义是关于教学过程的流程图,它是框图式教学系统设计。比较文本式和教学系统设计表格式教学系统设计来说,框图式具有结构清晰、易于从整个过程把握的优点。教学流程图不仅可以精确表示课堂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顺序,还可以是教师实施教学活动的蓝图;不仅可以直观地显示整个课堂活动中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比重,还可以把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部分简洁地呈现出来;它也可以较好地反映出教师教学过程设计的逻辑性、层次性等。教学过程流程图是浓缩了的教学过程,层次清楚、简明扼要,从整个流程中,我们就不难发现这些问题:知识是否得以掌握,技能是否得到训练,能力是否获得培养,智力是否得到充分发展, 情感是否得到交流,等等。整个框架使读者和自己都一目了然。

建模法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它充分体现了研究性学习过程的特点,可以实现由讲授演示教学法到探究学习教学法的转变,实现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转变,实现以教科书为基础到以实验为基础的教学转变。但是建模法教学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必须能对整个知识模型有全面的了解,才能科学地进行教学设计,所谓“厚积而薄发”就是这个道理。

当然,教学活动有时候并非完全按照我们预设的进程去发展,它还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等特点。实际上,课堂因动态生成而精彩,我们评价一节好课的指标之一就是要看看有没有课堂动态生成。课堂动态生成越多,说明学生主动思考的问题越多,对教师的基本功要求就越高。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但精心预设是上好一节课的基础。

“ 教学的艺术不只在于传授本领,更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 ”实践证明,教学观念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设计。教学观念不更新,再好的教材、再完善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都会不尽如人意。教师要善于思考,善于反思,当你有了一个好的教学设计,并把自己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付诸课堂时,久违了的新课改下的课堂模式才会再现。而只有这时候,你才会发现你的课是成功的。

语文教学从生活中来到实践中去

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演讲稿

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文章中来到写作中去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优秀)

从企业中来,“到”企业中去

从人民群众中来 到人民群众中去

《从生活中找“米”》教学设计

坚持从职工中来 到职工中去

从”教材”中来到”生活”中去——  “教学设计”全攻略  期
《从”教材”中来到”生活”中去—— “教学设计”全攻略 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