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江城子》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02:33:0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细细品读,体会作品中所蕴涵的深厚感情及其表现方式

二、学习重点:

1、根据词题“记梦”划分此词的抒情层次,概括每层内容大意

2、联系课文中的关键词,体会词中的白描手法

三、作者作品简介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感人肺腑的悼亡词它是我国古代文学巨匠苏轼为悼念亡妻王弗而作,写得真挚动人,是宋代词坛上第一首悼亡之作苏轼是宋代文艺创造成就最为全面的一位作家他在文学几个主要方面都有杰出贡献,特别是促进了宋词的发展和繁荣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文学史历来以“唐诗”与“宋词”并称,誉之为诗歌国度之中两座巍然耸立的艺术高峰但五代至柳永,词为艳科,以婉约为宗,附庸于音乐,以娱宾谴兴为目的到了苏轼,冲破“词为艳科”、“诗庄词媚”的藩篱,扩大了词的题材,开拓了词的表现方法,“以诗为词”,提高了词的品格,使词摆脱了附庸的地位而蔚为大国,成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开创了宋词的新纪元在苏轼的词笔之下,词走出了宫闱闺阁面向广阔的社会人生他不仅以词写男女之情,离别之恨,羁旅之愁等传统题材,而且把诗人惯写的怀古感旧,伤时论世,记游咏物,悼亡赠友,农事村景,说理议政等题材全部纳入词的创作领域,凡可为诗者皆可入词,词达到了“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的境地,为宋词的创作开辟了无限广阔的艺术天地这首《江城子》以悼亡怀人为题,就是苏轼的首创随着题材和思想内容的扩展,词的表现手法也随着创新或描写,或叙述,或议论,凡诗文之法皆可用于填词,大大提高了词的品格和审美价值如这首词写景,记事,抒情,就纯以白描取胜在风格上,苏轼以豪迈劲拔的笔力和纵横奇逸的气象写词,于婉约词派之外,另立一宗,成为宋代豪放词派的卓越开创者,使宋词的艺术风格趋为多样化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雄奇阔大,豪放恢弘,是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元好问《遗山自题乐府引》说“乐府以来,东坡为第一”,显然不是过誉之词 然而这颗文坛上的璀璨明星一生际遇坎坷,几经宦海沉浮,家庭变故苏轼十九岁中进士,颇受赏识,政迹卓然熙宁九年“乌台诗案”是苏轼在人生道路上的转折点从此他长期处在新旧两党之争的夹缝中而不容一生经历了两次在朝—外任—贬谪的过程同时他身边的亲人相继去世,晚景凄凉他十九岁时娶王方之女王弗夫妻之间恩爱相处,感情笃厚苏轼读书时,王弗就在一旁陪伴后来苏轼一旦忘记书中内容,王弗总能脱口而出如此聪慧的伴侣却不幸早逝,留下苏轼一人独自神伤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有一天夜里,苏轼梦见她后来就作成这首词以为纪念笔调沉挚婉曲,情真意深,回肠荡气,堪称苏轼婉约词中的代表作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人,谥号“文忠”其父苏洵,其弟苏辙皆以文名世,人称“三苏”,皆跻身于“唐宋八大家”之列苏轼幼时由母亲程氏亲授其书宋仁宗嘉祐元年,苏轼兄弟随父出川,到京城赴进士试次年同榜中进士,深受主考官欧阳修的器重,待以殊礼熙宁二年(1069年),神宗起用王安石推行新法苏轼守父丧返京,加入韩琦,欧阳修等一批元老重臣反对王安石的行列他因政见不和而乞求外任,历任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的地方官吏,政绩由存熙宁九年(1086年),王安石第二次罢相,司马光上台执政,推行“元 更化”,新法尽废此时原本反对王安石某些新法条文及其执行中的流弊的苏轼又认为新法中的某些利国利民者不宜废弃元丰三年(1079年),御史中丞李定,御史舒 等人出于政治目的,从苏轼《湖州谢上表》和王安石变法时写作的诗文中罗织罪名,以谤讪新政之罪弹劾苏轼,打入御史台狱100多天,受株连者30余人,这就是轰动朝野的“乌台诗案”“乌台”即御史台,是宋代专门弹劾官吏的中央监察机关乌台诗案是苏轼人生道路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苏轼一生的政治悲剧就是从“乌台诗案”开始此后他先后被贬黄州,英州,惠州,儋州,至徽宗即位方遇敕北还,元符四年(1101年)七月死于常州临死前曾《自题金山画象》诗一首“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这是苏轼的绝笔,也是苏轼一生政治悲剧的写照

苏轼的思想基本上属于儒家体系,但又濡染佛老,博采儒,道,佛三家之长他以儒家积极入世的态度从政,怀有经世济时的大志在朝廷上耿直敢言,外任时又恤民疾苦在徐州任上时恰逢大洪,他亲自率众冒着大雨抢筑东南长堤(后亦称“苏堤”),过家不入,保护了全城人民的生命财产在杭州任上时,适逢大旱,苏轼曾再三为民请命减免供赋,施舍灾民,还兴建水利,筑起一条长堤(杭人称“苏公堤”),不仅美化环境,而且方便耕作“苏堤春晓”现成为杭州十景之一 佛老思想的濡染使他对待人生有着一种超旷达观的胸怀几经政治迫害,身处逆境,仍保持超然物外,随遇而安的乐观态度,坚持对人生,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追求当他年过花甲以抱病衰老之躯从荒远的海南岛敕还时,仍留下了“九死南黄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的名句谪居黄州时,由于 生活困窘,朋友马梦得帮苏轼求得“东坡”数千亩他躬耕不辍,还在东坡上筑起房屋当时大雪纷飞,即命名为“东坡雪堂”,自号“东坡居士”他为人真诚坦白,胸襟博大他和王安石虽然是政敌,但不以政见不合而疏远,反而在路过金陵时,前往拜见罢相归隐的王安石,相饮唱和,感情笃厚,可谓“君子之争”,成为千古美谈

苏轼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有着多种艺术才能和革新创造精神的作家他的诗,词,文,赋,书法,绘画,均属一流,不同凡响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史称“苏诗”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晓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赋骈散融会,成为“变赋”的创始人他的代表作《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就是宋赋中上品其书法和绘画自成一家,已成为世界性艺术瑰宝擅长行书,楷书,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能画竹,以枯木怪石警世,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造诣诗文集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存世书迹有《丰乐亭记碑》,《前赤壁赋》,《黄州寒食诗帖》等画迹有《枯木怪石图》,《竹石图》等

此外,苏轼还在医学,养生,烹饪,农田水利等各方面都有很深的研究,拥有不少发明创造善气功,能炼丹,著有《养生秘诀》善烹饪,他的“东坡肉”,“东坡酒”,驰名中外他不愧为我国历史上一位多才多艺,旷世无双的全能文士,堪称我国传统文化史上的一座丰碑

四、作品赏析

这首词以“记梦”为线索贯穿全篇上片写成梦的原因,实际上是倾诉作者对亡妻的思念内容由三个层次组成“十年生死两茫茫”开头一句便将抑制不住的生离死别之情直接倾泻出来,总领全词,定下了凄凉感伤的基调王弗在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死于开封到此时(熙宁八年)为止,前后已整整十年之久了“生”指作者自己,“死“指亡妻王弗“两茫茫”写两者之间消息不通,音容渺茫“不思量”以下四句为第二层写作者的思念“不思量,自难忘”,这六个字,语虽平淡,但“不思量”一句实际上以退为进,恰好表明了“自难忘”所蕴涵的感情深度如果把它说成天天思念,日夜不忘,那倒反使人感到不真实了“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王弗后葬于四川苏家祖坟,此时苏轼知密州,可谓“千里”“十年”,是漫长的时间;“千里”,是广阔的空间在这漫长广阔的时间空间之中,又隔阻着难以逾越的生死之间的界限,作者又怎能不倍增“无处话凄凉”的感叹呢?时、空、生死这种种界限难以跨越,那只好乞求梦中相会了以上四句为“记梦”作好了铺垫上片末三句笔锋顿转,以进为退,设想出纵使相逢却不相识这一出人意外的后果“尘满面,鬓如霜”这是作者的自伤之词,暗示了十年来仕途坎坷,抑郁难平的苦闷经过这样几次折迭,左思右想,亡妻的形象就常常浮现在眼前,于是在夜间入睡后,就很自然的作起梦来

下片直接描写梦境“夜来幽梦忽还乡”,“幽”字渲染了朦胧的梦境全篇基调凄凉悲伤,而此句则悲中寓喜“小轩窗,正梳妆”,以鲜明的形象对上句加以补充,从而使梦境更带有真实感仿佛新婚时,作者来到年轻的妻子身边,眼看她沐浴晨光对镜理妆时的神情仪态,心里满是蜜意柔情然而,紧接着词笔由喜转悲“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持久的思念,一旦久别重逢,悲喜交集,凝注在心头,纵有千言万语却说不出口来,只有相视而泣此时无言胜有言,千般苦楚,全都渗透在这个“泪”字中了最后三句是作者的梦后之思,舍身推想孤坟中妻子的孤独与痛苦这样写,既为“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作了解释,又呼应了上片中的“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二句,把生者,死者紧紧相联,结构十分严密

这首词直抒胸臆,感情真挚想象丰富,构思精巧作者从漫长的时间与广阔的空间之中来驰骋自己的想象,并把过去,眼前,梦境与未来融为统一的艺术整体组织严密,一气呵成,但又曲折跌宕,波澜起伏情节,有起有伏;用笔,有进有退,感情,有悲有喜;极尽曲折变化之能事语言自然朴素,写景,记事,抒情,纯以白描取胜“尘满面,鬓如霜”两句,疏笔勾勒容貌,可见十年来的经历和情怀;“小轩窗,正梳妆”两句,选取一个最普通的生活场景,却是当年夫妻恩爱,温馨浪漫的艺术再现;“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两句,又是夫妻重逢情感流露的特写;“明月夜,短松岗”两句,化景物为情思,是最有艺术表现力的结篇之笔,令人一吟三叹,余味无穷

五、思考与练习

1、谈谈苏轼对宋词的贡献

2、“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表达了词人怎样感情?在词中起什么作用?

3、概括此词的艺术特点

1、苏轼对词有着特殊的贡献他扩大了词的题材,咏史怀古,悼亡赠友等,“凡可入诗着皆可入词”,为宋词的创作开辟了广阔的天地同时他还开拓了词的表现手法,描写,议论,抒情,凡诗文之法皆可用于填词,提高了词的艺术品位他的词清新豪健,创立了与传统的婉约词并行的豪放词,使宋词的风格趋于多样化从此词摆脱了附庸地位,成为了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

2、一句表达了一种因生离死别而产生的无法忍受的痛苦,其中“不思量,自难忘”从相反角度写出了思念之浓厚这一句总领全词,定下了全词凄伤哀痛的基调

3、此词的艺术特点:一,直抒胸臆,感情真挚二,想象丰富,构思巧妙三,语言朴素自然,纯以白描取胜

六、课外阅读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为报倾国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念娇奴 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江城子教案

江城子教案a

江城子教案

《江城子》教案

江城子 苏轼 教案

苏轼《江城子》教案

江城子

江城子

苏轼《江城子》教案(张飞)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

《江城子》教案
《《江城子》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江城子教案a 教案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