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江城子教案a

发布时间:2020-03-02 14:01:3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

张继显 2012.10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及作品的写作背景理解这首词的内容,以及历史典故的运用

二.能力目标

从具体词句体会豪放词的风格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味作者在这两首词中表现出来的英雄气和儿女情,领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教学重点:历史典故的运用

教学难点:体会词的意境,领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教学方法:诵读 讨论

课前准备:搜集有关苏轼的资料和巧用典故的诗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请看屏幕,这幅画是一个怎样的场面?(屏幕展示出猎图)——出猎

2 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那么,是在哪里出猎?谁在出猎?——密州,苏轼和同僚

3 出猎的装束是怎样的?

4 那么,这篇课文是一篇什么体裁的文章?是一篇散文,还是一首诗,还是一首词?——词

看来同学们预习得不错。我们今天一起来研读《江城子〃密州出猎》。

二、词与作者,作品介绍

1 “江城子”是什么?——词牌名。 2 师:“密州出猎”是什么?——是题目。 3作者是谁?你了解苏轼吗? 4苏词背景介绍

三、初读,理解。

1、学生自由读词,注意下面几个的字音

裘 骑

2、学生自由读注释,然后指名读出学生自己觉得先前最不懂的一个注释,每人限读一个。

教师特别强调三个典故:①亲射虎,看孙狼 ②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③西北望,射天狼

3、指名学生试译全词

4、生齐读词,读一句,师译一句,尽量达到意思明白音韵和谐,全词翻译如下:

5、反过来,教师读,学生译

四、诗词赏析

上阕写出猎,下阕写请战,场面热烈,情豪志壮,大有“横槊赋诗”的气概,把词中历来香艳软媚的儿女情,换成了报国立功、刚强壮武的英雄气了。

词的上片记叙此次出猎的情况。他要像当年的孙权那样亲自挽弓马前射虎。这就在浓墨重彩地描绘出猎的群众场面后,又特别突出地表现了作者的少年狂气。

下片以抒情为主,写作者酒酣之后胸宽胆壮,两鬓出现了一点白发又有什么关系呢!作者并不在意自己的衰老,而更在意的是希望朝廷能够重用他,给他机会去建立功业。

这里作者用了一个典故;据《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记载: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后来,文帝采纳了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了魏尚。这里作者是以魏尚自喻,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呢?最后作者表述了自己企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说到那时我一定会把雕弓拉得满满的,向西北方的天狼星猛射过去。天狼星,据《晋书•天文志》说是“主侵掠”的,这里用以代指从西北来进扰的西夏军队。苏轼在结句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关怀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

五、课堂小结: 这首词从题材、情感到艺术形象、语言风格都是粗犷、豪放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是苏轼豪放词的开山之作,“狂”字贯穿全篇,在词中既有外在表现也有内在心情,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虽然遭到贬谪却依然保持一种达观态度,有着一腔报国热情的英雄形象,整首词纵情豪迈,洋溢着词人的豪情壮志和爱国情怀。读来铿锵有力,威武豪迈。

六、课堂练习

1.对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C )

A 该词起句着一“狂”字,贯穿全篇,统摄了全词。

B “亲射虎,看孙郎”是词人以孙权比况自己虽“鬓微霜”,但仍英武有 为,希望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

C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词人以冯唐自比,表示自己敢于为蒙冤受屈的将领直言,使他们重新复职。 D “天狼”喻指西北方的敌人。 2.对这首词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 词的上阕描绘打猎的壮阔场面,下阕抒发由打猎激发出来的胸襟抱负。全词由实而虚,由叙事而抒怀。

B苏轼作此词时正值壮年,而以老夫自称,是因为作者心怀壮志却仕途坎坷,深感岁月易逝,人生易老,所以才要“聊发少年狂”。

C 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多种艺术手法,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雄豪气。

D 此作是东坡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它对李清照词风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苏、李二人成为了宋朝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

3 .本词表现作者过人的胆略与勇气的句子是

亲射虎,看孙郎

,表现作者希望再为朝廷重用,以实现宏大的报国之志的句子是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

江城子教案

《江城子》教案

江城子教案

《江城子》教案

江城子 苏轼 教案

苏轼《江城子》教案

江城子

江城子

苏轼《江城子》教案(张飞)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

江城子教案a
《江城子教案a.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江城子教案 教案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