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23荷花(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4 02:19:0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2014学年第一学期二年级上

研究课

杨小云

23荷花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本课10个生字。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正确书写和记忆5个生字。 2在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正确圈出写荷花香味、颜色的词语,划出写荷花样子的句子。 3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背诵课文中喜欢的富有表现力的段落。

4初步了解荷花形态美丽和清香诱人,体会作者喜欢荷花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1创设语境,师:同学们,你们见过荷花吗? 2 屏幕出示:一池荷花

看看图,请你用一句话来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荷花和荷叶? 出示:我看到了满池 的荷花和 的荷叶。 3学生交流 同桌互说

2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篇描写荷花的美文。(出示课题:26荷花)

过渡:有个小朋友也被一池美丽的荷花深深吸引,她是怎么看,怎么描写的呢?让我们 一起来听一听,看一看,用心来感受。

说明:

联系生活实际,勾起学生的回忆,通过画面的直观演示,在交流中初步感受荷花的美,同时为下一步深入学习课文内容做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边看多媒体演示过听录音。

2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读通每一句话。(读前正音:蓬蓬、花瓣儿、花骨朵儿)

3交流自学情况。,

(l)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教师进行各有侧重的指导。

蓬:部首是“草字头”。(看多媒体画面,师简介莲蓬。)

1

2014学年第一学期二年级上

研究课

杨小云

破:可用换部首的方法来记忆。(披、坡、波)

蹈:注意右下部分的笔顺。

展:书空里面一部分。

仿佛:找近义词。(好像、如同、似乎)

(2)抽读生字。

(3)分节指名朗读,思考:文中哪一节具体描写荷花的各种形态?

说明:此环节,目的让学生通过朗读课文,自学生字,养成静心阅读的习惯。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已积累了一定的识字方法:编顺口溜、分析字形、熟字迁移等。教学时,根据字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三抓重点语段,潜心品读 1品读第二节。

(1)读读第二节,用直线划出描写荷花各种姿势的句子。

(2)指导朗读,熟读成诵。

①交流并出示句子。

②借助画面,形象记忆。

③引读。

④完成填空: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 出来,有的 ,有的 有的 。

2说说自己最喜欢的一种荷花的姿态。

说明:抓住这节中的一些精言妙语——描写荷花各种形态的句子,让学生有滋有味地进行诵读。当看到学生读书目在纸上,心人书中时,可进一步引导学生细细品味荷花的各种姿态,感受荷花的美,体会作者的情,在赏读中培养审美语感。

3抓住“冒”字,读中感悟。

(1)句子中说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些“大圆盘”指什么?

(2)文中有一句描写荷叶的句子。找一找,自己读读熟。

“挨挨挤挤”的荷叶是怎样的呢?(多媒体演示)

(3)师:一朵朵荷花要从挨挨挤挤的荷叶中伸出来容易吗?为什么?

2

2014学年第一学期二年级上

研究课

杨小云

是啊,这个“冒”字有用力项出来的意思,用得真妙!

引导学生想像冒出来的荷花仿佛想干些什么?

说话练习: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出来,仿佛想 。

说明:

紧扣“文眼”——“冒”字,引发学生想像冒出来的荷花仿佛想干些什么。其目的是为了创设学生与作者心灵对话的氛围,让他们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相互敞开心扉,倾吐心声,使之走进荷花池,好像自己也变成一朵热情的荷花,好奇的荷花,自信的荷花„„

过渡:千姿百态的荷花在大玉盘似的荷叶的衬托下,真是可爱极了。一个“冒”字不但把一池的荷花写活了,而且使荷花变得更美了。难怪作者说,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来,谁愿意借作者的语言赞美一下大自然留给我们的这一份独特魁力。(指名读第三节。)

4品读第四节。

(1)看着这一池娇艳多姿的荷花,小作者陶醉了,不禁浮想联翩,她在想些什么呢?(边听录音边看课件。)

(2)自由朗读,读后交流:小作者想到些什么?

(3)展开想像,说一说:蜻蜓和小鱼会对我说些什么?(两句中选一句说。)

蜻蜓飞过来,轻轻地告诉我:“ 。”

小鱼在脚下游过,高兴地对我说:“ 。”

说明:

让学生用学到的课文语言来赞美荷花,并因此转化为学生的语言背景,进入潜意识之中。

四巩固字词

1做“采莲花”的游戏。(抽读词语)

说明:

以游戏形式巩固所学字词,词语可以是文中的,也可以是生字与熟字构成的新词,目的在于让学生在新的语言环境中,再一次和本课以及以前学过的生字见面,达到以新 3

2014学年第一学期二年级上

研究课

杨小云

带旧,积累词语的目的。 2指导书写“展”“蹈”。

注意字的结构和笔顺。

3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课文段落熟读成诵。

4

2014学年第一学期二年级上

研究课

杨小云

课堂实录:

教学课文第2小节片断 抓住文眼,想象感悟

师:句子中说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些“大圆盘”指什么? 生:这些大圆盘指的是荷叶。

师:文中有一句描写荷叶的句子,请你用直线划出来,自己读读熟。 生读第3小节,读划句子。 师:谁来为大家读读这个句子。

生:我找到的句子是: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师:“挨挨挤挤”的荷叶是怎样的呢?(多媒体演示)

师:一朵朵荷花要从挨挨挤挤的荷叶中伸出来容易吗?为什么?

生1:不容易,因为荷叶挨挨挤挤,很多很密,荷花要出来就要用很大的力气. 生2:我也认为不容易,荷叶很多很密,荷花一定是要用尽全力才能冒出来.

师: 是啊,这个“冒”字有用力顶出来的意思,用得真妙!学那你们想一想冒出来的荷花仿佛想干些什么?

说话训练: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想 。 生1: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想让人们欣赏的它的美丽身姿。 生2: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它们想比一比哪一朵荷花更美。 生3: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是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

5

2014学年第一学期二年级上

研究课

杨小云

教学案例:

引导低年级学生感悟文本语言

课例:

1品读第二节。

(1)读读第二节,用直线划出描写荷花各种姿势的句子。

(2)指导朗读,熟读成诵。

①交流并出示句子。

②边画边记荷花的姿态。

各位小画家,在荷花的几种姿态中挑一种你喜欢的画出来,边画边记住文中的句子。

③说说自己最喜欢的一种荷花的姿态。

师生引读。

3抓住“冒”字,读中感悟。

(1)句子中说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些“大圆盘”指什么?

(2)文中有一句描写荷叶的句子。找一找,自己读读熟。

“挨挨挤挤”的荷叶是怎样的呢?(多媒体演示)

(3)师:一朵朵荷花要从挨挨挤挤的荷叶中伸出来容易吗?为什么?

是啊,这个“冒”字有用力项出来的意思,用得真妙!

(升)引导学生想像冒出来的荷花仿佛想干些什么?

说话练习: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出来,仿佛想 。

过渡:千姿百态的荷花在大玉盘似的荷叶的衬托下,真是可爱极了。一个“冒”字不但把一池的荷花写活了,而且使荷花变得更美了。难怪作者说,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来,谁愿意借作者的语言赞美一下大自然留给我们的这一份独特魁力。(指名读第三节。)

4品读第四节。

(2)看着这一池娇艳多姿的荷花,小作者陶醉了,不禁浮想联翩,她在想些什么呢?(边听录音边看课件。)

6

2014学年第一学期二年级上

研究课

杨小云

(2)自由朗读,读后交流:小作者想到些什么?

(3)展开想像,说一说:蜡蜒和小鱼会对我说些什么?(两句中选一句说。)

蜻蜓飞过来,轻轻地告诉我:“ 。”

小鱼在脚下游过,高兴地对我说:“ 。”

教学反思: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感悟”已经越来越引起语文教师的关注。语文课应该给学生情感美的滋养,应该给学生艺术美的熏陶。感悟一词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核心概念,出现在新大纲、义教课标中,对语文教学的影响已见端倪,而且还日益显著而深远。感悟是语文学习的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心理意识活动,是学习者对语文材料的积极反应,联想、想象和理解得以展开、跃进,情感体验得以加深,才性得以发挥,人格得以升华。感悟是认知与情感相融合的心理意识活动。感悟是认知与情感相区别的心理意识活动。感悟是客体呈现的确定性有限性与主体认知的不确定性无限性相结合的心理意识活动。感悟是求知学习与人生体验相一致的心理意识活动对于小学生来说,如何培养他们的语文感悟力是至关重要的。上海二期课改之后,学生手中的教材是很好的媒介,编者所选的文章具有时代性,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合理的运用我们手中的教材培养学生的语文感悟力就极为重要的。我们希望能通过对文本中细节描写的捕捉来提升小学生语文思维的感悟力,提升他们对文本的审美能力,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热情,也希望能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帮助学生感悟语言。

1、读读、画画、说说,品读课文,感悟语言。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课文第2小节时,我采用了创设了读读、画画、烁烁的学习活动,抓住这节中的一些精言妙语——描写荷花各种形态的句子,如何引导学生感受荷花姿态的婀娜,让学生有滋有味地进行诵读。当看到学生读书目在纸上,心人书中时,为了进一步引导学生细细品味荷花的各种美姿,激发学生地的兴趣,我让学生选择你喜欢的荷花的姿态画一画,说一说,通过动动手,动动口,引导学生将文本语言内化,使学生从文本的语言中感受荷花的美,体会作者的情,在赏读中培养审美语感。

2、抓住文眼,激发想象,感悟文本语言。

7

2014学年第一学期二年级上

研究课

杨小云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想象力是一切创造的源泉。”在引导学生感受荷叶得多密时,我紧扣“文眼”——“冒”字,引发学生想像冒出来的荷花仿佛想干些什么。其目的是为了创设学生与作者心灵对话的氛围,让他们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相互敞开心扉,倾吐心声,使之走进荷花池,好像自己也变成一朵热情的荷花,好奇的荷花,自信的荷花„„

3、拓展思维,激发想象,积累运用。

在第4小节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欣赏一池娇艳多姿的荷花,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荷花的美,体会到小作者为何会陶醉在其中,从而达到读者、作者、文本三者之间的共鸣,之后引导学生体会此时作者她在想些什么呢?学生才能有感而发,有话可说 。而后通过媒体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展开想像,说一说:蜻蜓和和小鱼会对我说些什么? 让学生用学到的课文语言来赞美荷花,并因此转化为学生的语言背景,进入潜意识之中。

《23荷花》教案

荷花教案23

23、荷花(简)

荷花教案

《荷花》教案

荷花教案

《荷花》教案

《荷花》教案

荷花教案

荷花教案

23荷花(教案)
《23荷花(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荷花微教案 教案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