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青岛市大学生就业现状调查

发布时间:2020-03-02 21:51:4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青岛市大学生就业现状调查

近十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及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正朝着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方向迈进。当下,我国的市场经济正不断完善,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对人才的需求也相应地发生了一定变化。这些变化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出现了暂时的困难,尤其是1999年全国高校大规模“扩招”以来,每年毕业生的数量急剧增加,使就业形势更加严峻。虽然“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是当前大学生就业的基本制度,但“自主择业”并非自由择业,不同隶属关系的学校和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毕业生在就业途径和就业规定等方面都略有差异,不同地区接受毕业生的办法也不尽相同,为了解大学生就业现状,为了探索解决大学生就业的方法,我于2011年7月15日至2011年8月15日期间在现居住地青岛市就大学生就业情况进行了专题统计调查。

一、基本情况

截至2011年8月份青岛市大学生就业的基本情况:

(一)青岛市是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热点城市,2010年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全市69930名青岛籍高校毕业生中有61538人实现就业,就业率达88%,超过全国平均就业率8个百分点。青岛市已建立全市17个创业孵化基地和213家就业见习基地。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共有700万,预计青岛市将有青岛籍高校毕业生5万名、外地毕业生2万名在青就业,毕业生就业总量依然很大。虽然就业率较高,但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讲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二)专业影响就业,据青岛市海尔路人才市场进场求职的高校毕业生统计数据,高校毕业生专业排名:经济学类、工程类、机械类、土建类、电子信息类、工商管理类、管理科学与法学类。

(三)从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高校毕业生就业处了解到,政府将采取更加积极的促进就业措施,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实施“4323”工程,即通过市场配置的主渠道作用,帮助4万名左右高校毕业生通过市场实现就业,机关事业单位计划招考3000人左右,扶持高校毕业生创业者2000人以上,就业见习培训3000人左右,确保青岛籍高校毕业生基本实现就业。

(四)综合以上调查结果,虽然青岛市大学生就业情况比较理想,但是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二、青岛市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一)

1、社会招聘层面

1过分关注文凭。不少用人机构认为,学历越高越好。选人学历化,造成受聘人员水平和能力与岗位不相适应,或人才浪费,。现实工作中有些人的能力与文凭并不能直接划等号,不少本科或大专学生的业务能力不比研究生业务能力差。

2存在性别歧视。女大学生明显处于劣势,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女大学生生理因素、婚姻因素、成就动机,以及生育保险费和女工劳动保护费用等。同等情况下女大学生将来工作成本比男大学生大,这是女大学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3生源地域歧视。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到本单位的业务情况与当地联系紧密程度,希望招聘的大学生熟悉当地方言及风俗,甚至有一定的人际关系网等,选用人才时优先考虑本地人才。甚至一些地方政府招聘公务员时也存在生源地域歧视,实行地区保护主义,不利于大学生公平竞争。

4过分看重工作经验。经验不足是大学毕业生最大的劣势,不少用人企业经营有困难,急于招聘某一方面能人,并且希望很快给企业带来变化,而一般大学生则无法满足用人单位要求。

用人单位忽视大学生的潜力和可塑性,其实经验总是在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大学生有较高理论水平,只要经过短期实践即能胜任工作岗位。

(二)大学毕业生自身问题

1诚信问题,不少毕业生发现求职时有一定的证书、文凭、履历能为找工作带来方便,有的大学生凭勤奋刻苦,在大学期间努力争取获得相关证书,不刻苦学生则通过投机取巧或造假来骗取企业初步信任,对大学毕业生整体形象造成一定的损害。

2大学生整体素质有下降趋势。由于近几年公办高校扩招,加之民办高校急增,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招生分数不断降低,加上不少大学生大学学习不认真,动手能力差,缺乏实践经验,大学生整体素质有下降趋势。

3,大学生自身定位偏颇。都希望找收入高、待遇好的单位。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东西部地区之间、沿海地区和内地之间的差距较大,大学毕业生选择就业区域时,过度集中于北京、上海、深圳等热点地区,造成这些地区的就业压力明显增加。同时,大学生“高不成,低不就”心理定位严重影响就业。

4,求职途径把握不准。不少大学生通过参加各种各样人才交流会“广泛撒网”的方法,或希望通过熟人“托关系”、“找门路”以捧上“金饭碗”,不善于“推销”自己,没有针对自己的切实优势,通过重点了解用人单位实际需求情况,提高就业率。

(三)大学存在的问题

我国目前高校存在不少问题,如:重点大学的教师一般都重视科研,而对本科生教学的责任心不强,部分教师讲课满堂灌、课后不辅导、考试标准不严、学生评价期考一锤定音;对教育内容及方法,轻视教养,专业知识面狭窄;研究型人才及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不明确;高校的内部运营封闭、缺乏自我评价和改进机能;高等教育的学科结构不尽合理,虽然教育部对高校学科专业进行了调整,但由于各高校办学水平参差不齐,学科调整、专业设置仍难以适应市场的需要。

(四)综合因素

总之,在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上,很多大学生有自己的看法,但主要集中在这几个方面:人力资源过剩,国家制度不完善,产业结构不合理,在解决问题上,我们会先选择改变自身的硬件,学习知识来强化自己,并且拓宽自己的人脉,是自己得到认可,改变自己的就业观,适合社会的需要。

三、我对大学生就业的具体建议

(一)从社会层面讲,虽然青岛市政府对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见习培训、“三支一扶”服务、报到落户手续等支持,但需要社会,政府,学校一起一步步推进大学生就业。

(二)从高校层面讲,高校应该根据市场需求合理的进行学科调整和专业设置,对在校大学生提供就业培训和实习机会,进而提高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就大学生自身而言,(1)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道德素质很重要的, 并且不要忽视提高品德修养 增强实践经验。(2)提高自己适应能力,因为学校和社会是存在很大差异的两个不同环境,其运行规则大大的不同。这种环境的隔离,往往使“象牙塔”里的大学生对社会的看法趋于简单化、片面化和理想化。大学生的就业难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工作经历和生活经验,企业认为大学生在工作中角色转换慢,适应过程长。因此企业在招大学生时更趋向于参加过社会实践,具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的毕业生。这就需要大学生在就业前就得注重培养自身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在不影响专业对口学习的情况下,大胆走向社会参与与自己专业有关的社会实践,当然也包括兼职在内的社会活动是大学生提升自身就业能力的和尽快适应社会的人效途径。(3)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在校求学期间,不能只注重专业知识,而忽视了心理质的情况。在求职过程中,有些学生一

旦遭遇失改,便一蹶不振,这也是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原因。大学生应该注意锻炼自己的坚忍不拔的性格,在求职中充分了解就业信息,觉着、冷静应对所有遇到的困难,用积极的的心态扫除成功路上的障碍。(4)

4、正确的择业心态,转变就业观念首先,要极积、主动寻求就业,而不能被动的“等、靠、要”。很多大学了生把就业寄托于在社会关系资源上,或是企求学校解决就业问题。事实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已经实现用工制度的双向选择,大学生主动推销自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实现就业途径,因为能否胜任还得靠实力说话。其次,要破除传统就业观念,实现多元化就业。大学生在择业时往往会受到来自社会和家庭中传统观念和传统心理的压力。不少人选择大城市、“铁饭碗”,还有外企,很少人选择西部和基层。这就使就业成了过“独木桥”。大学生在这时应该改变一下就业观念,面对现实,就能较快的找到能够以挥自己特长的工作。第三,避免盲目追求,正确认识自我。我国高等教育现在正向“大众教育”转变,一些大学生缺乏危机意识,“眼高手低”,盲目追求就业中的高层次,高薪酬,在择业类型和择业区域上出现“扎堆”现象,造成了供求脱节,这也是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

通过此次调查,我对青岛市大学生就业的基本情况有了较深的了解,但要真正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还需进一步探讨更为完善和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

大学生就业现状调查

就业现状调查,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现状调查

大学生就业现状调查

当代大学生就业现状调查

大学生就业现状调查问卷

中国大学生就业现状调查

大学生就业现状的调查问卷

大学生就业网络舆情现状调查

大学生就业现状

青岛市大学生就业现状调查
《青岛市大学生就业现状调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