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8伤寒论序译文

发布时间:2020-03-03 15:49:2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伤寒论序译文

每当我阅读秦越人到虢国为虢太子诊病、为齐桓侯实行望诊的记载,都感慨地赞叹他才能出众。奇怪当今世上的读书人,竟然不重视医药,精心研究医术,对上用来治疗君王和父母的疾患,对下用来拯救贫苦百姓的病苦,对自己用来保全身体健康长久,用来保养生命。只是竞相追求荣华权势,攀附权豪,非常急切地一味追求名利。重视功名利禄之末节,轻弃身体之根本,使自己的外在华美,却使自己的内在衰敝。假如皮不存在了,毛将附着在哪里呢?突然遭受邪气的侵袭,身染严重的疾病,祸患到来,才震惊发抖。降低身份,委心屈身,虔诚地将期望寄托于巫祝。等到巫祝办法用尽,只好听天由命,坐等死亡。拿百年的寿命,把最宝贵的身体,交付给平庸的医生,听凭他们处置。哎!他们的身体已经死亡,精神已经消灭,变成了死尸,深埋于地下,别人只能白白地为他们哭泣。痛心呀!整个社会上的读书人都昏昧糊涂,没有人能够醒悟,不珍惜自己的生命,像这样轻视生命,他们哪里还谈得上什么荣华权势呢?他们进身为官不能爱护照管子民,退身为民又不能爱护照管自身,遇到灾祸,身处困境,愚昧无知,愚蠢得如同游荡的鬼魂。悲哀呀!在社会上奔波忙碌的读书人,竞相追逐虚浮的荣华,不保重身体这一根本,完全不顾及自己的身体去营求身外之物,危险得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竟然达到了这样的地步!

我宗族的人一向很多,原先有二百多口。自从建安元年以来,还不到十年,死亡的人有三分之二,其中死于伤寒的人占十分之七。我为先前宗族的没落衰亡而感叹,为意外早亡的人得不到救治而悲伤,于是就勤奋探求古代医家的著作,广泛收集各种医方,选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胎胪药录》等书,结合自己诊脉辨证的体验,写成《伤寒杂病论》,共十六卷。虽然不能全部治愈各种疾病,或许可以据此看到病证就知道病源。如果能探究我这部著作,对治病的要领就基本领悟了。

自然界分布五行,来化生万物;人禀受五行之常气,而具有了五脏。经络气府腧穴,阴阳交会贯通;人体生理的运化玄妙隐微,变化难以穷尽。如果不是才学高超、见识微妙的人,怎么能探究其中的道理要旨呢?上古有神农、黄帝、岐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古有长桑君、扁鹊,汉代有公乘阳庆和仓公,从此以后,没有听说有这样的名医了。看看当今的医生,不去考虑探求医经的含义,用来扩大自己的知识,而是各自秉承家传的技艺,始终沿袭旧法。诊察问讯病情,致力于口才敏捷,面对病人才片刻工夫,就处方用药。诊脉时只按寸部,却不按尺部,只按手部脉,却不按足部脉;人迎、趺阳及寸口,三部脉象不加参验;按脉却不等病人脉搏跳动的次数满五十动。病人很快就要死了尚且不能确诊,九处诊脉部位的脉象竟然连一点模糊的印象也没有;鼻子、眉间和前额,都没有被诊察。这就象所说的“以管窥天”罢了。想要辨别生死预后,实在是难呀!

孔子说:生来就明白事理的人是上等,通过学习懂得事理的人是第二等。多闻广记是“智”的次一等。我一向崇尚医术,愿奉行“学而知之”、“多闻博识”这些教导。

伤寒论序(原文+译文)

《诗大序》及译文

送东阳马生序译文

送东阳马生序译文

《送东阳马生序》译文

《送东阳马生序》译文

《送东阳马生序》译文

读《伤寒杂病论》之困惑伤寒论序

钟嵘《诗品序》原文及译文

24送东阳马生序译文

8伤寒论序译文
《8伤寒论序译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