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十月革命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3 07:10:3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一课 俄国十月革命

编写人:建湖县裴刘学校 周华

【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二月革命后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列宁与布尔什维克的正确领导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爆发与胜利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1)引导学生分析十月革命的历史背景和历史意义,培养学生分析能力。

(2)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说苏维埃俄国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得出结论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分析归纳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和历史意义,初步学会从客观上把握世界历史发展的规律。

(2)通过讨论交流,共同探讨“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和“为什么说苏维埃俄国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学会论从史出的论证方法和客观的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 ⑶指导学生识读历史图片,并运用其中的有效信息理解和认识有关历史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苏联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性、曲折性和复杂性,了解列宁。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俄国带来巨大灾难,战争引起革命;十月革命胜利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具有划时代的世界意义。

难点: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二月革命后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三、课前预习

四、教学过程:

导入: 回忆一战内容,设问“对于一战的结束,俄国起了什么作用?”

(一)沙皇专制统治的崩溃

1、历史条件

客观:经济基础——具备了帝国主义的特征,生产社会化提高

政治形势——是帝国主义链条上的薄弱环节一战加剧了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 主观:阶级基础——无产阶级革命性、战斗性强 领导条件——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 同盟军——占全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支持革命

2、二月革命

时间:1917年3月

结果:推翻沙皇统治,形成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说一说:二月革命的时间、参加者、结果和性质。 (指导学生分析俄国二月革命后政局的复杂性、特殊性和暂时性。认识工农群众缺乏政治斗争经验,列宁等布尔什维克党主要领导人身居国外,影响了党对群众的组织教育工作。) 线索梳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历史背景、经过、发展、结果。 (学生展示收集的有关资料,结合课本思考;使学生认识到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是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开端。这场起义是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领袖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革命取得胜利的必然性。)

归纳苏维埃政府采取的措施。再与临时政府的措施进行比较。(说明两个政权的不同性质及其所产生的不同后果。)

(二)、十月革命的胜利

1、议一议:二月革命后为什么会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2、针对两个政权并存的复杂情况,列宁向布尔什维克党提出了什么样的任务呢?1917年4月,列宁在布尔什维克会议上作了一份报告,指出,俄国革命的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和组织程度不高,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的手中,第二阶段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由此确立了社会主义革命的目标,为俄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3、线索梳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历史背景、经过、发展、结果。 (学生展示收集的有关资料,结合课本思考;使学生认识到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是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开端。这场起义是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领袖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革命取得胜利的必然性。)

4、动动手:让学生动手设计表格,将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进行纵向对比。 (从时间、革命任务、性质、结果几个方面对比,增强知识的系统性。)

5、议一议: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师要强调革命的首创性;再帮助和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 有关中国五四运动的爆发、**成立的背景等历史内容,使学生深刻领会十月革命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巨大推动作用。)

思维拓展:如何看待革命时代的列宁。 中国革命的道路与俄国革命道路有何不同。 (十月革命的领导人是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正是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制定了正确的方针、政策,才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 (俄国革命道路是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中国革命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五、课堂小结:略

六、板书设计:

一、沙皇专制统治的崩溃

1、俄国革命的历史条件

客观:是帝国主义链条上的薄弱环节 ;一战加剧了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 主观:阶级基础——无产阶级革命性、战斗性强 领导条件——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 同盟军——占全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支持革命

2、二月革命 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二、十月革命的胜利

1、二月革命后两个政权并存

2、革命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

3、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爆发和胜利

4、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5、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七、随堂训练:见课件

十月革命教学设计

伟大的十月革命教学设计

第1课 俄国十月革命(教学设计)

第1课 《俄国十月革命》教学设计

俄国十月革命教学反思

十月革命教案

十月革命观后感

十月革命背景

十月革命教案

十月革命教案

十月革命教学设计
《十月革命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