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听课小结

发布时间:2020-03-01 17:20:5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听课笔记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第一回听课,听的是吴老师的课,让我受益匪浅。吴老师上的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这是电大汉语言文学本科的一门必修课程。

虽然,在校期间,我也兼过课,上过大专的公共选修课,也上过自考班的大学语文。但是,对于电大的教学,却是“新娘子上轿——头一回”。与其他高校不同,电大是开放式教育,以学生和学习为中心,而不是以教师、学校和教学为中心;采用各种教和学的方法手段;取消和突破了种种对学习的限制和障碍。比如电大对入学者的年龄、职业、地区、学习资历等方面没有太多的限制,凡有志向学习的人,只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基础,不需要参加入学考试,都可以申请入学;学生对课程选择和媒体使用也有一定的自主权,在学习方式、学习进度、时间和地点等方面由学生根据需要决定;在教学上采用多种媒体教材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等等。电大的这些基本特征,在听课之前,我就已经学习到了。只是,理论真要落到实处时,我还是感到了棘手。直到听了吴老师的课之后,我才真正领悟到开放教育的真谛。

这节课也是吴老师本学期的第一次课。首先,吴老师介绍了教材及课程性质,使学生了解教材,并懂得如何利用教材进行有效地、有目的地学习。接着,吴老师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辅导,包括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重难点和课程考核等内容。在辅导过程中,吴老师从教材出发,提出了“一四五九”,即该教材的大重点应是第一专题、第四专题、第五专题及第九专题,整体上把握了课程要求的重点和难点。接着,吴老师还介绍了几种学习方法,使学生对这门课程有明确的认识,能够进行针对性的学习,发挥有限学习的最大优势。在教学辅导之后,吴老师开始进入正题了,也就是开始授课过程。

讲的是专题一“五四小说”。吴老师先就教学要求提出了本课时的重点和难点,指出鲁迅和郭沫若两位作家及其代表作是该专题要求重点把握的内容。接着,吴老师把“五四小说”分为九个部分进行教学辅导:

一、五四时期小说创作概况;

二、《新潮》作家群小说创作;

三、叶圣陶等文学研究会作家小说的创作特点;

四、乡土文学作家群的小说特点;

五、鲁迅小说的创作特点;

六、鲁迅小说的知识分子题材和农村题材的成就;

七、鲁迅小说对于中国现代小说诞生与成熟的意义;

八、郁达夫小说的创作特点;

九、总结鲁迅和郁达夫小说对于中国现代小说的影响。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三个特点:

一、整体性:整体把握二三十年代的文学概况,以社会大背景探讨作家的个性特征及其作品的文学特色;

二、层次性:以鲁迅和郭沫若为该专题的重点评析对象,同时兼顾其他作家群的小说特点的讨论,在结构上处理合理,内容上详略得当、难易分明;

三、趣味性:吴老师还在生涩的教材内容之外加入相关作家或作品的逸闻趣事,增加了教学上的丰满度,如在介绍鲁迅生平时,提到鲁迅与郭沫若、梁实秋等人的论争,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鲁迅好斗的性格。

吴老师不愧为一名杰出的教师,他深厚的知识储备和丰富的生活阅历仍我佩服不已。他的课还有许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上述三个特点我只是做了个大概的归纳。从这次听课的过程中,我也有一些关于教学方法上的心得:

一、“瞻前顾后”法:即在教学过程中,应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对于某一阶段的文学,不仅要了解该阶段的文学特征,还要回顾该时段前后的文学概况;

二、“一而贯之”法:即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以一条线索贯穿,力求做到线索清晰;

三、联系生活实际法:即在教学过程中,不应是简单地以本为本,教学应与实际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切身体会,如临其境。

当然,教学方法还远不止这些,而且这些方法落到实际,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还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在教学中摸索,在摸索中前进。脚踏实地,不懈努力,增加知识储备,也是我这次听课的最大收益。

听课小结

听课小结

听课小结

听课小结

听课小结

听课小结

听课小结

听课小结

听课小结

听课小结

听课小结
《听课小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