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发展河南省特色农业经济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0-03-03 12:10:1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发展河南省特色农业经济的思考

发展特色农业经济是指以提高农民收入、农业经济效益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为主 要目标,依托区域各具特色的农业相关资

源,生产出有区域特色的具有较高市场竞

争力的农产品并进行产业化生产经营的过程。

特色农业的含义及发展特色农业经济的意义

特色农业就是利用区域内独特的农业

资源、独特的农产品加工技术,开发区域内

特有的名优产品,使之转化为特色商品的

现代农业。特色农业以追求最佳效益即最

大的经济效益和最优的生态效益、社会效

益和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为目的,依据区

域内整体资源优势及特点,围绕市场需求,

突出地域特色、品质特色、加工特色等,形

成规模适度、特色突出、效益良好和产品具

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非均衡农业生产体

系。特色农业的关键之点在于“特”。特色

农业也是优势农业,它采用规模化种植、标

准化生产,往往是县域经济中的支柱产业。

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迎来

了前所未有的农产品丰足时代。我国大部

分地区农产品供求关系由长期短缺变为基

本平衡,部分农产品总量出现相对过剩

——区域性过剩和结构性过剩,造成部分

农产品价格低迷,农民增产不增收的现象

较为突出。“卖难”实质问题是产品和市场

的结合问题,在市场中把农产品作为商品

流通,就要求产品优于或异于其他产品,这

就是竞争力,有了竞争力,经营才能实现最

大收益。所以,现阶段农业就是着眼于发

展在农产品竞争中占优势的特色农业。发

展特色农业对提高农民收入有着举足轻重

的作用,河南省必须大力推广和发展特色

农业,走特色化和产业化生产经营之路,才

能实现农业强省的战略目标。

河南省特色农业发展的基础及现状

河南是我国第一人口大省,农村劳动

力资源相当丰富;河南也是农业大省,充足

的光、热、水资源和肥沃的土地,为河南农

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河南的粮棉

油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均居全国前列,使河 南成为全国重要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和 全国重要的畜产品生产基地。同时,河南 拥有丰富的地形、地貌等自然生态条件,并 拥有生物资源多样性和悠久的农业历史, 因而,拥有许多具有地域特色的土特农产品。近年来,在河南传统农业稳步发展的

同时,特色农业经济也得到了推广和快速 发展,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 益。原阳大米、开封西瓜、中牟大蒜、驻马 店小磨油、永城辣椒、淮阳黄花菜、信阳毛 尖、南召柞蚕、西峡猕猴桃、灵宝苹果、新 郑红枣、河阴石榴、内乡山茱萸、方城裕丹 参、信阳板栗、南阳黄牛、道口义兴张烧 鸡、商丘大有丰酱园等一大批耳熟能详的 品牌特产,已发展成特色鲜明、效益可观 的特色农业经济,为河南特色农业的推广 和发展树立了榜样,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根据不同县域特色经济的特点,河南

的特色农业主要有以下4种发展模式。

1.传统药用、经济作物种植地区,依靠

本地传统名、特产,规模化经营,产业化生 产,以品牌求效益。

武陟县具有悠久的怀药种植历史,近

年来与“三九”集团、辅仁药业等合作,建起 了10万亩四大怀药生产基地,经济效益大 大提高。上蔡县芝麻种植面积大、产量高、质量好。上蔡县小磨油厂生产的“高级小 磨香油”和“延年牌”白云回春芝麻香油分 别荣获国家保健品银奖和金奖。确山县为 把铜山烟叶这一特色品牌做大做强,烟草 公司派技术人员对烟农进行技术培训、指 导,使烟农从育苗、中后期管理一直到烘 干, 全部按照标准进行,在此背景下,铜 山烟叶连年畅销。确山县瓦岗乡特有的土 壤、气候条件很适合红薯的生长,在对原有 红薯品种改良的基础上,确山县注册了“瓦 岗红薯”商标,提高了产品知名度。鄢陵县 把种植花卉园艺业作为强县富民的支柱产 业,调整品种结构,发展地方特色花卉系 列,建成了腊梅、桂花、菊花、月季等八大生 产基地,初步形成了集科研、生产、销售、观 光于一体的花卉基地。

2.粮棉油生产基地在传统产业的基础

上,进行粮食深加工,延长农产品产业链 条,培育龙头加工企业,打造加工业品牌, 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许昌县对粮食、大豆等传统产业,通过 调优品种,实现加工转化增值,初步形成了 以小麦、大豆加工为主的特色支柱产业,湖 雪面粉有限公司的“湖雪”商标被省工商局 授予“河南省著名商标”;建立了以河街为 中心的腐竹工业园区和以蒋官池镇为中心 的食品加工业园区,有效地增加了农民收 入。武陟县斯美特方便面厂是一家大型面 粉加工企业,在其带动下,西陶、大封等乡 镇建起了优质小麦生产基地30万亩,农业 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3.蔬菜、瓜果、花卉等新兴特色产业,

重点加大技术投入,引进名、特、优、新品 种,建立无公害生产园区。

济源市依据地域优势形成了 207 国

道、新济路、梨虎路“三条蔬菜走廊”。博爱 县建立了鲜桃园区、葡萄园区、小杂果基 地、万亩蔬菜生产基地等四大特色农业区, 并按照标准化生产、集中连片、规模发展的 要求,形成了特色产业和产品优势,取得了 规模效益。汝南县不仅是驻马店市的“菜 篮子”,而且是整个豫南地区最大的蔬菜基 地。近年来,该县不断加大资金投入与技 术扶持力度,引导菜农由“经验型”向“技术 型”转变,使蔬菜种植实现了规模化、品牌 化,被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认定为“无公害 蔬菜生产基地”。

4.畜牧养殖基地发挥传统资源优势,

改良品种,科学饲养,提高畜牧业的科技含 量和产品质量。

汝南县生猪品质好,冷鲜肉加工精细, 在俄罗斯、香港、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很受 欢迎,一直是供港活猪基地县。为发挥传 统资源优势,近年来汝南县通过改良畜禽 品种结构,加强疫病防治和检验检疫,大力 发展股份制、会员制等形式的畜牧饲养龙 头企业。唐河县根据农民的种养习惯、地 理气候条件、区域产业特点和市场需求,选 取了名列天下五大黄牛品种的“南阳黄 牛”,建立起黄牛标准化养殖基地,并建起 以肉牛加工集团、明胶加工企业群为龙头

的畜产品加工体系。唐河县的豫南黄牛交 易市场、豫南生猪交易市场、中原皮毛城已 成为全国性的区域购销信息中心和价格中 心。河南省目前已逐步形成了以鹤壁、信 阳为重点的禽肉加工和以漯河、周口、许昌 为重点的肉类加工中心。

发展特色农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前河南的特色农业仍以依赖地域气

候产生的农产品特色为主,依靠高科技的 特色农业市场有待进一步开拓。

依靠科技进步,大力推广农业新产品

和高新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技术,实现产 品“新”、“特”,是特色农业的精髓。特色 农业要实行生产科学化、管理科学化、效 益最大化,就要把最新技术成果尽快转化 为现实生产力,体现出产品自身以及生产 加工的先进性、差异性,以提高市场竞争 力。国内外一些依靠高科技的特色农业, 如美国的生物农场、荷兰的设施农业、以 色列的节水灌溉、日本的农业公园,都取 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很有借 鉴意义。

河南特色农业发展重生产、轻市场,重 产量、轻质量现象仍较普遍。

市场要求产品要有特色,而产品特色

又需要适应市场。只有适应市场的需求才 能适应竞争、提高收益。发展特色农业要 正确分析省内外市场信息,要根据市场变 化,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并组织 生产。根据商品流向、交通条件和市场经 济发展的要求,建设高档次、远辐射、多功 能的市场网络,为发展特色农业架起产销 桥梁。

特色农业在农村经济中所占比重仍然

不大。

近几年,河南省农业虽然发展较快,但 特色农业在农村经济中所占比重仍然很 小,其主要原因是规模较小。要解决规模 经营的问题,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 念,积极探索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途径, 鼓励田、土、山、水向种植能手和大户集中, 扩大生产规模,利用丰富的农业资源,发展 区域经济特色、发展特色农业龙头企业。

通过先进的生产模式提高土地产出率,培 育具有特色的农业产业带和产业群,建设 一批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的优势特色农 产品名牌产品,最大化地发展农业经济提 高收益。

产品质量监督监测不够,标准化生产 技术有待进一步推广。

某些蔬菜、水果产品重金属含量较高, 农药和化肥过多施用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特色药材、水果缺乏标准化生产,品质不稳 定,最终影响特色农产品的生命力。要转 变观念,加强宣传,提高人们的质量意识, 大力推广无公害特色农业产品、绿色食品 和有机食品及标准化生产技术,通过示范, 带动全省特色农业的良性发展,这是增强 特色农业产品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作者单位依次是:河南省农科院农作 物新品种重点实验室、河南省农科院种业 公司、舞钢市农业局)

河南省长葛市农业经济情况

突出三化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经济

对发展农村生态农业经济的思考

发展特色农业的思考

关于壮大发展我市农业经济的思考与建议

农业经济

秦朝农业经济的发展状况

关于学校特色发展的思考

发展循环农业经济的若干问题探讨

保护生态环境,发展低碳农业经济

发展河南省特色农业经济的思考
《发展河南省特色农业经济的思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