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城市文化建设论文

发布时间:2020-03-02 18:55:5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文化建设论文

摘要:

城市化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21世纪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主要是城市之间的竞赛。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居民物质生活的改善取得了长足进步;一座又一座城市以其崭新的面貌不断向世界传递着“中国之强大”的语言„„然而当与国外那些经过历史岁月洗礼却光彩不减的魅力城市相比时,我们看到了中国城市的差距:城市建设质量有待提高,城市发展缺少长期规划„„城市是一个国家中观层面的组成要素,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国家建设的中心单位,是人的全面发展的载体和表现,是人类文明和一国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城市文化理应传承国家历史文化、创新国家现代文化。城市文化是中国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对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城市文化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字:城市文化;城市文化建设;现状;思考

正文:

1、对城市文化及城市文化建设的理解

理解城市文化,必先理解城市。“美国城市社会学家R·E帕克曾说过,城市决不 仅仅是许多个人的集合体,也不单单是各种社会设施,诸如街道、建筑物、电灯、电车、电话等的聚合体;城市也不只是各种服务部门和管理机构,如法庭、医院、学校、警察和各种民政机构人员的简单聚集。城市还是一种心理状态,是各种礼俗 和传统构成的整体。”换言之,“城市决非简单的物质现象,绝非简单的人工构筑物。 城市己同其居民各种重要活动密切的联系在一起,它是自然的产物,尤其是人类属 性的产物。”城市是城市文化的容器,城市文化附着在城市这个在载体中,渗透于 城市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记录着城市的兴衰历程,指引着城市的发展方向,是 城市的“精气神”。城市文化一经形成,即使是城市的经济、物质、制度环境发生改 变,城市文化在短时间内都很难发生变化。城市文化的隐匿性决定了其坚固性,我 们可以轻而易举的摧毁城市的高楼大厦,却无法轻易的摧毁城市的灵魂。同样,城 市文化的塑造也并非轻而易举之事,这是个在各种有形的城市活动中一点一滴、逐 渐形成的过程,受多方因素的影响,具有非强制性。狭义的城市文化主要指意识 形态、知识形态等城市的精神财富,是广义城市文化结构中的深层部分和核心部分, 即广义城市文化中的精神文化。广义的城市文化是城市在发展中由物质财富和精神 财富的总和。广义城市文化由浅入深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 精神文化。

因此,可以说城市文化是城市社会成员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美国建筑大师沙里文曾说过:根据你的房子就能知道你这个人, 那么根据城市的面貌也就能知道居民的文化追求。文化是需要传承和发展的, 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 不同历史时期, 不同地域的人们创造了不同的城市文化。所以任何一个城市在进行城市文化建设时, 都需要立足于原有城市文化基础, 使城市文化环境独具特色。改革开放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全国各地城市建设欣欣向荣, 但在城市发展的前期, 走的是 重经济、轻文化 的道路, 城市经济的发展往往是以城市文化的破坏为代价的, 城市个性赖以存在的基础 文化底蕴被忽略了。近年来, 人们开始认识到了城市文化和城市经济、政治和人民生活之间的关系, 城市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 各地城市文化环境也有了很大的改善。

2、城市文化建设的意义

城市文化是城市的灵魂, 对于加快城市现代化进程, 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提高城市社

会成员整体素质, 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文化建设既是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保障力量。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 如何进行城市文化的建设, 作为一个高标准、高层次的课题, 已经成为国内外城市发展的主流趋势和主导思想。党的十六大深刻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位和作用越来与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这凸显了文化对于发展的战略意义。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丰富的文化资源,是曾经引领过先进文化的文名古国。城市文化理应传承国家历史文化、创新国家现代文化,并且是中国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对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提升综合国力,增强城市竞争力需要城市文化。城市化水平折射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当今世界,国家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区域和城市之间的竞争。城市竞争力是一个综合的概念,既包括经济竞争力又包括文化竞争力。地域文化的异质程度决定了其吸引力和辐射力。当前,文化竞争力作为一个可促进城市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首先,城市文化有利于强化城市居民意识,增强城市的向心力、凝聚力。其次,城市文化决定了城市的定位,丰富了城市的内涵。同时,城市文化也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深厚的内存力量,增强了城市的底蕴。

城市文化建设推动中国新形象和新价值体系的形成。当代中国经历了改革开放,并且正在经历着新一轮更新层次的改革开放。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全面开花,在国际舞台的地位日益提升。中国的形象也在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更先进的文化价值体系正在形成。中国的形象需要城市形象的阐释,中国的先进价值观需要先进城市文化的巩固和深化。建设文明城市、提高市民素质需要城市文化。城市文化涉及到各种文化现象和文化活动以及与之相配套的文化设施组织。随着物质产品的丰富,人们对精神产品的需求日益旺盛。经济的增长与社会的进步使文化产品的供给日益转变为与民生密切相关的话题,将使对文化产品的获得日益转变为人的一种基本权利。这种文化权利应该包括文化创造的权力、参与文化建设的权力、消费文化产品的权力、享受文化成果的权力。通过这些权利的实施提高市民的文化修养和素质,建设文明城市。总之,城市文化建设是满足我国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实现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全面的根本途径。

3、我国城市文化建设

我国城市文化建设尚不成熟,与飞速发展的经济科学相比还面临着较多的问题。如:

(1)城市形象趋同现象。城市形象是城市的皮肤,是城市文化的外在物质表现,是外界了解城市的直接窗口,是一座城市的记忆。如法国巴黎的香榭利舍大街、几何形图案的凡尔赛花园、纽约曼哈顿岛的摩天楼群、阿拉伯世界如开罗城市市容等等;我国的水乡苏州和它的园林、西安古城的格局、拉萨的布达拉宫。这些建筑都是其文化在形象上的投影。而我国的城市建筑破坏现象却很是严重。旧城改造本身并没有错,符合中国城市化的需求。但是,中国的旧城改造后的城市建筑丧失了城市的特色、丢掉了城市的象征,割断了城市生命的脉络。被建筑大师吴良铺称之为“好的拆了,滥的更滥,古城毁损,新建凌乱”的“建设性的破坏”并且,一个国家的城市之间是应该有互补性和协调型的,千篇1律的城市形象设计却丧失了互补性中共性文化魅力。西式建筑风盛行对西式建筑的盲目崇拜,对国际化大都市的盲目追求,使城市形象处于“四不像”的尴尬境地,不中不西,不土不洋,或者我们的城市管理者应该安慰自己:“四不像”也是一种特色。中国人在感叹“进步”的同时,却丧失了原有的那份惬意和亲切,外国人在.惊叹“发展”的同时,却找不到了中国特色。或许他们应该感觉到闻到乡土的气息,在中国泛“西式化”“东方日内瓦”、“小巴黎”„„这种“特色”的建筑中寻找乡情,完全是为特色而特色,陷入特色误区。城市之间简单模仿复制现象严重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追风热此起彼伏,也成为制约我国城市文化建设的问题之一。大城市的建设效仿国际大都市的,中小城市学习大城市的模仿经验。南方和北方的城市一个样。城

里城外一个样。高楼大厦、立交桥、休闲广场、娱乐城„„城市建设千篇1律,形象低俗,缺乏历史厚重感。犹如一个漂亮的美人儿却没有血色。更有甚者,美貌与血色尽失,惨不忍睹。“英国《卫报》对中国朝向现代化的高歌猛进,提出了直言不讳地批评,称中国是一个由一千个雷同城市构成的国家。”

正如《城市文化北京宣言》指出,城市化、全球化在带来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和生活改善的同时,也给当代人带来巨大的挑战。城市发展正面临着传统消失、面貌趋同、形象低俗、环境恶化的等问题,建设行破坏和破坏性建设的威胁依然存在,城市文化正处于转型过程中。城市建设如果缺乏突出特色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厚重感,就像是没有灵魂和血肉的躯壳,丧失活力和发展潜力。纵使表面看似再辉煌的繁荣,也注定是徒有其表。

(2)城市文化定位单一,脱离城市自身特质。城市文化的重点在于特色,在于与众不同,在于能通过城市文化进行身份识别。拥有这样城市文化的城市才能散发出持久的魅力,才能带来持久而广泛的效益。当前,我国的现状是:提到城市文化定位,几乎每个城市都是“海纳百川、包容兼蓄、开拓进取、和而不同、与世界文化接轨、打造国际性文化都市、打造文化强市”。这样的文化定位泛泛而谈,无法实现差异性;这样的城市文化对城市的发展只能起到一个基础性的建设指导,不能够使城市富有强劲的发展动力。这样的城市文化定位不是城市独有的,而是每个城市共有的,共有的城市文化是无法打造与众不同的气质。不顾城市定位和自身的特质,盲目打造“音乐之都”“艺术之城”“创意之都”“电影之城”“绘画之都” „„使本已科学的城市文化定位让位于时尚的名词。城市文化定位不是追赶流行,而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在于理解城市历史,审视城市现在,预见城市的未来,是对城市内各种历史的与现在的、物质的与非物质的要素的整合和提炼。

(3)城市形态特征的丧失.中国地域辽阔, 各地区发展极不平衡, 城市类型各不相同, 城市形态也应该多种多样。但是当今我国城市形态正出现 千城一面 的现象, 城市设计中模仿、抄袭、复制等现象十分普遍, 诸多城市正在失去自己所独有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格。城市形态的趋同性成为各个城市文化建设的瓶颈。形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在各级城市的政府部门。政府部门在实施城市规划的过程中热衷于城市文化建设的实效性, 一味追求城市形象建设的 国际化大都市 , 而对于本该显现城市历史积淀、城市个性和品味特色的功能建设却忽略不计, 使城市面貌的趋同性愈发严重。

总而言之,中国的城市文化建设由于受到经济全球化、快速城市化、对文化产业的片面理解和过分热衷以及中国制度本身政绩评价机制等因素的影响,在发展中还面临着各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就需要我们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来解决,从而是我国的城市文化建设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4、面对我国城市文化建设的思考

展望当前中国的城市建设, 呈现出两大发展趋势, 即创新的追求和保护的呼吁。为使中国的城市建设健康发展, 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重视和强调政府部门在城市文化发展和建设中的主导和保障作用;准确把握城市特质, 科学规划城市的文化形象;加强区域合作, 走区域城市、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道路;坚持以人为本, 关注城市文化与提高市民生活质量的和谐发展。城市文化若想扩大其影响力,需要把文化建设的成果反映到城市的经济形态、文化形态、建筑形态等多种城市形态中去。因此,城市特色文化一经确定,应该进行全方位的推广和普及,根据不同的特色文化类型采取不同的运作手段。

5、结语

特殊国情和城市文化建设存在诸多问题决定了我国城市文化建设任重而道远。城市文化依托于城市载体, 由政治系统、经济系统以及文化系统共同维系其生存和发展, 是人类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综合体现, 对区域性经济文明建设, 政治民主文明建设、文化多样性文明建设, 以及社会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的作用。重新界定城市文化的重要地位, 提

高城市本身的品质, 使城市文化朝着良性的高级化发展, 是一个城市对社会对未来对人类负责的过程。因此加强城市文化建设, 实现城市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共同繁荣, 应该成为当今城市发展的新战略。

参考文献:

百度文库

[美」R·E,帕克等,宋俊岭等译.《城市社会学》.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宫天文.《我国城市文化建设问顾与对策研究》.山东大学,硕士论文

李颂华,陈波.《城市文化的继承与创新》.长安学刊(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 1)俞思念.《当代中国地域文化与城市文化建设》.学习论坛, 2010, ( 9)

李先逵.《城市文化的创新与保护》.南方建筑, 2008, ( 1)

薛晴, 霍有光.《城市文化发展趋势及经验分析》.前沿, 2010, ( 9)

任致远.《城市文化: 我国新时期城市发展的亮点》.城市, 2010, ( 3)

刘 雯,杨爱荣.《论我国的城市文化建设》.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城市文化建设论文

城市文化建设

城市文化建设

城市文化建设工作计划

文化建设论文

博物馆与城市文化建设

浅谈城市文化建设内涵

浅谈城市文化建设内涵

城市文化建设的思考

浅谈城市文化建设(推荐)

城市文化建设论文
《城市文化建设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