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毛泽东思想概论论文

发布时间:2020-03-03 04:12:2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意义所在

摘要: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使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拥护和支持。这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最终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解决党的作风问题最根本、最重要的任务。 从时代高度深化对党与人民群众关系的认识,忠实当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 解决作风建设上的突出问题。党群关系,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主张和一贯要求,是确保小康目标实现的根本保证,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需要,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需要,是党员干部接受新考验迎接新挑战的现实要求。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在规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时,强调必须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这是深刻总结世界上一些执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立足于我们党执政为民的宗旨,着眼于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完善党的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完成党执政兴国的使命而提出来的。准确把握、深刻领会这一要求,对于深入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认识 实践 坚持

1 从时代高度深化对党与人民群众关系的认识

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首先要从思想理论上深刻认识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尤其要从时代高度深化我们对党与人民群众关系的认识。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我们党确认:人民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从这样的基本观点出发,我们党从一开始就把自己的根扎在人民群众之中。党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人民的利益。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保持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80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战胜许多比自己强大的敌人,克服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辉煌成就,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始终保持了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在执政的条件下,要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必须行使好人民赋予的权力。当年,有个美国记者曾问毛泽东:“你们办事,是谁给的权力?”毛泽东回答:“人民给的。人民要解放,就把权力委托给能够代表他们,能够忠实为他们办事的人,这就是我们共产党人。”我们党是受人民委托执掌国家大权的。这种权力,来自于人民,归根到底属于人民。

1 当年,在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时,毛泽东曾意味深长地说:我们这是进京赶考,希望会考个好成绩,我们决不当李自成!50余年的考试,我们党考得怎么样?应该说,是合格的。但,这场考试并没有结束,而是还在继续。如何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是我们在这场考试中必须继续思考和警醒的重大课题。什么时候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鱼水相依,我们党什么时候就坚如磐石,兴旺发达;什么时候脱离群众,甚至遭到人民群众的反对,我们党就会基础动摇,遇到危险。江泽民同志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政权也好,一个政党也好,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不能赢得最广大群众的支持,就必然垮台。”所以,他一再告诫全党研究历史发展和社会兴亡的规律,充分认识密切党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战略思考,是对我们党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

2 忠实当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

“三个代表”的核心和关键,是当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最重要的,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都必须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在党的活动的所有领域、所有层面上,都要能够自觉地体现这个精神。

2.1要通过党的路线纲领和方针政策来谋取、发展、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

人民利益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它既可以是柴米油盐之类的实际生活问题,也可以是整个国家建设的宏观问题。作为执政者,只有首先把国家治理好,保证国家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迅速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人民群众才能得到最大的实惠,实现最大的利益。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一条,不是孤立地存在,而是与前两条,即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必须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全面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原则,大力推动两个文明的发展,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同时,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和文化。党的一切方针政策和各项

2 工作,都要以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根本的出发点和归宿。

2.2要坚持关心人民群众的疾苦,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人民利益的大与小,是辩证的统一。

抓住大的,也不能丢了小的。我们在注意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纲领方针政策来实现人民利益的同时,还必须注意这些路线纲领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问题。仅有好的政策,不能真正付诸实施,或者在实施中走了样,那同样达不到代表人民利益的目的。各级领导干部,是在不同的领域、岗位、层次上参与治党治国的。忠于职守的一个重要要求,就是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路线和纲领,善于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落到实处,不能中途截留、偷工减料,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最主要是通过我们干部与群众的联系来实现的。所以,广大领导干部,必须牢牢把人民群众的利益问题记在心头,坚持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认真切实地关心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把人民群众的疾苦想得细一点,做得实一点。不要把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当作一个空洞的口号。

2.3要不断提高贯彻群众路线的水平,保证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性。

领导工作的很多决策,都涉及到人民群众的利益问题。近些年来,我们发现,有些地方的干部由于作风飘浮,主观武断,作出了不少错误的决策,结果不仅直接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严重的还引起各种社会问题,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针对这类现象,必须大力倡导和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提高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水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我们的群众路线,也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群众路线是党在长期的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按照群众路线的要求,制定政策措施,决定重大事项,务必充分调查研究,听取各方意见,反复进行比较、鉴别和论证。要拓宽民主渠道,实行民主决策,根据法律和制度的规定,严格按程序办事,使多数人的意见得到充分的表达和体现。领导者和决策者要总揽全局,深入基层,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使决策建立在广泛的群众基础上。

2.4要善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调节好新形势下的利益关系。

人民是个整体概念。人民内部也有不同的群体,不同的利益要求,如果处理不好,

3 就会发生矛盾。特别是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个利益调整的过程。如何通过这样的调整,既激发动力和活力,又保持平衡、稳定和有序,是一个需要有很强的艺术性来进行的工作。所以,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也要不断提高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水平和能力。要善于统筹兼顾,顾全大局,维护国家、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也要认真考虑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立足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以高度的责任感,帮助人民群众排忧解难,深入细致地做好群众工作;严格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反对形形色色的地方保护主义和违背党的政策的行为;增强政治敏锐性和责任感,善于发现矛盾,及时把矛盾控制和消除在萌芽状态;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用妥善的方法解决矛盾,坚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努力化解矛盾,防止矛盾的扩大。

3解决作风建设上的突出问题

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必须切实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所谓作风,是党在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上表现出的风格、特点,是党的内在精神、整体素质、政治倾向和纪律规范的体现和反映。在执政的情况下,如果作风不正,就会使党失去人民的信任和支持,导致人亡政息的后果。所以,邓小平强调,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强调:“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命。”作风建设是我们党的建设的一个鲜明特色和优良传统。 我们党的作风从总体上来说,是健康的,积极的,但不能否认也存在一些问题。人民群众对此很不满意。这也是当前影响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要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必须下大决心,解决作风建设上的突出问题。

3.1要煞住官僚主义的歪风。

官僚主义是一种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做官当老爷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我们党与官僚主义进行了长期的斗争。1963年,周恩来曾经列举了官僚主义的20种表现。他把20种官僚主义一一列名为:脱离领导、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强迫命令式的官僚主义,无头脑的、迷失方向的、事务主义的官僚主义,老爷式的官僚主义,不老实的官僚主义,不负责任的官僚主义,做官混饭吃的官僚主义,颟顸无能的官僚主义,糊涂无用的官僚主义,懒汉式的官僚主义,争名夺利的官僚主义等等。官僚主义作风的存在和蔓延,妨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实行,损坏党的形象和威信,对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起着严重的破坏作用。

4 3.2要煞住形式主义的歪风。

办事,做工作,总要有一定的形式。现在,一些地方,不恰当地滥用形式以装潢门面,导致形式主义成风。如不去认真领会中央精神,也不去了解下情,习惯于做表面文章,喊口号;只说空话套话,不干实事;等等。形式主义本身不能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反而加重群众的负担。针对形式主义的歪风,一定要大力倡导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作风,坚持重实际,说实话,务实事,求实效,扎扎实实地解决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问题,解决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

3.3要煞住弄虚作假的歪风。

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也是我们党根本的思想路线和思想方法。坚持实事求是,就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去认识世界,使认识和实际相符合,主观与客观相统一。从目前情况看,党内外、特别是干部队伍中,不实事求是的情况还比较严重。这类问题,不仅严重损害党的事业,而且严重损害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要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必须坚决反对弄虚作假的作风,大力倡导说真话、办实事、求真务实的好风气。必须始终不渝地把实事求是作为每个党员、每个干部基本的行为准则。

3.4要煞住腐败滋长的歪风。

抓好廉政建设,坚决煞住腐败歪风,是全党全国人民关注的一个焦点,也是加强党的建设、密切党与人民群众关系的一个重点。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多次提醒全党,要注意腐败现象的严重危害,强调:“如果我们党不严重注意,不坚决刹住这股风,那末,我们的党和国家确实要发生会不会‘改变面貌’的问题。这不是危言耸听。”(《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403页)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调反腐败是一场严重的政治斗争。腐败,是党和国家肌体中的一个毒瘤,是党风和社会风气的一种腐蚀剂,也是破坏党群关系的一个极其有害的因素。所以,我们一定要坚持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把反腐败斗争长期不懈地开展下去。从领导干部抓起,坚决清除腐败现象,坚决惩治腐败分子。从源头和制度上建立健全防范、制约和监督机制,不断铲除滋生消极腐败现象的土壤和条件。依靠人民群众,把党内监督与群众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结合起来,把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监督结合起来,抓紧形成强有力的监督体系,遏制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

4、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对于深入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1、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是落实党的执政理念的必然要求。

执政理念,亦即执政的宗旨、目的、价值取向和指导思想。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能否正确认识和自觉坚持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是一个重大原则问题。能否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是决定一个政党是否具有马克思主义政治本色的基本标准。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本质是为了人民。从党章关于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的规定,党长期坚持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到宪法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从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和“执政为民”,到胡锦涛同志提出的“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等等,都清楚地表明了我们党的执政理念是为了人民。因此,执政的关键是正确认识和处理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在党掌握政权的情况下,党与人民群众关系的核心,是党受人民的委托,按人民的意愿执好政,掌好权。党的一切执政活动,都要从人民的意愿和利益出发,把为人民谋利益当作最根本的目的。这样,就实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最高价值,就真正坚持了党的先进性,体现了党的利益与人民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党的先进性与历史发展规律的一致性。

4.2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是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条件。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和世界上其他一些国家执政党的经验和教训,有一个深刻的启示:执政党必须高度重视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固本强基,夯实基础。只有基础巩固,执政党的根基才能坚如磐石。党执政的基础具有多方面的内容,包括经济基础、人民基础、组织基础和法律基础等等。其中,人民基础是首要的。只有人民的拥护、人民的授权、人民的支持,我们党才可以执政,也才可以执好政。对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来说,其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我们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源泉所在,也是我们党战胜各种困难,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基础。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一方面,社会的经

6 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如何妥善处理不同群体间的具体利益关系,成为保持党和人民群体血肉联系必须解决好的重大课题;另一方面,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由于拥有经济、政治、文化等各种资源的支配权,且权力制约监督机制又不够完善,党脱离群众的物质、政治可能性增强,这就使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成为一个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只有始终坚持和实践党的宗旨,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坚持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真心实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我们党才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从而不断加强和巩固执政的群众基础。

4.3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是完善党的执政方式的现实需要。

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是党对国家政权、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进行领导的体制、机制、途径和方式,亦即用什么样的形式、什么样的手段、什么样的方法来执政。党的执政方式是否科学,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具有重要的影响。方式方法对路、得当,执政水平相对就高,反之,就会遇到种种麻烦和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在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同时,依据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和改革开放的新情况,对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进行了有计划、有步骤的改革。总结党55年的执政实践,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完善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发展的过程,结论是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显然,完善党的执政方式,特别是实行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就离不开党的群众路线的贯彻。从科学执政方面看,科学执政最本质的规定是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建立在更加自觉地运用客观规律的基础之上。按照认识论的要求,只有坚持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集思广益,才能更好地掌握和运用客观规律。从民主执政方面看,民主执政就是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因此,完全可以说,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民主执政的题中应有之义。

4.4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有效途径。

执政55年来,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把四分五裂、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建设成为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正在蓬勃发展的新中国,取

7 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党在实践中锻炼得更加成熟、更加坚强,党的执政能力同党肩负的重任和使命总体上是适应的。但是,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还不完善;一些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思想理论水平不高、依法执政能力不强、解决复杂矛盾本领不大,素质和能力同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还不适应;一些党员干部事业心和责任感不强、思想作风不端正、工作作风不扎实、脱离群众等问题比较突出;一些党的基层组织软弱涣散,一些党员不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腐败现象在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还比较严重。这些问题,归结起来,主要涉及到党的执政制度和体制、方式方法以及执政主体,即党员领导干部、领导机关、基层组织的素质和能力等方面,直接影响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必须引起全党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解决这些方面的问题,一个有效途径就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完善党的执政制度和体制以及方式方法,固然要依靠人民群众,走群众路线。提高执政主体的素质,特别是解决党的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更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牢记“两个务必”,坚持惩治腐败,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4.5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是完成党的执政使命的基本保障。

我们党成为执政党,就肩负起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历史使命。进入新世纪,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坚定不移地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

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党的庄严使命。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力量去推动。应该看到,当今国际局势继续发生深刻的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继续在曲折中前进,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我国改革发展处于关键时期,社会利益关系更为复杂,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国内外条件下,我们党只有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紧紧团结在自己的周围,把全社会各个方面忠诚于祖国和社会主义的力量凝聚起来,才能形成浩浩荡荡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的大军,才能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才能完成自己所肩负的历史使命。

5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的意义所在

5.1党群关系,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主张和一贯要求。

8

毛泽东指出:“党群关系好比鱼水关系。如果党群关系搞不好,社会主义制度就不可能建成;社会主义制度建成了,也不可能巩固”。要始终坚持党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和工作方法。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是一个根本的政治问题。广大党员干部“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正是按照这些要求,不断加强了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保证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胜利。

5.2密切党群关系,是确保小康目标实现的根本保证。

回顾我党86年的辉煌历史,我们党之所以能领导人民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归根结底是因为我们党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了推翻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共产党人抛头颅、洒热血,舍生忘死为人民,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爱戴,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一切政策措施的出台,都充分考虑人民的利益和群众的承受能力,使广大劳动群众共同享受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从改革开放中得到实惠,因而得到了人民的拥护。新时期,我们党要完成领导亿万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同样要求全党同志,务必走群众路线,使我们作出的每一项决策、制定的每一个政策、采取的每一条措施都能充分体现人民群众的愿望,以增强党的凝聚力、号召力,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变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5.3密切党群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需要在全社会提倡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形成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需要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需要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建立健全新的社会管理格局,充分发挥群众在参与社会管理和维护社会稳定中的作用。

5.4密切党群关系,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需要。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中,要巩固党的执政地位,需要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支持和信任。领导干部只有不忘人民的重托,慎用手中的权力,勤勤恳恳,尽职尽责,

9 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才能获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人民群众对党的拥护、支持和信任是巩固执政党地位的坚实基础,党一旦脱离了群众,就有丧失执政地位的可能。 密切党群关系,是党员干部接受新考验迎接新挑战的现实要求。掌握政权使党有了更多更好的为人民服务的条件,但同时也增加了党员领导干部被权力腐蚀的危险。经济社会发展处于关键时期,也处在矛盾的多发期,这些矛盾处理不好,就容易损害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避免这种危险,经受住考验,就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本,密切党群关系。

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理当为公、执政为民,是党的根本宗旨的体现,是党必须始终恪守的政治立场。所以密切联系党群关系是中国发展的根本,必须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国家才能更好的发展

参考资料:

1毛泽东:《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邓小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3邓小平:《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实现要靠组织路线来保证》,《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4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5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五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6《中共中央关于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7《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4年

毛泽东思想概论论文

毛泽东思想概论论文

毛泽东思想概论论文

毛泽东思想概论论文

毛泽东思想概论论文

毛泽东思想概论论文

毛泽东思想概论论文

毛泽东思想概论论文

毛泽东思想概论论文

毛泽东思想概论论文

毛泽东思想概论论文
《毛泽东思想概论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