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减负万里行”真的行吗?

发布时间:2020-03-02 16:16:5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减负万里行”真的行吗?

减负,一个极具中国教育特色的词汇,在最近不知不觉地披上了“华丽”了外衣。 3月14日,《人民日报》撰文《减负,不能再“隔靴搔痒”》,称包括北京、浙江、吉林等多个省份在内,连续打响“减负”攻坚战,向学生负担过重问题连续开炮。“减负攻坚战”就此正式现身江湖。

3月26日,中国教育部宣布将开展面向全国初中和小学的“减负万里行”活动,为使1亿多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书包真正轻起来。至此,“减负万里行”新鲜出笼。

笔者不想热嘲冷讽。为减轻中小学生的学业负担,这些年,教育部门一直在努力,早在2007年,成都市青羊区教育局就曾颁布“局长一号令”,要求全区小学、初中学生书包重量限制在学生体重的10%以内,并明确规定,如果查到学生书包超重严重的现象,区教育局将追究校长的责任。这个“局长一号令”与如今教育部“要求各级教育部门从省、地(市)、县(区)、学校等不同层面,组织开展规范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行为自查”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从目前来看,“局长一号令”看起来没有让减负真正减负,而“减负万里行”又真的行吗?

事实上,减轻学生书包重量、减少作业量、严格禁止违规补课、严格教辅用书管理等只是最低层次的减负,如果因为学生书包重量减轻、作业量减少就得出已经减负成功的结论,那么中国早已无须打响什么“减负攻坚战”。这种不靠谱的减负方法教育部其实还是明白的。

据了解,为从根本上减轻学生和家长负担,教育部正积极开展中考制度改革,推进综合素质评价,鼓励用ABCDE等级制呈现中考成绩,而非过去的百分制,逐步扭转单纯以考试成绩和升学率评价教育质量的倾向。从这段文字里,我们看到教育部已经对现行中考制度进行改革,只是改革的方向又不免让笔者担忧。但愿用来评价考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不再只是花瓶,不再只是作为改革的幌子,教育部更应该从已经实行ABCDE等级制的地区吸取经验教训,走出实行等级考试后仍然需要减负的无奈现实,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等级制发挥作用,而不是又只是具改革之名而失改革之实。

由此可见,教育部已经着手通过更深层次的改革来达到真正实现减负成功的目的,而不是靠“减负万里行”这类三脚猫功夫。不过,在目前改革尚未成功之时,不时让“减负”披披华丽的外衣,还是能够起到一定作用的。只不过,如果指望这些举措就能真正减负,实际上只是自欺欺人。因此,多地打响中小学所谓减负攻坚战,其结果仍然逃不了“隔靴搔痒”的命运,这不以当地教育部门标榜的效果而转移的。“减负万里行”不能真正减负,但教育部进行的考试制度改革却是减负成败的关键。

减负万里行

减负万里行

减负万里行

减负万里行自查报告

“减负万里行”自查报告

减负万里行实施方案

“减负万里行”自查报告

减负万里行自查总结.

“减负万里行”活动自查报告

“减负万里行”活动工作方案

“减负万里行”真的行吗?
《“减负万里行”真的行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减负万里行 万里行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