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鉴史问廉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0-03-03 11:37:0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鉴史问廉》观后感

2015年3月10日我校组织全体干部教师在会议室观看大型历史文化记录片《鉴史问廉》,按照我校领导要求,看完后要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些在民群众中流行的口头禅,是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对法规的尊重和敬畏。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更是阐明了言行可以自由,但一定要有礼法的约束,不是想怎么就怎么的。《鉴史问廉》前五集,让我们认识了许多名垂青史的能臣廉吏,《鉴史问廉》第六集《律令之矩》,体现了法律的尊严和神圣。这集是给贪官的一个严重警告!这部纪录片播放的非常及时,当前,国家反腐,我们每一个公民都义不容辞,作为一名教师,更应该起到教书育人的作用,坚守党的原则,在大是大非面前站稳住自己的政治立场。

目前,习主席大力加强反腐工作,国家一步步对于此等反腐行径进行大步改革,并一步一步推进和加强官员财产申报和公示的立法工作,党中央以对腐败零容忍的态度,以“踏石有印,抓铁留痕”的气魄,用“猛药去疴、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做到“有腐必反,有贪必肃”。高举党纪和国法这把达摩克斯之剑,从严治党,去除党内毒瘤,捍卫党纪,维护国法,遏制腐败,重构清正廉明的政治新常态。使人民群众 1 增强对反腐倡廉的民族自信心,给中国人民上了一堂很好的历史课。

第一个被枭首示众的贪官:羊舌鲋;第一个畏罪自杀的官员:王立;第一个禁“吃喝风”的官员:易三才;第一个劫狱被皇帝亲手处死的官员:朱祖亮。这些人走上犯罪的道路,因为他们心存私心,与人们越走越远,其实百姓总是那么的善良,那么的易于满足,只要能被官吏帮到哪怕是一点点小忙,他们都会到处传扬官吏的好处,所以,成为一个清官,成为一个好官很容易,帮人民群众办好事这就够了。然而,要想成为一个名垂千古的清官廉吏,这就难了。因为光办好事不行,还得把办好事当成一种习惯,还得能解决百姓的困难,总之,任何一个朝代对于贪官污吏都无法容忍,因为他是害群之马,人民无法接受,所有人都无法接受,正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民的心声是最大的服务对象,纵观历史长河,一个朝代的开始都会政治清明,因为会总结前一个朝代的教训,就如宋太祖赵匡胤就会命人将《戒石铭》(尔俸尔禄 民膏民脂 下移民虐 上天难欺)刻在全国的府衙门外,让每天从这里经过的官员明白:贪赃枉法是天理和国法都难以容忍的行为,而宋朝灭亡的时候呢?诚然被外族入侵并灭亡和自身政治体制国力发展有一定关系,但当时的一些奸臣迫害忠良,则更加促进了这种灭亡。

2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这段话出自唐太宗李世民和魏征的故事。古人如此,难道我们不如古人吗?

看完《鉴史问廉》,引人深思,让人清醒。要想做到“政治清明、政府清廉、干部清正”,首先我要做的就是坚持廉洁的理想信念,在教学中,要同反面的事故案例和正面教育相结合,提高自己的思想和道德水准,严格要求自己,从思想深处杜绝贪污腐化、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想,守住自己的节操。筑严思想防线,才能牢固树立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与自己对客观事物的思维和对客观事物的反应密切相关,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各个方面做好表率。

石龙区四中:孙伟红 2015年3月11日

鉴史问廉

鉴史问廉

鉴史问廉心得体会

鉴史问廉观后感.

《鉴史问廉》观后感

《鉴史问廉》观后感

鉴史问廉观后感

鉴史问廉心得体会

鉴史问廉心得体会

鉴史问廉解说词

鉴史问廉读后感
《鉴史问廉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