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学风论文3

发布时间:2020-03-03 06:40:2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树卓大校风,育卓大人才,成功卓大人

一所学校的校风与教风、学风和考风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这一点,毋庸置疑!完全可以说,没有良好的教风、学风和考风的形成,她的根基是不牢固的,单薄的,学生所受的干扰也势必会波及到内心的平静——就像风浪波及到航行的小船。由此看,校风的形成必须依靠完善的“外在”环境与“内在”环境双重的作用,即:教风和考风等都会影响到校风的建设。本质上讲,它们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处理不好这一问题,要想把学校推向名副其实的“一流”和培养出大批经世致用的高质量人才,只能是一句空谈。

一、教风、学风、考风与校风的内在关系

所谓校风就是一所学校的风气。即全体教师、职工、学生在共同的目标指引下经过长期共同努力而形成的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的一种特有风尚。它包括学校领导和机关的作风、教师的教风和学生的学风等。它是一种学校集体的、稳定的精神状态,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是衡量一所学校教育质量和精神面貌的重要标志。教风和学风构成校风。教风:就是学校教育的风气。教风严,校风成;学风:是指学习方面的风气。对于大学生而言,是指其在一定人生观、学习动机、追求目标的支配下,在学习态度、学习风格、学习精神、学习规律、学习方法、意识品质等各方面的综合体现,它既是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重要保证,又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重要途径;考风即为应试道德,是一种风气、一种风尚、一种大家公认的道德规范。

教风、学风、考风从教学体系上看,主体表现为:教育者,受教

1

育者及教育措施,也称为教育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教育者是主导因素,他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掌握着教育目的,采用适当的教育内容和手段,创设必要的教育环境,调控着受教育和整个教育过程,从而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使其达到预期的目的;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也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缺少这一要素就无法构成教育活动;教育措施是指所包括的教育内容及教育手段,它既包括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教和学的方式和方法,又包括完成教与学的任务。

教风、学风、考风及校风。四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缺一不可。校风学风是无形的,又是有形的;既是抽象的,又是具体的;是软件,又是硬件。校风的主体是学风,学风是教风的反映和摄影,考风是学风的表象,学风制约着考风,考风影响着学风,校风的建立,学风是关键,学风也是一种文明的象征。而教风和考风直接促进了学风。通过紧紧抓住教风、学风和考风的建设,才能达到校风建设的最高标准。

学风的主体是学生;教风的主体是教师;而教师的教育对象又是学生。所以,一个学校的内核主要由教师和学生来支撑,要想树立良好的校风,必须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即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十分复杂的,从理论上讲,包含着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授业者与受业者的关系。师生关系反映在沟通水平、情感距离、彼此地位等方面。师生关系的表现主要在“教师观”与“学生观”的认识上存有差异,这也是一种客观的存在。作为教师强调的是教学态度和业务能力,而学生需要的是一种关心理解和尊重。如果以上差异不能妥善处理,就会导致师生关系的不融洽, 从而直接影响教风和学风的关

2

系。从现实上看,师生关系还存在一种经济关系,即:买卖关系,这种“买卖关系”是教育界的创新思维,也是教育行业有待探讨的课题。有了一个好的学风才能培养出经世致用的人才。

二、夯实教风基盘,打造教育“新航母”

1、“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推进教育的发展。教师是传递和传播人类文明的专职人员;是学校教育职能的主要实施者。作为教师必须不断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对教师要求热爱教育事业,愿意为大学生的成长做出奉献;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呼应,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教师的道德品质和人格对学生具有重要的影响。为人师表是确立教师在教育中的地位,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应该首先做到。无数经验证明,身教重于言传,“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当今的学习时代,对教师又提出了新的考验,要求教师:“当好学习者,才能当好教育者,要始终是一个好教育者,必须始终是一个好学习者”。心灵的丰富是除却物质以外的另一种境界,作为教师只有不断的丰富心灵,才能做到:“不为名利,甘为人梯”。

人们对教师职业认定为:“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对教师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高尔基说得好:“人的天赋象火花,它可以熄灭,也可以燃烧起来”。由此看来,作为一名教师,如何能使每个学生的“天赋”都“燃烧”起来,教师不但要付出一定艰辛,还要担负一定的责任。对教师要求,一方面要贡献出自己的知识,另一方面又要像海绵一样不断地汲取知识,所以,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

3

获得知识的“源头活水”。

2.不但要有“招架之功”,还要具备“还手之力”

教学好比传道,所以对教师而然首先要具备一定的道术。二十一世纪的教学领域已不能成为传统教育的翻版,“教育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这是对教师的知识层面的一种挑战。“渊博的知识”适用于“招架之功”,而对新世纪教学是否具备了“还手之力”呢?卓大对教师提出了高起点要求,对教学方式以特有的2-6-2教学为基点,逐步培养适应教学新思路的师资队伍,要求教师以“不依赖教材,但又不脱离教材”的授课方式展开教学。这一举措体现了卓达大学办学的独有特色。

教学作为一个系统,自然也存在组织和方法的过程,特别是当教学过程从教导式转向自主式、对话式、探究式的活动,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就会发生碰撞 — 这不是一种对概念、命题或观念的认同,而是一个消解、转化、升华的过程。通过自主参与对话和探究活动而扩展自我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习的学习兴趣。研究证明,如果一个学生对学习有兴趣,积极性高,他就能发挥其他全部才能的80%--90%,反之,他的才能只能发挥20%--30%。另外,要磨练学生的学习意志。学习好比用跑一百米的速度跑一万米,谁坚持不懈,谁就能成功。一个学校的走向是由教师决定的,在某种程度上讲,教师又决定了学生的走向。也就是说,学校只有好的办学里理念还不够,还必须通过“教”与“学”的互动,来达到教学相长,即教师与学生来作出“实施”和付出辛勤培育的“执行”,三者缺一不可。对教师来讲,体现在治学的严谨、科学的创新,以及对“人”、对学校的全方位的负责等等;对学生来讲,体现在对

4

知识的强烈渴求,对自己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或巩固的关注,以及对光明的向往等。只有与之相协同的起推动作用的条件确立后,真正意义上的“育人”方可实现,否则,欲速则不达。 教学上,实行2-6-2教学模式;在知识能力、实践技能,创新思维的学习上保证为学生发展提供雄厚的基础。定期安排学生通过实践——到卓达集团实习,使学生学会在工作中如何去掉盲点、寻找支点、发挥亮点,并且在学会怎样做人、出世的基础上,学会团体治事的本领。卓达集团的实践空间,为学生提供了探索未来发展的机会。

所谓“头脑风暴”,是指运用人的智慧去冲击问题,他采用开会形式组织人们对特定的问题进行讨论,当一个与会者提出一种设想或看法后,就会激发其他成员的联想,而这些联想又会激发更多更好的联想,这样就形成了一股“头脑风暴”。 由于个人在起点、掌握的材料、观擦问题的角度和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差异,会产生各自独特的见解,然后,通过互相间的启发、比较甚至是请问、责难,可在段时间内产生解决某一问题的许许多多的方法。想法越多,最后得到有价值见解的可能性也越大。他既是开拓人们思路的训练方法,也是使人们产生具有创造设想,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解决问题的好途径。

3.塑造健全的人格 , 是育人的关键

健全科学的教育要把人先培养成人,然后再来谈成才的事。一个“成才”的人,不一定就是个心智健全的人,也不一定能够成为幸福、成功的人;而一个心智健全、有胆识有毅力的人,往往离幸福、成功最近。一个人人格的塑造,毫无疑问是人生的根基。

5

教育也是一门艺术,教师不但要完成教学任务,同时要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做人比做学问重要,有人说,一个学生学习不好是次品、身体不好是废品、品德不好是危险品,这话谁不准确,但也有一定道理。培养学生的道德非常重要。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必须遵循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的规律,才能取得良好的育人效果。 卓达大学运用民办大学的独创权力,创造一种全新的办学理念:“一切为了人,一切为了社会“,并让卓大的学生懂得:“关怀自己,首先关怀别人;为自己负责任,首先对别人负责任。” 一个大写的“人”应当是文明的,什么是文明?讲秩序是一种文明、尊重他人是一种文明…穿戴整洁是一种文明。怎样才能做一个正直的人?…国法、校规、班级纪律,这些都是我们的准则。我们只能遵守,不能违背,我们不仅自己要遵守,而且要监督和帮助他人的行为。同时,还要不断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自尊心是人们要求社会集体对自己力量信任和人格尊重的一种感情,是自我意识的一种表现,自信是一个人对自己的积极感受,相信自己和相信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能够获得成功。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习兴趣,发掘内在的潜力,有效地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三、只要找到路

就不怕路远

1.找准切入点,变被动为主动

正如尼采所说:“懂得为何而活的人,差不多任何痛苦都忍受得住”。作为大学生,我们为什么而学?为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为感谢老师的培育之情;为促进社会进步;也为自己的衣食生存;为自己的荣益名声,为自己的有为人生……看你的学习目标是否已经明确,

6

看你的学习兴趣是否日益浓厚,看你的学习意志是否坚韧刚强,看你的学习基础是否牢固扎实,看你的学习方法是否正确有效。

还有一位哲学大师增说过:“教只能给予推动,使学生自己去找到必须认识的东西。” 学习是一苦差使,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体会。但也有人把苦事变成了乐事,那是找到了学习的意义。保持旺盛的学习兴趣,才是真正的学习,才是真正在为自己的生命喝彩而努力!怎样能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习变被动为主动,是确立学习观的关键。

2.找准学习目标,变眼前 为长远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 “聪明的人学会学习,愚蠢的人不懂学习,平庸的人只顾学习。”此话很有道理。怎样学习?学习的目标是什么?学习是对生命的充实,对心灵的扩展,这种充实和扩展指向无限多的方向。在这个终身学习观已在全球范围内确立的今天,我们要拿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好乐之者”的态度来对待学习,去争取自己成功的人生。在大学校园内,我们随时看到一些同学,抓住一切时机,努力学习,我想这些同学一定是找准了自己的目标,有目的去补充知识。这就是学习目的明确;还有一小部分同学,虽然坚持学习,但目标还不清楚,存在一种浮躁心理。有的甚至对前途充满着浪漫的遐想,可又找不到自己的人生坐标。大学,这是人生的一个分水岭,当你一踏进它的门,就应该明白,你已经从孩子变成了大人。一个人在大学读书,在获得大量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最大的收获应该是获得学习方法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也就是方法论。如果没有学习到有用的方法论,学得的知识就会成为死知识,在未来的工作中可能遇到很多麻烦。

学习方略:一是要明确学习目的。

7

如:注意收听看国内外事实新闻,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读一本伟人传记(推荐:周恩来传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真对自己的思想弱点,找一句或写一句能够医治这一弱点的“座右铭”,贴在醒目处;每天用十五分钟左右时间写日记,问自己三个问题:今天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今天最大的不是是什么?明天有什么打算?

二是在大学期间,学生要充分利用学校特有的以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教学方式,通过实际行动在实现一个一个的目标中去体味喜悦、争强自信心。学校的学习是知识的掌握,而实习的学习却是知识的运用和巩固;实习又是一种目标追求的体验,也是一种知识能量的释放,同时又是知识的吸取,用伟人毛泽东的话说这叫做“吐故纳新”。形成一个有效的循环体系,缩短理论与实践的距离。

3. 找到学习乐趣,变无趣为有趣

如何从学习中找到学习乐趣,是检验每个学生的能力和学习的态度。首先,要掌握学习的方法,明晰学习的整个过程,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学习才有热情、也会产生兴趣,学习积极性就能得到提高。如果学习没有兴趣,学习就是一种负担;如果学习有了兴趣,学习就是一种享受。其次,要学会自我激励,为了不断激发自我的激情和情绪,建议同学大量阅读有关书籍。读书可以丰富自己、“武装”自己。读书就是生活,只有给自己一个推动,才能获得强劲的学习激情。另外,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的背景衬托下反而更高贵。

在学习生涯中,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也很重要,尽量让他们在乐中学,学中乐,时时保持一种“学”的最佳状态和激情,做到不厌倦。正如诗人流沙河说的那样:“一日不读书便觉

8

得面目可憎”。据说,目前有位十几岁的小作家,记者采访她时说:“没有书读简直是一种煎熬,有时,只要是有文字的东西都拿来看,甚至在乘共车时,对路边的招牌及广告也不放过。”还有一书痴,有一次出差忘了带书,很自责。没办法,对着一张多年的旧报看了半宿。对此,我想,只有受益者,才能达到如此“境界”。这是了不起的行为,这是对知识渴求的表现。试想,我们学校的学生都形成这种读书习惯,以读书的情趣来促进学习的兴趣,这样长期坚持下去,就会成为“传统”,而这一良好的学风是颠扑不破的。

4.找到积累秘诀,变零散为系统

杨校长曾经说过:“有本事的人,一半改造自己,一半改造外部”。这就要求我们做到珍惜在校学习的机会,学会从观察中学习,从思考中学习,从学习中学习,强迫自己去做自己不愿做的事情,学会改造自己。

学习的过程,也是积累的过程,通过感知、感觉和知觉去观察物质或事物的形成规律,从中获得必要的感性知识,形成掌握学科知识体系。最终得到知识积累的目的。大家都知道,作为大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掌握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而且还形成了世界观、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等。大学学习的特点具有广博性、专精性、自主性和创新性。客观的现实为我们提供了知识的海洋,看我们怎样去寻找,寻找知识的能力本身就很有价值。中国农业科学家袁隆平对知识评价时说:有知识才有比较;有比较,才能发现问题。知识渊博的人见解比较深刻,思考比较周密,而且对事物的发展前途常有远见,预测也比较准确。在今天的知识爆炸时代,获取知识靠能力,运用知识靠能力,创新知识更要靠能力,卓大为我们打开

9

了思想的大门,为我们提供了学习知识、锻炼能力的舞台,我们要把成功的渴望与信心紧紧地握在手中,去实现我们的梦想。没有一定的知识贮备,无论在哪一领域发展,都不会有大的作为,更不可能拥有“远行”的能力。一切成功的事例无不说明了这一问题的成立。

大学实习的过程也是对知识和阅历检验的过程。有位名人说:“阅历是一种知识,知识又是经验的积累。”实习使学生更贴近社会,是丰富和认识生活的渠道;也是对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磨练。实习能及时寻找理论与实践的差距,激发出可望再学习的动力,从而形成一种学习与实践明朗化的教学体系,使知识得到了提炼、学习得到了升华、理论得到了检验、心灵得到了丰富。“一个人就像一个钻石,需要一次一次切割,才更能增加光彩。”然而,卓大的2-6-2教学模式提供了这一“切割”的“武器”。

如果你走进卓大,溶入其中,你就会感到卓大精神在向你召唤,向你呼喊,你会感到生命的张力,感到心的有力跳动 。

企业家高管班

何艳荣 二00三年五月二十二日

10

《学风》论文

学风建设 (3)

学风建设论文

谈学风树新风论文

班级学风建设论文

论文3

论文3

论文3

论文3

优良学风班申请材料3

学风论文3
《学风论文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学风建设论文 论文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