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隆中对》比较阅读

发布时间:2020-03-03 01:41:4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隆中对》比较阅读

(一)

【甲】亮躬耕陇亩……凡三往,乃见。

【乙】班超字仲升,扶风①平陵②,徐③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辫,而涉猎书传永平④五年,兄固⑤被召诣校书郎⑥,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扰当效傅介子⑦、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

注释:①扶风:汉朝郡名②平陵:汉朝县名③徐:徐县.汉朝县名④永平:汉明帝年号⑤固:班超的哥哥班固,《汉书》的作者⑥校书郎:官名.⑦傅介子:西汉冒险家,以计斩楼兰王闻名于世。

17.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具体含义(2分)

(1)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

(2)由是先主遂诣亮

(3)不耻劳辱

(4)尝辍业投笔叹曰

18.乙文中有一个句子与甲文中的“时人莫之许也”有同样的表达效果,找出这个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19.将乙文中画线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2分)

(1)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

译文:

(2)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

译文:

20.下面的句子中有一个通假字,试推测是哪一个字并写出本字(2分)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

通假字是21.刻画人物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比较两文在这方面有何异同,试结合原文加以分析。

(二)

[甲] 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乙] 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遭汉末扰乱,随叔父玄避难荆州。躬耕于野,不求闻达。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解带写诚,厚相结纳。及魏武帝南征,荆州刘琮举州委质而备失势,众寡无立锥之地。亮时年二十七,乃建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权既宿服仰刘备,又睹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军三万以助备。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悉平。后备又西取益州。益州既定,以亮为军师。将军备称尊号,拜亮为丞相,录尚书事。

15.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具体含义。(4分)

A.自董卓已来()

B.利尽南海()

C.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

D.益州既定()

16.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3分)

A.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B.躬耕于野,不求闻达。

17.乙文中写隆中对策过程的句子是:

18.阅读甲文,隆中对策的主要内容是:(3分)

A.

B.

C.

19.① 甲文中,诸葛亮在对前景的分析中,反复强调“人谋”的重要性,请从文中任举一例说明。

② 联系实际,谈谈“人谋”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1分)

(三)

【甲】亮躬耕陇亩,……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选自晋

朝•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隆中对》)

【乙】赵将马服君赵奢之妻,赵括之母也。秦攻赵,孝成王使括代廉颇为将。将行,括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王曰:“何以?”曰:“始妾事其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赐币帛,尽以与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尽藏之;乃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王以为若其父乎?父子不同,执心各异。愿勿遣!”王曰:“母置之,吾计已决矣。”括母曰:“王终遣之,即有不称,妾得无随乎?”王曰:“不也。” 括既行,代廉颇三十余日,赵兵果败,括死军覆。王以母先言,故卒不加诛。 (选自西汉•刘向《烈女传•赵将括母》)

1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将军宜枉驾顾.之顾:

(2)欲信大义于天下信:

(3)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用:

(4)乃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日:

14.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王以母先言,故卒不加诛。

1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凡三往,乃见”、“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两句中的“乃”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王以为若其父乎”、“徐公不若君之美也”两句

中的“若”的意义和用法也不同。

B、刘备善于听从他人意见,以诚心求得人才,终成就三国鼎立之势;而孝成王不听从他人意见,最终兵败。

C、两段选文在塑造人物时都采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甲文徐庶极力向刘备推荐诸葛亮,侧面表现了诸葛亮的谋略与才干,乙文第一段写括母分析赵括父子是侧面表现括母仁智。

D、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两件事“三顾茅庐”和“长平之战”在两段选文中仅以“凡三往”“代廉颇三十余日,赵兵果败”就概括了,这是因为这两件事本身与突出两篇传记的主人公的性格关系不大,这也告诉了我们写文章时与中心关系不大的事件要略写。

(四)

【甲】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乙】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16、甲乙两段文字都是两篇传记的开头,都写到传主少时的事情,试比较他们生活经历中的异同点。

17、他们少时的大志几乎都不能为一般人所认同和赞赏,甲文是“当

时莫之许也”,乙文是怎样的?请将原文抄录在下面。

18、《史记》《三国志》另加前后《汉书》,号为“四史”,是中国史书的经典。同为经典,你认为这段文字的表达有何特色?你更欣赏哪种表达方式?请把理由说出来。

“朕初疾但下痢耳,后转杂他病,殆不自济。人五十不称夭,年已六十有馀,何所复恨,不复自伤,但以卿兄弟为念。射君到,说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修,过於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勉之,勉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於人。汝父德薄,勿效之。可读汉书、礼记,间暇历观诸子及六韬、商君书,益人意智。闻丞相为写申、韩、管子、六韬一通已毕,未送,道亡,可自更求闻达。”

《隆中对》与《三国演义》比较阅读

隆中对出师比较作业

《隆中对》对比阅读

隆中对阅读答案

隆中对阅读及答案

《隆中对》中考阅读集锦

比较阅读

比较阅读

比较阅读

隆中对

《隆中对》比较阅读
《《隆中对》比较阅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隆中对解析 隆中对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