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高中教案:泪珠与珍珠

发布时间:2020-03-02 13:14:2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课 题:《泪珠与珍珠》 课 型:自读课 知识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散文特点。

2.引导学生细心品味所引诗文的含意。 能力目标

透过字面含义,揣摩文句的浓厚情感,提高散文的阅读能力。 德育目标

感受“泪”的深刻含义,热爱生活,体验人间真情,努力编织一个爱的世界。 教学重点

1.体会作者细腻真率的情感,欣赏清丽优美富于含义的语言。 2.体味作者对忧患与苦痛,亲情与人生的探询,评判。 3.品味课文中引用的诗句,名言。 教学难点

品味文中各种泪水中包蕴的丰富情感,体味作者对忧患与苦痛,亲情与人生的探询,评判。

教学方法

讨论点拨相结合 教具准备 多媒体投影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我们都有过流泪的经历,往往“一抹了之”,而台湾作家琦君的《泪珠与珍珠》却透过晶莹的泪水悟得人间贵有真情的真谛,探询到人生的最高境界。今天我们来学习这一篇佳作。

二作家介绍

琦君:原名潘希真,1918年出生于浙江永嘉。杭州之江大学中文系毕业时,正值抗战爆发,她辗转于上海、永嘉等地,饱经忧患,深感国破家毁之痛。1949年到台湾,1969年自司法部退休,任教于中央大学和中兴大学中文系,教授新旧文学。晚年定居美国新泽西州.其文学创作主要在小说、散文两类。她的散文风格以温润素雅著称,在平常无奇中含蕴至理,在清逸朴实中见出秀美;文风典雅祥和,落笔沉静含蓄,善于以清丽简洁、平易近人的文字抒发委婉曲折的情怀,被人称为“在不大的题材领域开掘出了一口深井”。

她的代表作:小说《橘子红了》,散文集《翡翠的心》《桂花雨》《红沙灯》等。她多次获台湾文学奖项,与台湾同代女作家林海音为台湾当代女作家双璧。

三古今中外,文人骚客无不以“泪”抒己心,洗人心。

爱国主义诗人杜甫在《蜀相》中流下了叹惋之泪以自勉:“出师未捷身先死,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在《无题》中则流下了爱情泪以诉衷肠:“春蚕到死丝方尽, ______________。” 宋代词人柳永在与心上人别离之际,流下了爱情泪以传情:“___ _________,竟无语凝咽。”

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则流下了同情泪以劝勉:“______________,江州司马青衫”

四具体研习

1课文写了哪些不同的泪?

书中泪 归乡泪 怜子泪 奋斗泪 慈悲泪 感恩泪 2品泪 品泪一 马区夫人:“眼因多流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 人随着阅历的增加会对人生有着更加深刻的体会.

品泪二 冰心:“雨后的青山,好像泪洗过的良心”

一个人应当有着自己真实的人生体验.并且越真诚越好.

品泪三 白居易:“莫染红丝线,徒夸好颜色.我有双泪珠,知君穿不得.莫近红炉火,炎气徒相逼.我有两鬓霜,知君销不得.”

刀不能剪心愁, 锥不能解肠结.线不能穿泪珠, 火不能销鬓雪.不如饮此神圣杯, 万念千忧一时歇.人生的痛苦只有自己才能感受最深.

品泪四 杜甫:“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 刻骨铭心的痛楚是一个人经历磨难以后的收获.

小结一~四的关系:递进关系,层层深入

品泪五

如今海峡两岸政策开放,在返乡探亲热潮中,能得骨肉团聚,相拥而哭,任老泪横流,一抒数十年阔别的郁结,已算万幸

分而又合的喜悦之泪

品泪六

恐怕更伤心的是家园荒芜,庐墓难寻,乡邻们一个个尘满面,鬓如霜.那才要叹“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相见时难,对于亲人遭罹磨难的哀痛之泪.

品泪七

一向自诩“男儿有泪不轻弹”的外子,现在也得向眼科医生那儿借助“人造泪”以滋润干燥的眼球.欲思老泪横流而不可得,真是可悲.

亲人相见,欲哭无泪的痛苦.

品泪八

“妈妈不是哭,是一粒沙子掉进好眼睛里, 一定要用泪水把它冲出来” 对于亲情欲诉不能的眼泪.

品泪九

观音流泪

这是慈悲的泪,高尚的泪,不为一己的悲痛而是芸芸众生而流的泪.

品泪十

基督徒在虔诚祈祷时,想到耶稣为背负人间罪恶,钉死在十字架上,滴血而死的情景,信徒们常常感激得涕泪交流.

深怀感恩之心的最纯洁真挚的泪.

小结作者的感悟

作者感悟到人生的崇高境界:眼泪不为一己而流,而是为仁爱而流,为大众而流.

五主题探究:主题——思乡怀人? 她移居台湾,以一枝生花妙笔,追忆在大陆的似水年华,回忆自己的少女时代,亲人师友,寻找那失落的根。她把祖国比作母亲,观音的比喻说明祖国对儿女像观音一样仁爱和包容。文中字里行间渗透着海外赤子浓浓的乡情。

----摘自>第三册

琦君曾说:“我是因为心里有一份情绪在激荡,不得不写时才写,每回写至我的父母亲人与师友,我都禁不住热泪盈眶.我忘不了他们对我的关爱,我也珍惜自己对他们的这一份情.像树木花草似的,谁能没有一个根呢?我常常想,我若能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忘掉故乡,我若能不再哭,不再笑,我宁愿搁笔,此生永不再写,然而,这怎么可能呢?”

琦君:“来到台湾,此心如无根的浮萍,没有了着落,对家乡的思念也就与日俱增了”.当时的女作家几乎都说过这样的话.但人为的屏障使江山阻隔,好梦难圆,家园故土只成了梦中情怀.

六难点探究:

1如何表现思乡怀人这一主题?

作者重写自己的思乡怀人之情,安排异常巧妙.她不是直接写出来,而是通过马区夫人的话,冰心的散文,白居易和杜甫的诗自然引出.这样既增加了作者的抒情的真实感,也增加了文章内涵的丰富性.其逻辑是这样展开的:人是要流泪的,流的原因是人的经历所致.而如果没有变故那是不会有眼泪的.而变故会使眼泪变得更加真切和纯洁.

2“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这句话三次在文中出现的作用意义。 从结构上说:起着引领、贯串全文的作用

从内容上看:开头,虽然喜爱,但并不真正理解;结尾,更深刻地体会到我们应感恩于这个世界,让自己更为完善.从思想情感上分析:寄寓着作者对人生丰富而深刻的体悟

3文章题目为“泪珠与珍珠”,可文中很少谈到“珍珠”,那“泪珠”与“珍珠”到底有怎样的关系,你是怎样认识的?

“泪珠”和“珍珠”的关系是比喻关系.“泪珠”象征人生的苦难与忧患; “珍珠”象征高贵温厚而坚强的心灵.

七思考本文艺术特色: 1.以小见大的抒情手法

2.巧妙引用古诗文,增加了表达效果.

八拓展延伸

照片是生活的真实记录。下面的照片,你能读懂哪个泪水中的情感?哪张照片可以唤起你记忆中尘封的往事?说说我们能从中悟出什么呢?

在他乡打工归来的外孙见到又聋又哑的外婆安然无恙。

朝鲜一男子与哥哥(韩国)分别几十载后深情相拥

年逾八旬的老奶奶乐呵呵的打柴

九总结

每一张照片每一个故事都承载了太多真挚纯洁的情感,每一滴晶莹的泪珠都凝结了一段人生深沉的体验和悲欢„„不管眼泪背后的内容是什么,只要是真情流露,就一定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相信我们一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珍珠。

十课外作业:

泪珠晶莹透亮,浸润着每个人的欢喜、悲伤、忧愁和痛苦,你一定也有过最动情最令你难忘的流泪体验吧? 请以“泪珠”为话题,写出你生命中的一颗由眼泪而包孕成的珍珠,不少于800字。

《泪珠与珍珠》教案

泪珠与珍珠教案

泪珠与珍珠教案

《泪珠与珍珠》教案

《泪珠与珍珠》教案

泪珠与珍珠 教案

泪珠与珍珠 教案

泪珠与珍珠教案

《泪珠与珍珠》教案

泪珠与珍珠

高中教案:泪珠与珍珠
《高中教案:泪珠与珍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