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探索低段语文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发布时间:2020-03-02 14:57:2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这里的世界同样精彩

实现由听到读的美丽转身 真水无香 ——关于语文有效性

教学的思考

以生命与爱的名义

——课外阅读指导的探索与思考

东台市实验小学

周梅

【摘

要】当前大面积的学校和家庭存在着明显的阅读缺失,儿童阅读的天空越来越窄,阅读的目的和内容令人忧虑,课外阅读推广中则出现了几种值得反思的取向,如把阅读指导的任务完全交给家长、课外阅读指导“语文课”化、课外阅读的内容纳入考试等。以生命的视角审视这些现象,课外阅读确实需要指导,需要也完全可以“课程化”,但不能走“语文课”的老路,需要在课型上创新,探索与语文课堂不同的操作策略。名著推介课、班级读书会、微型阅读指导课等是当前课外阅读指导值得尝试的课型,而在课外阅读指导中,教师也要以深沉的爱直面许多矛盾,如移植与改造、时尚与经典、阅读与应试。

【关键词】 课外阅读指导

班级读书会

生命

一、以生命的名义审视:课外阅读的现状与反思

(一)寻找“失落的一角”:课外阅读的现状

曾经读过一本能很快读完、但恐怕也是得花上一辈子咀嚼的图画书《失落的一角》,作者是20世纪最伟大的绘本作家之一谢尔·希尔弗斯坦。书中描绘了一个缺了一角的圆,一边唱着歌一边寻找自己失落的那一角。希尔弗斯坦以最简洁有味的线条和文字,阐释了一则有关“完美”与“缺憾”的寓言,令人们思索起生命的意义、历程和觉悟等重大问题。借用这个美丽的意象,我们来审视一下课外阅读的现状,不难发现,孩子们的童年生活失落的不只是一个小角,而可能是一片天空。

1.阅读的“天空”越来越窄:

2009年4月23日是第14个“世界读书日”,为了促进儿童的阅读,有关方面还特意确定该年4月23日至次年4月23日为“全国少年儿童阅读年”。这是我国第一个少年儿童阅读年,之所以做这样的安排,正是由于当前少年儿童的普遍阅读缺失。一项针对全国五个城市进行的大型调查[1]显示,课余时间喜欢阅读的少年儿童约占被访者的1/4,超过1/3的少年儿童更喜欢听音乐或看电影电视,而喜欢上网或玩电脑游戏的少年儿童占到了被访者的1/6以上。从年龄上看,7~12岁的小学生是五个年龄段中在课外时间最喜欢读书的,相比之下,13~15岁的初中生喜欢读书的比例明显下降,他们最喜欢听音乐或者上网或玩电脑游戏,而更大一些的高中生喜欢读书的比例仅占12.6%。 “不爱读书”的背后其实还潜藏着整个成人世界对阅读的冷漠,第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公布的结果显示,成人图书阅读率只有49.3%,比少年儿童阅读率低了近一半,这个数字背后的情形很值得关注。这49.3%之外的人群其中应该有不少身为家长,甚至就是语文教师,如果身为家长和教师都不爱读书,又如何保障自己的孩子和学生获得足够时间和足够质量的课外阅读呢?

我认为,课外阅读的真正意义在于生命滋养,在于呵护童心,而不在于提高某个年级段的考试成绩,或者是其他。“失落的一角”提醒我们认清自我,审视生命,更警示我们审慎上路,寻找更符合生命节律、更契合儿童需求的那片阅读天空。

(二)“花婆婆”[2]不好当:课外阅读推广中值得反思的几种取向

这些年随着各种阅读推广组织的努力,不少教师和家长认识到课外阅读的意义,愿意通过自身的努力,把孩子带到课外阅读的广阔天空,也愿意拿出宝贵的时间,来引导儿童阅读真正的经典。但“不会读”“不会指导阅读”的问题随之浮出水面,课外阅读推广中出现了如下值得反思的取向:

1.把阅读指导的任务完全交给家长:不少老师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师,喜欢采用布置作业的方式,把阅读书目塞给孩子,把指导的重任完全交给家长,以“亲子共读”、“自主阅读”替代“班级共读”、“有指导的阅读”;

2.把课外阅读引进课堂,使阅读指导“语文课”化:不少小学语文教师凭着对阅读指导的高度责任心,用传统的语文课模式处理儿童阅读,对经典的阅读文本像教材那样进行反复咀嚼、“个性化”解读,结果是,孩子失去对课外阅读的自我选择机会,自主解读文本的兴趣和能力也得不到保护与发展;

3.将课外阅读的内容纳入考试,以保障阅读指导的成效:有些学校为了使家长和教师重视课外阅读,便采用了“考试”这个中国人最在乎的评价手段,将原先可自我选择、自由度较大的课外阅读内容纳入语文考试的范畴,规定阅读篇目,固定阅读要求,使得儿童对课外阅读由原先的兴趣盎然走向望而生畏,家长和老师也颇有怨言。

确实,阅读需要指导,“放任自流”和“阅读指导不够”肯定不利于课外阅读的深入开展,但“语文课化”甚至“考试化”,也是有悖于课外阅读的生命主旨的。在我眼里,课外阅读像一簇不够旺盛的火苗,既需要精心的呵护,更需要适度的“煽风”,其中“适度课程化”可能是关键。

“课程化”(curricularized)是美国著名的课外活动专家库司(Leonard V Koos)首次使用的术语[3],用来表示课外活动逐渐被纳入学校课程并同它们保持一致的过程。我国也出现过课外活动课程化的现象,由最初的“课外活动”演变为“第二课堂”、“第二渠道”一直到现在的“活动课程”,这些名称更迭的背后体现的是某一自发、自在的活动向自觉、自为的教学活动发展的过程,“课程化”的实质是将不够受重视、不够系统化、序列化的教学内容提升为受国家指令保护的、更为科学并更易实现的课程内容。用这个视角审视课外阅读,我们不难发现,课外阅读确实需要指导,需要也完全可以“课程化”,即,需要从自发、自在的活动向自觉、自为的教学活动发展,但,课外阅读的指导不能走“语文课”的老路,在课型上需要创新,需要探索与语文课堂不同的操作策略。在这个过程中,“适度”始终是最为重要的,不能因发力推广,而打破课外阅读自身的生命节律,更不能因追求“实效”,而悖离儿童阅读心理发展的自然规律。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原所长、著名学者成尚荣先生曾这样诗意地描述儿童的表情与教育的完整问题:“孩子们应当有梦、有理想,应当仰望星空,应去憧憬、去遐想。„„生活教育不是生活的原版复制,需要改造优化。但是,改造、优化,不是对生活本质的改造和否定,生活与教育的联系是在本质意义上的,绝不是端给儿童一个纯而又纯的童话般的世界,即使童话,也有魔鬼的扰乱。”[4]他还说,“儿童需要关于生命的教育,要教育学生敬畏生命、珍惜生命、爱护生命、保护生命,要交给学生爱护和保护生命的知识和方法,并进行相应的训练,„„那种追求知识的堆砌,追求分数的名次,而忽略身体健康和安全的应试教育,是对生命的最大的亵渎。”[5]我认为,优良的课外阅读,是帮助儿童仰望星空、留住遐想、憧憬的有效手段,而非给应试添砖加瓦;儿童的生命教育离不开优良的课外阅读支撑,因为,大量中外的经典著作都渗透着对生命的尊重、敬畏、理解、顿悟。无数的研究和实践表明,缺少阅读的生命,是不完整的生命;缺少纸质阅读的童年,是不健康的童年。

让我们从自己的家庭做起,从自己的教室抓起,在保障儿童阅读的数量和质量的同时,认真探索课外阅读的“适度课程化”,让孩子的生命更饱满,让孩子的童年更润泽。

二、以爱的名义探索:课外阅读指导的几种课型及其操作策略

(一)“请君入瓮”——名著推介课

案例:寻爱之旅——我这样推介《爱德华的奇妙之旅》

一次偶然的机会,朋友发给我一个精美的PPT,内容是对国际大奖小说《爱德华的奇妙之旅》的推介,那白描的画面,如水的文字,忧郁优美的配乐,一下子就揪住了我的心,让我产生想看这本书的强烈愿望。很快我通过网络买到了这本书,一连看了好几遍,陷入了欲罢不能的关于命运与爱的思索之中。就在这段时间(2007年10月),我接到通知要在全市小学语文教研中心活动中执教一节课外阅读指导课,地点在乡镇中心小学。考虑到上课不在本校本班,上其他课型不太合适,于是想到了“名著推介”这种新型阅读推广课型。说老实话,我还是第一次尝试,在身边也还没有人开这个先河。于是我通过网上搜索,向这方面的先行者学习,欣闻邻县海安的吉忠兰老师执教过这本书的推介课,我便不揣冒昧地找到她的联系方式,通过电话请教,网络传送,获得了吉老师的教学设计和实录信息。在“拿来”的基础上,我对教学设计进行了修改,加入自己的一些思考,完成了这节名著推介课。

“名著推介课”不同于语文教学,教师首先要通读名著,反复品读,首先自己要被名著打动,然后才有可能去打动我们的学生。这种课型的实施条件往往是学生手头没有这本书,教师应在课前将整本书的故事梗概发给学生,让大家对这本书有个大体的了解。可以说,充分的课前准备是名著推介成功的基础。

本节课我的设计理念是:在孩子没有读过原著的情况下,以线索梳理和片段欣赏为主要阅读指导方法,在交流、讨论中让学生感受原著的魅力,引领孩子体会被爱的幸福,懂得爱,学会爱,珍惜爱,好好爱,领略有爱的人生才是幸福的,激发自主阅读的兴趣。

在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我注意突出这样几点:

1.简介书籍,认识作者,让学生心驰神往。“今天这节课,我们将共同来分享一个关于爱的故事,题目叫《爱德华的奇妙之旅》”。一上课,我就将这本书高高举起,展示给学生看,边展示边介绍:“这是一本最新的优秀童书,由新蕾出版社出版。2006年荣获波士顿全球号角书奖金奖,作者是美国著名作家凯特·迪卡米洛,绘画者也是美国的,名字叫巴格拉姆·伊巴图林。”配合着讲解,PPT上演示了作者和绘画者的肖像、姓名,以及放大了的书籍封面、扉页。学生们静静地看着,听着,从眼神中我看到他们已经对这本书产生了深深的向往。

2.诵读梗概,理清线索,让学生拨云见日。这是一段什么样的旅程?奇妙在哪儿呢?我请学生轻声地自由读事先发下的故事梗概,并提示大家:这个故事很长,情节又很曲折、复杂,怎样才能一下子把握住故事的情节,弄清楚这是一段怎样的旅程?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要善于发现故事中的一条条无形的线,比如说在整个奇妙的旅行过程中,爱德华一共换了几次名字?像这样的线索故事中还有好几条,你能找出来吗?在提示下,学生们边诵读梗概,边梳理线索,用“

”画出爱德华在不同主人身边时的名字,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来标注爱德华内心变化的语句。经过这个环节,这些不同的名字就像一条线把整个故事串联了起来,这个故事在孩子们的头脑中也渐渐变得清晰起来。

3.动情诵读,带入意境,让学生披文入情。理清线索后,我让学生们带着这几条线索,完整地感受一遍爱德华的奇妙旅程,一起让心接受感动。这时,我一边播放那个深深打动过我的PPT,一边动情诵读故事梗概。伴随着那宁静中略带一丝哀婉的音乐,学生们都深深沉浸在故事营造的忧伤感人的情境中。

4.片段赏析,感悟爱德华的心路历程,让学生流连忘返。我经过反复思量,在全书中选取了六个片段,带领学生诵读赏析:在艾比琳家、落入海底、渔夫家、十字架上、莎拉的怀里、橱窗里,每个片段都体现了爱德华成长过程中的不同体验。而这几个片段中,最感人的莫过于第五个片段,穷苦小女孩莎拉不幸去世了,爱德华跟着莎拉的哥哥布莱斯街头卖艺,却被餐厅老板狠狠地摔在地上,昏死过去。在极度悲伤和困苦的状态下,布莱斯依然葆有一颗金子般的心,送爱德华到玩具娃娃修理商那里,宁愿失去他,也要尽力让他复原。爱德华得救了,但布莱斯从此只能站在玩具店的橱窗外遥望爱德华了。在几次推介课上,学生大多比较喜欢这个情节,通过欣赏精美的画面,反复诵读优美的文字,他们感受到了爱德华内心的变化——懂得了爱,学会了爱,愿意为所爱的人付出。

5.走出故事,想一想,我们像不像爱德华。

爱德华虽然只是一只瓷兔子,但他的经历和体验对许多孩子而言也是很有意义的。在赏析了故事的主要片段后,我让孩子们跳出故事本身,反观自己的成长,思考我们自己身上也有爱德华的哪些影子。孩子们纷纷结合自己的生活讲述了感想,发现,爱德华的寻爱之旅和自己的世界并不遥远,很多时候,我们生活在爱的包围中,但并没有真正感觉到爱,更不会理解别人的爱,进而也没有学会怎样去爱那些爱自己的人。

按照上述思路,我先在自己的班级进行了试教,然后在同轨的七个班级进行了推介。让我感到欣慰的是每个班级上完课,学生都争先恐后地问我:“老师,这本书在哪儿可以买到?”让大多数同学都产生了读这本书的愿望,我想我这个“推销员”可以算成功了。然而意想不到的是当我到乡镇中心小学正式执教这节课时,学生课上的表现显得十分木讷,课后也是一片沉默,我虽早就有一些心理准备,但仍感到有些遗憾。课后和该校的老师沟通,发现,不少孩子是留守儿童,家庭缺少买书的条件,乡镇孩子课外阅读的习惯也很不够。原来,名著离乡镇孩子太过遥远,就像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看来,名著推介之路,我们任重道远。

在有限的实践基础上,我发现名著推介课的操作要注意如下策略:

1.精心筛选文本。指导孩子开展课外阅读首先面临的重要问题就是读什么书。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给孩子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是教育者极重要的任务。要完成这个任务,我认为语文老师应从孩子的实际出发,综合开发课外阅读的源头活水,而其中阅读经典名著是课外阅读的最高境界,什么样的名著值得推介给儿童,老师要心中有数,而要做到这一点,老师自己就要带头走进童书的经典。一般来说只有符合儿童的心理和认知发展水平的课外读物,并能促进他们生命发展的读物,才能纯净孩子的精神世界,才能敞亮孩子的心扉,才能成为孩子的经典。

2.提炼文本精华。既然是名著推介课,我们就不可能在一节课上将整本书的内容都讲给孩子听,而必须有所提炼,将文本中的亮点展示给学生看,让他们产生向往之情。比如《爱德华的神奇旅行》这本书中最感人的情节就是爱德华与穷苦善良的兄妹俩共度的一段时光,以及老娃娃与爱德华的一段对话,这些文本的精华部分,老师在名著推介课上要牢牢抓住,通过声、像、文字还原情境,激发兴趣,陶冶情感,感受爱德华的心在一次次破碎中成长。

3.多元搜寻资源。要上好一节名著推介课,需要我们广泛搜寻资源,凡是有利于帮助学生走近名著的信息,都值得关注。结缘这本书以及下决心上这节课,我就是通过网络获得到该书的推介PPT,据说是台湾的一位爱书人制作的,原版的文字还是繁体字。这些信息以及其他先行者的教学设计,都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可以说网络已成为我专业成长的引路人。

4.渗透阅读方法的指导。名著推介课不可忽视阅读方法的指导,其中“大声读”作为目前在国外运用范围较广、成效较显著的阅读方式,非常适合名著推介课使用。所谓“大声读”,即大声读书给孩子听。可以让孩子在听读中享受快乐,激荡思维,拓展想象的空间;可以让孩子感受人物的喜怒哀乐,丰富情感,领悟人生的真谛。本节推介课中教师配合画面、音乐,动情地朗读故事梗概,采用的就是这种方法。另外,“持续默读”是大声朗读的最佳拍档,在美国有些中小学,一直推行着持续默读的阅读教学方式,其目的就是激发学生自行阅读的动机,培养终身阅读的习惯。通过这次尝试我还发现,“找线索、品片段”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阅读方法,《爱德华的神奇旅行》故事中爱德华的主人先后变化了四次,爱德华的名字也先后变化了四次,从一段爱到另一段爱,从一次疼痛到另一次疼痛,从“只知道索取爱”到“明白给予别人爱”。帮学生梳理这些内容,让学生找到故事的线索,使孩子们能够获得对文本的整体认识,让故事完整地呈现在孩子们的面前。

(二)“秘密花园”[6]——班级读书会

案例:“生命的晴空——我们班的《马提与祖父》读书会”

这些年来,我陆续拜读了著名特级教师周益民、亲近母语课题核心成员岳乃红等老师在班级读书会方面的成功举措,也阅读了部分中外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很想在自己的班级里尝试进行比较深入的阅读指导,搞一次班级读书会。2008年春学期,我向全班同学推荐了两本外国儿童文学名著:《一百条裙子》《马提与祖父》,本着自愿的原则,我在网上帮学生购买了这两本书,学生都非常喜欢,尤其是《马提与祖父》,在班上征求同学们意见时发现,大多数同学都要求用《马提与祖父》这本书来上读书会。

为了上好这节读书会,我通过网络搜寻有关资源,得知深圳周其星老师上过《马提与祖父》的班级读书会,拜读他设计的教学流程,觉得极富诗意,PPT也制作得非常精美。作为一本关于生命教育的优秀童书,《马蹄与祖父》虽然涉及了一个沉重的话题——亲人的死亡,却因为作家巨大的才华,生花的妙笔,奇异的想像,因此并不显得沉重,故事的天空始终是明亮的。针对本班学生实际,我在周其星老师设计的基础上做了修改,主要抓住文本的五处经典对白和贯穿全书的一条线索——爷爷慢慢变小,进行“人与人,人与作品”的立体对话。

班级读书会那天是4月8日,正值清明节过后,课尾我抛出了这样一个话题:“清明节刚过,我们有不少同学参加了祭扫活动,当你来到了已故的亲人的墓前,你想到的是什么?现在的你最想说些什么?”通过交流,孩子们真切地理解了书中爷爷下葬那天爸爸对马提说的一句话的深刻内涵——“我们所爱的人会永远活下去,跟着我们活一辈子”,从而在孩子幼小的心中播下了“真爱不死,精神永存”的生命的种子。

2008年6月初,这节课作为好课被要求在另一个班面向全校范围重上,我又做了修改,将清明节的环节改成了为汶川地震灾区的孩子抚慰心灵的活动,提出了两个讨论的话题:

1.灾区同胞,我想对你说:课堂上我这样激发学生:“同学们,我们今天讨论交流的是有关亲人的离去这个沉重话题,大家是不是情不自禁地想到了发生在四川省汶川县及其周边地区的特大地震?数万人遇难,无数的孩子失去了亲人,成了孤儿,现在的他们不仅需要物质上的帮助,更需要的是心灵的抚慰,此时此刻的你想不想对灾区的孩子说些什么?让他们能早日跨越生离死别的悲情,战胜恐惧和悲伤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的发言非常踊跃,也很到位,生命教育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显得格外贴切。

2.阅读抚慰心灵:在孩子们纷纷发言后,我打出“蓝袋鼠”网站的页面,向学生介绍该网站最近为灾区的孩子开展的活动——“阅读抚慰心灵”,问大家,你愿意参加这样的活动吗?学生们热情高涨,纷纷表示愿意上网将《马提与祖父》这本书推荐给灾区孩子们看,还有的打算给灾区的孩子寄书,希望他们能在阅读中得到心灵的抚慰、生活的勇气和新的成长。

两次课,同一个主题,不同的情境,和不同的阅读体会,我深深感到班级读书会这种课型的魅力。以学生独立阅读名著为基础,教师以班级为平台,让学生围绕一个或几个话题充分展开交流,分享阅读的快乐与收获,其语文学习和生命教育等方面的效用无可估量。

我在班级读书会方面还只是初步的探索,但通过借鉴国内其他实践者的研究,加上自身的体验,还是尝试着提出如下操作策略:

1.对话主题的确立.读书会的理想状态,是形成“人与人、人与作品、人与环境”的立体对话。实现这一理想状态的关键,是要选择好作为联结各维度纽带的话题。读书会的讨论话题很多时候不止一个,即便是唯一的话题,也需要带领者心中具备明确的讨论方向感。一般情况下,带领人应该组织各成员围绕着商定的话题,在参与成员的无意识中逼近乃至达成预设目标。这个预设目标就是作品的“主题”,它不同于一般所讲的思想主题,更多的是作品传递的一种精神追求、感情高地。“主题”建立在文本与儿童纵横坐标的结合部,其最佳位置应该是儿童的最近阅读发展区,经过思索与体验的爬坡,取得豁然之感,收获阅读愉悦。

2.逻辑关系的建立.“主题”需要通过话题才能抵达,而话题是“主题”的分解。围绕“主题”,话题群应该呈现谨严的阶梯式逻辑关系,每一个话题的完成都应该成为抵达“主题”的一次逼近与累积。话题群之间的关系,应该表现为从具体到抽象、从已知到未知、从浅显到深入,后一个话题成为前一个话题延伸、深化的自然,形成链状或梯状结构。

3.表达形式的优化.班级读书会的话题除了应该具备明确的指向性外,其表达形式也对交流效果具有相当大的作用。话题的语言表述除了要求简洁、明白外,还要讲究趣味与艺术。如避碎就整的“大话题”,绕道迂回、问在此而意在彼的“曲话题”,寓庄于谐、寓问于趣的“谐话题”,欲擒故纵的“逆话题”等等,有利于调度参与者的兴致,使讨论容易引起回应,引发深度思考,活跃读书会气氛,形成积极良好的读书会环境。需要说明的是,读书会过程中的话题群并非一个话题接一个话题的单纯讨论交流,与话题推进穿插进行的还应有诵读、默看、表演、想象、描述等多样的表达活动.

4.阅读时空的延展.在班级读书会的组织运作中,我们常常并不把一部作品讨论交流的结束当作活动的终止。相反,我们认为,此时,学生由于观点的碰撞、心得的交流而获得了崭新认识的生长可能,其阅读体验正激发起新一轮波峰。教师应该把握这一时机,顺势将阅读活动进一步引向更为广阔的时空,让阅读呈现推波助澜、后浪赶前浪的理想态势,这便是班级读书会的“延伸活动”。

(三)“见缝插针”——“微型阅读指导课”

案例:我与406班的共读故事

学生的课外阅读要有时间保证,否则活动就不能落到实处。问题是学生的阅读时间从何而来呢?这几年,我校课程表上正式出现了专门的阅读课,但我总感觉仅凭这一节课开展课外阅读,是远远不够的。三年前,我将一个班从一年级带到四年级,在课外阅读上做了一些尝试,觉得“微型阅读指导课”值得我们去尝试。具体的做法就是把阅读的时间化整为零:

1.早晨从阅读好书开始,展开美好的一天。一日之计在于晨,早读和晨会都是阅读的好时光,不容错过。作为班主任和语文老师,读课文、整顿班级纪律等规定动作要做,但完全可以压缩时间,讲求效率,而留出宝贵的时间给好书,给课外阅读。

2.每节语文课课始的3分钟进行朗读热身。在黑板的一个角落里专门辟一个“每日诵读”栏目,每隔一两天由一个学生或一个书友队向大家推荐一首诗词、一句名言、一段美文等。

3.每天中午开展午休阅读。利用学生到校至上课前的二十到三十分钟,在教室里让学生自行挑选想看的书籍、杂志等。教师不提问,也不做任何分数记录,而是静静地和学生一起看书,其目的是激发学生自行阅读的动机,培养终身阅读的习惯。 微型阅读指导课的操作应注意以下要领:

1.抓住零头碎脑的时间:早读、晨会、午自修、其他课程的留白时间,真可以说是见缝插针,“见风使舵”。

2.采用师生共有的文本材料:报纸、阅读材料等都可以充分利用。比如

三、四年级我班每个同学都订了《家教周报》,我就经常带领学生共读报上的美文、作文、名言等,并开展适当的延伸活动。记得一天中午,我和学生在教室里静静地看《家教周报》,当我看到毕淑敏的《孝心无价》一文时深受感动,立即带领全班同学进行了诵读、讨论、交流,让学生明白了孝心不能等待,要及时行孝这样的一个做人的道理。我要求学生从现在做起,从今天做起,为父母长辈献上自己的孝心,哪怕是一句话,一杯茶,一张贺卡都可以,再利用晨会课的时间交流心得体会,效果较好。

3.信手拈来的同时也要备课:由于这种课型更加灵活机动,要求教师做到信手拈来,随时进入阅读指导状态。而要想做到这一点,教师平时的功夫就要下得多,对自己读到的好材料养成分析、领悟和简要评析的习惯,随时想到,如果这个材料推介给学生阅读的话,该怎样推介,怎样评析。我认为这也是备课,而且是一种随时进行的备课,是语文教师基本功的体现,长期坚持,一定对自身的专业成长大有好处。

在和406班朝夕相处的日子里,我注意每天少布置一些书面作业,让学生在阅读中愉悦身心,那真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情。只要我们合理利用时间,坚持不懈,一学期下来,四五年下来,学生的阅读量应该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数字。

三、以生命与爱的名义直面:课外阅读指导的几对矛盾

在初步的尝试过程中,我和其他致力于课外阅读指导的老师一样,感受到了许多矛盾,有的还是针锋相对,不容回避的。具体地说,至少有以下三对矛盾:

1.移植与改造:关于“移植课”的疑虑

由于我的阅读视野有限,在最初的尝试中,大多是移植国内做的比较早、我觉得也比较成功的课例,再到自己班级内进行重新改造。如《爱德华的奇妙之旅》一书及其推介设计,得之于江苏省海安县吉忠兰老师的推荐;《马提与祖父》一书及其台湾版插图,得之于中央教科所深圳南山附属学校周其星老师。当初,通过网络看到他们在各自学校的尝试时,我深深被经典好书的魅力和这些老师的精美设计所吸引、所折服,在决心移植到自己学校、自己班级时,不是没有过疑虑,生怕受到“侵权”等质疑。但,二位“原创”的老师在沟通过程中,不仅慷慨地授权我进行大胆的移植,还颇为欣慰,因为,在他们看来,阅读推广人最大的幸福,就是他们的推介在更大范围内,被更多孩子、家庭接受。因此,我渐渐打消了疑虑,大胆移植的同时,也根据本班同学的实际,根据当地、当时的文化特征进行了适度的改造。如,上《马提与祖父》时恰逢清明节刚刚过去,我便增加了让孩子们谈谈扫墓的心得这个环节,效果非常好。

实践表明,移植完全可行,改造也相当重要,尤其是后者,当推介对象发生变化时,即使是同样的经典文本,同样的推介设计,也要进行灵活的变更。我在推介《爱德华的奇妙之旅》时,先后走过八个班级,其中前七个都是本校的平行班,第八个则是送教下乡时遇到的乡镇普通班。由于本校在当地县级市属于文化底蕴比较丰厚的位置,学生家长文化程度相对较高,前七个班的推介效果可以说是相当轰动,下课时,大多数孩子都来询问到哪里可以买到这本好书。而第八个班级相比之下效果就不够令人满意,孩子们反应不够热烈,连听课的老师都感到与他们的生活相距甚远。细分析,就是因为该班处在本市某偏远的乡镇,不少孩子是留守儿童,买书、看书的习惯和条件都没法与城市儿童相比。可见,移植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根据对象实际进行改造,否则效果会难以保证。

2.时尚与经典:关于文本选择的困惑

给孩子推荐什么书目,是课外阅读指导的基础问题。许多研究显示,课外读物要以儿童心理需求为依据,而小学阶段的孩子一般都具有好奇心强,好表现的心理特点,比较渴望神秘、冒险、刺激,仰慕机智、勇敢、轰轰烈烈等。了解了这些心理需求,我们就不会奇怪《海底两万里》《木偶奇遇记》《吹牛大王历险记》等会成为儿童文学的经典,成为几代人的钟爱;也不会惊讶于《冒险小虎队》《拇指牛》《魔法学校》等能畅销全国了。

问题是,儿童的心理需求也是具有时代特征的,时尚往往会直接左右课外阅读文本的选择。前些年,郑渊洁的“皮皮鲁”和“鲁西西”横扫童话世界,近两年,英国女士J·K·罗琳的《哈利·波特》风靡校园。时尚图书如同一柄双刃剑,既可能因为它的低劣质量导致孩子心理的扭曲,也可能会为儿童撑开一方想像的天空。我认为校园时尚、儿童时尚应该成为课外阅读指导的宝贵契机和资源,关键是教师要善于把握这些时尚图书中的良性元素,如正义的感召、美好的幻想、过人的机智、天真的童趣等;同时帮助孩子去除其中的糟粕,如有些冒险类书籍在恐怖的分寸把握上稍欠火候,没有把握好“安全恐怖”这样一个少儿图书应具备的伦理底线。这样的书,除了能把孩子吓得半死,搞得神魂颠倒之外没有任何作用,应予以制止。

在课外阅读指导中,经典名著阅读肯定是老师们梦寐以求的境界,但怎么判别经典,哪些经典适合在小学阶段带给特定的儿童?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我认为,对儿童而言,经典名著并不仅仅是中国的《唐诗三百首》和四大古典名著,也不仅仅是国外的《唐·吉科德》、《约翰·克利斯多夫》等,儿童更应有自己的阅读经典。《绿野仙踪》《狐狸列那的故事》《木偶奇遇记》《爱的教育》,以及新近出现的中外儿童文学名著,都应列入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菜单。我们并不期待经典名著能教会孩子学会语文,但她们能温暖孩子的心灵,激发他们心中善良的、温柔的一面,而这恰恰是很多时尚但粗糙的畅销书籍不能做到的。

今天的经典可能是昨天的时尚,今天的时尚也可能成为明天的经典。到底该怎样选择?也许以深沉的爱做双眼,为孩子的生命长远负责,是最好的标尺。

3.阅读与应试:高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空间到底有多大?

在应试压力越来越大的高年级,我们能挤出多少时间与精力让孩子读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这是很多小学高年级教师必须直面的困惑。我曾多年从教小学中年级,和学生、家长在课外阅读方面达成了较长时间的默契和相互信任。只要开出课外阅读书目,家长基本上比较配合,孩子通过阅读,视野开阔,表达流畅,班级风气也非常正。三年前,我开始执教小学高年级,一时间非常不适应,不仅是不习惯对学生布置大量的应试性作业、进行反复的训练,更是失落于孩子再无时间看书,家长更少支持孩子的课外阅读。功利性的教育取向、阅读取向使得师生关系、亲师关系、亲子关系越来越紧张,许多有追求、有理想的老师到了高年级也不能不这样悲叹:考试,让课外阅读走开!

然而,正如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无限地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根基”。他还说过,一个学校可以什么都没有,只要有为老师和学生精神成长而准备的书,就是学校。我以自身的实践,越来越坚信阅读的生命滋养作用,也越来越坚信,阅读与应试本身没有不可调和的矛盾。说到底,我们是要对孩子的现在负责,还是对孩子的未来负责?有人说,不搞应试教育是对孩子的现在不负责任,不搞素质教育是对孩子的将来不负责任。也有人说,做题决定一时胜负,阅读决定一生胜负。在当前应试暗流的涌动下,我们的语文老师如果每个人都能坚守一点自己的教育理想,将课外阅读进行到底,那么我们的学生将更有可能成长为像树一样郁郁葱葱、根深枝壮的人。

以生命与爱的名义坚持,让课外阅读指导一路走好!

------------------

[1] 朱健桦、黄知才、杨毅、杨雷《全国五城市少年儿童阅读状况调查分析报告》,资料来源:出版商务周报,转引自中国网:http://www.daodoc.com/book/txt/2007-07/19/content_8547742.htm

[2] 《花婆婆》是美国著名绘本大师库尼创作、台湾著名儿童阅读推广人方素珍翻译的经典图画书,故事从主人公还是一个小女孩开始,讲述了其一生追寻和传播美丽的爱的故事。在台湾和大陆很多地方,“花婆婆”和“点灯人”、“种树的男人”等隐喻一样,成为儿童阅读推广人的代名词。

[3] 李臣:《活动课程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4页。

[4]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编:《让孩子独自破茧飞翔》,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4页。

[5] 同上。

[6] 《秘密花园》是美国著名作家弗朗西丝·霍奇森·伯内特的经典著作,讲述了性情古怪孤僻的小女孩玛丽·伦罗克斯在父母双亡后,生活在姨父神秘阴沉的大房子里,一次神奇的经历,玛丽闯入久巳禁闭、荒芜的花园。玛丽、农家小子迪肯和常年被关在阴暗房间里病态的科林少爷,找到了开启快乐的钥匙,和花园一起经历了一次诗意的复活。在近一百年的阅读过程中,“秘密花园”不再仅是一本书的名称,而成了一个描述心灵净土和精神安慰的词汇。每当提起《秘密花园》,人们想起的不再是关于一个普通的成长故事,而想起一个成长的安乐窝,一个蜕变的发生地,一个灵魂的避难所。作者在书中向我们提出了她自己的教育观念:昂贵的教育并不一定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孩子们热爱自然,渴望摆脱束缚;顺应活泼天性要求,在荒野里、花园中,沐浴着自然的气息长大的孩子,才是真正健康的。本文用“秘密花园”这个意象来指证“班级读书会”这种新兴的阅读指导课型,是因为,真正的读书会不是上课,不是以教师为主导的讲授,而是师生在共读基础上分享阅读心得的交流平台。用著名特级教师周益民的话说是,“班级读书会:自由欢愉的精神家园”。

论大学英语课堂学生失语现象_ 摘要:不少大学生在大学英语课堂上保持沉默,三缄其口,出现一种消极沉默现象。他们在大学英语课堂上的 失语现象,不仅不利于他们自身的学习和发

摘要:不少大学生在大学英语课堂上保持沉默,“三缄其口”,出现一种“消极沉默”现象。他们在大学英语课堂上的

失语现象,不仅不利于他们自身的学习和发展,而且将直接影响到大学英语课堂的课堂气氛,影响到课堂教学质量,使课堂

与生活相去甚远。鉴于此,文章从教学理念、师生关系、学习方式和学习动机这四个方面来分析导致大学英语课堂学生失语

现象的原因,并提出了针对性的策略来消解这一现象,让课堂重拾生命活力.

关键词: 大学英语;英语课堂; 失语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219(2010)0O一0203—03

目前,不少大学生在大学英语课堂上保持沉默,不愿意

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不愿意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他们只

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在观望,出现一种“消极沉默”。l1P 。 现象。

可见,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学生失语现

象,课堂教学出现了“去生活”现象。

如果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积极地思维,

大胆地交流,将有助于他们吸收和理解知识,提高自己的语

言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也能促进课堂教学有序地、有效地

进行。反之,大学英语课堂存在的学生失语现象,不仅会影

响大学生对文本知识的吸收理解,还会影响他们的逻辑思维

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影响到他们自信心的提升和自

身的全面发展;同时,学生的失语现象也更直接地影响到课

堂气氛,影响到教学环节的实施,最终影响到课堂教学质量,

破坏了课堂的生命力。因此,分析大学英语课堂中导致学生

失语现象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策略,消除这一现象并构建

大学英语和谐课堂,是大学英语教师全面实现其教学目的、

营造有活力的大学英语课堂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力保

证。121p4

一大学英语课堂学生失语现象

大学英语课堂上,不少学生没有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造成了学生失语现象,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不敢、不愿、

不会”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因而不参与课堂教学。

(一)不敢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收稿日期:20l0一O2—23

基金项目:国家青年基金课题“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背

景下的中国教育的现代性问题研究”(项目编号FAB0805

30)。

作者简介:陶涛(1977一),女,湖南岳阳人,湖南科

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外语教学及课程

与教学论。

由于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一部分学生的英语基础

比较薄弱,他们在理解并吸收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上存在一

定的困难。他们不敢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他们更害怕被老

师提问,在一定程度上会出现课堂焦虑。害怕他们的沉默被

视为对教师权威的一种挑战,这进一步影响了学生的思维表

达。

(二)不愿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在大学英语课堂上,还有一部分学生因为担心回答问题

不正确或不恰当,会引起他人的嘲笑而使自己丢面子,因而

选择沉默、不参与课堂。因为中国人自古以来的“面子”问

题,他们不愿意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还有一部分学生,他

们的英语基础不错,能够很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并且表达自己

的思想和教师进行互动,但是他们不愿意成为“出头鸟”,不

愿意“出风头”,最终也会选择保持沉默而不参与课堂教学。

(三)不会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在大学英语课堂上,还有一部分学生他们能够理解课堂

教学内容也愿意参与到教学中来,但是由于他们自身的表达

能力的局限,他们发言时有时候会出现一种辞不达意或言不

由衷的局面,这会造成课堂互动的脱节。因此,在一定程度

上会造成课堂上的失语现象。

二导致大学英语课堂学生失语现象的原因

导致大学英语课堂学生失语现象的原因有很多,笔者主

要从教学理念、师生关系、学习方式和学习动机这四个方面

来对这一现象进行剖析。

(一)教学理念陈旧

在我国,“以教师为中心”这种教学理念在人们的心中坚

不可摧。人们长期以来认为教学应该以知识为本位,教9币的

教学就是引导学生如何掌握好知识。 IpJ P 从小学课堂到大学

课堂,当然包括大学英语课堂,许多教师都是一味地单向地

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而学生也相应地被动地进行知识的

接收,教师成为了课堂教学的“独自者”,学生成为了单纯接

收知识的“容器”。教师成为了主动者,而相应的学生则成为

203

了受动者。即使当前大学英语课堂采用了多媒体教学,在课

堂教学中也只不过是由原来的人灌输知识发展成为人和机器

共同灌输知识而已。这样,学习过程成为了记笔记的过程,

学生记的全是条条框框的内容,而考试也是考笔记。常此以

往,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变得枯燥无味而丧失了生活中应有的

乐趣,学生变得对课堂教学内容不感兴趣,不愿意参与课堂

教学,不愿意针对教学内容进行交流和互动。因此,出现了

大学英语课堂学生失语现象。

(二)师生关系疏离

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最基本、最重要,同时也是最活

跃的人际关系系统。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育目标,

以其独特的身份和主体地位通过教与学的直接交流活动而形

成的多性质、多层次的关系体系。师生关系的状况直接影响

并决定着教育活动的背景和情景,影响着最终的教育成效。

在我国传统教学中,教师权威观念根深蒂固。教师能“传

道、授业、解惑”,成为了“道”的化身,“道之所存,师之

所存”,因而教师具有极高的权威。教师的绝对权力使学生从

意识自己的无知发展到唯教师是从、信仰教师的绝对权威,

也使师生之间无法实现一种平等、自主基础上的交往 大学

英语课堂常常出现“灌输式”、“独自式”控制性教学,而

不是“教”与“学”双方互动的沟通式教学,学生的个体体

验常被忽视,教师的权威逐步得到强化。教师由于处于“权

威”位置,很少甚至没有去关心学生的生活和成长,师生之

闯的交流缺失。而在教师的“权威”下,学生不敢也不愿意

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经常会保持沉默。久而久之,大学

英语课堂会出现消极沉默现象,也会产生学生失语现象。这

样,我们的教学并不能有效地促使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平等、

自主交往,甚至于起了阻碍作用,使教学活动中的师生关系

疏离起来。

(三)自主学习能力缺失

自主学习指学习者能管理自己的学习行为,根据自己的

情况确立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式、监控学习过程、监控学习计划的实施以及学习技能的运用和发展,

自我检查评估,逐步发展。I4 而目前,很多大学生在学习大学

英语的过程中缺乏这种自主学习能力,他们没有树立明确的

英语学习目标,不论是短期目标还是长远目标。因为没有学习目标的指引,他们不知道在什么时候该干什么,加上各种

各样的教学参考书和教学资料让他们产生了依赖性,他们不

愿意参与到英语课堂教学中去,更不会去做课前预习和课后

复习。由于没有树立明确的英语学习目标,就谈不上学习计

划的制定,学习方式的选择和学习过程的监控了,更不用说

自我评估和自我发展了。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和严峻的就业

压力,在现实社会文凭变得成为衡量一个人的重要砝码。高

文凭等于高收入高职位,这样学生受教育的目的主要是追求

教育的工具价值。学生希望通过大学教育获得通往高职位的

通行证一文凭。这使得许多大学生只重学习结果,而漠视学习过程,所以导致了一些学生在大学英语课课前不预习、课

堂不参与、课后不复习的现象,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大学英语

课堂学生的失语现象了。

(四)学习动机缺乏

外语学习中,学习动机是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

因素,它与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策略和学习

成绩等有着紧密的联系。Gardner(1985)指出外语学习的动

机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学习某种语言的目标;(2)学习

中所做的努力;(3)实现学习目标的愿望;(4)学习某种语

言的热爱程度。” Brown(1981)认为动机有三种:(1)整体

动机(global motivation),即学习外语的一般态度;(2)情景动

机(situational motivation),即伴随环境变化产生的动机;(3)

任务动机(task motivation),即对具体学习的动机,而且随着任

务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外语学习中,

学习者的学习动机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态度、学习成绩。

如果大学生具有强烈的学习动机,明确的学习目标,认真的

学习态度,那么他们就会努力积极为自己营造良好的学习环

境,就会认真地投入到英语学习当中去,并能在英语学习中

取得较好的成绩。可是,目前一部分大学生在大学英语的学习过程中,缺乏英语学习动机,也没有恰当的学习目标,自

然他们的学习态度就可想而知了。所以,他们在大学英语课

堂出现失语现象也就成为一种必然。

三消解大学英语课堂学生失语现象的策略

在大学英语课堂中一定范围内出现的教学理念的陈旧、

师生关系的疏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缺失和学习动机的缺

乏,使得学生在大学英语课堂中出现失语现象。鉴于此,笔

者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策略,来消解大学英语课堂中学生失

语现象。

(一)建立“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大学英语课

在以往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师生总是秉持着“教师

为中心”这一理念。英语教师单向度地向学生“灌输”文本

知识,学生则机械地被动地接收知识,教师成为了英语课堂

中的主动者而学生则是课堂中的被动者。在大学英语改革的

进程中,大学英语教师应该摈弃这样一种陈旧的教育理念,

要把学生变为大学英语课堂的主动者,即主体,要将主动权

还给学生,将课堂还给学生。大学英语教师不再是简单地“传

道、授业、解惑”,不再是课堂的垄断者,而应该将自身定位

为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的主导性不能将学生的自主

性和主体性一味地压抑和抹杀。

大学英语教师要将课堂还给学生,把活生生的课堂还给

学生,当然还需要教师的科学地有效地引导,也就是说,学

生的主体性也不能遮蔽教师的主导性。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

中要巧妙地设计教学环节,要灵活地开展教学活动,要有效

地引导学生去思考,去表达自己的思想,让同学和教师一起

交流探讨,真正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引导更多的学生甚至

是每一个学生在课堂思考、交流、成长,让大学英语课堂活

跃起来,真正地将沉默的失语的课堂转变成为有生命的课堂,

建立“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大学英语课堂。

(二)构建“你一我”对话型师生关系

“对话”意味着一种流淌于人们之间的意义溪流,它使

所有对话者都能够参与和分享这一意义之溪,并因此能够在

群体中萌生新的理解和共识。I¨P2∞ “对话”作为一种交往关

系,也意味着民主、平等,指师生双方各自向对方的精神敞

开和彼此接纳,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和平等。也只有民

主、平等的对话性关系才是真正合乎人性的师生关系。

’ 大学英语课堂应该构建一种“你一我”对话型师生关系,

这将改变以往教师的“权威”地位,教师和学生将处于平等

的地位,首先是人格上的平等,师生问进行平等的交流与互

动。英语教师在课堂上应当给学生以充分的自由来表达他们

的思想,并且应当支持他们的观点并给予积极的评价。最重

要的是,英语教师应该对学生保持一颗宽容的心,一颗关爱

学生的心,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师生之问的对话。通过平等的

对话,师生之间的距离才会消融,在教师面前表达自己的观

点学生自然就不会感觉有压力,会很放松,学生的思维会更

加积极活跃,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才会出现思想火花的碰撞。

因此,大学英语课堂才会显得活跃生动,学生失语现象将逐

步被消除,才能实现师生之间的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

共享以及人生价值和意义的共享。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如果大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那么他们能管理自己

的学习行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立适合的学习目标、制

定恰当的学习计划、选择有效的学习方式、监控学习过程、

监控学习计划的实施以及学习技能的运用和发展,并且能够

进行自我检查评估,使得自己能够逐步发展。

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旦他们具有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们就知道他们在什

么时候应当干什么,他们会做课前的预习,他们会积极地参

与课堂教学中去,课后他们也会去复习,会将英语看成是他

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会养成一种终身学习的习惯,而不是为

了考试才去学习英语。如果学生将英语学习当成他们的生活,

那么,大学英语课堂上也就不会出现学生失语这种现象了,

课堂上学生的交流和互动也就象日常生活中的交流互动那样

自然生动。

(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众所周知,大学生的学习动机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

学习兴趣、学习成绩等。那么,大学英语教师应当充分地激

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学习态度积极,学习英语的兴趣

高涨,学习成绩能够得到提高,自然,英语课堂上的学生失

语现象也会随之消失。

(1)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情景教学法的一个显著特点

是结构知识与情景联系在一起。而学生的学习经验发生于情

境化的教学之中,具体的情景是学生学习建构的条件。[8]p57

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可以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来提高教学,

主要通过生活展现不同的生活情境,通过图画实物来展现生

活情境,通过音乐来渲染生活情境,让学生去表演来体会不

同的情境。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养成学习英语的兴趣,养成

学习英语的习惯,真正将学习英语变为生活的一部分。通过

生活化的情境创设来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表达交流的机会,以

此来消除课堂失语现象。

(2)巧妙设计课堂问题。大学英语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

会影响到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果问题太难,学生不知道

怎么回答;如果问题过于简单,学生会没有兴趣回答;如果

提问后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够,对学生的沉默容忍度不够,

都会使其面临压力,他们会害怕回答问题,他们甚至会为了

自己的面子而选择沉默。 所以,大学英语教师应当提高自己

的提问水平,设计巧妙的问题,让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的互

动中来,而不是为一部分学生设计问题。各个层面的学生都

能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这样,将逐步改善或消除大学英语

课堂学生失语现象。

(3)积极评价学生。大学英语课堂中学生的表现应该作

为学生学习成绩的一部分,这样他们才会有更大的欲望来表

现自己。表现和成功是相互联系的。学生学习成功会有更大

的表现欲望,进而保持更加旺盛的学习热情和精力。lJ 而有

一些学生想要抓住这个为自己加分的机会,但是又害怕自己

会出错,会招来同学的哄堂大笑甚至教师的批评,他们宁愿

选择沉默,使大学英语课堂出现失语现象。这要求我们的英

语教师要对学生的表现多做积极的评价,要对他们给予肯定,

从他们的知识、人格、创造力等多个层面发掘学生的长处,

对学生独特的想法或一些闪光点要进行褒奖。当然,教师也

要以得体的语言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帮助他们提高。以笔者

的经验,通过积极的评价可以增强学生的信心、提高他们参

与课堂的兴趣。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失语的现象也会减少甚

至会消失。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离不开学生这一主体的参与和师生互

动,而他们是否积极地参与课堂,这与他们在课堂上能否充

分自由地表达他们的思想密不可分。如果学生在课堂上积极、

充分、自由地交流、互动,就会让课堂变得生动有活力。因

此,要让大学英语课堂充满活力、生命力,使大学英语课堂

的学生失语现象得以消除,教师应当以“学生为主体、教师

为主导” ,和学生建立一种“你一我”对话型师生关系,在

民主、平等的基础上进行对话,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能

力,尤其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参考文献:

【1】刘向前.论课堂沉默【D】.曲阜师范大学,2005.

【2】许爱青,张秀丽.浅析学生课堂失语的成因与对策[J】.科教文

汇,2009,(6).

【3】李红惠.大学生课堂失语现象探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

与评估),2008,(7培).

[4】王笃勤.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外语界,2002,(5).

【5]Gardner R C.Social Psychology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The Role of Attitude and Motivation【M】.London:

Edward Arnold,1 985.

【6]Brown D.Afective Factors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A].

In:Alatis A.The Second Language Claroom:Directions for

the 1980’siC].Oxford:OUP1981.

【7】周险峰擞育文本理解论I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8】彭虹斌.新课程经验化【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9】王晴.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分析与对策【J】.武汉船舶职业

技术学院学报,2008,(5).

【l0】刘长珍.大学英语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J1.中国水

运,2007,(4).

(责任编校:周欣)

205

(责任编辑:admin)

劳作,因为文化而美丽

陈峰

喜欢学校,学校的风景分外怡人;喜欢学生,孩子的话语格外逗人;更喜欢我与孩子们共同的家园——407班。这里,有我与孩子们共同的成长的声音。 关注班级文化,源于自己是一名普普通通的班主任。和许多同样平凡的班主任一样,我希望自己的劳作能够展现出一种甜蜜和优美。是的,这就是一名教师的生活,始终为一种精神的坚守而追求着,思索着。

教科研改善了我作为一名“无闻”班主任的生活路径,它让我知道即使是再基层的德育工作者,也是可以“有为”的。学校的省级重点课题“基于素质教育背景下的校园文化再造的实践策略研究”给了我有益的启发。学校文化需要“造血”,班级文化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于是,我在不断构想着关于班级文化的问题,成功申报了一项盐城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关于班级非主流文化对学生健康成长影响的研究》和一项盐城市“十一五”德育课题。我在这些课题的研究中不断思索:班级主流文化的“眼睛”怎样才能闪亮起来,在师生成长的每一个瞬间深情地注视着,期待着„„我若有所悟。

打量着自己的“班级”,这里有着孩子们的激情与梦想,但是也偶尔有消沉和怠慢;这里有阳光和欢笑,但是偶尔也有“阴云”和“啼哭”;这里尽情呈现着童年的纯真与烂漫,但也有不该出现的世故与圆滑;这里,高高飘扬着真善美的旗帜,但是不可避免也有小小的虚假和谎言。我感到一种使命。

接下去,对班级主流文化进行深入的思考,思路渐渐清晰。在班级主流文化的存在问题上,我从物态俗化、行为异化、心灵裂变等方面进行了有层次的反思,对于如何突破这些瓶颈症结,打造“有效与和谐”班级文化,我从物态文化的浸润、行为文化的品质、制度文化的影响、精神文化的使命等方面一一进行了回答。分析了现象,引用了案例,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也算寻找到了一些我自以为有效的办法。

自知浅薄,更无意说这样的一篇文章能够解决什么问题,形成什么成果。获了奖,高兴之余不禁陷入沉思:一个教师的专业成长,特别是一个班主任的专业成长,怎样更加“专业”甚至“文化”起来,应该是我们应该自加压力和共同解决的问题,只有班主任的成长文化“主流”了,班级文化才能主流,学校文化才能“主流”,才是阳光的,持久的,激情的。

感谢教育科研,感谢班主任这个极具生存价值的平凡岗位。做过班主任的教师都知道个中滋味,是的,汗水的苦涩之中,光辉却熠熠闪亮。让我们共同营造班级文化甚至校园文化的精神家园吧,因为劳作,我们的生命和孩子们的生命将美丽地交融在一起。

获奖论文

让班级文化的“眼睛”亮起来

——浅论班级主流文化建设中的存在问题和应对策略

东台市实验小学

陈峰

摘要:班级文化作为一种长期积淀,它的干预要素很多,可变性特别强,所以在小学班集体中,常常存在班级主流文化与班级非主流文化的碰撞、冲突,这种矛盾交错的过程隐含在学生的常态班级生活之中,有时未必会被教师和学校管理者作为“教育事件”进行高度的重视。当前,“病态”的班级非主流文化的表现形式及其负面影响众多,主要有——物态俗化:非主流文化的“伤痕”;行为异化:非主流文化的“魔力”;心灵裂变:非主流文化的侵蚀等。如何突破这些瓶颈症结,实现班级文化的有效与和谐呢?笔者提出四点解决策略。

一、优美:班级物态文化的浸润方式;

二、精致:班级行为文化的内在品质;

三、互动:班级制度文化的生成与影响;

四、关怀:班级精神文化的责任与使命。我想,良好的班级主流文化像点亮孩子成长的心灯,对学生起到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班级主流文化

问题

对策

班级文化是影响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的强有力的精神力量,是小学生最重要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它是以学生为主体创造的,同时又服务于学生。班级文化作为一种长期积淀,它的干预要素很多,可变性特别强,所以在小学班集体中,常常存在班级主流文化与班级非主流文化的碰撞、冲突,这种矛盾交错的过程隐含在学生的常态班级生活之中,有时未必会被教师和学校管理者作为“教育事件”进行高度的重视。所以,往往不少班级出现这样的情况:表面上看来风平浪静,深度观察却存在暗潮涌动;表面上看来一团和气,在一些小范围学生“团体”内却沾染歪风邪气。所以,建设优秀的班级主流文化,最大限度地减轻“病态”非主流文化对班级建设的影响,应该是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学校管理者需要共同关注的课题。

问题:“病态”班级非主流文化的表现形式及其负面影响

班级非主流文化由于认识的误区、肆意的流行和管理的缺位,带来了许多令教师头疼、学生心疼的问题。

物态俗化:非主流文化的“伤痕”

案例:

不少学生存在涂划现象,一些甚至格调低下,明显带有“痞”与“俗”的“文化”形态。“文思泉涌”的同学因担心妙手偶得的灵感突然消失而公然在课桌上题诗赋词;少数同学也许是深怕考试失败而将一些公式、名言和英语单词抄在课桌上。更令人讨厌的是课桌上乌七八糟的图案和庸俗不堪的文字,的确有损文明小学生的形象。课桌在为我们学习的服务之余,同时有充当了揩墨水的“硬纸”,算试题的“草稿”,甚至是无所不包的垃圾箱。

在某城镇普通小学的教室墙壁上,赫然贴着韩国明星画。在另一个班级,大眼睛、长头发、穿着短裙的卡通图案几乎占据了黑板报的大半,孩子说,这都是他们模仿韩国和日本动画片里的人物画的,他们就喜欢这些。

在校园另一个隐秘的空间——厕所里,也不难发现孩子们乱涂乱画的痕迹,并且比课桌有过之而无不及。 “美术爱好者”搞笑的作品和“文人学士”低俗的语词成为这藏污纳垢的“厕所文化”中的“极品”。

反思:

班级,孕育着学生的心灵,见证着学生的心灵成长史。一个文化高雅、风格别具、卓然不俗的班级,应该从物态文化的建设与管理上显示它的主流价值和主导倾向。上述三个案例明显反映出我们在建设班级主流的物态文化方面的欠缺。这些物态的污迹,原本也许只是个别学生的偶然性行为,其初衷并非恶劣到何等程度。但是,随着这种物态非主流文化的生成与传播,它就产生出越来越强烈的颠覆作用。所以,班级的管理不能置这些小事小节于不顾,班级文化的建设应该首先在这些坚实的物态建设上奠定基础。一方面,这对非主流文化的“传染源”是有效的遏制;另一方面,这体现出“引领”与“维护”对于班级物态文化的重要性。在引领的过程中,学生才会逐渐形成文化行为的自觉;在“维护”的过程中,学生才会感受到“我”之于班级的重要,感受到文化自觉对于自身成长、他人成长和集体成长的重要。

行为异化:非主流文化的“魔力”

案例:

偶见一位学生的日记是这样写的——“昨晚,偶GG带着他滴GF到偶家来7饭,那个MM在吃饭时一直向偶妈妈PMP,那样子真是好BT,实在是让偶粉寒,偶粉8稀饭她的话„„”什么意思,教了10多年语文的我,竟然看不懂学生的作文了。”

这些“胡言乱语”以前来自网络空间,现在已经常出自自己的学生之口,庸俗搞怪的语言大行其道,符号时代的孩子们,一方面,离规范汉语,离传统文化越来越远,另一方面更是离传统的思维与行为越来越远,在这个时代他们不愿成为“乖乖娃”和我们严重的“好孩子”。

春学期开学第二天。校园里,我听到了这样的对话。“怎么样,你的基金涨了吗?”“我已经赚了1300多块了!”另一位女生小妍走过来,得意地告诉大家:“我买的股票涨得才多呢,刚买一天,就涨了两块钱!”大家拿着压岁钱入市,谈起“股经”头头是道。

“妈妈,给我100元钱,同学过生日要送红包。”一个下午,家长张女士向我反映,小斌放学时,孩子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同学过生日竟然提出要钱送红包。张女士表示反对,小斌子却理直气壮地说,买礼物多麻烦啊,如今同学们过生日都是送红包,既简单又有面子。

反思:

学生行为是文化的一种载体,班级主流文化应该倡导学生健康、和谐、阳光的行为方式。上述三种案例中,小学生在一些纷繁的社会现象面前无所适从,显示出特定年龄阶段的稚嫩和迷惘,这需要教育进行干预。一方面,教师需要认真研究学生的行为。从一个个案例中寻找学生的步入歧途的心理轨迹,针对学生的行为缺失进行多角度的拯救。另一方面,教师应该着力优化学生的行为方式。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成长的方式方法,甘心做学生的朋友,用宽容去关怀他们,接纳他们,聆听他们的声音。这样师生之间才能较好地找到一种融合,促进班级主流文化建设的要素之间的合力形成,使班级主流文化能够扎实地从表层走向深层。

心灵裂变:非主流文化的侵蚀

案例:

在五(3)班爱亚同学的的小本本上,我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一些自编“流行歌谣”——“在我心中,老师最凶,道理最多不知何时结束;回到家里,老妈最凶,盯着作业从不放松„„”被改头换面的歌词与孩子们的年龄比起来,显得那么不相称,叛逆、仇恨、灰色的语言掺杂其中。

在六(2)班,几个十二三岁的小学生却显出过早成人化倾向,无论是讲话的方式,还是穿着打扮,以及行为举止都具有典型的成人化。一些孩子说起话来有板有眼,俨然一个小大人,她不愿意与同龄的小朋友玩耍,也不喜欢看动画片之类的节目,而是痴迷于成人看的电视节目。还有一些小学生同学之间相处经常会有戒备心理,总是小心翼翼怕受伤害,更有些学生采用社会上成人相处的原则,现用现交,相互利用。

王冰冰在一所优质小学读书,文笔一直不错。前天,回家拿出一首自己写的诗,请妈妈提提意见。妈妈原本高兴,一看内容,脸色都变了,写着什么“每天看见你,我就忘记了自己,就像太阳每天都照着我的心”类似意思的句子,明显就是一首写给女孩子的情诗。妈妈耐着性子询问,王冰冰说是班上一个男同学喜欢上同班一个女同学,请他帮忙写诗送给对方。而且这诗并不是白写,一个字一毛钱,男同学还承诺,这首诗如果看了能让对方“动心”,就额外奖励他20元。看着儿子一脸得意,做家长的真是觉得哭笑不得。

反思:

文化最终是一种心灵的呼唤,班级主流文化的形成面临的危机是什么呢?是那些扰乱孩子思绪的噪音,是那些模糊孩子视线的阴影。当一些非主流的、病态的东西侵入到我们学生的灵魂深处的时候,我们必须与这些隐形的“杀手”抢占学生的心灵时空。那么,我们就要首先赢得学生的信任,赢得学生的喜爱,赢得学生的理解和尊崇。教育之所以有很多时候都不能获得学生的信赖,让学生舍“正道”而取“歧途”,其根本的原因,在于我们的教育吸引力还不够,精细化还不够,换位思考还不够,因人制宜还不够。我想,只要教育者真的能够摆脱“假、大、空”的羁绊,从高高在上的说教者回到“道德导游、道德伴侣”的本位上来,学生一定会被我们感动,一定会从误区走出来,健康而快乐地成长。

对策:班级主流文化建设的几个关键词

一、优美:班级物态文化的浸润方式

注重教育功能。班级物质文化对德育的影响不同于灌输,它把思想教育寓于各种具体可感的情景中,在影响方式上就具有一个潜移默化的渗透性,使学生像海绵吸水一样,浸润其中,滋润心田,陶冶情操,塑造灵魂。为此,我们总在考虑如何更多地赋予班级环境更浓厚的文化色彩和班级特色,这样才能更好地起到有效的教育功能,使每个小学生都能被自己的班级物质文化所吸引、所熏陶。小学班级物态文化建设可以在办好班刊、布置好教室、建好图书角、设计墙饰等方面发动全班同学的参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考虑美感熏陶。学生所处的教室环境是班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教室的每个角落、每个侧面都能说话,都在育人,可以使整个教室空间都充满育人的气息。营造整洁清新、充满美感,具有一定文化气息的氛围,才能使班级环境成为学生获取新知、陶冶情操、表现才能的天地,成为建设勤学乐读、团结友爱的班集体的无声力量。

关注“生态”环境。我们在教室这有限的空间中,尽可能地去利用可利用的空间,创设情境、创造条件,去刺激学生的感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上进心,烘托“文化生态圈”的氛围。如在教室前面靠近窗户的部位放上鱼缸养鱼,在讲台、教室门口等处摆放花卉,既美化了环境,增添了生活情趣,又象征着班集体、学生犹如渐渐成长的动植物,需要我们共同去培育;如在教室某处设立图书角、阅报栏,既为学生提供精神食粮,又浓厚了教室的文化氛围,更通过有序活动,培养学生的文明习惯。

二、精致:班级行为文化的内在品质

细化管理形成习惯。制定班规,实施班级量化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班规法典,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持之以恒地落实过程中把重视个性、发展个性与形成班级良好的班风协调起来,可以使班级管理定量化、精细化、科学化。这在规范化管理基础上的深化,是班级管理的一种内在需求,也是班级文化建设层次更新的必然之路。它使每位同学都成为精致化质量观的追求者与精致化目标的实践者、创造者,在和谐的班级环境中提升个体的价值追求、行为效果与班级的文化品位。如将班级管理分为“擦好黑板”、课间操、课堂纪律、早读、作业、教室以外卫生、教室内卫生、眼保健操、课前3分钟、课间纪律细部,每个细部有专人负责,自己能处理的自己处理,处理不了的再上报给班主任。定期召集各细部负责人了解情况,听取班级精致化管理反馈,及时处理相关问题。

持久训练保证效果。班级文化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培植、长期训练,而且还不可能一帆风顺,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种种波折。这是因为好风气要有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而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不可能立刻夯得牢实;好风气要有群众性,个别学生或几个学生的好作风虽代表着一定的价值取向,但这毕竟只是“苗头”,只有当这“星星之火”发展成全班大多数学生的作风,成为燎原之势时,才能成为本班真正的优良班风。因而建设班级文化需要持之以恒,提高认识,经常研究本班班风发展动态与走向,及时采取措施,有意识、反复不断地训练全班成员的行为。行为的训练要根据既定的班风标准进行,即在行为训练前要将既定的班风标准分解为具体的行为规范,并从本班实际出发,将这些行为规范一条一条地提出,一条一条地训练,一条一条地实施、落实和巩固。当班级中出现时冷时热的反复时,教师要处之泰然,采取有针对性的举措反复抓,抓反复,不断强化,通过检查、总结和传播,以及褒贬方式进行耐心教育,以纠正偏差,转变态度,引起合乎既定标准的正确行为,使优良班风在苦练与强化中逐步形成和发展。

创设成功激发热情。达尔文小时候,学习成绩不好。在老师和父亲心中,他是一个极平常的孩子,甚至被认为智商偏低下,他采集了大量标本,又以惊人的毅力坚持野外观察和室内研究,最终成为举世闻名的大生物学家和进化论的奠基人。这个事例充分说明了孩子自我选择以及尊重他的这种选择的重要性。

我们在教育中要为孩子创设一种情境,引导还在去感悟真情,体验生活的美好。只有这样,知情意行才能统一,规范教育贯彻始终,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在规范评比中,我们班设立了亲善大使、外交精英、妙语先生、自律楷模、好学博士、环保标兵、勇于创新奖项。在每月一次的总结会上,我们要评出这些奖项的获奖人,没有名额限制,只要投票过半数就能获此殊荣。

三、互动:班级制度文化的生成与影响

制度建立发扬民主。制度的基础在于共同的“约定”,制度要真正起到对学生的教育、导向作用,必须得到学生的理解和认同,否则它始终只是一种外在于学生的“束缚”。所以,班级的事,事事有人做;班级的人,人人有事做。我们可按空间范畴制订岗位责任制,如常务班长职责、班委会委员职责、值周班长职责、值日班长职责、科代表职责、物品承包责任制等。另一类是以时间为序的,制订的原则是:时时有事做,事事有时做。我们可按时间范畴制订各种常规,如一日常规、一周常规、一月常规、学期常规、学年常规等。班规班法既然是大家自己制订的,那么,每个人都要去遵守。违反班规班法一定要受到惩罚,而这惩罚绝对不是下个“保证”,或受一点训斥。违纪同学要积极地弥补自己的过失,用写说明书、写心理病历、唱歌、做好事等行动清除过错,认识错误。

倡导规则加强执行。班级规则具有规范、约束和指导班级成员行为的效力,使班级成员明了行为所依据的价值标准,知道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如果班级成员的行为符合班级规则,就会受到大家的认可、肯定与赞扬;如果偏离或破坏了班级规则,就会受到大家的职责、否定与批评,并依据班级规则而加以纠正。实践证明,及时而适宜地将一般性的要求固定下来,形成学生的班级行为规范,并严格监督执行,可以避免班级混乱,维持班级良好的秩序;相反,如果教师不注意班级规则的建立,只凭着不断提出的各种要求、指令维持班级秩序,就容易造成管理效率低下,时间的无益消耗和问题行为的产生。

积淀制度形成传统。制度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健全后,就需要将好的及时积淀下来。近年来,笔者通过努力尝试、实践,好的班级制度积淀下来的主要有以下几种。(1)值日班长负责制——给孩子一个参与管理的机会。孩子都想表现自己。(2)你追我赶——激发孩子的兴趣。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激励了学生,班级孩子在学习、品德、卫生、纪律等发面形成了你追我赶的氛围。(3)班级道德银行、小手拉小手——团结友爱,互帮互助。

四、关怀:班级精神文化的责任与使命

爱心,凝聚攀登的力量。班级目标包括学习、纪律、道德、班风等内容,这些目标都可以用标语的形式写出来,或张贴在教室的醒目位置,或作为学生的座右铭张贴在学生的课桌上。目标是航道上的灯塔,引领船只到达理想的彼岸。我针对班级实际,和学生一起设计了“互助、诚信、自强、进取”的集体形象。让学生首先对班级建立认同感,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促进班级凝聚力和认同感的形成。一般来说,现在最能调动学生们情感的就是大的体育竞赛活动,让他从中感受集体的力量,体验成功的喜悦和班荣我荣的情感。其次,在班级管理中,激发每个同学的学习和工作热情,组织团结、积极、奋发向上的班干部队伍,增强班级凝聚力。通过各种角色设置,使每个学生在集体中都有一定的职务,都有自己满意的角色,这样一来,调动了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支精练、有热情、有组织能力、有威信的班干部队伍对班级凝聚力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激励,给予前进的力量。造好班风建设切入口。班风建设标准复杂多样,不可能全面开花,必须选好切入口,然后以滚雪球的方式逐一达标。选好切入口,就是班主任要善于抓住时机,因势利导。比如当本班某项活动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受到学校表彰和社会赞扬时;当全班80%以上学生的学习风格、学习精神、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和学习表现被全年级师生认定为上乘时;当本班在某次活动中失败得到批评与指责,需要卧薪尝胆,重整旗鼓时;当全班学生意气风发地迎接“六一”儿童节以激励奋发图强时,等等,均可作为班风建设的最佳时机。其切入口可先造一项或两项,由弱到强,进而幅射和影响其他方面。比如有的是从本班优良风尚层层展开,最终形成自己有特色的班风;有的是因本班多数学生喜欢打乒乓球,在组织乒乓球活动中发展优良班风;有的是由于本班学生爱好绘画和书法,班主任特聘专职、兼职教师进行辅导,其中不少作品在省级以上刊物发展,有的还漂洋过海展出,班主任就从这里入手确立本班的优良班风,等等。

认同,充当同行的伴侣。培养学生对班级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让他们形成优秀思想道德品质。根据马斯洛动机理论可以知道:一个人的行为都是由一定动机引起的。动机是推动个体活动的动力,是行为的一种内在因素。他随着个体的发育成长会逐步出现从低到高五个层次的需要,其中最基础的是生理和安全的需要。在满足这种基本生理需要之后,更深层次就是一种归属与爱的需要。培养同学对班级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教师要经常把班级取得的成绩、领导对班级的良好评价、家长的充分肯定以及科任老师的良好印象及时与大家交流,培养大家对班级的认同度,让他们产生自豪感,让同学们感到在我这个班里学习,是非常荣幸和骄傲的,形成强有力的归属感,并为之奋斗。同时对班级不良行为和思想给与指出,在反复不断的心理刺激,潜移默化改变其思想道德品质。

班级主流文化,是向上、向善、向美的声音,文化育人、润物无声的一种隐形的教育方式,现代教育需要用“文化”来支撑和引领教师的发展、学生的发展以及学校的发展。我想,良好的班级主流文化像点亮孩子成长的心灯,对学生起到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效果。

柳暗花明又一“春”

——我的日记教学探索三十年

东台市教育局教研室

程韶荣

奔跑在中学语文教学和研究的原野上,我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这里有无尽的宝藏可供我们去开采,这里有无数诱人的课题可供我们去探索。语文教学研究的苑囿实在太大、太大!

从教之初,我也曾于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等领域四面出击,不久,在“山重水复”的迷惘中,迎来了“柳暗花明”的惊喜,日记教育便是我找到的写字教学的一个研究点、着力点。我对日记教育情有独钟,浸淫于此不觉已快三十年。回首探索之路,可浓缩为两句话——

“学生真心爱上日记,才是我执着追求的目标。”

“多一个日记爱好者,就多一个思想者。”

日记教育应当成为中学写作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决不是可有可无的“软件”工作。日记教育的功效是多方面的,它的直接效益当然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包括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日记还有益于育人,也已形成共识。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老师把日记称作“道德长跑”实在是最准确不过的形象概括了。经常在日记中解剖自己,检点自己的言行,就会净化灵魂,少走弯路。日记还有益于身心健康。中学时代是人的高尚情感培养的黄金时期。日记作为一种心理“独白”,是情感宣泄和调适的好方式。日记也有益于审美能力的培养。写日记的过程中无意练了书法,有意者进行了美工训练,这都会进一步提高审美修养。

建国以来所颁行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和近年来全国大面积实施的新的语文课程标准都大力“提倡课外练笔”,要求从起始年级开展课外写作活动。我从走上工作岗位的第一年起(1982年)就一直坚持指导学生写日记,担任教研员之后更是不遗余力地在全市倡导中学生写日记。我先后阅读中学生日记6000多万字,举办讲座近百场,促使每届学生(含高三学生)都养成写日记的良好习惯,对全市中学生写日记蔚然成风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我主要就日记教学的六个突出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索。

一、激发日记兴趣的探索

把学生带进日记的乐园,使他们兴趣盎然地练习写日记,是启动阶段的首要工作。日记是一种“惯性运动”,需要一个人的顽强意志做保证,仅凭一时的兴趣是难以奏效的。我将激发学生日记兴趣贯穿于写作的全过程中。

在美化日记本时激发兴趣。新学年伊始,我就开始抓日记册的“包装”:如给日记本命名,同学们各展才华,取出了如《奋飞集》、《启航集》、《绿窗集》《落霞集》《永乐集》《心雨集》《蓝翔集》之类的带有文学色彩的好名字。日记本的扉页上要写勉励自己长期写日记的名言警句,第一页写上“自序”或“前记”,说明写日记的动机,作用和今后的打算。接着编写目录,以便日后翻览查找。一本用完后要写一篇小结也可称为“后记”,这就相当于在替自己“编书”。学生对此是非常认真的,也是特别有兴趣的在做。

在指导、评讲时激发兴趣。为着日记教学的需要,我从报刊杂志、书籍中搜集到古今中外日记趣闻轶事,如关于日记帮助考证、破案,日记的“中国之最”、“世界之最”等等。这类材料在指导时适当介绍一点,很有吸引力。讲评课更多地把表扬的“焦距”投向作文水平处于中下地位的学生,有趣的是这些学生的日记比起他们的作文要好得多,也许是因为自由命题,写出了真情实感,他们特别期望在日记评讲课上得到老师的鼓励。我一直把日记评讲视为调动学生写作热情的一条重要途径。

在显示日记成果时激发兴趣。面对优秀日记的不断涌现,我在班上不定期进行日记展览,大家交流、共享精品佳作。同时,指定部分学生将遴选出来的好日记誊抄到我编的《学生优秀日记选》(每学期一册),再抄一份贴在墙报的“日记角”上,让同学们学习品味,有的直接交给本校三月文学社社刊《三月》刊登,也有的稍作修改,写上评语,推荐给报刊发表,或推荐参加报刊中学生征文大赛。好多学生的日记发表或获奖,它所产生的轰动效应,比起老师的空谈不知要强多少倍!

二、作前指导的探索

据我所知,有些老师也号召学生写日记,但很少有日记写法上的具体指点。指导不得要领,学生写来写去当然没有多大长进。我也曾有过这样的困惑。为了提高日记教学的效率,我在作前和同学一起讨论过这样一些问题。

第一,日记的命题问题。我曾搞过民意测验,学生多半希望自由命题,我起初也是完全放任学生写。后来我学习了著名语文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老师的教改经验,他大胆地采取了以日记取代作文的训练方式。借鉴魏书生老师的做法,我也作了尝试。结果学生反映,提供日记题目,规定范围,好处是跟作文训练同步,无疑有益于作文水平的提高。但这样倾诉自己心里话的机会明显减少了。于是,我改为以学生自由命题为主,以教师命题为辅的原则,师生都较为满意,效果也好得多。当然,关于如何正确处理好教师命题与学生自主命题二者的关系,仍需继续深入探索。

第二,日记的款式问题。我在1983年就提出拟标题写日记的形式,这跟以时间为题(等于无题)的写法有所不同,也费事一点。经过尝试,学生普遍感到有收益。我曾在当时的《学作文报》(北京师院主办)上发表了《标题日记的初步尝试》一文,陆续收到一些读者来信,赞同我的看法。从最近20多年的日记写作实践来看,拟标题写日记早已普遍使用,的确好处很多,既可行又有效。

第三,学生日记的分类问题。过去对日记划分基本上采用作家韩少华的“四分法”,即“备忘式”、“记实式”、“随感式"、“研讨式”。这种分类对学生日记就不尽妥当。我依据学生日记的目的、内容和知识状况以及生活体验,提出了"三分法",即"要闻式"(要言不烦地实录当天发生的事情,篇幅简短)、"随笔式"(不拘一格地记叙或议论或抒情、形式自由、内容可单纯也可丰富)、“系列式”(连续或间隔一定时间专就某人、某事、某个场景作跟踪记述,形成系列,篇数不限)(详见拙著《和中学生谈日记》第52-53页)。这样划分有利于学生的实际写作。日记教学研究者杭世金先生所著《日记百题解答》(希望出版社1996年版)一书中充分肯定了我的这一看法。

关于日记指导,我的基本原则是:少一点框框条条,多一点自由和随意,提倡个性化,允许有自己的独创。于是,各种特色日记也就涌现出来,如插图日记、诗体日记(每日写一首诗歌)等等。我的日记指导讲究针对性,一次围绕一个专题,逐个加以突破。为弥补课堂日记指导之不足,我也充分发挥课外读物《青少年日记》杂志(山西)的作用,借助“同龄人日记”、“我与日记”、“日记信箱”等栏目,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

三、记后总结的探索

学生日记写完之后,教师还有一系列配套工作要跟上去。我通常分三个环节来做:

首先是批阅。我的日记批阅也有独特的做法,即将评语写在卡片上,然后夹在日记本内,如同与学生通信(微型书信),学生自然喜欢。令我想不到的是学生对此非常在意,每次都将卡片收集在日记本的内袋中,积成厚厚的一打。至于日记语言上的问题,主要由学生自改。我在阅读日记时,逐人做记录,包括日记篇数、好日记标题、精彩片断摘录、存在问题等。

其次是讲评。我利用评讲课尽量多加鼓励,能坚持写的大加表扬,写得好的宣读(有的不宜公开则不读,注意保密)。

最后是学生自结,要求学生反思两周来记日记的成败得失,提出新的努力目标。每学期结束前,按照惯例要求学生写一篇《日记一得》,然后汇编成册,我再从中总结,为以后的日记教学提供借鉴。

同时,教者也要不断反思、自结。经过三年的探索,我本人也积累了丰富的日记教学研究资料,便经常进行思考,从不同的视角重新审视日记写作的意义。日记,作为最有效的课外练笔形式,对促进中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是无庸置疑的。同时,它对形成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心理品质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我将关于日记指导的实践和思考整理成一本小册子,在《青少年日记》杂志上连载了整整一年,收到全国各地中小学生数百封来信。该刊特聘我为首批“日记指导师”(全国共21人)。后来这本小册子以《和中学生谈日记》(1988年)的书名正式出版,发行十余万册,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四、培养习惯的探索

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这是语文教师指导学生写日记最感棘手、最易失败的问题。很多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写写停停,断断续续,以至始终并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我为此尝试采取过多种办法:

(1)名人引路法。我在介绍课文作者时,总随机把鲁迅、叶圣陶、郁达夫、刘白羽、朱自清等作家坚持写日记的故事讲给学生听,还将搜集的古今中外各界文化名人写日记的范例向学生讲解。

(2)名言自励法。我建议学生每一次更换新日记本之时,都在扉页上写上一句自选的名人名言,如“不怕无能,就怕无恒”、“无论何人,若是失去耐心,就是失掉灵魂了。”(培根)“写日记是最好的习惯”(冰心)等。也有的学生请周围的凡人(如校长、班主任、任课老师、家长或同学)写上勉励性的话。每天打开日记本时看到名言或警句就会从中受到鼓舞,得到教益。还有同学自写警语,我也大加鼓励。

(3)统计公布法。每次收阅日记后,将每个学生两周内记日记篇数统计好,公布在班级墙壁上的《日记进度表》上,让全班同学一目了然。学生对此十分关心。这样做,对己对人都有提醒、促进和制约作用。此法只需第一学期用,此后一般不需用。

(4)互相传阅法。我班学生每月相互交流一次,重在发现别人写日记的长处,同时对照自己有哪些不足,相互取长补短。交流时还可以互写感言。

(5)定期检查法。为确保经常得到写日记的反馈信息,又不影响正常的教学,我教双班时每周末收阅一个班,只教一个班时每周收一次。这样,可及时掌握学生写日记的动态,分别采取不同的补救措施。有的老师每天收阅,及时批改,精神可嘉,更值得学习。

(6)讲评法。我接到的新班级,第一学期评讲日记的重点总是谈习惯问题,对于能天天记的同学不管内容写得如何都不厌其烦地表扬,对有中断现象的同学则个别谈心,在内容和形式上适当降低要求,特别是个别作文基础较差的学生暂不提字数内容要求,重在引导上路。

(7)重温法。提倡学生经常翻阅过去的日记,让学生对日记产生怀念感和自珍感,容易激发学生坚持写作的内在动力。即使过去写得不行的也“敝帚自珍”,毕竟抒写的是他自己的真情实感。

(8)竞赛法。全班开展日记写作竞赛,看谁的日记写的时间长,写的优作多,得到老师的好评次数多,个别惰性较严重的学生受到“日记热”的感染,也会跟上来,不停息。同学之间也可相互竞赛,互相监督,共同提高。

(9)示范法。要想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教者最好带头写“下水日记”,才有说服力。教者尝其甘苦,才能多为学生着想,知道有方。我从1982年9月1日起至今,不管工作多忙,不管出差到哪里,我都从未间断过。我在宾馆写过日记,我在火车上写过,在轮船上写过,在飞机上写过。我的日记也向学生公开,经常与学生互阅,以真诚和平等赢得了学生的信任和理解。

实践表明,上述办法是很有成效的。后来我连续任教七届高三毕业班,运用上述各法都取得了预想的效果。

五、日记教学理论的探索

从事日记教学工作,如能进入理论研究的层面就能在教学中高屋建瓴,游刃有余,从低层次的徘徊中突围出来,向高层次攀登。为此我集中探讨了以下几个问题。

勾勒日记教学的历史。 1994年,我在南京师范大学主编的《文教资料》(第1期)上发表了《我国日记教学改革的回顾与思考》一文,详细评析了自二十世纪20年代以来语文教师在日记教学中的可贵探索,系统地介绍了著名语文教育家对日记教学的理论总结,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日记教学要求的演变,分析了日记文体的优势和局限,从而提出了日记教学改革的科学方法。

日记教学与教师素质。要指导好学生记日记,关键是教师要写“下水日记”。教师“下水”之后,才能指导得法。同时,教学日记又是教科研弥足珍贵的重要资料。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1984教育科学出版社)一书中就指出:“我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那种连续记了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的教师日记,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关于写教师日记的建议》)魏书生老师也说:“十多年来,我外出作报告,大会上我不止400次地向青年教师真心诚意地建议:坚持每天写日记,散了会,和老师们座谈,我又常常不厌其烦地建议青年人写日记。”(《班主任工作漫谈》,1993年漓江出版社)教师要是坚持写日记,至于掌握日记教学的有关知识也就不是难事。2007年,我在《日记》杂志上发表了《语文教师的日记》一文,专门论述了语文教师写日记对指导学生写日记和专业成长的意义,得到全国许多语文老师的赞许。

对日记学理论的初步思考。自从“日记学”一名于1988年正式在《文教资料》诞生起,我连续发表了一组讨论“日记学”的文章,如《日记研究六十年概述》(《文教资料》1989年5期)一文首次将中国现代日记研究的历史划分为:发轫期、艰难期和复苏期,充分肯定改革开放十年来日记研究的新收获。《建立中国日记学的初步构想》(1990年第5期《文教资料》一文呼吁尽快着手建立中国日记学的理论体系。《陈左高——日记学领域的一位开拓者》(与乐秀良合作《江海学刊》1991年6期)一文全面评价我国第一位日记学专家对中国日记研究的重大贡献。该文后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中心所转载。《郁达夫对日记学的理论贡献》(《江海学刊》1992年4期)对日记作家进行了评析。2000年,我在《文教资料》杂志上发表了《中国日记研究百年》的万字长文,第一次全面、系统地勾勒了近百年中国日记研究的基本轨迹,提出了百年间日记研究的分期问题,并对二十一世纪日记的繁荣问题提出了四点设想,得到日记研究界有识之士的首肯。2006年,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第三届日记与日记文学论坛上,我荣获全国“日记写作与学术研究杰出贡献奖”(全国共15名 )。

六、日记大普及的探索

我非常感激日记,是她帮助我找到了中学生课外练笔的有效途径。我沉醉其中,乐此不疲。可是,1993年,当我从一名语文教师转岗为一名市级中学语文教研人员的时候,内心不无矛盾:在新的工作环境中,能否将自己的日记兴趣延续下去?能否在全市(县级市)范围内倡导日记、普及日记呢?站在引领全市(县)中学语文教学的新的起跑线上,我开始对日记的功用和价值重新拷问,对日记如何实行大普及进行了艰辛的摸索。

将日记教学提升为日记教育。平心而论,从教的10多年间,我一直将日记的功用主要定位在写作教学范围内,虽然我早已知道日记有其重要的教育功能。我在《和中学生谈日记》一书第二章“庄严的工作,神奇的力量”中谈起日记的作用第一条便是“日记,是对自己心灵的剖析、检点和洗涤”,我也十分赞同著名语文教育家魏书生老师的“日记是一种道德长跑”的说法,我也了解许多班主任借助日记来把脉中学生的思想和心理,从而有针对性进行谈心和疏导,如此等等,充其量也就仅仅停留在这一层面上。

到了二十一世纪前后,我对日记的认识发生了一次质的飞跃,其转折点是受了著名教育家、苏州大学朱永新教授的启迪。他在多篇文章中反复提出一个新的名词——“日记教育”。比如他在《梦想细话》一文中谈到:“我始终觉得日记教育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育形式。它可以培养很多品质,可以培养良好的习惯,不仅对学生的成长非常有用,对我们教师也非常有用。”朱先生对日记的教育性由学生扩大到了教师,进而还扩大到了校长:“校长还应善于对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反思。反思就是针对自己一天所做的事情进行回顾与思考,写教育日记就是反思的一种很好形式。”我认为朱先生提出的“日记教育”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它固然首先是思想的教育,是灵魂的自我反省,是道义的自我完善,是点点滴滴的自我提高,是慢性的、长效的自我转变。日记,确实有其它教育手段所难以替代的特殊功能。日记,又是审美的教育,它关注生活中真的东西,青睐生活中美的事物。日记,又是心理的教育。写日记的过程,可以锻炼我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像力,磨练我们的意志,缓解或排遣心理上的焦虑和苦闷,舒畅我们的心情。日记,又是成功的教育。日记,让我们在写作中品尝成功,写作的成功自然带动语文水平的整体提高。语文学好了对学习其它学科也会产生足够的信心。我越来越深切的感到,日记的作用完全应当用“教育”二字来加以概括和诠释,也只有“教育”二字才能囊括和涵盖日记的全部要义。日记,决不仅仅关乎语文素养,而且关乎学生的整体素质,关乎学生后天的发展,关乎他们的漫长人生。

理论的提升鼓足了我普及的信心。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研员,我利用这个特定岗位的种种优势,大力倡导全市中学生都来写日记。我的“倡导”落实在以下几个具体的措施上:

(1)宣讲日记的意义和写法。我们建议各校语文组每学期都要举办日记写作专题指导讲座,尤其是初中和高中的起始年级,要全面发动、指导,让学生逐步养成写日记的良好习惯。我不仅在全市语文教研会上强调写日记的重要性,还直接到城乡中学作日记写作辅导讲座近百场,累计听众两万余人。为了更有效地指导学生学会写日记,我又总结了市内外以及全国各地中学师生写日记的经验,编著了《日记导写》(中国文史出版社

2004年)一书。这是我的第二本日记专著。此书的出版一直受到中学生的普遍欢迎。

(2)组织评选全市的“优秀日记册”。为了激励更多的中学生坚持写日记,我市从1997年起至今已先后举行了10届全市中学生“优秀日记册”评比活动,获奖人数总计近300人,日记园丁近百名。每次颁奖之后都召开一次日记教学研讨会,编写日记教学优秀论文集,举办日记精品展览。我们抓住每一次评比的机会发现一批“日记少年”,并将他们的日记单独编印成册,如《冯月琴日记选》(1997年第一辑、1997年第二辑 东台镇台东中学)、《王小惠日记选》(后港镇中学1998年)、《顾国栋日记选》(东台市实验初中1998年)、《王 火易日记选》(四灶镇中学2002年)《崔玉日记选》(许河镇中学2003年 崔玉同学现大学在读,青年作家)、《王珑日记选》(富安镇中学2004年)、《何婷婷日记选》(富安镇中学2004年)、《季鹏程日记选》(许河镇中学2005年)、《刘冲日记选》(五烈镇中学2006年)、《周睿璇日记选》(三仓镇中学2006年)、《仇呈燕日记选》(广山镇中学2006年)、《胡斌日记选》(南沈灶镇中学2006年)、《谭广颖日记选》(后港镇中学2007年)、《童萍、杨红日记选》(五烈镇中学2007年)《李张惠日记选》(城南中学2008年)、《吴胜璋日记选》(安丰镇中学2008年)、《刘慧日记选》(后港镇中学2008年)、《城南中学高三学生日记选》(2008年)、《徐秀云、王丽琴日记选》(廉贻镇中学2008年)《刘婧日记选》(唐洋镇中学2008年)《李梅日记选》(台南镇中学2009年)等。我们将这些“日记选”发到全市各学校,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为了扩大我市中学生“日记热”的影响,我们竭力向报刊推荐他们的日记作品。近年来,先后有7位同学荣登《青少年日记》杂志封面,3名同学登上《日记》(甘肃)杂志的封面,在全国各级各类报刊发表日记作品超千篇,推出东台日记名校专版20多个。

(3)开展“师生共写日记”的课题研究。2002年,我与曹丿镇中学副校长、陈同友同志(现已成为特级教师)一起主持了省级课题“日记与作文相长关系的研究”。经过三年的教学实践,这一课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也培养了一批日记指导老师,如该校黄亚东老师就被山西《青少年日记》杂志聘为国家级“指导师”,还有陈同友、周春林、朱常青、张明辉、袁晓东、崔爱军、宣旭东等几十位老师都发表了高质量的日记教学论文。2005年4月,我又主持了“师生共写日记”的理论与实践推广研究”(国家“十一五”规划课题“新教育实验”的子课题)。想不到一下子吸引了上百位老师的加入(数学、物理、地理等学科都有),覆盖全市20多所学校。课题组已成功举行了多次大型研讨会,编成师生日记合集3种,例如《袁晓东老师教育日记及学生日记选》(台南镇中学)、《吴志勇老师教育日记、仇呈燕同学日记选》(广山镇中学)、《王小峰老师教育日记及顾丽璐同学日记选》(城南中学),教师教育随笔十余种。各校自编的日记选更多。这些日记选得到了总课题组负责人朱永新教授等专家的肯定。我们还组织老师研究名师成长与教育日记的关系。本人在《江苏教育研究》(2005年12期)发表了论文《教师专业发展的成功追求——名师李镇西教育日记探析》一文,在《日记》杂志上发表了《中国日记教育的积极倡导者——朱永新日记教育思想和实践初探》等文。由于课题的拉动,不少学校纷纷以日记为依托打造特色学校,城南中学“日记德育功能的研究”全面拉开序幕,全校初高中六个年级学生写日记蔚成风气,“日记之星”层出不穷。广山镇中学从校长到老师到学生都爱上了日记,学校已成功创办了两期百米“日记长廊”,成了市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许多兄弟学校慕名前来参观。三仓镇中学的双语日记坚持多年,成效显著。时堰镇中学、溱东镇中学、新曹镇中学、农干桥学校等校设计的特色日记本也很受学生欢迎。

日记教学中涉及的课题很多很多,我仅仅作了比较粗浅的探索。我愿与日记教学的同仁和日记爱好者一道,为青少年写日记蔚然成风作出不懈的努力。

新课程改革下普通高中艺术特长生培养的研究

江苏省东台市时堰中学课题组

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为契机,借助学校办学的传统优势,整合艺术教育的有效资源,通过艺术特长生的培养与研究,探索成长规律,制订培养方案,开发校本课程,形成评价体系,为实施素质教育,创建特色学校开辟新的途径。

关键词

课程改革 艺术特长生培养 研究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当今教育改革,尤其是高中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素质教育着眼于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它不仅积极创造条件让所有可能成为英才者脱颖而出,而且更强调在已有发展水平和可能发展潜力的基础上,全面发展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培养他们的个性特长。因此,“普通高中课程结构的设计应力图转变课程为学生规定学生发展方向的思路,尽可能为每一位学生发展个性、走向自立提供良好的平台,让学生在选择课程的过程中学习规划人生,为学生多样化发展提供服务”。

为了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东台市时堰中学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为契机,充分利用、挖掘和整合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资源,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以艺术特长生的培养与研究为依托,积极开拓素质教育的新天地。

由东台市时堰中学王志生同志主持的“新课程改革下普通高中艺术特长生培养的研究”,2006年4月被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评定为江苏省第六期中小学教学研究重点课题。开题论证时,省专家组认为时堰中学的课题“发挥学校的传统优势,直面艺术教育中的应试弊端,努力探索普通高中艺术特长生培养的规律,使具有艺术潜质的学生得到个性化的发展、最优化的发展,课题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两年多来,在上级教育行政、教育科研部门的关心指导下,经过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基本完成了预定的研究目标。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缘起

随着我国进入加速推进现代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成为促进教育发展的核心动力。2003年3月底,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15个学科的《课程标准》,我国蓬勃开展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使每一所学校成功,使每一位学生成功”是本次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这就意味着在新的历史时期,教育要努力使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长都得到尽可能好的发展。

2005年起,作为一所农村普通高级中学,我校已全面实施新课程方案。为了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促进学生的多元发展,我校决定根据“学生学有所长、学校教有特色”的原则开发校本课程,把艺术特长生教育培养课程作为校本课程的重要内容,以实施特长教育,创建特色学校抓手,全面推进学校的素质教育。

我校是一所有着50年历史的农村普通中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积累了一些艺术特长生培养的经验,取得了一些成绩。从这里曾走出了蜚声中外的雕塑家吴为山等杰出的艺术名人。在校艺术特长生在各级竞赛中频频获奖,高三学生鲁阳阳多次获得国家、省、市级音乐比赛奖项。近几年,学校培养的艺术特长生有近百人考取各类各级艺术院校。学校连续多年获东台市艺术学科高考特别奖。即使没有被大学录取的毕业生,由于经过学校良好的艺术教育与培养,就业时也成为有关企事业单位抢手人选。毫不夸张,许多仅靠文化成绩升学无望的农村孩子正是从这条路上走上了人生的金光大道,学校也因此逐步形成了办学的特色、亮点。

随着国家教育部加强高等艺术院校艺术教育政策的出台,我国近50所著名高校针对艺术特长生政策、针对高校人才选拔与培养机制的变革,打破了多年来高考以分数为惟一标准的选拔模式,初步形成了艺术特长生录取优惠机制。这无疑是多渠道选拔人才的积极举措,对那些文化课功底一般,但在艺术修养方面表现较为突出的学生,尤其是农村普通高中学生开辟了一条崭新的自我价值实现的道路。我们正是抓住这一契机,充分利用校本资源和办学优势,应对全社会强烈的升学期待与成才诉求,以课题研究与实践为依托,在激烈的高考升学竞争夹缝中另辟蹊径,寻求生路。同时,我们也试图籍此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为创建特色学校,实施特色教育进行有益探索。

在艺术特长生培养的实践过程中,特长教育、个性发展与应试教育的矛盾日渐明显,许多问题急待解决:

1.教育理念短视。艺术特长生的教育就是为了应试,为了提高高考升学率。不是为了让有艺术特殊潜质的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而开展艺术特长生教育,而是从文化成绩较低的学生中选择部分学生专攻艺术以走捷径,以提高考生的总上线人数。

2.教学内容陈旧(单一)。教育理念的短视必然带来教学策略上的急功近利,教学内容因循守旧,围绕应试内容反复操练,机械模仿,忽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缺乏可持续性发展的学力。

3.教学手段呆板。艺术特长生的教育中,沿袭传统的教学手段,对现代教育媒体使用很少或基本不用,教学效率相当低下。

为适应新课标的要求,发挥学校传统优势,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困惑与矛盾,打造学校办学特色,为探索普通高中艺术特长生培养的规律,为具有艺术特殊潜质的学生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学校决定开展新课程改革下普通高中艺术特长生培养的研究。

本课题作为学校教科研的攻关课题,由校长王志生同志任课题研究组组长,主持课题研究工作,行政、教研、教学三方人员参加,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并邀请校友——国内外知名的雕塑艺术家、南京大学艺术研究院吴为山教授担任顾问,请上级教育行政和科研部门指导课题研究工作。本课题注重研究力量的多元化组合。课题组由艺术专家、教科研人员、一线教师等组成,并将联合小学、初中教师进行相关的衔接研究,努力实现研究力量的优势互补。

课题组成员分工如下:

专业技

术职称

在课题组中的分工情况

吴为山

南京大学教授

顾问、指导

王志生

中学高级教师

课题设计、规划管理(课题负责人)

赵永旺

中学高级教师

有关培养理论研究(子课题负责人)

黄文良

中学高级教师

普通高中艺术特长生培养目标的研究。(子课题负责人)

韩庆玉

中学高级教师

普通高中艺术特长生校本课程结构、内容的研究

徐选旺

中学高级教师

中小学艺术特长生衔接的研究(子课题负责人)

刘俊良

中学一级教师

现状分析及成因研究、资料整理

冯念民

中学高级教师

构建发展性评价体系的研究(子课题负责人)

杨永忠

中学高级教师

构建艺术特长生发展性评价体系的研究

刘宝荣

中学高级教师

高中艺术特长生非智力因素开发的研究

徐富华

中学一级教师

美术特长生学法指导研究(子课题负责人)

翟忠亮

中学二级教师

多媒体技术在音乐特长生培养中应用的研究。(子课题负责人)

夏向阳

中学一级教师

美术特长生校本课程建构的研究

二、课题的界定:

1.“培养”:《现代汉语词典》的义项②中解释为按照一定的目的长期地教育和训练;使成才。本课题所研究的“培养”就是以挖掘有艺术特长的学生的潜力为目的而进行一定量的教育和训练。使他们的艺术能力得到个性化的发展,最优化的发展。

2.“特长生”:一般意义上,所谓特长生,就是在某一方面(如艺术、体育等)比一般学生具备特别擅长的知识和技能。

3.“艺术特长生”:是特指在艺术领域有着特殊潜质,经过科学的培养而形成某种特长的学生。

4.“普通高中艺术特长生”:普通高中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与职业技术高中并列的基础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最高学段。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求普通高中“有侧重地对学生实施升学预备教育和就业预备教育,为高等学校输送合格的新生,为社会各行各业输送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力量,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各类人才奠定基础”。由此可见,普通高中艺术特长生就是在普通高中“升学”、“就业”双重任务的背景下,艺术潜质得到良好的开发,在艺术(音乐、美术等)某一领域具备超过一般学生的相关学科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生。

5.新课程改革下普通高中艺术特长生培养的研究:就是以《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普通高中艺术课程标准》为观照,以科学发展观和多元智能理论等为理论支撑,探索普通高中艺术特长生培养的规律,构建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普通高中艺术特长生培养策略体系。通过研究,把新课标提出的“通过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让高中生在自主选择和主动学习中实现有个性的发展”落到实处,使具有艺术特殊潜质的学生能够得到个性化的发展,最优化的发展。丰富艺术特长生培养的相关经验与理论,并为新课程理论提供鲜活个案。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理论支撑

1.开发智能,彰显个性——多元智能理论是实施特长教育的理论核心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加德纳在1983年提出的,加德纳认为过去对智力的定义过于狭窄,未能正确反映一个人的真实能力。他认为,人的智力应该是一个量度他的解题能力(ability to solve problems)的指标。根据这个定义,他在《心智的架构》(Frames of Mind, Gardner, 1983)这本书里提出,人类的智能至少可以分成七个范畴(后来增加至八个):语文、逻辑、空间、肢体运作、音乐、人际、内省、自然探索 (加德纳在1995年补充)。由于多元智能理论有助于老师从学生的智能分布去了解学生,可以利用多元智能理论来发掘资优学生,并进而为他们提供合适的发展机会,使他们茁壮成长;可以利用多元智能理论来扶助有问题的学生,并采取对他们更合适的方法去学习。本课题依据多元智能理论,研究通过科学的教学策略,开发具有艺术天赋学生的潜质,使他们的特长得到更好的发展。

2.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科学发展观是构建人才培养机制的理论支柱

2003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其基本内涵之一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和谐发展”落实到教育上就是全面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所确定的基础教育培养目标,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培养方式和培养机制。

3.尊重差异,因材施教——差异教育理论是促进个性发展的操作依据

差异教育理论就是承认学生的差异,并依据学生的差异创设相应环境,采用差异教育策略,使不同类型的学生都得到最佳发展,以提高素质教育,发展个性教育,因材施教的可操作性。特长生教育是尊重人格,关注个性差异,满足不同学生需要的分层教学,差异教育理论为特长生教育提供了方法论指导,差异教育的模式与策略为特长生培养奠定了实践操作基础。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一)研究目标

本课题是在我国新课改这一特殊背景下开展的研究,研究不只是为了提高艺术特长生的升学成绩,更是着眼于艺术特长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相关素质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通过研究,探索新课程改革下普通高中艺术特长生的培养规律,制订出普通高中艺术特长生的培养方案,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培养模式,开发相关校本课程,并初步构建艺术特长生培养的发展性评价体系。

(二)研究内容

现有的研究往往偏重本学段的研究,本课题将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开展中小学艺术特长生培养的衔接研究;现有的研究往往比较注意学科实践能力的培养,本课题将研究如何将艺术校本课程的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现有的研究往往偏重于传统教学方法的改进,本课题的研究将着力探索多媒体信息技术在艺术特长生教学中的运用等等。根据我校的实际和研究人员的专长,我们对研究内容进行了分解与明确,拟订了相关子课题:

1.普通高中艺术特长生培养目标的研究。 2.普通高中艺术特长生校本课程结构、内容的研究。

3.多媒体技术在音乐特长生培养中应用的研究。

4.美术特长生学法指导研究。

5.中小学艺术特长生培养衔接的研究。

6.构建艺术特长生发展性评价体系的研究。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一)研究方法

坚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通过调查、观察、问卷等测试手段,综合分析对应因素的发展动态,以积累较为科学的研究资料。具体方法如下:

1.文献研究法:运用现代化手段,检索、整理现今国内外与课题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操作策略,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指导和操作借鉴。

2.调查研究法:调查现行艺术特长生培养的现状,分析得失成因,分析影响成才的关键性因素,为对策框架的构建奠定坚实的基础。

3.行动研究法:围绕研究目标,为行动而研究,在行动中研究,强调反思,及时总结,不断完善研究。

4.个案研究法:对典型个案进行系统观察与剖析,揭示某些规律及本质。如著名雕塑家吴为山成才的研究以及在校生中艺术特长生的典型个案研究。

5.经验总结法:对研究及时总结经验,努力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总结普通高中特长生培养的规律。

(二)研究步骤

1.启动研究阶段(2005.10——2006.3):建立课题研究组织;印发有关“艺术特长生培养”方面的资料,组织课题组全体成员学习和讨论;制定子课题研究方案,子课题成员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制定相应的研究方向。这一阶段十分重视抓相关理论的学习,制定子课题研究计划。具体工作包括:

1、更新观念,明确目标;营造氛围,培养兴趣:在高

三、高二增设“艺术班”,进行艺术专业的强化训练。测试原始数据存档,作为今后研究对象的比照。

2、课题组和操作组教师进行理论学习,建立正常课题研究制度。

3、操作组选派东台市美术教学能手徐富华老师担任美术专业课教学,东台市音乐教学能手翟忠亮老师担任音乐专业课教学工作。

为加强艺术教学的师资力量,引进时堰镇初级中学教师夏向阳加盟我校,为艺术特长生的规模化教学和多种教学方式、教学效果的对比研究提供了可能。

4、按照“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利用校内外艺术教育资源,学校邀请我校杰出校友、南京大学美术研究院院长、著名雕塑家吴为山先生担任课题顾问。2006年3月,吴为山教授应邀为我校艺术特长生作了题为《诗意的塑造》的报告,吴教授指出: “所有人都可能成为天才,只要你找到成为天才的那个‘点’。显然,这里的‘点’就是选准方向,做我自己,做最好的自己。” 这位艺术家曾两次高考落榜,第三次考上一所技校,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艺术选择并且付出不懈的努力,才得以拥有今天艺术成就的辉煌。吴教授的成长经历极大地鼓舞了特长生们的信心。位于时堰镇的吴为山雕塑艺术苑,作为我校的艺术教育实践基地,为学校实施艺术特长生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社会资源,师生们在大师成长的足迹中进一步坚定了自己从事艺术学习与研究的选择。

2006年3月,花梅老师利用在英国曼切斯特访学的机会,有意识地考察了英国的艺术教育,回校后给艺术特长生们做了讲座。丰富了学校课题研究资料的同时,也开阔了同学们的视野。

2.全面研究阶段(2006.4—2007.12):各子课题根据研究方案进行研究,重视理论学习、资料检索、调查研究,加强行动研究,注重反思,不断完善研究。2007年1月召开课题研究中期交流会,各子课题组交流前期研究成果,调整改进后期研究工作。这一阶段重点抓美术、音乐艺术特长生培养目标策略的研究,艺术校本课程的建设以及不同学段艺术特长生培养的衔接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具体工作包括:

1.完善计划,提供保障:2006年9月、10月课题组和操作组成员深入艺术班进行课堂调研,课题组成员多次对课题进行论证,制定出详细的实施方案。

2.定期交流,及时整改:2007年6月召开课题研究中期交流会,各子课题组交流前期研究成果,调整改进后期研究工作。

3.完善校本教材,实施辅助教学:在整个研究阶段,课题组和操作组成员讨论校本教材基本框架,编写纲要,收集资料,编写初稿;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4.文艺演出,绘画展览:大力开展特长生文艺汇演和书法绘画展,形成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并请专家评点颁奖。

5.撰写论文,理论升华:实施课题检测工作。

3.结题鉴定阶段(2008.1——2008.11):2008年1月召开子课题结题鉴定会议,各子课题进一步完善研究成果并在实践中验证。11月在子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形成总课题结题报告,在深入讨论完善的基础上,12月份申请成果鉴定。这一阶段重点抓各子课组研究的总结和完善工作,这一阶段以研讨为主。具体工作包括: 1.2008年1月召开子课题结题鉴定会议,各子课题进一步完善研究成果并在实践中验证。

2.2008年11月在子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形成总课题结题报告,在深入讨论完善的基础上,12月份申请成果鉴定。

六、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

通过两年多的研究,我们初步探索出新课程改革下普通高中艺术特长生的部分培养规律,制订出普通高中艺术特长生的培养方案,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培养模式,开发出相关校本课程,并初步构建了艺术特长生培养的发展性评价体系。课题研究的发展,有效地促进了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促进了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为实施特长教育,创建特色学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通过研究,初步探索出新课程改革下普通高中艺术特长生的部分培养规律,为艺术特长生的科学培养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1、协同合作规律

新课程改革下普通高中艺术特长生教育是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协同合作的结果,其协同合作的程度决定了艺术特长教育的有序程度和效率。

2、外部环境控制规律

新课程改革的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高考的录取政策,社会就业压力,以及学校之间竞争的压力等形成艺术特长生教育的外部环境。这些外部环境提供的控制参量对艺术特长生教育的有序状态的持续和稳定,起到控制作用。

3、合作与支配规律

在艺术特长教育方面办出学校的特色,这是学校的办学主张。教师、家长、学生各个不同的意志与学校领导的这个主张建立合作关系也支配着艺术特长生教育宏观有序的发展。

4、艺术特长生教育管理结构的合理选择

艺术特长生教育管理结构通常有以下三种: ①“直线管理”,即由学校校长和分管副校长直接与艺术教师和特长生接触的管理形式。②“层次管理”,学校的管理层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个层次:首层为学校校长和分管副校长,中层为办公室、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和教科室领导,基层为年级组长、班主任、教师。按照加拿大管理专家亨利.明茨伯格的说法,首层为“最高决策层,负责组织的战略决策和总体指挥事宜;”中层为“中层管理部门,负责协调各方力量落实决策;”基层为“基层操作部门,负责具体工作任务的完成”。③“年级目标管理”,即在“层次管理”的基础上加上了年级目标责任制,把基层的各个子系统用年级目标捆绑在一起。通过研究和实践的比较,我们认为能够最大化地发挥管理效益的为年级目标管理结构。2006——2007学年度,学校艺术特长生的培养具体落实给政教处管理,采用的是“层次管理”模式,由于该职能部门在学生管理范围上的宽泛性,决定了在特长生培养这一管理末梢上的缺位。2007——2008学年度,学校管理模式更改为“年级目标管理”,在高二和高三年级专门增设了艺术班,制定了科学的特长生培养的年级目标。2008届高考,艺术特长生的培养取得了大面积的丰收。

在艺术特长生教育的管理方面还需要扩大艺术特长生教育的环境影响。我们发现,外部环境对艺术特长生教育系统的影响力,在一个时间段里,波及到领导、教师、家长、学生的程度往往是不一致的。针对这类情况学校领导必须在“传导”、“变压”上加大力度。对教师来说,具体做法是:首先学校应该按课程要求开足艺术课,并且积极开展艺术教育活动。同时对教师上课、组织活动进行严格考核和定期的评比,给教师用武之地和展示才华的平台,满足他们的职业追求,激发他们的事业心。同时必须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教师成绩的评价,超工作量的补贴,各项奖励都需落实到位。另外,还必须加强师资力量的配备。当然最根本的办法是改革目前落后于社会形势发展的教师人事制度和确保教育经费的投入。对学生来说,我们认为应该采取的办法是优化学校环境和优化特长生家庭环境。

5、专业训练与文化课程学习关系的协调

通过研究,我们认为,解决艺术特长生专业训练与文化课程学习关系的问题,重心应该放在特长生的文化课程学习上。

首先,我们应该合理安排训练时间。安排特长生的训练时间要符合三个原则:①要保证训练必需的基本时间。②要最大限度的不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和必需的休息。③要尽量地考虑特长生水平的差异和年级差异。考虑这三点原则,我们给特长生安排的训练时间方案是:高二年级每天下午和晚自习时间训练专业,早读和上午的四节课上文化课。高三年级在临近美术专业高考的不同时段逐渐增加专业课的时间,但每天最少上一节文化课。省统考后在参加省外专业单招的同时,立即恢复文化课的学习。寒假训练15—20天(每天3—4小时);暑假训练50天左右(每天3—4小时)。

其次,要注重艺术特长生的“心育”。教育管理学认为,“心理素质尤其是自我教育能力和非智力因素具有很大的能动性,它可以促进整体素质的发展,也可以阻碍整体素质的发展。”有教育责任感、有教育科学远见、有教育实践经验的教师,他们是很注重“心育”的。人的心理素质的培养是长期的,是随时随地的,也是一点一滴积累的。因此我们应该长期严格要求,注意随时随地教育,从一点一滴、一言一行做起。

其三,要优化课堂教学管理。艺术特长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是课堂,学习的主要时间是课堂45分钟。因此,提高特长生文化课程学习成绩的关键就在课堂教学。

其四,要针对艺术特长生因人施教。我们教学要考虑特长生的实际接受能力,把重心放在学生的“学到”上。由于我们在教学中只顾教学进度,而忽略了特长生的实际接受能力,使得许多艺术特长生在文化课程的学习上迅速掉队。我们设想,如果主动的给他们各科都减去一点学习内容,让他们集中时间就学力所能及的东西,注重每堂课的学习实效,说不定还能够让他们学到更多的东西。当然,教学实践操作,并非像减斤少两那样容易。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对整个学期、整个学年甚至整个高中阶段的教学内容上进行研究,根据大纲要求,根据学生实际,确定教学内容的轻重取舍;另一方面要在每一堂课上切合特长生的实际水平进行教学,尽最大可能的让更多的学生“学到”,在“学到”的基础上力争学得更多。

其五,要加强有效的专业训练管理。我们认为,有效的专业训练管理,一方面是指最大限度上不影响特长生的文化课程学习;另一方面,则是以提高专业训练效率为目的的专业训练本身的管理。

专业训练管理,总的来说是,①任务到年级,专业训练任务指标就不是单纯的专业成绩,而是专业与文化的综合成绩;②艺术特长生分年级包干,专业训练教师带跨年级的学生时精力倾斜向高三;③把教师的专业训练看作是与其它课程一样的正常工作,在工作量的计算上与文化课老师同等对待。

6、专业训练与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机结合

通过研究,我们认为对艺术特长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是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性。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中学德育大纲》指出:“各科科技、文娱、体育及班级团队活动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道德情操的重要途径。”“各科教师要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认真落实本学科的德育任务要求,结合各学科特点,寓德育于各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艺术特长生训练,必须建立特长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目标。

第二是加强全体教师的相互配合。 在艺术特长生教育中,存在着一种错误的认识:德育只是班主任的事情。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第五章,第三十四条强调:“中小学校全体教师、职工都有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责任。学校要明确规定教师、职工通过教学、管理、服务工作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职责和要求,并认真核查落实。”我们要纠正错误认识,建立有效机制,协调好特长生的德育工作。

第三是培养艺术特长生的德育的自主性。

自主即“自己做主”。学生是否能够自己做主是德育成败的关键。教育工作者不顾学生的自主性,实行简单、粗暴、强压等等学生不愿意接受的“育”,结果只能造成德育的失败。因此,“德育”不仅仅在“说”,更重要的在“服”。

7、学校、家庭、社区教育的协作

艺术特长生的成长除了学校这个发挥主导作用的平台以外,家庭、社区协同教育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学校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

(1)给家长提供大量信息。如提供高考信息和其他教育信息;分析学生的基本条件,为家长提供寻求学生出路的参考意见,有针对性地为家长提供对不同情况的学生的教育策略等。

(2)疏通学校与家庭的信息渠道。如教师家访、信访;家长校访,定期召开家长会等等。

(3)建立相关的约束制度。如学生的纪律约束、学校的责任约束、教师的职责约束、家长的责任约束等等。

(4)通过加强学校的各方面工作,加强学校与家庭,家庭与家庭之间的相互沟通,激发家长的信心,加大家长对学校,对学生的支持力度。

(二)通过研究,初步形成普通高中艺术特长生培养方案,为艺术特长生的有序成长提供了比较规范的操作蓝本。

新课程改革指出: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充分开发和激活人体自身的各种潜能,使之成为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分析理解能力和创造能力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核心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同时发展个性特长,依据学生的条件、兴趣及潜力培养的一技之长可能对他们的一生产生重大的影响。我校非常重视发挥学生的专长,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施展和提高才能的广阔空间,着眼于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本着快出人才、出好人才的目标,依据学生实际和学校具体情况,结合近年来的实践探索与研究,我们制定了艺术特长生培养方案:

1、培养目标

(1)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线,注重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不断加强和完善各种艺术特长生的培养措施,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充分发挥。

(2)在艺术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提高独立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学会自主创新,学会欣赏美、创造美。

2、主要任务

(1)通过特长生培养计划的实施挖掘学生潜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使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发挥,使学校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

(2)使教师和学生真正确立等级加特长的评价方式,教师要彻底改变教育教学观念,特别是不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惟一标准。

(3)鼓励、关注、培养在艺术等方面出类拔萃的学生,使他们得到更好的发展空间,能够不断进步,培养出我校在艺术发展方面的“名学生”。努力适应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模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优秀的艺术人才。

3、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选拔学生、确定培养目标与方法

工作重心定位在加强各科教学工作的规范性、提高教学效率及特长生培养制度的可操作性上,这段时间教师从自己的日常教学工作中选拔有专长及发展潜力的学生作为初步的培养对象(可根据学生发展情况进行调整),依据具体情况确立培养目标与采取的措施,并初步实施计划。

第二阶段:具体实施完善阶段

培养出类拔萃的学生,使他们在原来基础上能够不断进步,培养出艺术方面的出色人才,积极组织和参加各种活动,并能取得优异的成果,使学生勇于展现自己的能力,有良好的道德和心理意志品质。

第三阶段: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

通过以上工作使学校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涌现出越来越多具有专长甚至多才多艺的学生。 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优秀的艺术人才。

4、主要措施:

(1)创设适合学生自主发展的环境和氛围:给学生自由的选择空间,由他们自主选择喜爱的艺术类型,教师应根据学生自身情况及时给予学生合理的建议和意见。

(2)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组织绘画、摄影、书法、音乐等多种艺术形式的比赛等。

(3)按照教学有特色、学生有专长的思路,突出艺术教育的位置,本着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在加强课堂教学的同时,充分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开设音乐、美术等兴趣小组。 选拔优秀的艺术特长生组建专门的艺术班,因材施教。

(三)通过研究,开发出适合我校的校本课程,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为实现让学生全面发展、特长发展的教育理想提供了一条良好的教育途径。

校本(school-base),意为“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就是“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我校以高二高三两个年级的艺术班为教学主体,实施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课程教学。

1、拟订办学目标,制订教学大纲

办学目标是整个校本课程的指南,我们拟订了具有艺术班办学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艺术班的办学目标是:“以素质教育观为指导,在要求学生学好普通高中各学科文化课的同时,依据学生个性发展需要与社会发展需要,充分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大力提高学生的艺术专业水平,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艺术高校输送优质生源,为现代社会培养有艺术专长人才。”根据办学目标,拟出了三年培养工程的教学大纲,为每一个学年、每一个教学时段设定了教学方向,使教学方向不至于盲目。

2、编辑精选教材,构建课程体系

艺术班的艺术专业课没有现成的教材,课程设置也需要我们依据艺术特长发展的要求从实际出发制定。艺术教研组的老师费尽心力地进行构建课程体系的研究。他们收集各类可借鉴的教材资料,反复阅读,精选编辑,编写了艺术班的音乐、美术专业课教材(教学案)。他们通过走访高校,参观艺校,从本校课程开设实际以及学生的艺术素质情况出发,建立起艺术班艺术专业课程体系。高

二、高三年级成立艺术班,详细制定教学计划。 第一阶段:(高二年级)

l、教学时间:9月上旬一10月上旬。

2、教学内容:素描静物写生。

3、教学重点:掌握初步的造型方法和明暗关系。

4、教学难点:观察方法,作画步骤。

5、对

策:用直线打轮廓,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练习用排线画出三大面、五调子。教会他们用整体观察方法和从“整体一局部一整体”的作画步骤。

第二阶段:

1、教学时间:10月中旬一11月上旬。

2、教学内容:素描石膏像写生。

3、教学重点:掌握石膏人像的造型能力。

4、教学难点:虚实关系。

5、对

策:用比较法练习石膏人像的轮廓、结构,继续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在运用五调子的同时,要注意前后虚实关系的变化。

第三阶段:

1、教学时间:11月中旬一12月下旬。

2、教学内容;素描人头像写生。

3、教学重点:三停五眼的运用,特征的掌握。

4、教学难点:体积感、质感。

5、对

策:用三停五眼的比例关系画准人像的透视关系。造型注重人像特征的变化。加强人像的立体感和五官的质感、头部结构。

第四阶段:教学时间5—6月,色彩单个物体训练。

第五阶段:(高三年级)

l、教学时间:8月上旬一9月上旬。

2、教学内容:素描半身人像写生。

3、教学重点:构图的技巧,头、手的刻画,衣服的处理。

4、教学难点:半身的头、身、手的比例关系。

5、对

策:学会用比较法画准构图,强调头和手的动态、刻画、衣服处理的淡化。注重掌握头、身、手比例关系的练习。

第六阶段:

1、教学时间:9月中旬一10月上旬。

2、教学内容:色彩静物写生。

3、教学重点:色彩静物的调色,作画步骤。

4、教学难点:色彩关系。

5、对

策:学会色彩的调色、笔法的练习和一般作画步骤。用比较法观察、掌握静物色彩关系。

第七阶段:

1、教学时间:10月中旬一12月上旬。

2、教学内容:素描半身人像写生,色彩静物默写。

3、教学重点:半身身体的画法,手的技法,静物默写的技法。

4、教学难点:人像的造型,色彩的关系。

5、对

策:在头部刻画较好的情况下,处理好衣服是重要的。掌握默写静物的步骤和布、瓶、器具、水果等的色彩塑造。

例如:美术类专业课开设五门课程:(1)素描头像训练,通过线条的练习、色度变化的练习、立体框架的练习、头像写生的方法与步骤、技法种种浅析、素描头像常见的毛病分析。(2)色彩静物写真,通过构图、铺大体明暗关系、深入刻画、调整处理,做到布局合理,空间层次清晰,形体表现充分,主次明确,色调统一。(3)速写——人物态速写、场景速写、风景速写、人物慢写。(4)创作——名作欣赏、构图原理、表现技法、命题创作、插图、连环画。(5)设计——写生变形、适合纹样、二方连续、装饰图案、装饰画、平面设计。

例如:美术欣赏教学中,通过戏剧脸谱的欣赏和绘制练习,使学生了解脸谱是我国民族戏剧的一种独特的面部化妆造型艺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民族艺术的思想感情和耐心细致的工作习惯,掌握基本的脸谱配色,得到美的陶冶。课前准备:根据所发的脸谱资料自选一例形象进行拷贝,绘出脸部的黑白关系。教学方法:提出戏剧观众较少的问题,从欣赏戏曲剧照入手,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调动他们学习脸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运用教具、范围以及电化教学手段,讲述、提问、演示和课堂练习相结合,突出重点,侧重难点,布置适量作业巩固所学知识,作业时老师有重点,巡回辅导。重点难点:脸谱(包括盔头、髯口)图案尤其是色彩的象征意义(重点);符合人物形象独特个性,身份及容貌的色彩设计(难点)。作业要求:针对不同形象设计不同的色彩,使之与人物形象独特个性,身份及容貌相符合;作业色彩饱和匀称,工整美观。

剪纸教学中,通过单一对称图案和它们的变化、四角星图案和它们的变化、五角星图案和它们的变化、三角星图案和它们的变化、圆形图案和它们的变化、折叠剪纸实际运用举例等方法,学生通过巧妙的构思和折叠,二三剪,便可剪出令人喜出望外的图案来,给人们以美的享受,给节日增添欢乐。又如:音乐类专业课程开设声乐、视唱、练耳、基本乐理、钢琴、舞蹈六门主要课程,突出声乐,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基本素质。我们又为美术、音乐各门课程的不同的学习阶段,设置了不同的教学要求和目标,形成了一套可操作的专业课程体系。文化课基本上按普通高中课程开设。

3、进行教改研究,创新教学方法

艺术班的办学模式经历了反复改进,不断创新,不断完善的过程。老师们在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下,遵循因材施教,创设了灵活多样的艺术课堂授课形式。例如:音乐的“大班授课与个别指导融合”模式、“互动课堂”模式、“以情激情”模式、“音色分类教学”模式、“多媒体辅助教学”模式、“体验式教学”模式等;美术的“中短期交替训练”模式、“跨级混班互补教学”模式、“网络资源辅助教学”模式等,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艺术组教师的不断的探索,反复的实验,使艺术班的教学模式得以构建、完善。

4、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升艺术特长生的培养效率。课题组研究成员翟忠亮老师,结合音乐特长生培养的实践,探索出运用多媒体技术解决音乐特长生培养过程中若干问题的策略与技巧,辩正分析了多媒体技术在音乐特长生培养中应注意的许多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操作指导意义与价值?他在《一杯酒》的示范教学研究以及特长生的个别指导训练中,多媒体技术的娴熟合理运用,使他的课堂神采飞扬,使他的教学如虎添翼。

(四)通过研究,初步构建艺术特长生培养的发展性评价体系,达成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全面发展的双丰收。

1、评价目标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的教学,促进艺术课程不断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掌握艺术知识、技能的情况,更要重视对学生艺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强化评价的诊断、发展功能及内在激励作用,阶段性弱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

2、评价原则

(1)评价对象的主体性:学生是评价的主体,让学生在评价中实现学生、教师、家长的多向交流,在评价中进行自我反思,自我学习、自我教育,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

(2)评价内容的多元性:采取多种形式针对学生不同的艺术学习活动进行评价,评价的内容不但包括学生的知识技能,更包括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学习方法等等方面。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张扬。

(3)评价形式的多样性:既有学期学习过程中对各课的学习情况的评价(过程性评价),也有学期结束后的活动表现测评(终结性评价);既有学生的作品展示,也有学生的自我反思;既有教师评价,也有同伴的评价和家长的反馈。力求多渠道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

(4)评价过程的开放性:打破传统评价的局限,不仅仅在学生校内的学习上,而且延伸到课外、社会中、家庭里,通过学生的自评、互评、家长评,对学生学习行为、情感、态度等进行全方位的评价。

3、评价内容:

(1)艺术特长生的综合评价。这个综合评价包含了特长生“思想品德表现”(100%)、“学业成绩”(100%)和“艺术素质”(100%)三大方面内容。其中“学业成绩”又分为“文化课程学习成绩”(70%)和“专业训练成绩”(30%)。

思想品德评价内容和标准,即《中学德育大纲》的规定:“分别评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等。”

学业成绩评价,即“文化课程学习成绩”权重分别为70%,和30%。这样评价对艺术特长生比较客观合理。学习成绩加入了专业训练成绩以后,学生评优标准的平衡问题,班级成绩评价标准的平衡问题等都研究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2)对专业训练教师的评价。专业训练教师的评价区别于一般教师的评价的是,工作成绩这一块是将艺术特长生的思想表现、专业成绩与文化成绩捆绑在一起纳入考核的。

(3)对艺术特长生文化课教师的评价。特长生的文化课教师的评价区别于一般教师的评价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是70%的文化课学习成绩和30%的专业训练成绩的综合。

(4)对艺术特长生班级教育管理的评价。艺术班教育管理评价区别于其他班级的是,以艺术特长生综合评价为基础。在学习成绩方面,特长生班级有异于他班级的就是文化学习成绩与专业训练成绩的综合评价;在思想品德表现方面,有异于其他班级的是班级管理评分标准。

六、研究成果取得的社会效益

1、我校艺术特长生教育与研究取得的成绩。 (1)2005年、2006年2008年等多次获得东台市教育局表彰的艺术教育(小专业)高考特别奖;艺术组老师多人次被上级有关部门彰为艺术教育先进个人;在市内外举行的文艺汇演中我校多次获奖;一批艺术教育论文相继发表。

(2)近年来每年向高等艺术院校输送数十名合格新生,许多特长生走上地方企事业单位后成为能够承担艺术设计等专业性较强的工作的初级技术人员,特长生培养直接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

2、本课题研究的校本课程初步形成体系,已经向部分兄弟学校推广,市内兄弟学校,参与本课题衔接研究的小学、初中以及一些高校和社会艺术培训团体每年来我校进行考察学习交流的达数十批次;对周边地区各中小学的艺术教育工作的发挥了积极的辐射影响;艺术教育成果延伸到社会,赢得了社会的认同与赞誉。

七、课题研究的反思及展望

1、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课题研究,必须以实事求是、客观、科学的态度进行调查研究,重实证、重数据、重理性地进行科学论证;

2、运用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课题研究,运用统计学原理科学地收集数据,合理运用调查法、统计法、实地考证等方法进行研究;

3、研究人员必须加强艺术教育理论学习,认真钻研新课程标准,提高自身文化艺术修养,抓住中学艺术教育的本质,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开展教学实验。

4、及时慎重、细致地收集、整理、分析实验资料,收录课堂实验成果和体会,才能保证课题研究获得良好的成果;

5、课题研究中注意发挥一线教师的作用,调动学生积极配合参与教学实践活动。

6、注意资源拓展途径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如学校活动(课堂教学和校园文化艺术节)、第二课堂和校外社区(各类艺术培训)等,提高课题研究效度。

7、艺术特长生培养有很多衔接环节,应当进一步重视其各个学段的衔接研究,谋求区域性艺术教育资源的整合。

8、对实践经验的理性思考与提炼,是课题研究的重要环节。

反思我们的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显然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实践探索,还有很多工作需要我们去完善。

我校开展新课程背景下艺术特长生培养的研究成果证明: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开展素质教育的创新,必须在全面育人的办学思想指导下,充分挖掘本校的传统办学资源和整合学校现代教育资源,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人才培养目标,选准课改的切入口,以点带面,以特色带整体,从而实现学校素质教育的目标,实施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策略,实现“创特色,争一流”学校发展目标。我校以艺术特长生培养的教育创新为切入点,全面推进学校的素质教育的探索实验是卓有成效的。继续探索新课程改革下普通高中艺术特长生的培养规律,开发校本课程,开展教育创新,创办学校教育特色,一定会摘得素质教育的胜利果实。

主要参考文献:

1.[美] Priscilla Norton & Karin M.Wiburg.吴洪健 倪男奇译.信息技术与教学创新[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2.沈亚强等.现代教育技术基础[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

3.李丕显.审美教育概论[M].山东: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1

4.魏所康.创新教育论[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5.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更新教育观念报告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6.阮承发.中小学管理学[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1994

7.萧宗介六.学校管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8.吴志宏 冯大鸣 周嘉方.新编教育管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9.吴为山.雕塑的诗性[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艺术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12.王志生.新课程背景下古诗鉴赏教学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13.王志生.对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一定要抓紧抓好[J].

中小学校长,2002,(8)

14.王志生 刘俊良.新课程背景下普通高中艺术特长生培养的研究[J].科技文汇,2007,(2)

15.刘俊良.多媒体技术在美术特长生培养中的研究应用[J].

现代教育报,2008,(9)

16.王志生.倡导科学办学理念,促进师生共同发展[J].

盐城晚报,2005,(9)

17.花梅.走近英国教育.东台教育网,2006

18.翟忠亮.一杯酒[《中小学音乐优质课》系列电视教材].中央电化教育馆,2006 19.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校本教研与专业[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0.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与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1.王铁军.中小学科学研究与应用[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2.邬志辉.中国教育现代化新视野[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3.包秋.世界教育发展趋势与中国教育改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24.程振响 王一军.课程教学理念与实践引领[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5.顾明远 孟繁华.国际教育新理念[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6

26.霍华德.加德纳著,沈致隆译。多元智能[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27.钟启泉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纳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8.荆建华.智力多元论对教育的启示[J].河南教育,1999,(5)

29.王斌华.校本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30.王敏.艺术教育的教学艺术[D].郭声健艺术教育网,2006

31.王立杰.关于加强艺体特长生培养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1,(9)

32.于丽琴 邹本杰.对特长生教育方位的思考[J].山东青岛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4)

2008.12

《新课程改革下普通高中艺术特长生培养的研究》

浅谈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培养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探索

语文质疑能力

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语文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论文

培养孩子质疑能力反思

培养质疑解疑的能力

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探索低段语文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探索低段语文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