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科学老师

发布时间:2020-03-03 21:17:4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一单元(天气)复习题

一、名词

(1)天气:指的是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 (2)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二、填空:

1、在观察天气时,把影响天气变化的因素联系起来考虑,会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天气),(网状图)能使这种联系变得更加清晰。

2、(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

3、在天气日历中,我们可以使用一些(天气符号)来记录(云量)(降水量)(风速)和(风向)等。

4、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和降水情况)、(风速和风向)。

5、(风向)指风吹来的方向,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方向)。

6、一天中(午后14时)气温最高,(晚上)、(早晨)气温最低。 7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

8、气象学家通常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

9、(风速)和(风向)是用来描述风的基本特征。

10、(降水)是天气的基本特征,也是天气日历中的重要数据。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11、(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12、在天气日历中,我们已经使用了(晴天)(多云)(阴天)等来描述和记录对云量的观察。

13气象学家在对云描述通常把云分成三类(积云)(层云)(卷云)。

14、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层状云是(层云),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积云),纤细的羽状云是(卷云)。

15、对天气信息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 某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16、我们可以从(云量)、(降雨量)、(气温)、(风向)、(风速)五方面观察天气特征。

17、对测量的温度进行比较和分析,确定只有(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

18、把风速分为(无风)、(微风)、和(大风)三个等级。还可以用(0、

1、

2、)来代替。

19、天空中漂浮的云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它们的形状千姿百态。

20、下雨的等级分: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

三、简答题

1、怎样制作雨量器?

○1找一个直筒透明的杯子,○2以毫米为单位,利用刻度尺在纸条上做好刻度,略小于杯子高度,○3用透明胶带把纸条粘在杯子上,刻度的底部正好和杯子内侧底部对齐,○4在杯子背面贴上小组的名字。

2、怎样测量降水量? 答:把自制的简易雨量器放在没有遮挡的空地,收集24小时内的雨水,收集后读取雨量器上的刻度数,就知道降水量了。

2、如何判断晴天、多云和阴天?

把天空当作一个圆,把圆平均分成四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里,按照云在天空中所占的多少进行区分。

多云

阴天

3、描述风向的八个方位是: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4、天气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有云,有可能下雨,下雨天气凉爽,但是不能到室外上体育课;有云有可能有风,有风天气凉爽,但是要多穿衣服,走路困难。

5、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确定方位和测量风向?

可以用指南针或周围的自然景物来确定方位,然后再观测风向标箭头的指向。

6、人们永远无法改变天气。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现在科技越来越发达,人们可以提前预测天气,也可以根据需要改变天气。例如,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当晚有雨,这样会影响开幕式,利用播云驱雨的方法使开幕式顺利进行。

7、天气对生活的影响?

答:有风要多穿衣服,走路困难。下雨在室外上体育课,但是天气凉爽。有雾看不清路不能开车。有雪可以堆雪人、打雪仗,但是路面滑

第二单元(溶解)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溶解:物质在水中化成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或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

二、填空题

1、人们常用高锰酸钾来(消毒)和(防腐)。

2、某些固体物质溶解在水里,能够形成(均匀)、(透明)、(稳定)的溶液。

3、汽水中的气体是通过(加压)、或(化学方法)溶解的,所以瓶一打开,气体就冒出来了。

4、水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之外,还能少量地溶解(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水中的(动物)和(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

5、在生产生活中,常常需要(加快)或(减慢)某种物质的溶解。

6、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个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内焰)次之,(焰心)的温度最低。

7、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决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

8、在盐水(还未完全蒸发之前)熄灭酒精灯。

9、酒精是容易(挥发)和(燃烧)的液体,万一有洒出的酒精在灯外燃烧,不要惊慌,可用湿抹布或沙土扑灭。

10、可溶性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依赖于三个主要因素(物体颗粒大小,即表面积的大小),(水的温度)、(液体是否被搅动)

11、100毫升水中最多能溶解(36克)食盐。(10克)小苏打。

12、把海水引进盐田,利用(太阳的热量)是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最后析出盐的结晶。

三、简答题。

1、描述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

把高锰酸钾放入水杯中,从上到下划过一道紫色的线,高锰酸钾沉到杯底慢慢扩散,下面的颜色较浓,上面的颜色较淡,直至完全溶解。

2、使用酒精灯应注意什么?

○1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决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 ○2加热完毕需要熄火时,可用灯帽将其盖灭,盖灭后需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绝对禁止用嘴吹灭火。

○3酒精是容易挥发和燃烧的液体,万一有洒出的酒精在灯外燃烧,不要惊慌,可用湿抹布或沙土扑灭。

3、能溶解在水中的物质有:高锰酸钾、食盐、糖、小苏打、胶水、酒精等。

4、不能溶解在水中的物质:面粉、沙、食用油、薯片、淀粉等

5、使用过滤装置过滤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1)往漏斗里倒液体时要沿着玻璃棒倒(2)玻璃棒要指着三层滤纸上(3)倒入漏斗中的液体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沿(4)漏斗低端要紧贴烧杯内壁。

6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固体不能无限的溶解在水中,100毫升水只能溶解36克食盐,液体可以无限的溶解在水中,酒精可以无限的溶解在水中。

四、实验题

1、设计实验:搅拌对食盐溶解快慢的影响。

实验器材:两份同样多的食盐、两个烧杯、水、搅拌棒。

实验过程:把两份同样多的食盐同时放入两杯水中,搅拌其中的一杯。 实验现象:搅拌的这杯溶解的快。 实验结论:搅拌能加快物质的溶解。

2、设计实验:温度对食盐溶解快慢的影响。

实验器材:两份同样多的食盐、一杯热水、一杯冷水。 实验过程:把两份同样多的食盐同时放入一杯冷水和热水中。 实验现象:热水杯中的食盐溶解的快。 实验结论:温度高能加快物质的溶解。

3、设计实验:颗粒大小对食盐溶解快慢的影响。 实验器材:两份同样多的食盐、两个烧杯、水。

实验过程:把两份同样多的食盐,一份碾碎,一份不碾碎,同时放入两杯水中。

实验现象:碾碎的这杯食盐溶解的快。 实验结论:碾碎能加快物质的溶解。

4、实验问题:用加热的方法能分离食盐和水吗?

实验器材:浓食盐水、酒精灯、石棉网、蒸发皿、三脚架、火柴。 实验过程:用酒精灯对蒸发皿里的浓食盐水加热。 实验现象:蒸发皿里有白色结晶。 实验结论:用加热的方法能分离食盐和水。

5、研究问题: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 研究准备:量筒、天平、小匙、搅拌棒、食盐、记录单

研究方法:

1、用量筒量100毫升水倒入杯子。

2、用天平把食盐分成两克的1分。

3、每次放入1分搅拌直到溶解,再放下一份,直到完全不能溶解为止,算出一共溶解了几克食盐。 研究结论:100毫升水大约能溶解36克食盐。 第三单元(声音)复习题

一、名称解释

1、振动:一个物体(比如音叉、钢尺、橡皮筋、铁钉等)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称为振动。

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二、填空题

1、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音叉上有(字母)和(数字),字母代表的是(音调),数字代表的是音叉每秒钟振动的次数。

2、声音有(强弱)、(高低)不同。

3、耳朵由(外耳)、(中耳 )、(内耳)三部分组成。

4、人们说话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蚊子发出的“嗡嗡”声是由(翅膀)振动产生的。

5、我们身上可以感受振动的器官(耳朵里的鼓膜),人身上振动的器官是(声带)

6、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音量的单位是(分贝)

7、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音高的单位(赫兹)。

8、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的。

9、(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声音是由(空气)传播的。

10、鼓膜很(薄),而且有弹性,即使是(很轻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

11、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声音在气体中传播速度(最慢),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12、杯子里的水(越多)声音(越低),杯子

里的水(越少)声音(越高)。

13、铁钉(越短)发出 的声音(越高), 铁钉(越长)发出的声音(越低)。

14、铁管(越细)发出的声音(越高),铁管(越粗)发出的声音(越低)。

15、小提琴发出的声音(高),大提琴发出的声音(低)。

三、简答题

1、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一个振动的物体会使它周围的空气发生振动,振动的空气达到我们的耳朵,敲打鼓膜并使它振动,耳朵中的听小骨再将振动传到充满液体的内耳,引起液体的振动,液体的振动导致听觉神经的移动产生了信号,大脑接受了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便感受到了声音。

2、用什么方法使发生罐的声音变轻?

(1)用手捂住发生罐(2)罐子外面包上厚纸(3)用海绵把豆子包住(4)把罐子里装满液体(5)把罐子内壁贴上布料(6)把豆子固定在罐子的内壁上。

3、怎样减少噪音?

(1)控制声源(2)控制声音传播的途经(3)采取个人保护措施。

4、描述橡皮筋发出的声音变化。

橡皮筋绷得紧,振动得快,发出的声音高。橡皮筋绷得松,振动得慢。发出的声音低。

5、为什么人们在月球上互相通话必须借助无线电?

在月球上,由于没有空气,即没有可以传播振动的物质,两个人即使相隔不远,也不能互相通话,必须要使用无线电设备。

7、为什么我们听到的声音有大有小?

因为外界各种不同的声音通过外耳传到鼓膜,鼓膜会产生不用的振动,所以听到的声音有大小不同。

8、生活中人们减少噪声的地方?

医院、教室、电影院、图书馆

四、实验题。

1、实验问题: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

实验过程:把一把钢尺(或塑料尺)伸出桌面8厘米、12厘米、16厘米、20厘米,用相同的力量拨动尺子。 实验现象:尺子短振动得快,尺子长振动得慢。 实验结论:振动得快声音高,振动得慢声音低。

1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固体不能无限的溶解在水中,100毫升水只能溶解36克食盐,液体可以无限的溶解在水中,酒精可以无限的溶解在水中。

2、证明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用鼓锤敲击鼓面,引起鼓面振动,产生了声音,由此证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复习题

一、填空题

1、骨骼:我们的身体里有一个支架,这就是骨骼。

2、我们的身体里有一个支架,这就是(骨骼)。骨骼支撑着我们的身体,(保护)着我们的内脏器官,使我们能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3、当我们跳动或深蹲的时候,(骨骼)(关节)(肌肉)都参与了活动,发生了变化。

4、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除(二氧化碳)。经常锻炼身体,会增大我们的肺活量,获得更多的(氧气)。

5、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通过血管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再排出体外。伴随身体运动量的增加,人需要更多的(氧气)(心跳)也就逐渐加快。以便输送出更多的血液

6、合理的(休息)与良好的(睡眠)会让心脏更好地工作,有利于我们的健康。

7、当我们跳动、奔跑起来的时候,都会消耗大量的(能量)(能量)来自我们每天所吃的(食物)。

8、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食物在(口腔)里被初步消化,在(胃)里被进一步消化。食物的营养主要在(小肠里)被吸收。

9(口腔)是食物(消化)开始的地方。牙齿由(门齿)(犬齿)(臼齿)组成。

10、从外形上,人的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

11、(牙齿)是我们身体重要的消化工具。不同形状的牙齿在消化食物的过程中发挥着各不相同的作用。

12、人的一切活动都需要(依靠身体各个器官的协同工作)才能完成。

13、用手拿起放在地上的哑铃的时候,(骨骼、关节和肌肉)都参与了活动。

14、(经常刷牙)可以预防龋齿。

15、食物通过(食道)运输到胃里,所以食道是一个管道里面很光滑。

16、食物在(胃)里被进一步磨碎和分解,所以胃能蠕动,并且胃壁的肌肉发达,同时胃液有助于消化。

17、食物在(小肠)里被吸收,小肠要足够长,才能有利于营养的吸收。

二、简答题

1、老人们常说的“细嚼慢咽”是什么道理? 答:这样做有利于食物在体内的消化。

2、怎样做会让心脏更好的工作?

答:尽管心脏每次跳动之后都会有短暂的休息,我们应该让心脏有更多的休息时间,在身体休息状态下,特别是睡眠的时候,氧气的需要量减少,每分钟心跳次数也会减少,心脏会得到较多的休息。所以合理的休息和良好的睡眠,会让心脏更好地工作,有利于我们的健康。

3、模拟心脏工作的实验:洗耳球代表心脏的心房和心室,手捏洗耳球的力量代表心肌的收缩功能,塑料管代表了血管,输送的水代表了血液。

4、与我们身体中的骨骼、关节和肌肉起着相似作用的物体。 (1)台灯的蛇皮管,类似人脊柱的结构。

(2)天线是万向节,相当于肩关节与髋关节的结构。 (3)门窗上的合页,类似身体各个部位的关节。 (4)挖掘机的液压动力部分类似于肌肉。 (5) 起重机的吊臂相当于手臂上的骨骼。

5、经常运动(或锻炼身体)对我们身体的好处?

○1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我们的骨骼粗壮、肌肉发达,关节更加灵活。 ○2经常锻炼身体,会增大肺活量,获得更多的氧气。 ○3经常锻炼身体,可以使我们的心脏更加健康。

6、心跳为什么会加快?

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通过血管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再排出体外。伴随身体运动量的增加,人需要更多的氧气,心跳也就逐渐加快。以便输送出更多的血液

7、口腔中的牙齿、舌头、唾液的作用。

牙齿的作用:把食物切断磨碎。舌头的作用:帮助搅拌混合食物,感觉食物味道。唾液的作用:帮助混合消化食物更好进行吸收。

8、牙齿的分类作用。

牙齿分门齿、犬齿、臼齿。门齿的作用:帮助切断食物。犬齿的作用:撕咬坚韧性食物。臼齿的作用:帮助磨碎食物。

科学老师述职报告

科学老师述职报告

教师节科学老师祝福语

三年级科学老师工作总结

小学科学老师学期工作总结

科学老师家长会发言稿

科学老师听课心得体会

科学老师家长会发言稿

三年级科学老师家长会发言稿

科学老师的家长会发言稿

科学老师
《科学老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我的科学老师 老师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