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高中物理第十三章光第3节光的干涉教案选修34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4 02:35:1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13.3光的干涉

物理核心素养主要由“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

面构成。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光的干涉现象及产生光干涉的条件.

2.理解光的干涉条纹形成原理,认识干涉条纹的特征.

3.通过观察实验,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的观察、表述、概括能力.

4.通过“扬氏双缝干涉”实验的学习,渗透科学家认识事物科学的物理思维方法.

二、重点、难点分析

1.波的干涉条件,相干光源.

2.如何用波动说来说明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怎么会出现时间上是稳定的,空间上存在着加强区和减弱区并且互相间隔,如何理解“加强”和“减弱”.

3.培养学生观察、表述、分析能力.

三、教具

1.演示水波干涉现象:频率可调的两个波源,发波水槽,投影幻灯,屏幕. 2.演示光的干涉现象:直丝白炽灯泡;单缝;双缝;红、绿、蓝、紫滤色片;光的干涉演示仪;激光干涉演示仪.

3.干涉图样示意挂图,为分析干涉所做的幻灯片;或电脑及干涉现象示意的动画软件.

四、主要教学过程

(一)引入

由机械波的干涉现象引入:首先演示“水波干涉现象”,并向学生提出问题. (1)这是什么现象?

(2)是否任何两列波在传播空间相遇都会产生这样的现象?

1 让学生回答,让学生描述稳定干涉现象的特征,指出干涉现象是两列波在空间相遇叠加的一种情景;一切波都能发生干涉现象,干涉现象是波特有的现象.要得到稳定干涉现象需是相干波源.

(二)教学过程设计

新课教学: 双缝干涉

1.什么是双缝干涉:平行的单色光照射到相距很近的双狭缝上,在狭缝后的光屏上出现亮暗相间条纹的现象叫做双缝干涉现象。

问题: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才能在屏幕上形成亮暗相间的条纹呢?根据波的叠加原理,可知: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的两列波,当两个波源的频率相同,振动状态完全相同或有恒定的相位差时,就会出现干涉现象。

2.形成光波干涉的条件

(1)两个光源的频率相同;

(2)两个光源的振动状态完全相同或有恒定的相位差。 如图所示的双缝干涉装置中,满足上述条件吗?为什么? 分析:一束激光被分成两束相当于两个波源,激光束的颜色没有发生变化,说明两个波源的频率一定相同;两条狭缝距离光源的距离相等,所以两个狭缝处波的振动状态相同。由此可见,通过双缝形成的两个波源就是相干光源。

问题:为什么在光屏上会形成亮暗相间的条纹呢?

如图,根据机械波的干涉理论可知,亮条纹出现的位置一定是波峰与波峰,或者波谷与波谷相遇的位置。我们可以肯定的说,P点就是亮条纹出现的位置,图中P点距S

1、S2距离相等,路程差:Δr=S1P-S2P=0应出现亮纹,中央亮条纹。不管波处于哪种初态,P点的振动总是波峰与波峰相遇或波谷与波谷相遇,振幅A总为A

1、A2之和,即P点总是振动加强点,应出现亮纹。

如果P1点也出现亮条纹,那么P1点距S

1、S2距离应满足什么条件呢?

Δr1=|S1P1-S2P1|=λ=2×

 2Δr2=|S1P2-S2P2|=2λ Δr3=|S1P3-S2P3|=3λ Δrn=|S1Pn-S2Pn|=nλ 它们对应产生第

2、

3、4„条明条纹,还有明条纹的地方吗?在P点下方,与P

1、P2等关于P对称的点也应是明条纹。

(1)形成亮条纹的条件:Δr=2n·

n=0,1,2„时,出现亮条纹。 2

暗条纹出现的位置:

根据波的叠加原理:在Q1点是波峰与波谷相遇,振动步调刚好相反。Q1点位置与两波源路程差:

2 Δr =|S1Q1-S2Q1|=Δr=|S1Q2-S2Q2|=2

35λ,λ„处,在P1P

2、P2P

3、„等明纹之间有第2条暗纹Q

2、第322条暗纹Q3„,哪位同学能用上面的方法写个通式,归纳一下。

(2)形成暗条纹的条件:Δr=(2n+1)

,n=0、

1、2„时,出现暗纹。 2 3

高中物理第十三章光第3节光的干涉教案选修34教案

高中物理第十三章光3光的干涉课堂互动学案选修34教案

高中物理 第十三章 5光的衍射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4

高中物理 4.4 光的干涉教案 粤教版选修34

高中物理 《光学光的干涉》教案 沪科版选修34

鲁科版 选修34 51 光的干涉 (教案)

光的干涉教案

光的干涉

(精品)高二物理教案:13.3 光的干涉 (新人教版选修34)

高中物理选修34全套教案(人教版)

高中物理第十三章光第3节光的干涉教案选修34教案
《高中物理第十三章光第3节光的干涉教案选修34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