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1 17:58:5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 五 课 《故 乡》 教学目标:

1.本课与前课是同一主题的内容。因为“故乡”是“家”的扩大,是大的家,让我们从音乐作品中领悟爱家,爱故乡的做人基本素质。并通过聆听、表演、画画、写写、讲讲等多种艺术形式,表达自己对故乡的爱。

2.继续唱好二声部合唱

3.了解变拍子与变音记号。

4.从实践中初步接触变奏的创作练习。 教学重难点: 1.变拍子的掌握。 2.二声部的合唱训练。 教学安排:三课时

第 一 课 时

课时目标:

通过聆听,让学生从音乐作品中领悟爱家,爱故乡的做人基本素质。并通过多种艺术形式,表达自己对故乡的爱。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 聆听《谁不说俺家乡好》

1.课前请几位同学在网上或图书馆寻找关于影片《红日》的剧情,在课上简单向大家作一介绍。

2.把歌曲或歌词用投影片在屏幕上展示。 3.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情感。

4.师生议论歌曲内容:对家乡的赞美,对解放区的赞美。

5.聆听歌曲。(师生可随录音轻轻哼唱,体验人们对家乡的爱) 6.完整演唱歌曲。(随伴奏带,师带生演唱)体验人们对家乡的爱。 7.小结:解放区的人民对家乡的爱。 三. 聆听《思乡曲》 1.师简介

由介绍《中国少年儿童队队歌》——作者:马思聪——《思乡曲》创作背景。

2.学唱内蒙古民歌《城墙上的跑马》曲调,并要求能背唱(该曲调即教材本曲的主题) 3.初听乐曲

设问:当你听到内蒙古民歌《城墙上的跑马》曲调时,请举手。 4.聆听乐曲

设问:小提琴独奏《思乡曲》给你什么感受?

5.小结,乐曲表现了远离故乡的人们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四. 聆听《乡间的小路》 1.直接导入,初听歌曲

设问:这是什么地区的歌曲?(台湾校园歌曲) 歌曲反映了什么内容?(作者对故乡的热爱)

讨论以上问题,不清楚可再听范唱。

2.把歌曲通过投影在屏幕上展示。听一遍曲调范奏,学生再进行划拍练习。 3.边看歌曲边听录音,以加深对歌曲的印象,允许同学轻声随录音哼唱。

1 4.结合曲调讲解变拍子。

5.学唱前8小节曲调,要求打出每小节的强拍。 6.师生讨论歌曲给自己的感受。

7.以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作倾诉的歌唱,以第一主人翁的身份投入到歌声中去表现 8.小结: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是多么的萧洒,让人流连忘返。

第 二 课 时

课时目标:

一、能够用轻柔和谐的声音唱好歌曲二声部合唱;

二、通过亲身体验,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歌!

二、表演《故乡的小路》

1.直接导入:我们自己来表演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2.聆听范唱,提出三个要求。 (1) 歌曲有内容是什么?

(2) 由几个声部组成?

(3) 随范唱划指挥图式,有什么发现? 3.讨论以上三个问题。

4.听一遍曲调范奏,生进行划拍练习。 5.结合曲调讲解变拍子。

6.学唱前8小节曲调,要求打出每小节的强拍。

7.在前8小节唱得非常熟练的基础上,把全班分为两个声部,分声部各学唱自己的声部曲调。

8.弱起小节不从理论上去讲,而是从歌词的重音布局去阐述。如“我那故乡的小路”其重音在“故”字上,这样学生很自然把弱起小节唱好。

9.歌曲的高潮是第二部分,也是本歌曲的重点与难点,要以对故乡的“弯弯小路”与“路旁小花”的思念之情作倾诉的歌唱,以第一主人翁“我”的身份投入到歌声之中去表现。

10.设计打击乐伴奏,注意4/4与3/4的变换。 分组讨论,展示。

师给予评价和激励。

三、课堂小结,师生再见!

第 三 课 时

课时目标:

一、学会用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如今家乡山连山》

二、通过亲身体验,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歌!

二、表演《如今家乡山连山》

1.歌曲以天真而富有想象力的描述,表达少儿对家乡的赞美。所以演唱时要把这种欢乐的情绪,天真可爱的形象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2.用多种形式学习歌曲。

(1) 第

一、二句的曲调学习,通过听辩相同与不同小节进行识谱学唱。

2 (2) 二声部分唱4小节,可作为发声训练,顿音要唱得有弹性,表达一种开怀大笑的情绪。

(3) 最后二句的曲调学习采用听唱与视唱相结合的手段学唱。

(4) 当曲调熟练后,先可用衬字“对方”唱,在此基础上再唱歌词,并唱好语气的起伏。

(5) 在歌曲唱得较有情感,熟练的基础上分组自编表演唱。 (6) 各组展示。

3.小结:纯朴、天真、可爱的故乡情。

第六课 欢乐少年

教学目标:

一、以不同的风格与形式,去表现不同层面的少年活泼欢乐的情绪。

二、在前面几课曲调填空、改变等练习的基础上,进行曲调最后2小节的创作,感受曲调的结束感。

三、在歌唱实践中掌握下滑音唱法。

四、学习竖笛#

5、#

2、#4的指法,并进行三声部曲调的吹奏练习。 教学重难点:

一、感受、并表现音乐不同的风格、情绪。

二、竖笛#

5、#

2、#4的指法,及三声部曲调的吹奏练习。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课时目标:

一、通过学唱《叮铃铃》表现少年活泼欢乐的情绪。

二、通过聆听《可喜的一天》,感受苏联少年儿童幸福的生活和美好的理想。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歌!

二、表演《叮铃铃》

(一)节奏导入。设问:这两个小节你能听出是什么声音?——铃声——哪里来的铃声。请听

(二)听范唱。歌曲表现了什么内容?两段歌词,两种铃声,你能说一说吗?他们各自表现了少年怎样的心情与情景?

(三)学习歌曲曲调。

1、歌曲的前4小节是全曲的主题音调,学好这4小节至关重要。可跟琴模唱后加试唱,唱好这4小节。

2、从第5小节到第12小节让学生自学试唱歌谱。然后流畅地唱好齐唱部分曲调。

3、二声部10个小节,分声部让学生自学。这两个声部节奏与旋律,学生基本上能视谱唱出。

4、这曲调要唱好的关键是要唱出湖南民歌的风格。这里包括装饰音、滑音、#5等技术上的处理。让学生在听辨的基础上模仿、练习。

(四)学唱歌曲时,衬词“罗”等要处理好,另外在顿音、渐强、渐弱处要唱出这一群少年活泼欢乐的性格。

(五)在较熟练地唱好歌曲的基础上,按教材上的伴奏要求,用竖笛为歌曲伴奏。

三、聆听《可喜的一天》

(一) 史地知识导入。

设问: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在哪里?在20世纪初著名的十月革命诞生了什么国家?(苏联)

谈话: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由苏联军队攻克柏林与英、美、法盟军会师,取得决定的胜利。本歌就是苏联影片《攻克柏林》的插曲。

(二) 聆听歌曲,并介绍歌曲的时代背景与内容。

(三) 朗读一遍歌词,旨在进一步体验歌曲内容。

(四) 再欣赏一遍歌曲。

(五) 师生议论从歌曲中获得的感受。

(六)完成课本上的练习:歌曲分为几部分?(两部分)用图形表现歌曲的不同部分。

(七)小结:本歌表达的是苏联少年儿童幸福的生活和美好的理想。

四、课堂小结,师生再见!

第 二 课 时

课时目标:

一、通过学唱《雏鹰之歌》表现少年活泼欢乐的情绪。

二、在歌唱实践中掌握下滑音唱法。

三、通过聆听音乐《罗马的松树》,体会欧洲意大利少年儿童们欢乐的活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歌!

二、表演《雏鹰之歌》

(一)背景介绍:20世纪90年代初的团中央发动的《跨世纪中国少年雏鹰行动》少先队教育活动,旨在把全国少年儿童培养成江总书记提出的“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的五自少年,做跨世纪的接班人。本歌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而创作的歌曲。

(二)听范唱,每遍都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这首歌的风格性很强所以多听范唱对学好这首歌有很大的作用。

(三)学唱这首歌曲。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分为第一乐段的8小节,第二部分分为第二乐段的8小节。

(四)在学唱曲调时,可暂不唱滑音记号,当曲调基本学会,并能流畅的按规定速度唱谱时,才把歌词加上。

(五)在唱歌词时,适时按要求加上滑音记号,使歌曲的风格更浓郁,因此,可顺带讲下滑音记号唱法。

(六)该歌曲带有新疆地区的音调特征,所以打击乐器按×××××│节奏为歌曲伴奏,使歌曲的风格更强烈。

三、聆听《罗马的松树》

(一)设问导入:你们是否想了解欧洲南部的少年儿童们是怎样玩耍的?

(二) 初听《博尔盖塞别墅的松树》(不告诉曲名)。

设问:你们能从音乐声中想象这一群少年儿童在干什么?(学生们议论)

(三) 介绍作品名称及创作背景。

这是作曲家创作的一套描绘罗马风景人物的音乐组画——《罗马的松树》第一段博尔盖塞别墅的松树。描写一群天真活泼的少年儿童在罗马游览胜地博尔盖塞别墅的松林里跳舞、“打仗”、玩耍的情景。

(四) 聆听舞蹈的场面音乐——第一主题。

(五) 聆听第二主题旋律。

(六) 复听全曲:完成听音乐排序等要求。

(七) 小结:欧洲意大利少年儿童们欢乐的活动。

四、课堂小结,师生再见

第 三 课 时

课时目标:

一、在前面几课曲调填空、改变等练习的基础上,进行曲调最后2小节的创作,感受曲调的结束感。

二、学习竖笛#

5、#

2、#4的指法,并进行三声部曲调的吹奏练习。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歌! 二.听辨练习

(一)用钢琴分别弹奏这两段曲调。要求听辨这两段曲调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二)跟着钢琴模唱一遍,说出这两段曲调相同与不同之处。(节奏相同,曲调也基本相似。不同之处是第2小节的4升高半音为#4)

(三)用竖笛吹一吹,进一步巩固4与#4的音高关系。

三.创作活动

完成曲调最后2小节的创作,唱一唱,奏一奏。 注意:

(一)该创作活动旨在让学生创作的最后2小节要有结束感。从音乐的技术上讲就是调式感的问题,但与学生不讲调式问题,仅仅是感性上要求有结束感即可。

(二)从曲调的发展来看谱例1应该是do结尾,谱例2应该是la结束。但必须让学生在实践中去获得,而不是教师包办代替。

四、竖笛吹奏

(一)音阶练习:

1、大调音阶:1 2 3 4 5 6 7 i

2、小调音阶:6 7 1 2 3 4 5 6

(二)#

5、#

2、#4指法练习。

(三)和声小调音阶6 7 1 2 3 4 #5 6

(四)《多瑙河之波》三声部吹奏:

1、先练习前16个小节的一声部。注意连线及分句。

2、分声部练习吹奏,注意按指挥的手势整齐进入,休止处的节奏要准确。

3、合奏时要注意指挥的手势,要倾听各声部的音准和节奏。

二、三声部的音量要控制着,要突出第一声部的旋律。

4、在流畅地吹好前16小节的基础上,再吹奏后16小节的曲调。

第七课

一、教学目标:

1、能用自制乐器等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主题为“雨”。

2、进一步唱好二声部合唱。

3、“雨”是大自然中的一景。音乐惟妙惟肖地表现各种各样的雨景。让学生从音乐中感受到各种联想与想象,获得精神上的愉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演唱《踩雨》、《雨中》感受“雨”给我们带来的欢乐。

2、聆听《雨滴》、《踩雨》、《暴风雨》感受各中各样的雨景,并带给学生遐想。 难点:

根据本课内容学到的“小雨”、“大雨”、“暴雨”发挥自己的想象,创作音乐——命题创作。

三、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演唱《踩雨》、聆听《雨滴》

二、课时目标:

1、能演唱《踩雨》感受夏天雨中玩耍的情景。

2、聆听《雨滴》感受钢琴弹奏的雨滴。

3、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演唱出欢乐、活泼的心情。 难点:

自制乐器表现下雨时的音响效果。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歌曲《踩雨》

(一)导入:

夏日的雨声,沙沙沙;赤着脚丫踩在雨中,叭叭叭。这种声音能构成美妙的音乐吗?请听歌曲《踩雨》

(二)新授:

1、聆听范唱。

谁能模唱开始两小节“沙里格沙”?说明他既非常认真地听,又代表他的记忆力非常强。 谁能看着谱唱出开始两小节的曲调?

2、跟范唱演唱“沙里格沙”这句。

3、跟钢琴哼唱前12小节曲调,注意轻声唱。

4、学会曲调后轻轻填词演唱。

5、谁在夏天的雨中踩过雨?说说你当时的心情?

6、刚才我们从歌曲中了解到踩雨中的情节,那在音乐中又怎样来表达这种心情呢?(聆听后半部分)

7、跟钢琴哼唱。

6 注意附点八分音符,可能学生会唱错。在这里教师可范唱让学生发现不同。

8、完整演唱歌曲。

这首歌我们可分几部分呢?怎么来处理各部分演唱呢?

9、我们大家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要带着欢乐,活泼的心情,表现在夏天玩耍的情景。

三、聆听《雨滴》

你能听出钢琴弹奏的雨滴声吗?

1、聆听第一乐段给你什么感受?

聆听第二乐段在情绪上与第一乐段对比起什么变化?

2、介绍肖邦创作背景及生平。

3、小组合作用自制乐器来表现下雨时的音响效果。

四、课堂小结,师生再见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演唱《雨中》、聆听《踩雨》

二、课时目标:

1、能演唱《雨中》,要求学生身临其境地轻松活泼、风趣地表现歌曲。

2、聆听《踩雨》感受各中各样的雨景。

3、让学生从音乐中感受到各种联想与想象。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轻松活泼、风趣地表现歌曲。 难点:

轻松活泼、风趣地表现歌曲。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歌曲《雨中》

1、聆听《雨中》范唱

2、跟范唱做拍手节奏。

3、跟范唱唱衬词,再加上拍手。

4、聆听歌曲用笔圈出八分休止符。

5、跟范唱学唱后半拍起拍。

6、哼唱整首歌曲。

7、通过范唱来纠正出错的地方。

8、要求学生身临其境地轻松活泼、风趣地表现歌曲。

三、聆听《踩雨》

1、同一内容,但由于作曲者不一,歌曲的构思、风格与不一。上节课我们学唱了一首《踩雨》,今天我们来听另一首《踩雨》。

2、聆听《踩雨》

歌曲表现出怎样的情景?什么地方能产生回声?谈谈两首《踩雨》同工异曲之奥妙吗?

四、课堂小结,师生再见!

7 第三课时

一、教学内容:

演唱《雨中》第二声部、聆听《暴风雨》

二、课时目标:

1、聆听《暴风雨》感受音乐的表现变化无穷。

2、发挥想象,能够创作音乐。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轻松活泼、风趣地表现歌曲。 难点:创作音乐。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歌曲《雨中》第二声部

(一)引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雨中》,为了使歌曲更好听,我们今天来学二声部。

(二)新授:

1、学唱二声部曲调。

两声部合唱时用钢琴弹奏二声部旋律。

2、聆听范唱注意标有表情记号的演唱效果。

3、带感情演唱,注意各种表情记号的唱法。

三、聆听《暴风雨》

从乐曲的旋律中听到了你熟悉的主题吗?你认为这段音乐描写了那些场景?

1、再次聆听,边听边用神态、动作……表现你对音乐发展过程的感受。

2、根据本课内容各人找自己伙伴或单独发挥自己的想象,创作音乐——命题创作。

3、创作音乐表演

四、课堂小结,师生再见

第8课 《冬 雪》

一、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堆雪人》和《雪花带来冬天的梦》。

2.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感受歌曲所表现的明朗和欢乐的情绪。

3.指导学生在合唱时低声区保持气息和声音的高位置,并做到声部的和谐与统一。4.在新颖的教学环境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

1.学生能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堆雪人》和《雪花带来冬天的梦》。 2.初步学用模进方法演唱歌曲。

3.初步感受合唱,学好二声部旋律。

三、教学用具:

钢琴、录音机、挂图、水彩笔

四、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唱歌曲《雪花带来冬天的梦》。

2.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感受歌曲所表现的明朗和欢乐的情绪。

3.在新颖的教学环境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歌唱教学《雪花带来冬天的梦》

1.师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有哪些动物在冬天里会冬眠吗?

2.让我们再来欣赏一首歌曲,看看刚才你们所说的动物在不在里面。(欣赏《雪花带来冬天的梦》一遍)

3.你体会到他们用一种什么样的情绪在演唱。(再欣赏一遍)

4;跟着音乐轻唱全曲(一遍),并在间奏的时候拍拍手,唱出你觉得最美的一句旋律。 5.你觉得这首歌有没有比较难唱的一句?(反复练习节奏 XX | X.XX | X.XX | ) 6.用节奏呼应的游戏反复练习P50页第二行最后一小节到第三行第三小节 的旋律 7.完整的歌唱《雪花带来冬天的梦》(一遍),找出还需要解决的问题。

8.请再轻声歌唱全曲,根据音乐的速度、力度、情绪、节奏等把歌曲演唱得更好。(在演唱时也可加入拍手或“嘿嘿”等加以装饰)

三、欣赏《乘雪橇》

1.用钢琴试奏 P46页,学生跟着钢琴熟悉这段曲调。

2.初步感受音乐《乘雪橇》(一遍),说说这一曲调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 3.复听音乐(一遍),谈谈自己的感受,并说说音乐变化对音乐的表达有哪些作用? 4.再听音乐(一遍),从这首乐曲中你们都听到了些什么声音呢?(铃铛、马鞭、马儿嘶鸣。)

5.师总结:这是一首具有美国爵士乐风格的乐曲,讲述了小朋友们在雪地里玩耍时的情景,希望你们看到。

四、课堂小结,师生再见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唱歌曲《堆雪人》。

2.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感受歌曲所表现的明朗和欢乐的情绪。

3.在新颖的教学环境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复习

1.反复强调附点音符的节奏型,演唱歌曲《雪花带来冬天的梦》。演唱时在间奏部分加入拍手或“嘿嘿”等加以装饰。

三、歌曲《堆雪人》

1.展示中国地图,让同学在图中找出黑龙江、云南、海南、西藏所在的地理位置。 2.伴随着音乐《堆雪人》请同学谈想象中的雪景,揭示课题,启发学生对冬日环境的丰富想象或联想。

3.聆听《堆雪人》(一遍),说一说歌曲表现的是中国哪个地方的雪景呢? 4.复听(一遍),分析旋律特点,找出相似的旋律,并哼唱出来。提示这就是模进法。

9 5.用模进法试唱歌曲第一部分四个乐句。注意八分休止符的停顿和切分音的节奏特点。在休止符处用拍手代替。

6.反复练习节奏 a: OX XX | OX XX | b: X X X c: X X X = X X .7.有感情的演唱歌曲第一部分,用轻松欢快的情绪演唱“啦”。

8.跟着钢琴伴奏自学歌曲第二部分,注意结尾处休止符的节奏处理。 9.歌曲展示的是孩子们在银色的世界堆雪人、滚雪球、嬉戏的动人画面,根据歌词内容,以不同的情感、力度再次演唱好歌曲。

四、课堂小结,师生再见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感受歌曲所表现的明朗和欢乐的情绪。

2.指导学生在合唱时低声区保持气息和声音的高位置,并做到声部的和谐与统一。 3.在新颖的教学环境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复习

1.复习歌曲《堆雪人》一声部。

三、歌唱教学

1.熟悉歌曲《堆雪人》的二声部旋律,说说它和一声部相比又有什么特点和规律。(一遍)

2.范唱二声部的旋律,学生小声跟唱,在休止符处用拍手表示。

3.再次哼唱后,请学生自己评价一下刚才的表现。对不足的地方加以改正。 4.跟钢琴伴奏带着刚解决的问题有感情的演唱二声部。

5.复习一声部旋律,请二声部试着小声的跟唱。

6.根据歌词内容,以不同的情感、力度分别唱好《堆雪人》的齐唱及合唱部分。

四、聆听歌曲《踏雪寻梅》

1.聆听一首以雪景为题材的抒情歌曲《踏雪寻梅》,谈谈你听候的感受。(一遍) 2.简单介绍曲作者黄自以及代表作。(黄自:音乐教育家、作曲家。创作了交响乐、室内乐、清唱剧和歌曲等94首作品,代表作有《怀旧》、《长恨歌》、《玫瑰三原》、《抗敌歌》《九一八》等。

3.复听全曲,记住你觉得最美的一句,并哼唱出来。(一遍) 4.再次聆听后讨论歌曲表现什么内容?

5.跟着伴奏,用轻松愉快的心情轻唱主旋律。

6.师总结:全曲共19小节,为带再现的两段体结构。第一乐段共八小节,运用以跳进与级进交替的旋律,描绘了雪后天晴,主人公悠然自得的骑驴观景的画面。第二乐段顿音和休止符的运用使旋律灵活、跳跃,表现铃儿清脆的响声。

7.带着我们刚才的分析,跟着音乐小声歌唱歌曲。(两遍)

五、聆听京剧《打虎上山》

1.聆听《智取威虎山》选段《打虎上山》(一遍),说一说这是一首什么体裁的歌曲? 2.复听音乐《打虎上山》(一遍),跟随音乐讲解音乐所要表现的剧情和唱段背景。(引子部分表现莽莽林海、广阔雪原的壮丽景色,在紧密的节奏伴奏下杨子荣挥鞭疾驰在莽莽雪原的情景,接着唱段转入二黄导板杨子荣在乐队伴奏下逐渐表现气冲霄汉的战斗豪情。最后 10 为西皮快板,音乐转为急速,气愤热烈紧张,具有强烈战斗性,生动有力的表现出杨子荣“捣匪巢定叫它地覆天翻”的英雄气概。

3.再次聆听,把刚才分析的内容带入歌曲,哼唱主旋律。 4.再次聆听这段唱腔表现了什么?说明了一件什么事?

5.师总结:这段京剧唱腔表现的是杨子荣深入匪巢、消灭匪徒的豪情壮志。

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