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食品微生物学总结

发布时间:2020-03-03 00:01:0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1、巴斯德、科赫、列文虎克和李斯特分别对微生物学的发展有哪些贡献? 巴斯德--主要贡献:彻底否定了自然发生说证明发酵由微生物引起,发明巴氏消毒法,首次制成狂犬病疫苗

科赫—细菌学的奠基人,主要贡献:建立了微生物研究基本技术,包括细菌的分离纯化技术,培养基的设计、细菌染色技术。发现了许多病原菌,提出了科赫法则。

安东·列文虎克(1632~1723)—微生物学的先驱者,自制显微镜观察到微生物。 李斯特--提出手术中无菌操作的方法,建立了外科消毒术.弗来明—青霉素发现者,霉菌菌落周围出现抑制细菌现象

2、微生物的分类单元有哪些?基本分类单元是什么?

种以上可依次分成7级:界、门、纲、目、科、属、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每一分类单位之后可有亚门、亚纲、亚目、亚科.....概念:

肽聚糖:是由N-乙酰胞壁酸(NAM)和N-乙酰葡糖胺(NAG)以及短肽链(主要是四肽)组成的亚单位聚合而成的大分子聚合物。

伴孢晶体:少数芽孢杆菌在形成芽孢的同时,会在芽孢旁形成一个菱形、方形或不规则的碱溶性蛋白晶体称为伴胞晶体(即δ内毒素) 。

芽孢:某些细菌在其生长发育后期,在细胞内形成的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厚壁、含水量低、抗逆性强的休眠构造,称芽孢。

菌落:在固体培养基上(内)以母细胞为中心的一堆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构造的子细胞的群体。

病毒粒子:成熟的或结构完整、有感染性的病毒个体

温和噬菌体:在短时间内不能连续完成吸附、侵入、增值、成熟和裂解这五个阶段而实现繁殖的噬菌体

噬菌斑:噬菌体侵染细菌细胞,导致寄主细胞溶解死亡.因而在琼脂培养基表面形成的空斑

3、试述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肽聚糖单体构造差别。 组成成分不同:

革兰氏阳性菌:肽聚糖(基本结构),包括聚糖骨架,四肽侧链,五肽交联桥 磷壁酸(特殊成份),包括膜磷壁酸,壁磷壁酸 表面蛋白(特殊成分),包括SPA,M蛋白

革兰氏阴性菌:肽聚糖(基本结构),包括聚糖骨架,四肽侧链 外膜(特殊成分),包括脂蛋白,脂质双层,脂多糖

4、细菌细胞的一般构造特殊构造各有哪些?(一般构造了解)

一般构造:所有细菌都有.包括:细胞壁、细胞膜、拟核、间体、细胞质、核糖体、颗粒状内含物

特殊构造:并非所有细菌都有,只存在于某些细菌、甚至是某特定的生理阶段 包括:鞭毛、菌毛、性菌毛、糖被和芽孢

5、霉菌的菌丝根据有无隔膜可分为几类?各举一例?霉菌的繁殖方式可分为哪几类?分别可产生哪些孢子?

无隔菌丝 有隔菌丝 1)菌丝片段

2)孢子:无性孢子(孢囊孢子 ;分生孢子;节孢子;厚垣孢子);性孢子(卵孢子 ;接合孢子 ;子囊孢子;担孢子)

6、试比较毛霉、根霉、曲霉和青霉的异同。

7、病毒粒子包括哪些基本结构?并说明其化学组成 核衣壳(基本结构):

1)核酸→基因组: DNA/RNA(双股/单股)

2)衣壳→衣壳粒(形态亚单位)→多肽(结构亚单位) 营养:

8、什么叫生长因子?包括哪几类化合物?是否任何微生物都需要生长因子?如何满足微生物对生长因子的要求?

生长因子:通常指那些微生物生长所必需而且需要量很小,但微生物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以满足机体需要的有机化合物。

包括维生素、生物碱、卟啉、甾醇、短链的分支或直链脂肪酸、氨基酸等

不是,需要在充足氮 碳源 水 无机盐的条见下,有些不能生长,按微生物对生长因子的需要与否,可分为三种类型:

(1)生长因子自养型微生物

它们不需要从外界吸收任何生长因子

(2)生长因子异养型微生物

它们需要从外界吸收多种生长因子才能维持正常生长

(3)生长因子过量合成的微生物

少数微生物在其代谢活动中,能合成并大量分泌某种维生素等生长因子

9、简述细胞膜运送营养物质的四种方式及其特点

1)单纯扩散(simple diffusion or paive diffusion):又称被动运送,指细胞膜在无载体蛋白参与下,单纯依靠物理扩散方式让营养物质被动通过的一种运输方式。 2)促进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transport) :指溶质在运送过程中,必须借助细胞膜上的底物特异载体蛋白的协助,但不消耗能量的一类扩散性运送方式。 3)主动运送(Active transport) :指一类需要提供能量并通过细胞膜上特异性载体蛋白构象的变化,而使膜外环境中低浓度的溶质运入膜内的一种运送方式。是微生物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方式。

4)基团移位(Group translocation) :指溶质在运送过程中既需特异性载体蛋白的参与,又需消耗能量,而且溶质在运送前后还会发生分子结构变化的一种运送方式。

10、常见的培养四大类微生物的培养基是什么?

细菌: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放线菌:高氏一号培养基

霉菌:察氏合成培养基或 PDA (Potato-Dextrose-Agar) 酵母菌:麦芽汁培养基 代谢相关概念

有氧呼吸:底物按常规方式脱氢后,脱下的氢经呼吸链传递,最终被外源分子氧接受(分子氧作为最终氢受体)的氧化过程。

无氧呼吸:又称厌氧呼吸,指一类呼吸链末端的氢受体为外源无机氧化物(少数为有机氧化物)的生物氧化。这是一类在无氧条件下进行的、产能效率较低的特殊呼吸。

发酵:在生物氧化中发酵是指在无氧等外源氢受体的条件下,底物脱氢后所产生的还原力[H]不经过呼吸链传递而直接交给某一内源性中间代谢物接受,以实现底物水平磷酸化产能的一类生物氧化反应。 生长:

11、什么是纯培养?纯培养如何获得?

纯培养:微生物学中把从一个细胞或一群相同的细胞经过培养繁殖而得到的后代,称纯培养(物)。

获得纯培养的方法 :①液体稀释法 ②倾注平板法 ③平板涂布法 ④平板划线法 ⑤单细胞分离法 ⑥选择培养法

12、什么是生长曲线?试说明制作单细胞微生物生长曲线的方法。单细胞微生物的典型生长曲线可分几个时期?各有何特点? 在生产上延长稳定期和缩短延滞期(lag phase)的措施有哪些?

定量描述液体培养基中微生物群体生长规律的实验曲线,称为生长曲线 (Growth Curve)。 制作:将少量的纯种单细胞微生物接种到恒容积的液体培养基中,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每隔一定时间取样,测定单位体积里的细胞数。以培养时间为横坐标,以单位体积里的细胞数的对数值为纵坐标,绘制的曲线,即生长曲线。 生长曲线分为四个阶段:延滞期;对数期;稳定期;衰亡期。 1)延滞期:指将少量微生物接种到新鲜培养液中后,在开始培养的一段时间内,因代谢系统适应新环境的需要,细胞数目不增加的一段时期。 特点:①生长速率常数= 0 ②细胞体积增长,细胞内RNA 、DNA含量增高。

④合成代谢活跃,核糖体、酶类和ATP合成加快,易产生各种诱导酶。 ⑤对外界不

2)对数期

指在生长曲线中,紧接着延滞期的一段细胞数按几何级数增长的时期。

特点:①生长速率常数R最大,细胞每分裂一次(即繁殖一代)所需要的时间 ——代时或原生质增加一倍所需的倍增时间最短。 ②细胞进行平衡生长,菌体内各种成分最为均匀 ③酶系活跃,代谢旺盛。 3)稳定期(stationary phase) 又称恒定期或最高生长期。

特点:①生长速率常数R=0,新增殖的细胞数与老细胞的死亡数几乎相等,细胞

数目达到最高水平。

②细胞分裂速度下降,开始积累内含物,产芽孢的细菌开始产芽孢。 ③开始积累代谢产物。 4)衰亡期(decline phase)

特点:①微生物死亡数超过新增殖数,活菌数急剧下降,出现“负生长”。 ②细胞出现多形态,大小不等,有时出现畸型。有的微生物在此期会进一步合成或释放次生代谢物。芽孢菌的芽孢开始释放。

③因菌体本身产生的酶及代谢产物的作用,使菌体死亡、自溶等,发生自溶的菌生长曲线表现为向下跌落的趋势。良条件反应敏感,如氯化钠浓度、温度、抗生素等理化因素。

延长稳定期措施:①补充营养物质(补料);②调pH ;③调整温度等。 缩短延滞期措施:加大接种量、用对数期的作为菌种、用相应的培养基

13、根据微生物生长的最适温度不同,可以将微生物分为几种类型?

根据微生物生长 的温度范围,将微生物划分为三个类型: 1)低温型微生物(嗜冷微生物) 2)中温型微生物(嗜温微生物) 3)高温型微生物(嗜热微生物)

14、细菌和真菌常用的培养温度是多少?生长的适宜pH范围? 光合细菌生长的最适条件是①温度15~20℃时,光照30000~50000lx,培养基pH值为7.0;②温度25~30℃时,光照为3000~5000lx,培养基的pH值为7.0 培养真菌最适pH为4.0~6.0最适温度为22~28℃,某些深部感染的真菌则在37℃中生长最好。培养真菌需要较高的温度与氧气。

光复活作用:把经紫外线照射后的微生物立即暴露于可见光下时,可明显降低其死亡率的现象,称为光复活作用。

15、简述菌种保藏原理并说明几种常用菌种保藏方法

菌种保藏原理:首先要挑选典型菌种或典型培养物的优良纯种(最好是分生孢子、芽胞等休眠体);其次是要创造一个有利于它们长期休眠的良好环境条件,如干燥、低温、缺氧、避光、缺营养以及添加保护剂等。 常用菌种保藏方法:冰箱保藏法(斜面);冰箱保藏法(半固体);石蜡油封藏法;甘油悬液保藏法;沙土保藏法;冷冻干燥法;液氮保藏法。 生态:

共生:两种生物共居在一起,相互分工合作,相依为命,以至达到难分难解、合二为一的极其紧密的一种相互关系。

拮抗:又称抗生,指由某种生物所产生的特定代谢产物可抑制他种生物的生长发育甚至杀死它们的一种相互关系。 食品微生物部分:

概念:大肠菌群:是指在一定培养条件下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的需氧和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该菌群主要包括埃希氏菌属、肠杆菌属、柠檬酸杆菌属等细菌。

食物中毒:指经口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者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出现的非传染性的急性、亚急性疾病,称为食物中毒 商业灭菌:也可以叫做商业无菌,指食品经过杀菌处理后,按照所规定的微生物检验方法,在所检食品中无活的微生物检出或仅能检出合理范围内的非病原菌,是一个标准。

举出酸奶、纳豆菌、啤酒、葡萄酒、白酒、酱油、腐乳、丹贝生产中常用的生产菌种及其作用。

酱油是以蛋白质原料和淀粉质原料为主,经米曲霉等多种微生物共同发酵酿制而成。

丹贝:少孢根霉丹贝又称天培(Tempeh),是印度尼西亚的传统大豆发酵制品。 面包是以面粉为主要原料,以糖、油脂和鸡蛋等为辅料利用酵母菌发酵生产出来的一种发酵食品

啤酒是以优质大麦芽为主要原料,酒花、大米或玉米等为辅料,经过制麦、糖化、啤酒酵母发酵等工序酿制而成的一种含有CO

2、低酒精浓度和多种营养成分的饮料酒

葡萄酒:有酿酒酵母、葡萄酒有孢汉逊酵母(Hanseniaspora vineae)、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H.uvarum)等。酿酒酵母是主要的菌种,在健壮的葡萄上含量约为50 CFU/g 白酒:大曲白酒:用小麦、大麦等原料发酵制成。大曲中微生物主要是曲霉和酵母菌及少量细菌。小曲白酒:用米粉和米糠加中药发酵制成。麸曲白酒:用麸皮酒糟制成散状曲经发酵而成 腐乳:霉菌型腐乳有腐乳毛霉、鲁氏毛霉、总状毛霉、华根霉(Rhizopus chinensis)等。细菌型腐乳菌种微球菌属(克东腐乳)和枯草芽孢杆菌(武汉腐乳) 纳豆菌:属枯草芽孢杆菌纳豆菌亚种

普通酸奶:主要是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

嗜酸菌乳:主要用嗜酸乳杆菌或者嗜酸乳杆菌和其它乳酸菌的混合菌种。 双歧杆菌乳:主要是双歧杆菌和嗜热链球菌或嗜酸乳杆菌等的混合菌种。

益生菌乳:多数是由多菌种共发酵,常含有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或瑞士乳杆菌等

17、什么是水活度值?大多数细菌、酵母菌和霉菌生长的最低水活度?

水活度值是指食品在密闭容器内水的蒸汽压( P )与同温同压下的纯水蒸汽压 (P0 )之比值

微生物类群

最低Aw值范围

微生物类群

最低Aw值

大多数细菌

0.99~0.90

嗜盐性细菌

0.75

大多数酵母菌

0.94~0.88

耐高渗酵母

0.60 大多数霉菌

0.94~0.73

干性霉菌

0.65

19、一般从哪几个方面进行食品腐败变质的鉴定?

1、感官鉴定:主要检验食品的色泽、气味、口味、状态等。

2、化学鉴定:含氮量高的食品:常测定挥发性盐基总氮、三甲胺、组胺等。碳水化合物丰富的食品:常测定pH、有机酸含量等。

3、物理指标:测定食品浸出物的量、浸出液的电导度、折光率、冰点下降、黏度上升等指标。

4、微生物检验:常测定细菌总数、大肠菌群的近似数和霉菌等。一般食品中活菌数达到108cfu.g-1时,则可认为食品处于初期腐败阶段。 20、食品的微生物污染途径有哪些?

1、内源性污染

食品原料本身带有微生物。

2、外源性污染

通过水、空气污染、人及动物、加工设备及包装材料和土壤污染。

21、食品卫生标准中的微生物指标有哪些? 食品中微生物指标的常见检验项目如下: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计数、大肠杆菌计数、肠道致病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双岐杆菌、空肠弯曲菌、霉菌计数和酵母计数。

22、简述大肠菌群概念以及食品中大肠菌群最大可能数的检验意义。

大肠菌群(coliforms)是指在一定培养条件下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的需氧和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该菌群主要包括埃希氏菌属、肠杆菌属、柠檬酸杆菌属等细菌。大肠菌群被许多国家用作食品卫生质量评价的指标菌。 检测大肠菌群的食品卫生意义:它可作为粪便污染食品的指标菌,大肠菌群数的高低,表明了食品被粪便污染的程度和对人体健康危害性的大小。它可以作为肠道致病菌污染食品的指标菌,大肠菌群与肠道致病菌有相同来源,在外界环境中生存时间也与主要肠道致病菌相近。

23、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种类,致病性细菌举例。 按发病机理可分为三型:

①感染型中毒。细菌在食品中大量繁殖,摄取了这种带有大量活菌的食品,肠道粘膜受感染而发病。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变形杆菌、致病性大肠杆菌等皆可引起此型。

②毒素型中毒。由细菌在食品中繁殖时产生的毒素引起的中毒,摄入的食品中可以没有原来产毒的活菌。如肉毒中毒、葡萄球菌肠毒素中毒。

③过敏型。由于细菌的作用,食品中产生大量的有毒胺(如组胺)而使人产生过敏样症状的食物中毒,引起此型中毒的食品为不新鲜或腐败的鱼。含组胺较多的鱼为鲭科的鲐鱼,科的蓝圆和竹荚鱼,金枪鱼科的金枪鱼、扁舵鲣、鲔鱼和鲱科的沙丁鱼。这些鱼青皮红肉,即鱼皮为黑青色,而肉色较红,因其中血管系统较发达,含血红蛋白较多。引起此型中毒的细菌是含组胺酸脱羧酸酶的细菌,其中酶活性最强的为摩根氏变形杆菌、组胺无色杆菌和溶血性大肠杆菌。

细菌性食物中毒可按致病菌分类,分为沙门氏菌食物中毒、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肉毒梭状芽孢杆菌食物中毒等。

24、病原菌特性(金黄)。

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菌株可产生多种毒素和酶,致病性强。

产生的毒素和酶:主要有溶血毒素、杀白血球毒素、凝固酶、溶纤维蛋白酶、透明质酸酶、耐热核酸酶、剥脱性毒素、肠毒素等。

《食品微生物学》复习资料总结版

食品微生物学第二章总结[推荐]

食品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报告

食品微生物学考试答案

食品微生物学实验题目

《食品微生物学》授课教案

《食品微生物学》思考题(讨论)

医学微生物学总结

微生物学重点总结

食品微生物学总结
《食品微生物学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