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素质教育随想录之八

发布时间:2020-03-02 07:39:3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素质教育随想录之八 魏书生老师之断想 ——谈谈普通中小学青年教师专业技术领域的发展方向

山东省邹城市凫山街道三里小学

王忠伟

魏书生,男,1950年生,当代著名教育改革家。他自1978年任中学教师,至今已30多年,因他在教育改革中的突出成绩,先后荣获省功勋教师、语文特级教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中青年有突出贡献的专家,首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等殊荣。中国共产党第十

三、十

四、十

五、十六大代表,对我国语文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

1950年5月4日,出生于河北省交河县。1956年随父母迁居沈阳。1957年就读于沈阳和平区砂山一校。1963年小学毕业,考入沈阳市三十二中学读初中。1965年接触了对他此后生活发生重大影响的两本哲学书籍、 。1966年初中毕业。由于“*”开始,失去了升入高中读书的机会。1968年到辽宁省盘锦地区新建农场当下乡知识青年。1969年受上级指派在新建农场的红旗小学教书。1971年被招工到盘锦电机厂工作,任政工干事。1972年撰写专著(未出版)。1973年撰写专著《谈工作方法》(未出版)。被评为厂级领导接班人。197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因其尊孔及否定文化大革命受到批判,被工厂停职审查达一年之久。1978年2月到当地的盘锦盘山县三中做语文教师,半年后被任命为教导处主任。1979年3月开始第一轮教改实验,成果显著;12月在营口地区语文教研会上宣读论《作文教学改革》反映强烈。1980年撰写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开发智力资源》发表于杂志。1981年2月,被辽宁省政府授予“优秀班主任”称号;为杂志写作专栏文章。1982年5月,写作论文《初中“推普”五题》,6月,被中共辽宁省委和省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9月,中共盘山县委和县政府联合发出《关于在全县教育系统开展向魏书生同志学习的决定》1983年5月,被教育部、全国教育工会授予“五讲四美、为人师表”先进个人称号;12月,被辽宁省政府授予“五讲四美先进个人”称号,同月赴京参加全国中语年会其教改报告受到与会专家学者一致好评,其影响开始波及整个中国教育界。这一年,还陆续写作了《教给差生自学语文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人》、《研究学生心理,提高教学效率》、《既教作文,又教做人》、《育人先知人》、《在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智力初读》等一系列文章。

1984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班主任”:7月,在大连召开的全国中语会上,重点推广了魏书生的教书育人经验。

8月,中共辽宁省委和省政府联合作出《关于开展向魏书生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并授予他“特级教师”称号。这一年写作的文章有《感染熏陶,潜移默化》、《我的指导思想》等。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年轻的教育改革家——魏书生》。1985年被全国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写作《再谈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等文章。1986年3月,被任命为盘锦市实验中学的校长兼书记:6月,被中共辽宁省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同时盘锦市验中学被辽宁省政府确定为省重点中学。这一年写作的文章有《探索新时期理想教育的方法》等。1987年被国家教委授予“全国青少年德育教育先进工作者”称号;被辽宁省政府授予“特等劳动模范”称号;到香港考察并介绍学校管理自动化方法;10月参加中共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写作了《寓德育于语文教学之中》等文章。1988年4月,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89年被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授予“中青年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1990年3月,盘锦市教委在盘锦市实验中学召开学习魏书生教学经验交流会。

1991年7月,到拉萨讲学三天半,讲学校管理、班级管理、语文教学、怎样读一本语文书(孔繁森副市长一直陪同)。写作了《谈谈校长队伍建设》、《引导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等文章,主编了由辽宁民族出版社出版的《思维能力测验与引发》一书。1995年被省政府授予“功勋教师”称号:在漓江出版社出版了《魏书生文选》

一、二卷:兼任盘锦市教委副主任。1996年被省政府授予“模范校长”称号。7月到香港、澳门讲学。

1997年9月,到北京参加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1998年经评选被全国教育工会授予“中国十佳师德标兵”称号。1999年被盘锦市委、市政府授予“十佳公仆”称号。2000年3月,应邀到台湾省讲学。至此,魏书生讲学的足迹已遍及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和台、港、澳地区。

毫无疑问,魏书生老师的成长之路。是中学语文教师专业技术发展最具成功代表性的典范之一。魏书生老师的成功之路,为广大的普通中小学的青年教师在专业技术领域的成长提供了许多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也为广大普通中小学的青年教师面对五彩缤纷、复杂多样的大千世界,安心下来,埋头钻研教育教学业务提供了信念上的支撑。

回顾魏书生老师的成长之路,可以说是平凡之中的偶然孕育着不平凡的必然。魏老师的经历之中:不管是在求学的阶段,还是*时期在工厂及学校的遭遇及其坦然应对的态度,抑或以后在中学语文教学领域做出的非凡成功。都是在各个时期的特定历史条件下,通过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对客观条件能动的促进的结果。虽然魏老师曾经在著作里明确的谈到过,他本人反对“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的观点。但是,在他本人几十年的专业成长之路上。他确实时时刻刻的在改造着客观世界里与中学语文教学不相适应的部分。换句话说,他虽然渴望着在一个安静、平和的环境里全心全意的钻研教育教学业务。但也终摆脱不了“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的客观现实。在几十年的战天斗地的漫漫历程中,成就了在语文教学领域的一番伟业。由此可以看出,普通中小学青年教师在开始和发展自己专业技术的过程中注定是要经历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才有可能取得最后的成功。在这期间不可避免的要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 魏老师的成功之路,可以说是一路的“人间正道是沧桑”,其中发生的事情,牵扯到的人物已经是有目共睹。但是我认为,其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事件是:1965年接触了对他此后生活发生重大影响的两本哲学书籍、 。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真谛是引领各个领域的实践者,针对自己的专业,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基本原则。不好高骛远,不哗众取宠。而是脚踏实地的从解决自己身边出现的一些具体问题入手,作为教师来说,就是在解决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时刻遵循教育科学发展的必然规律。积小胜为大胜,使自己在教师专业技术领域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从无到有、由弱变强,最终走向成长壮大。完成像魏老师这样在专业技术领域中的成功。

总的来说:青年教师,初出茅庐之际,是可以在很多方面大显身手的。这里就牵扯到一个因材施教,量才使用的问题。

因材施教是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教师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有针对性的教学,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刚刚走上教学岗位的青年教师,也要对自己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进行正确的评估,选择适合自己特点的教学方法来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教学工作,发挥自己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激发培养自己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兴趣,树立自己专业成功的信心,从而促使自己在教育教学领域取得比较的全面发展。

量才使用是指:实践中,坚持“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的原则,不断挖掘人的优点和长处,而且使人的最大优势与相关岗位相匹配,让人的优势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创造出高价值。刚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有的专业知识基础比较牢固,就可以在教学中注意在培养特长生(包括各门学科)的方面积累经验,以期有所突破;有的组织能力比较强,就应该从管理学生入手,在班主任工作能力的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带动其他各项工作的良性可持续的发展;有的表达能力比较强,就应该在追求精讲多练的教学模式上取得进一步发展;有的青年教师比较具有亲和力,就应该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教学模式的发展完善的进程中争当开路人、、、、、、

凡此种种,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慢说在涵盖普通中小学各个专业,各个领域的无限的发展空间之中,就是单单高中语文教学这一特定领域,魏书生老师的成功也只是一家之说。所以对于青年教师来说,只要脚踏实地,不好高骛远,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时刻遵循教育教学工作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规律,忍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持之以恒,小小三尺讲台那可真是“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素质教育随想录之一

素质教育随想录之二十五

素质教育随想录之十七

随想录读后感

《随想录》读后感

随想录读后感

随想录读书笔记

《随想录》读书笔记

《随想录》读后感

《随想录》读后感

素质教育随想录之八
《素质教育随想录之八.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