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随想录》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0-03-03 17:36:1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随想录》读后感

《随想录》是老舍先生的暮年之作。在这本书里,积蓄了他一生的感悟,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绵延的感染力,使自己的心境渐渐升华。以下是我读完《随想录》第一集的所感所想。

《随想录》总结了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教训,挖掘了知识分子的心理缺陷,提倡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和*博物馆。写得沉重、真诚、深刻,被文学界誉为‚一部说真话的大书‛。巴金因此被誉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良心‛。

我认为,巴金之所以被誉为‚当代知识分子的良心‛,一方面源于他对读者的负责,另一方面是对他自身而言。

经过十年浩劫,他开始在写作中不断探索,在探索中逐渐认识自己,开始对自己进行剖析,进行反省。他发觉自己在建国以来,没有了自己的理想,一味地想自保,一味地依顺,他曾无实在根据地批判过人,而在心灵上倍受煎熬。所有的一切,他把所有的一切看做体内的脓血,势必除之而后快,以免毒害全身,病入膏肓。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他在呼唤着自己的良心,事实证明,他做到了:他视笔如刀,一下一下割自己的心,他感到了剧痛,但他没有放弃,于是每片每页满是血迹,但更多的却是十年创伤的脓血。

我不禁惊叹,一位文字老人,在服用是非颠倒的一剂毒药之后,是怎样的挣扎过来的?面对自己的虚伪,他没有选择继续,而是选择了自己的良心,真诚地忏悔着,仿佛在将自己的灵魂示众,耐心地听取世人的指点。因此,对他自身而言,他是对得起 - 1 -

良心的。

至于我说:‚一方面源于他对读者的负责。‛是我在读《随想录》时自始至终最强烈的感受。

在我的印象中,我所读的前30篇没有一篇是不提‚读者‛二字的。这也使我有理由相信,我是理解巴老的。这并不是说我狂妄自大,而是在说明,巴老把一切献给了读者,难到我会选择不理不睬?!

巴金的每一篇文章都在表示对读者的歉意。《随想录》后记中有这样几句话,‚我觉得我在接近死亡,我愿意向读者们讲真话。‛‚虽然收在这里面的是‘随想’,它们却都是自己‘想过’之后写出来的,我愿意为它们负责。‛多么可爱的世纪老人,他在为自己的过去还债,多么慈祥的世纪老人,他在病魔的折磨下,用颤抖的笔尖书写了什么是真正的‚良心‛,又是多么令人心疼的世纪老人啊!

无论是对读者负责,还是对自己负责,巴老无疑是每个人的榜样,敢于正对历史敢于正对自己,正是我们要不懈努力追求的方向。

- 2 -

随想录读后感

随想录读后感

《随想录》读后感

《随想录》读后感

随想录读后感

巴金《随想录》读后感

巴金随想录读后感

随想录读书笔记

《随想录》读书笔记

巴金作品《随想录》读后感900字作文

《随想录》读后感
《《随想录》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