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语文起始课 语文教学常规

发布时间:2020-03-02 12:09:3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语文教学常规

第一课时:交流情感,明确任务

一、师生自我介绍,自由交流感情:

1.教师在自我介绍时从自己名字的每一个汉字入手,阐释自己名字的寓意,引起学生的兴趣;

2.学生仿照教师的做法,介绍自己的名字。

二、教师创设情境,带领学生走进语文。

1.教师安排学生课前准备好一本语文课本,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课本在封面、封底设计上的区别,启发学生感性地感知语文的特点。

提示:学生会从画面的特点,字体的特点,背景的区别,背景颜色等方面总结出语文是充满诗意的、含蓄的、美丽的等等。

2.教师顺势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小学六年学习语文的经历,谈谈自己对语文的认识。 3.教师归纳,总结。 屏幕出示袁卫星的一段话:

语文是炫目的先秦繁星,是皎洁的汉宫秋月;是珠落玉盘的琵琶,是高山流水的琴瑟;是“推”“敲”不定的月下门,是但求一字的数茎须;是庄子的逍遥云游,是孔子的颠沛流离;是魏王的老骥之志,是诸葛的锦囊妙计;是君子好逑的《诗经》,是魂兮归来的《楚辞》;是执过羊鞭的《兵法》,是受过宫刑的《史记》;是李太白的杯中酒,是曹雪芹的梦中泪;是千古绝唱的诗词曲赋,是功垂青史的《四库全书》。

三、指导学生学好语文的方法:

朗读——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声情并茂。 积累——善于观察,广泛阅读,勤做笔记。 感悟——了解背景,领会意图,体会情感。 体验——回归生活,放飞想象,合作交流。 写作——积累素材,借鉴方法,勤于动笔。

四、交代本学期的学习任务:

1.阅读:学习教材,能结合自身经验初步理解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能读懂浅近的文言文。课本后面列出的课外阅读的书目,有条件的同学可把这些书买到,终身受用。也可以在班级组织图书角,同学们将这些书集在一起,互相传阅。

2.写作:能条理比较清楚的写人记事,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随笔,每周一篇,不命题,周一交。

作文(一般命题)一学期完成七次

注意:尊重版权,绝对原创。真情实感,书写清楚。不少于500字,力求突破600字。

3.活动:按照教材提示,根据综合性学习,成立语文兴趣小组,包括:成立文学社团,办文学小报。平常还可结合语文单元教学举行一些语文课外活动,如演讲比赛、诗歌朗诵比赛、口头作文比赛、辩论赛等等。还可以开展每天讲一个小故事、每天背一首小诗、每天三分钟的演讲等活动。

第二课时:培养习惯,受益终生

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课前预习

1)读导语、课文、注释和思考与练习,大概了解新课内容,基本上能确定学习重点。

2)做预习作业、注音、解词以及查找有关新课的资料,有充分的准备才上新课。

2.准备上课

1)利用课前2分钟时间摆放好课本、笔记本、文具和工具书。

2)做好上课的心理准备,等待老师进教室。

3.课堂学习

1)要树立积极向上,奋发进取,团结合作,互相竞争的良好学风。

2)排除各种干扰、不影响教学进度,积极主动地完成课堂学习任务。

3)自学时,小组成员要密切合作,自觉、迅速完成自学任务。(按班级人数合理分组,可4-6人一组)

4)要充分、积极、热烈地讨论问题,大胆阐明自己的认识,提出疑点,写出简明的发言提纲。

5)积极发言,要讲普通话,迅速回答,勇敢地讲自己的看法,即使是错误的认识也是有益的启发。

6)做好笔记,及时记下重要内容和自己未掌握的知识,未记全的笔记课后再补记上。

7)课堂学习气氛要热烈,既能遵守纪律,又能动手、动口、动脑。

4.课后作业

1)先复习本课学习内容,仍未弄懂的疑点要及时解决。

2)作业要独立、自觉、按时完成,有错的要改错,格式规范,卷面整洁,书写美观。

3)总结本课内容,摘抄好词、好句和优美段落,写读后收获、感想以及对课文不同的理解。

5.课外活动

1)在广阔的生活中学习语文。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社会活动,认识社会,开阔视野,丰富校园生活。

2)经常收听广播,收看电视,阅读书报。根据教学计划一学期要阅读3—6本课外书,不少于40万字。同时,准备读书笔记本,记下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积累素材,锻炼写作能力。

二、提高听说的能力 1.听——关于读书笔记

古人早有论述。“泰山不弃土壤,故能成其高;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这句话揭示了积累的重要性。而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更直接地强调积累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主要作用。语文学习过程应该是一种积累的过程:语文积累是形成全面的语文素养的需要,更是语文创造力形成的前提。

所以课堂上与课下的积累显得尤为重要。具体要求:

1)记录课堂上老师要求纪录的知识点,能力点等。记录课堂外自己读书中发现的美词好句及语文常识性的东西。

2)记录本上写好积累的日期及出自。 3)要求书写工整规范。

4)及时交流,互相学习,并且及时掌握。 2.说——关于课堂问题的回答和课前三分钟演讲

1)课堂问题的回答

课堂上回答问题待标一个学生表达能力的高低以及学习能力的高低,所以回答问题要有良好的风格和习惯。这里推荐几种课堂上回答问题时的用语:我觉得这个问题是这样的„„对这个问题我是这样看的„„我认为可以这样„„我想说说我的看法或想法„„等等,而这些问题的回答,一般是老师所问问题的结束语。让学生养成回答问题全面完整的好习惯。不管是书面表达还是口头表达 都需要学生表达的完整性,都需要看题干的表达。

2)课前三分钟演讲

所谓语文课前三分钟演讲,就是利用每节语文课前三分钟左右的时间,通过学生演讲的方式,以提高学生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锻炼胆魄,充分体现新课程“一切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

具体操作方法包括:①提前布置,严密组织。演讲顺序由语文课代表安排,或按座次,或按学号等;②要求脱稿,不走形式。脱稿演讲,一方面能提高学生的记诵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让学生在反复背诵中加深对主题的理解。③承认差异,尊重个性。④鼓励为主,恰当点评。⑤控制时间,适当变通。一般说来,语文课前三分钟演讲的时间应掌握在三分钟左右,时间过短不足以把问题讲明白,蜻蜓点水、浮光掠影式的说辞难以服众;而时间过长则容易喧宾夺主,影响其它的教学环节。

演讲内容及形式:①自我介绍;②谈广告语;③说说自己喜爱的名言警句;④讲典故或成语故事;⑤精彩片断赏析;⑥新闻发布: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聚焦热点,课前由一二名学生发布新近的校内外或国内外新闻;⑦课本剧表演。在学习了一些课文后,可以组织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设计表演,如《皇帝的新装》、《最后一课》、《孙权劝学》等。

演讲要求:①普通话表达;②仪态大方;③条理清楚,中心明确。

3、读——诵读国学经典、传统名篇佳作

1)时间安排:上课前和早自习由课代表带领学生齐声朗读直至成诵。

2)内容安排:教材上的诗词和文言文,现代名篇佳作,教材外的《唐诗》300首、《论语》、《三字经》、孟子的作品等。(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自由选择) 3)宽容评价:评价原则是:只鼓励、不批评。注重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采取激励措施 ,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如竞赛、知识问答、表演等,充分发挥学生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从中发现乐趣、得到赞许、获得激励。

4、写——写好字、写好文 1)写好方块字 ①简单笔画指导:

如:点,由左上方向右下方运笔,有一个运笔过程。注意“点”也是有长度的,不能写成圆点。

横,由左至右平等运笔。关键是“横要平”,不能一头高一头低,或顿笔顿成波浪形。根据方块字的字形需要控制长短,不要太短或太长。

竖,从上往下垂直运笔。关键是“竖要直”,不能左右歪斜,更不能写成竖钩。根据方块字的字形需要控制长短,不要太短或太长。

撇,从右上方往左下方运笔,不要写成点撇或横撇。

折,写折笔时,折角宜方不宜圆。不要在转角处大肆顿笔,写成脱肩的两个钝角,要写成一个直角。

②时间安排:每天拿出15分钟左右的时间。(具体时间自定) ③内容选择:与阅读结合,可以写背诵的诗词、名篇佳作等。(也可据学生实际选择书写内容)

④评价:定等级,分期张贴展览。 2)写好文章——小练笔、周记、大作文 ①小练笔结合教学内容随时进行。

②周记要求:每周一篇,题目自拟;每周一早上上交。 ③大作文:根据单元教学主题或教学实际确定写作内容,原则一学期七篇。

语文起始课 语文教学常规

初一语文起始课

起始课,寻找语文

高一语文起始课[全文]

高一语文起始课教案

高一语文起始课教案

初一语文起始课教案

高一语文起始课《正》

初一语文起始课教案

语文教学常规

语文起始课 语文教学常规
《语文起始课 语文教学常规.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