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发布时间:2020-03-02 16:09:3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早》背景资料:“三味书屋”的由来与“三味”本义

“三味书屋”因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名篇而广为人知。关于“三味”的含义有多种说法,本文作者是当年执教于“三味书屋”的寿镜吾先生之孙,关于“三味”的含义,他的解释可能更能体现“三味”的本义。

三味书屋原是我祖上教授私塾的一间书屋,关于三味书屋中“三味”的含义,我想谈一些实况,以供参考。

“三味书屋”的由来

我先祖定居绍兴后,至我高曾祖父寿峰岚时,在绍兴偏门外镜湖边开了一个“寿同升”酒店,以酿酒为业。后因地方贪官及地霸的敲诈勒索,最终使酒坊的经营难以为继,只好关门歇业。于是峰岚公便萌发了设立私塾兴办学堂的想法,一为生计,二使子孙不再行工经商。为了走好办私塾、兴学堂的道路,峰岚公首先延请名师到家坐馆,给儿子寿韵樵讲授古籍和书法等。韵樵公潜心研习,日后不但晓通文墨,在书法上也苦练有获。嗣后,韵樵公又为两个儿子寿舟墀、寿镜吾请师讲学。学业有成后都以坐馆教书为生(寿镜吾即秉承祖业在三味书屋开办私塾终身执教,被鲁迅尊称为“寿老先生”)。

由于深谙官场腐败,宦海险恶,峰岚公立下规章,在三味书屋里只教授《四书》、《五经》、《诸子百家》等古人留下的文学古籍,不准教授试帖诗、八股文一类考取科举功名所需的知识内容。也就是说,三味书屋不是为清朝培养当官人才而设。这一良苦用心当时必然不能外道(更不可能见诸文字记载),不过峰岚公授意儿子寿韵桥(即云巢公),把原来购买房屋时所带一块“三余书屋”匾上的“余”字改为“味”字时,就阐明了此“三味”之义:“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将这三句话作为私塾的教学方针,并要以此为世代相传的祖训家规。要子孙认真遵守,更不许子孙去当清朝的官。要甘当老百姓,凭自己劳动做人,要甘于过清苦的生活。应该说,儿孙们很好地遵守了峰岚公的这一宗旨,寿氏此后数代沿袭的书香门第中,像我祖父镜吾公和我父亲寿涧邻这两位长辈,都只考取了县上的秀才,取得当私塾老师的资格后,就不再参加科举考试,终身执教于“寿家门台”内。我的伯父寿孝天也只考取到举人为止,不再图谋其它功名,虽然据其渊博的学识,谋取职位走当官的道路,是轻而易举之事。

然万物皆变,事难预料,寿氏家族中仍然出了个不愿遵守祖训的子孙,云巢公的一个孙子,也就是我的亲叔父寿洙邻想走另一条路。他热心参加科举。并在考期将到之时,逃出父亲为阻止他应考而设的禁闭室,从关他楼上的窗户悬绳而出,逃出应考。

最后还得了朝考一等第一名,被任命为吉林农安县的知县。这一违背祖训之举,大大地激怒了我祖父,骂其“不孝”,甚至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表示从此不认这个“不肖儿子”。祖父的“三味精神”之强烈,可见一斑。

关于三味书屋中“三味”的多种说法

如前所述,“三味”的原意“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中,即包含了祖上创办私塾时的宗旨,虽是必须遵循的家规,却因其反清意识绝不可对外泄露的。三味书屋因由鲁迅引起人们注意后,自然对“三味”的含义产生了兴趣。当有人问及寿洙邻时,彼以“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诸子百家味如醯醢”答之,也就是以三种味道来形容读三种古籍作为解释。但此说令许多人感到难以信服和认同。因为典出《三国志·董遇传》中的三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原本就是旨在教人珍惜光阴,勤奋读书的意思,何必又要改“三余”为“三味”,用味道来形容古籍来劝人读书呢?还有人怀疑像寿镜吾这样一位饱学秀才———“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鲁迅语),怎么会用“肴馔”、“肉酱”之类来形容读书?(醢系肉或鱼剁的酱)如果是饭馆或酒馆的匾还说得过去,用作书屋之匾,这解释似乎牵强了。另外也有考证“三余”为“公余、饭余、茶余”的,更有引经据典,探究到宋代李淑《邯郸书目》中的:“诗书味之太羹(古代祭祀时用的肉汁)、史为折俎、子为醯醢。是为书三味。”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一块“三味”的匾被演绎出五花八门这么多的味道,这恐怕是先祖们始料未及的。

岁月流迁,光阴似箭。看到这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状况,我感到应该阐明真相。而如今也不必再墨守家规,对祖训三缄其口了。于是我投书《绍兴鲁迅研究专刊》详述了我自幼在“三味书屋”里接受启蒙教育以来,耳濡目染所了解的一切。尤其是我祖父镜吾公、父亲寿涧邻、伯父寿孝天不止一次所训告“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的“三味精神”,自幼便在我脑海中所留下的深刻印象。

“三味”的本义不应掩盖

在探索三味的含义中,不少仁人付出了艰辛努力,进行调查和分析,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归结到劝人珍惜光阴和认真读书,种种解释都无可厚非。但此三味非彼三味也,从尊重史实的角度出发,我觉得应实事求是还“三味”本义,而不应任之以讹传讹,甚至演变到掩盖了三味书屋的创办形成和发展、办学宗旨,以及坐堂执教人等等的本来面貌。

学海无涯,探索亦无止境。近日我从浩如烟海的方志古籍中,又了解到有关“三味”新的情况,兹补记于下:清初顺治年间一位官至文林郎的甘肃人士“王了望”,因不堪宦场倾轧而辞官隐居乡间,晚年曾为人题写过一幅中堂和两条对联,在那幅中堂上赫然写的竟也是“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推算起来,要比三味书屋的形成早160多年!可见,由镜吾公口授家传下来的这三句祖训确有出处。想必是当初韵樵公曾见到过,心有灵犀相通而引起同感,遂借来用作“三味”的内容。

(注:作者系是寿镜吾先生惟一健在的孙子)

《早》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正确地朗读课文,学会生字新词,并能理解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并能试背描写梅花的句子。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思考,能联系上下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要写梅花,能按顺序对照插图介绍三味书屋的陈设。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阅读中感受鲁迅先生那种“为革命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一生”的伟大精神,树立起珍惜时间的观念。

学习过程:

一、激发兴趣,谈论“早”

1、教师板书:早

2、设问:想到什么?

3、揭示课题,齐读

4、设问:最想了解什么?

5、教师归纳小结:为什么要用“早”做课题?“早”有什么来历?含义是什么?

二、初读课文,了解“早”

1、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读准生字词的读音,并能联系上下文想想词语的意思,有不懂的做上记号,可以问问同桌,还不能解决的准备提问。

2、指名读文,相机正音。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3、汇报自己读懂的地方,并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4、汇报自己在读文过程不懂的地方。

5、师生通过读文、讨论等方式共同解决。

三、选读课文,感悟“早”

1、在这篇课文中,你最喜欢哪节?有感情地读一读,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一节?

2、指名读学生自己选定的小节,感情朗读汇报,并说说喜欢的原因。(学生一般都是选择第五节和最后一节,重点指导学生朗读)

四、精读课文,品悟“早”

1、课文哪几节与“早”有关?(5~8小节)

2、精读5~8小节,课文一共写了哪几种“早”?

3、品评两种“早”的异同。请同学们任选一种“早”进行批注式阅读,如“你读懂了什么?”或者“这一节主要写了什么?”等。可在文章的旁边写下自己的感想、发现等,准备汇报。

4、根据学生汇报的顺序,引导学生深入体会: A、学生汇报第五节的内容:

a、这一节主要写了梅花的冰清玉洁的韵致和梅花开花的早。

b、课文写的梅花美吗?理解“冰清玉洁”,能通过你的读使我们感受到吗? c、自由练读,指名读,范读、齐读。 d、这么美的文字,你愿意记在自己的心里吗? e、课文为什么要写梅花的“冰清玉洁”和开花时的早? B、学生汇报第六节:

a、这一节主要写了鲁迅书桌上“早”的来历。 b、说说自己读完后有什么样的感受? c、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话。

d、你觉得这个“早”字与写梅花有联系吗? e、交流、讨论。 f、师生经过交流、讨论,达成以下共识:一借梅花的冰清玉洁来形容鲁迅的品德高尚;二借梅花的开花早说明鲁迅为了革命事业时时走在时间的前面,奋斗了一生。

五、联系实际,深化“早”

1、师小结过渡,并引读最后一节。

2、“东风第一枝”指的是什么?

3、学到这儿,你最想说什么?

六、图文对照,联系“早”

1、再读课文,了解写作的顺序。

闻到清香——了解清香来源——梅花的特点——想到书桌上“早”——要珍惜时间,学做梅花

2、图文对照,了解三味书屋的方位。

3、自由练说,指名说。

4、试对教室练说。

七、总结课文,升华“早”

作者由蜡梅的清香纯净引出鲁迅书桌上“早”的来历,进而彰显鲁迅“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一生”的人格品质,希望同学们也能像鲁迅先生那样,勇做“东风第一枝”!

《早》教材解读

这也是篇游记,作者通过对访问三味书屋时所见、所感的描述,教育人们要珍惜时间,学习鲁迅先生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

一、关于教材本身。

1、教过人教版的老师一定还记得,人教版的第七册有篇课文,就叫《三味书屋》,描述了三味书屋的陈设和鲁迅的书桌上“早”字的来历。和这篇课文一样,同样配有三味书屋的插图。但值得注意的是,课文中介绍三味书屋的地理方位是坐北朝南,与《早》这篇课文定位:坐东朝西,截然不同。那么,事实是怎样的,有兴趣的老师有机会可以到实地考察证实一下。

2、本文第一自然段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们在绍兴访问三味书屋”。对“访问”一词的运用,学生可能有疑问。因为,我们在平时的交流中,对“访问”一词,用得较多的是这个意项:有目的地去探望人并跟他谈话。比如“访问先进工作者”。其实呢,“访问”还可以用于对城市、纪念馆、名人故居的参观走访。如:这篇课文中提到的对鲁迅先生幼年读书的地方三味书屋的访问,还有“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访问了这座英雄的城市。”这样的句子都是可以说的。

二、关于教材的重组。与《早》这篇课文有联系的,除了人教版的这篇《三味书屋》外,还有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第十二条说:“教材改革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同时也应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语文大家们说:学生光读一本语文书是学不好语文的。我想,我们语文老师不仅要善于引导学生读大量的课外读物,而且,也有义务对语文教材进行“重组”,进行再加工再创造,让孩子们的语文书富起来。因为教材不完全是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也不仅仅止于教材。就拿《早》这篇课文来举例:

《早》重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早》、《朝花夕拾》。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将是学生升人初中后学习的第一篇鲁迅先生的作品,写了鲁迅先生的童年有自己生活的天地。一个是“百草园”,作者十一岁前,在这里玩耍,观赏园中景色,滋长了热爱自然的情趣;另一个是“三味书屋”,从十二岁到十七岁,作者在这个狭小、沉闷的书塾里,接受启蒙教育,感受到了封建教育的不合理。

学生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与《早》相比照阅读时,老师可以建议思考下列四个问题:

1.少年鲁迅视百草园为乐园,而他又是一位用功读书的学生,两者有矛盾吗? 2.鲁迅少年时这样用功,为什么又要对三味书屋的生活流露出不满情绪呢? 3.怎样理解少年鲁迅背着先生“偷偷玩”和“偷偷画画”? 4.你从少年鲁迅在书桌的右下角刻个“早”字联想到什么? 学生经过热烈讨论,共同认识到:

1.热爱自然、追求新鲜知识,爱玩,这是儿童的天性,包括用功的学生在内,童年的鲁迅自然不例外。

2.刻苦读书,是少年鲁迅的主流,既出于他的求知渴望,又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而他对三味书屋的不满则是出于对封建教育制度的本质的认识。 · 3,少年鲁迅是用功的学生,但三味书屋中的生活枯燥、气氛沉闷、学习内容脱离实际,严重限制了儿童身心的发展,因此,偷偷玩,偷偷画画,正表现了少年鲁迅发展个性和爱好的强烈愿望。他回顾这段生活,是对这段生活的珍爱。 对比阅读,可以一箭三雕:使讲读课文与课外阅读结合,消除学生由于认识片面而容易产生的误解,深化对课文中心的理解,同时,联系实际,提高思想认识。

《朝花夕拾》中描述了鲁迅先生小时候在三味书屋读书时的许多有趣的故事。作者到了中年才来回忆童年、少年时期的生活。但是,文章是用儿童的眼光和心理来写的,因而,学生一定会感到真切、生动

《早》吴伯萧生平

吴伯萧,原名熙成,笔名山屋、山荪,是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和教育家。1906年3月13日生于山东省莱芜市吴花园村,1982年8月10日病逝于北京。吴伯萧从小因受家庭熏陶,又加之天资聪慧,十四岁便考人曲阜师范。1924年毕业后,在孔府任孔子七十三代孙孔德成的英语教师。1925年,因不满封建婚姻,婚后三天即离家出走,暑期考入北京师范大学英语系。1931年师大毕业,在青岛大学(现为山东大学)当过三年多校长办公室职员,之后在简易济南乡村师范当过一年半教务主任兼国文教员。抗战前,还在山东省教育厅担任过高等教育股主任科员、莱阳简易师范学校校长。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满怀报国之志,毅然放弃了优裕的生活,于1938年4月投奔革命圣地延安,先在抗日军政大学第四期一大队政治班学习四个月,后到晋东南前方工作,写了《潞安风物》、《冰州行》、《响堂铺》、《路罗镇》等大量作品。1941年8月,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2年5月,参加了延安文艺座谈会和整风运动,聆听了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思想境界有了很大提高。在延安期间,他先后担任陕甘宁教育厅教育科长、文化协会秘书长、延安大学和华北大学教授,并发表了《战斗的丰饶的南泥湾》、《一坛血》、《黑红点》、《化装》等大量反映当时抗战军民英勇斗争的文章,后来这些文章由作家出版社收入在《烟尘集》中,于1955年出版。解放战争至建国后,吴伯萧先后担任了东北大学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东北师范大学副教务长兼文学院长;1949年7月,参加新中国第一次文代会,被选为中华全国文化工作者协会全国委员会理事,同时被任命为秘书长,后又连续担任了东北教育学院副院长、人民出版社付社长兼总编辑、中国文联委员、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等职务。1956年10月,赴民主德国参加“海涅学术会议”;1981年11月,年逾古稀的吴伯萧又在英国进行访问。

吴伯萧同志一生鞠躬尽瘁,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更可贵的是他利用业余时间勤奋笔耕,以其精美的散文作品丰富了我国的文学宝库。他自己曾说:“在文艺战线上我只是一个民兵,写作业余进行,不脱产。”事实正是如此,在繁忙的教育工作之余,他撰写了大量的充满革命激情的散文,并翻译过海涅的诗《波罗的海》,成为我国当代有突出成就和重大影响的散文作家。他的作品主要收集在《羽书》、《黑红点》、《北极星》、《忘年》、《吴伯萧散文集》中。散文《南泥湾》、《一坛血》、《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我没见过长城》等,作为范文收入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其数量之多在同代作家中首屈一指。这些作品以其真挚深厚的情感,朴实动人的描绘,严谨缜密的结构,清丽洗炼的语言,赢得了广大师生的喜爱。正如他的战友、文艺工作者张志民同志所说:“他的文章质朴、味厚,他把浓郁的感情揉进朴素的文字里,从不使用华丽的词藻,从不多加一点可有可无的装饰,那简洁的语言,淡雅的叙述,象一位身穿土布衣裤、家做布鞋的村姑,她脸上没有脂粉,但那种自然的美,那种天然的健康,比艳丽的浓妆不知要胜过多少倍。”在几十年革命征程中,吴伯萧始终保持着党的优良传统,对党的事业忠心耿耿,对人民有着朴素深厚的感情。无论是当革命顺利或受挫折时,还是个人愉快或苦恼时,都以党的事业为重,乐观向上,充满信心。十年*期间,他被批斗下放工厂,没处交党费,就自己作了一个红布口袋,每月按时把党费放在里面,把向党的汇报写在小本子上。吴伯萧人如其文,有着崇高的思想境界。他身居高位而不谋私利,在北京工作多年,一直住在一个大杂院里,经常和普通百姓一样,上下班挤公共汽车,他秉性耿直,对人诚恳,从不计较个人恩怨。临终时他对子女们说:“我死后不要给人民添任何麻烦,不通知亲友,不举行任何仪式,希望把骨灰撒在家乡的泰山。”吴伯萧同志作为一个有高尚情操、一身正气的化名人,给我们留下了永恒的纪念。

《早》背景资料:“三味书屋”的由来与“三味”本义

“三味书屋”因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名篇而广为人知。关于“三味”的含义有多种说法,本文作者是当年执教于“三味书屋”的寿镜吾先生之孙,关于“三味”的含义,他的解释可能更能体现“三味”的本义。

三味书屋原是我祖上教授私塾的一间书屋,关于三味书屋中“三味”的含义,我想谈一些实况,以供参考。

“三味书屋”的由来

我先祖定居绍兴后,至我高曾祖父寿峰岚时,在绍兴偏门外镜湖边开了一个“寿同升”酒店,以酿酒为业。后因地方贪官及地霸的敲诈勒索,最终使酒坊的经营难以为继,只好关门歇业。于是峰岚公便萌发了设立私塾兴办学堂的想法,一为生计,二使子孙不再行工经商。为了走好办私塾、兴学堂的道路,峰岚公首先延请名师到家坐馆,给儿子寿韵樵讲授古籍和书法等。韵樵公潜心研习,日后不但晓通文墨,在书法上也苦练有获。嗣后,韵樵公又为两个儿子寿舟墀、寿镜吾请师讲学。学业有成后都以坐馆教书为生(寿镜吾即秉承祖业在三味书屋开办私塾终身执教,被鲁迅尊称为“寿老先生”)。

由于深谙官场腐败,宦海险恶,峰岚公立下规章,在三味书屋里只教授《四书》、《五经》、《诸子百家》等古人留下的文学古籍,不准教授试帖诗、八股文一类考取科举功名所需的知识内容。也就是说,三味书屋不是为清朝培养当官人才而设。这一良苦用心当时必然不能外道(更不可能见诸文字记载),不过峰岚公授意儿子寿韵桥(即云巢公),把原来购买房屋时所带一块“三余书屋”匾上的“余”字改为“味”字时,就阐明了此“三味”之义:“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将这三句话作为私塾的教学方针,并要以此为世代相传的祖训家规。要子孙认真遵守,更不许子孙去当清朝的官。要甘当老百姓,凭自己劳动做人,要甘于过清苦的生活。应该说,儿孙们很好地遵守了峰岚公的这一宗旨,寿氏此后数代沿袭的书香门第中,像我祖父镜吾公和我父亲寿涧邻这两位长辈,都只考取了县上的秀才,取得当私塾老师的资格后,就不再参加科举考试,终身执教于“寿家门台”内。我的伯父寿孝天也只考取到举人为止,不再图谋其它功名,虽然据其渊博的学识,谋取职位走当官的道路,是轻而易举之事。

然万物皆变,事难预料,寿氏家族中仍然出了个不愿遵守祖训的子孙,云巢公的一个孙子,也就是我的亲叔父寿洙邻想走另一条路。他热心参加科举。并在考期将到之时,逃出父亲为阻止他应考而设的禁闭室,从关他楼上的窗户悬绳而出,逃出应考。

最后还得了朝考一等第一名,被任命为吉林农安县的知县。这一违背祖训之举,大大地激怒了我祖父,骂其“不孝”,甚至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表示从此不认这个“不肖儿子”。祖父的“三味精神”之强烈,可见一斑。 关于三味书屋中“三味”的多种说法

如前所述,“三味”的原意“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中,即包含了祖上创办私塾时的宗旨,虽是必须遵循的家规,却因其反清意识绝不可对外泄露的。三味书屋因由鲁迅引起人们注意后,自然对“三味”的含义产生了兴趣。当有人问及寿洙邻时,彼以“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诸子百家味如醯醢”答之,也就是以三种味道来形容读三种古籍作为解释。但此说令许多人感到难以信服和认同。因为典出《三国志·董遇传》中的三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原本就是旨在教人珍惜光阴,勤奋读书的意思,何必又要改“三余”为“三味”,用味道来形容古籍来劝人读书呢?还有人怀疑像寿镜吾这样一位饱学秀才———“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鲁迅语),怎么会用“肴馔”、“肉酱”之类来形容读书?(醢系肉或鱼剁的酱)如果是饭馆或酒馆的匾还说得过去,用作书屋之匾,这解释似乎牵强了。另外也有考证“三余”为“公余、饭余、茶余”的,更有引经据典,探究到宋代李淑《邯郸书目》中的:“诗书味之太羹(古代祭祀时用的肉汁)、史为折俎、子为醯醢。是为书三味。”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一块“三味”的匾被演绎出五花八门这么多的味道,这恐怕是先祖们始料未及的。

岁月流迁,光阴似箭。看到这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状况,我感到应该阐明真相。而如今也不必再墨守家规,对祖训三缄其口了。于是我投书《绍兴鲁迅研究专刊》详述了我自幼在“三味书屋”里接受启蒙教育以来,耳濡目染所了解的一切。尤其是我祖父镜吾公、父亲寿涧邻、伯父寿孝天不止一次所训告“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的“三味精神”,自幼便在我脑海中所留下的深刻印象。

“三味”的本义不应掩盖

在探索三味的含义中,不少仁人付出了艰辛努力,进行调查和分析,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归结到劝人珍惜光阴和认真读书,种种解释都无可厚非。但此三味非彼三味也,从尊重史实的角度出发,我觉得应实事求是还“三味”本义,而不应任之以讹传讹,甚至演变到掩盖了三味书屋的创办形成和发展、办学宗旨,以及坐堂执教人等等的本来面貌。

学海无涯,探索亦无止境。近日我从浩如烟海的方志古籍中,又了解到有关“三味”新的情况,兹补记于下:清初顺治年间一位官至文林郎的甘肃人士“王了望”,因不堪宦场倾轧而辞官隐居乡间,晚年曾为人题写过一幅中堂和两条对联,在那幅中堂上赫然写的竟也是“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推算起来,要比三味书屋的形成早160多年!可见,由镜吾公口授家传下来的这三句祖训确有出处。想必是当初韵樵公曾见到过,心有灵犀相通而引起同感,遂借来用作“三味”的内容。

(注:作者系是寿镜吾先生惟一健在的孙子)

早交班

早教

早教课

早教

《早》教案

《早》教案

早读后感

早.教案

早
《早.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超早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