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早》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3 23:12:4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早》

学习目标:

1、正确地朗读课文,学会生字新词,并能理解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并能试背描写梅花的句子。

2、通过阅读、思考,能联系上下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要写梅花,能按顺序对照插图介绍三味书屋的陈设。

3、在阅读中感受鲁迅先生那种“为革命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一生”的伟大精神,树立起珍惜时间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

找出文中描写梅花的句子,并理解作者写梅花的用意。 教学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同学们还记得“鲁迅”这个名字吗?谁能说说你知道哪些关于他的知识。(名言、故事、文章等)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早》就是一篇和鲁迅有关的文章,看到这个字,你想到了哪些俗语或谚语?

2、下面老师带同学们去浙江绍兴访问鲁迅先生早年求学的地方——三味书屋。在三味书屋的东北角上有一张鲁迅先生曾经用过的书桌,在书桌上鲁迅曾刻了一个字“早”,你们知道这个“早”字的来历吗?

3、请同学们认真读读课文,想想: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为什么用“早”作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带着上述问题自读课文。

要求:标出节次,划出生字词以及认为难读的地方。

2、自学生字新词,提出文中不理解的词语,共同解决。

理解: 书塾、子曰、诗云、八仙桌、戒尺、对课、绣像、二十四番花信风、当铺

3、指导书生字

(1)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引导评价,适当范写,。

(2)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4、快速阅读课文,回答: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三、指导分段

1、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按照游览“三味书屋”的先后顺序给课文分段。

3、班级交流: 第一段(1):讲深冬我们在绍兴访问三味书屋.第二段(2-3):介绍三味书味的陈设.第三段(4-8):由梅花开得早,想到鲁迅桌上“早”字的来历.

四、指导朗读

1、过渡:“三味书屋”到底是什么样子?它有哪些特别之处?

2、指名读,其余同学划出描写方位的词语。

3、自由读1—6句,根据插图找到正确的方位。集体辨位,教师指导看图,

提问: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4、自由练习介绍“三味书屋”的摆设。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练习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根据文中介绍,了解“三味书屋”的陈设,并能口述。

2、体会作者写梅花的用意,并学习鲁迅先生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早》这篇课文,同学们看,这就是鲁迅先生早年求学的地方——三味书屋, (屋子是中国旧式的客厅,这在今天的我们看来是很奇特的。它到底有哪些特别之处呢?谁能给我们介绍一下“三味书屋”的摆设。

1、指名答。

2、自由读,画出描写方位的词语,并根据插图找到正确的方位,进行辨认。 指名答:南墙上——东面正中——画面前——东北角上

3、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分别介绍了哪些陈设?

(方位顺序)(匾、画、先生座位、学生书桌)

谁能来找一找鲁迅的书桌。

4、下面老师来口述,同学们边看图边在脑子里想想这些陈设的位置,体会作者是怎样有条理的叙述的。教师引读:(书屋朝西„„东北角上„„用过的一张。)

(1)作者写得清楚吗?

(2) 谁能按照这样的方位顺序介绍一下我们的教室?指名说

(体会作者叙述有条理,语言简洁)

二、精读指导

过渡:三味书屋是鲁迅早年求学的地方,和我们的课题“早”有什么关系呢?

1、自由朗读课文4—8小节,思考:课文写了哪几种事物的“早”? (品评两种“早”的异同,可进行批注式阅读,如“你读懂了什么?”或者“这一节主要写了什么?”,也可在文章的旁边写下自己的感想、发现。)

2、梅花早

过渡:找一找哪些句子是写梅花的?通过朗读,你知道了什么? (1)出示: 迈进后园,蜡梅开得正盛,几乎满树都是花。那花白里透黄,黄里透绿,花瓣润泽透明,像琥珀或玉石雕成的,很有点冰清玉洁的韵致。梅飘香而送暖,梅花开的时候,正预示着春天的到来。二十四番花信风,一候是梅花,开得最早。(颜色美、形态美、品格美)

师指导:花儿真美啊!我们这些游人应轻轻地不要惊扰了它们,你能把这种美读出来吗?

齐读。 (2)是呀,梅花太美了!它不仅美丽,而且——二十四番花信风中,梅花开得最早。师适当介绍“二十四番花信风”

师:自古以来就有许多文人吟颂梅花,它不仅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还被称为“群花之魁”。想想看,有哪些吟颂梅花的诗句?指名说(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人们爱梅花是爱它的不畏严寒傲雪开放,送来春的信息,爱它的冰清玉洁。(板书)它一般来形容什么?你觉得是在讲谁的品德高尚? (不知道没关系,下面可要认真学习哦!)

3、“早”字的来历。

鲁迅的书桌上就刻着一个“早”字。这个“早”字有什么来历吗? 指名述说“早”的由来。出示。

师生交流:

(1)句子:鲁迅一面上书塾,一面要帮家务,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

他为什么会迟到?是有意迟到的吗?可以设想每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心情怎样? 师:即使这样,品行方正、教书认真的寿镜吾老先生还是严厉地批评了他,于是他默默地回到座位上——

(2)他在书桌上轻轻地刻了一个小小的字:“早”。从那以后,鲁迅上学就再也没有迟到过,而且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了一生。

我们来看一段资料:出示。

读到这儿,你想说些什么?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鲁迅刻在书桌上的这个“早”字,它看看似“轻轻地”“小小的”,实际上他是把这个“早”字刻在了心上,刻得重重地,大大的,因为从那以后,鲁迅就再也没有迟到过,而且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了一生。

师:“从那以后”中“那”指什么?

是啊,鲁迅从小就严格要求自己,虽然是不得已才迟到的,但他还是牢记老师的教导,树立了时时早,事事早的信念,并为此奋斗了一生。(就是一次小小的迟到,却深深地烙在了鲁迅的心中,成了他的座右铭,成了他一生奋斗的目标。)

4、理解“梅花”和“鲁迅”之间的关系

课文赞美了鲁迅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为什么要写梅花呢?他们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吗?(梅花开得最早,而鲁迅也时时早,事事早。以花喻人,用蜡梅花开得早、冰清玉洁来比喻鲁迅一生的品格就像蜡梅花一样。)

5、要珍惜清晨,要珍惜春天,要学梅花,做“东风第一枝”。

(1)看到这句话,你想到了哪些谚语?(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2)这里的“清晨”“春天”指的是什么?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

(3)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要学梅花,学鲁迅,珍惜时间,时时早,事事早。

6、现在你知道这篇课文为什么要以“早”为题了吗? 作者通过“早”,将蜡梅花与人的品格自然而然地联系并融合了起来,统摄全篇。用“早”字为题,给人以警策,印象深刻。

7、学了这篇课文后你有什么收获?

三、布置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按方位顺序,写一段话介绍你的教室或房间。

3、搜集有关梅花的诗句或文章,摘抄在读写笔记上。

4、搜集鲁迅的名言及他的一些小故事,如:《少年闰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板书设计:

4.早

梅花开得早,冰清玉洁

以花喻人 鲁迅时时早,事事早

学生的座位一共有11个;鲁迅的座位排在北墙边,是一张带抽屉的长方形桌子,桌子后面放着一张略嫌低些的椅子。) 图文对照,联系“早”

1、再读课文,了解写作的顺序。

闻到清香——了解清香来源——梅花的特点——想到书桌上“早”——要珍惜时间,学做梅花

书塾:是我国古代私人所设立的教学场所.一般只有一个教师,采用个别教学法,没有一定的教材和学习年限.又称私塾、家塾.诗云、子云:云、曰,表示说的意思.“诗”是古代“六经”之一;“子”是对孔子的尊称。“诗云、子曰”是“四书”“五经”中常见的话。

二十四番花信风:古代认为应花期而来的风。风应花期,其来有信,故称花信风。由小寒到谷雨共八个节气,一百二十日,每五日为一候,计二十四候,每候应一种花信,共有二十四番花信风。梅华风最早,所以说“二十四番花信风,一候是梅花,开得最早”。

绣像:一是指用丝线绣成的佛像或人像,二是指明清以来,若干通俗小说前面,附有书中人物的图像,三是指出版书籍中的插图。

一借梅花的冰清玉洁来形容鲁迅的品德高尚;

二借梅花的开花早说明鲁迅为了革命事业时时走在时间的前面,奋斗了一生。

候,即5天。全年第一个5天的代表花是梅花。

24 番花信风

小寒 一候梅花 二候山茶 三侯水仙

大寒 一候瑞香 二候兰花 三候山矾

立春 一候迎春 二候樱桃 三候望春

雨水 一候菜花 二候杏花 三候李花

惊蜇 一候桃花 二候律棠 三候蔷薇

春分 一候海棠 二候梨花 三候木兰

清明 一候桐花 二候麦花 三侯柳花

谷雨 一候牡丹 二候酴糜 三候楝花

所谓花信风,就是指某种节气时开的花,因为是应花期而来的风,所以叫信风。人们挑选一种花期最准确的花为代表,叫做这一节气中的花信风,意即带来开花音讯的风候。

《早》教案

《早》教案

早.教案

早自修教案

早教 教案

早教教案

早教教案

早教教案

早教教案

《早》的教案

《早》教案
《《早》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早教案教案 教案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