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和新突破

发布时间:2020-03-01 17:05:3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摘要:在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 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全国人民, 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 创立并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从而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 大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今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还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也会更加的完善。 关键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改革开放; 科学社会主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至今已整整30 年了。这30 年,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30 年,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中国实践并取得新发展和新突破的30 年。30 年来,党和人民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过程中,以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巨大理论勇气进行了艰苦的理论创新,其理论成果集中体现在创立并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要体现在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的重要著作和一系列讲话中,也体现在这一时期党的重要文献中。这一理论是我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当然也有广大理论工作者的贡献

那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和新突破有哪些呢? 下面拟用比较分析方法作一概要叙述。

一、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的理论

苏联是世界上建立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斯大林在1936 年宣布苏联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他在《关于苏联宪法草案》的报告中谈到当时苏联社会阶级关系时指出:“在苏联已经没有资本家、地主、富农等等阶级了。在苏联只有两个阶级,即工人和农民,这两个阶级的利益不仅不彼此敌对,相反地,是互相友爱的。”“工人阶级和农民之间以及这两个阶级和知识分子之间的界线正在消除,而从前的阶级特殊性也在消失”;“这些社会集团间的经济矛盾在缩小”,“政治矛盾也在缩小”。当联共党内出现意见分歧时,斯大林又夸大了斗争形势,混淆了矛盾的性质,把与他意见不一致的领导人统统看作是资产阶级国家及其机关派遣的“间谋、杀人凶手和暗害分子”,犯了肃反扩大化的错误。到1952 年他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虽然承认了还有不适应的方面,但仍不彻底。他认为“‘完全适合’这种说法是不能在绝对的意义上来理解的”,“应该理解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通常不会弄到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生冲突”,“矛盾无疑是有的,而且将来也会有的,因为生产关系的发展落后于并且将来会落后于生产力的发展”[1]。

在我国,1956 年基本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随着经济基础和阶级关系的变化,毛泽东和党中央运用对立统一规律的理论,分析了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两类矛盾,发展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不过社会主义社会的这些矛盾,同旧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罢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不是对抗性的矛盾,它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1956 年9 月27 日党的八大决议指出:“我国的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毛泽东还首次提出了两类矛盾的学说,他说,“在我们的面前有两类社会矛盾,这就是敌我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内部的矛盾。这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类矛盾”;“前者是分清敌我的问题,后者是分清是非的问题”。但是,在这之后不久毛泽东改变了“八大”决议的正确结论。他在1957 年10 月19 日党的八届三中全会上说:“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毫无疑问,这是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八大’决议上有那么一段,讲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种提法是不对的。”在此后长达20 年的时间内,毛泽东把国内阶级斗争形势估计得过于严重,认为被推翻的地主、资产阶级人还在,心不死,要把复辟的希望变为复辟的行动;小生产每日每时都在产生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党里、政府里、军队里和各种文化界有一大批资产阶级代表人物,要夺取政权,由无产阶级专政变为资产阶级专政。于是,不断地发动政治运动,开展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的斗争,直到发动“文化大革命”那样全局性的错误,给党、国家和人民造成极大的灾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实事求是地分析了国内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状况,对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作了正确判断和理论概括。1979 年6 月18 日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在我国,“作为阶级的地主阶级、富农阶级已经消灭。⋯⋯作为阶级的资本家阶级也已经不再存在”[2],“阶级斗争已经不是我国社会目前的主要矛盾”。报告重申了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判断,强调必须严格区别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无论处理哪一类矛盾,都必须充分依靠人民群众,严格遵守社会主义法制”。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历史决议”则进一步指出:“在剥削阶级作为阶级消灭以后,阶级斗争已经不是主要矛盾。由于国内的因素和国际的影响,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1982 年9 月,党的十二大报告分析了我国现阶段阶级斗争存在的原因和我党处理阶级斗争问题的方针,提出“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专政职能,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处理当前我国带阶级斗争性质的社会矛盾和社会现象”的重要思想。

二、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理论

马克思在探索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历史进程时,曾经对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发展阶段作过论述。他在1875 年写的《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者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即过渡时期。他还把共产主义社会分为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两个阶段。1917 年列宁在《国家与革命》第五章中,重申了马克思的观点,并明确地把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称为社会主义社会。后来,他又认为,在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之间要经历最初阶段(即过渡时期)、低级阶段、中级阶段(即社会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即共产主义社会) 。他还把每个大阶段划分为若干小阶段,在他的著作中曾使用过“社会主义的最初级形式”、“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完全巩固的胜利的社会主义社会”等概念。但是,后来社会主义国家在实践中,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上出现过两方面失误:一是把社会主义看得很短暂,不分阶段,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如苏联1936 年宣布建立了社会主义制 度,1939 年苏共十八大就提出向共产主义过渡。二是对本国社会主义所处的阶段估计偏高。1961 年苏共二十二大提出要全面开展共产主义建设, 要在1980 年基本建成共产主义。与此同时,当时一些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也在党的文件中修改了过去的判断,提出“最近目标是建成社会主义。”

在我国,毛泽东在1953 年指出,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原定社会主义改造大体需要15 年,但后来只经过4 年就宣布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1957 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说:“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刚刚建立, ⋯⋯还需要有一个继续建立和巩固的过程。”过了一年,在大跃进过程中,他认为:“在所有制方面,少则三四年,多则五六年完成由集体所有制向全民所有制的过渡”,并认为将很快进入共产主义。1959~1960 年,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纠正了急于求成的错误认识,指出: 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阶段可能比前一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但由于他没有把自己的思想坚持贯彻到底, 加上党在指导思想上“左”的错误,在政策上和实际工作中犯了急躁冒进、超越阶段的错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对我国以生产力发展水平为主要内容的现阶段国情作了客观的实事求是的分析,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1980 年4 月,邓小平同国外朋友谈话时指出:“不要离开现实和超越阶段采取一些‘左’的办法,这样是搞不成社会主义的。”后来,在1981年6 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历史决议”中以及党的十二大报告、十二届六中全会决议中,都明确指出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87 年10 月25日党的十三大报告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含义、基本特征、起迄时间、基本路线、指导方针作了全面阐述,指出:“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论断,包含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它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我国从五十年代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都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特征作出了“商品经济和国内市场很不发达”、“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还不成熟不完善”、“建设高度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所必需的一系列经济文化条件很不充分”、“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小生产习惯势力在社会上还有广泛影响”等初步概括。 根据基本国情,党制定了“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1997 年9 月12 日,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进一步阐发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全面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任务。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重申:“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需要上百年的时间。”

二、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72 年德文版序言中指出: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在其实际运用过程中,“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夕曾经指出:“一切民族将走到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完全一样,在民主的这种或那种形式上,在无产阶级专政的这种或那种类型上,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速度上,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特点。”他在1923 年写的《论我国革命》一文中进一步指出:“在东方那些人口无比众多、社会情况无比复杂的国家里,今后的革命无疑会比俄国的革命带有更多的特色。”毛泽东在1954 年4 月《论十大关系》中明确指出:“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但是,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 不能盲目地学, 不能一切照抄, 机械搬运”。他还说:“我们的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后来,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虽然也在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道路,但实际上是基本上照搬了苏联的经济政治文化体制,社会主义缺乏生机和活力,影响了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深刻指出:“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情况,走毛泽东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邓小平第一次十分明确地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命题,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3]。经过30 年的探索,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点越来越清晰,党的十五大报告对此作了科学概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就是要坚持和完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这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又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作了高度概括,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他还具体阐述了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自主创新道路、农业现代化道路、城镇化道路、政治发展道路、文化发展道路以及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国防建设道路等,构成了完整的体系。

三、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和特征的理论

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马克思恩格斯在《哥达纲领批判》、《资本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等著作中曾作过原则性的设想,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条:消灭私有制,由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消费品的分配实行“等量劳动领取等量产品”(在作了各项必要的扣除以后) ,即不用货币结算的按劳分配;消灭了商品、货币,实行直接的产品调拨和分配;消灭了生产无政府状态,实行有计划的调节;消灭了阶级差别和阶级对立;消灭了“作为国家的国家”,“国家的政治权威也将消失”,国家的对内职能主要是保卫劳动和分配的平等权利等。列宁在十月革命胜利后一段时间内,对社会主义特征的认识和马恩差不多,后来,他和斯大林修正和发展了马恩的某些设想,认识到:生产资料公有制在一个长时期内要采取全民所有和集体所有两种形式;商品、货币不会很快取消,而要保留很长时间;按劳分配将取消劳动券形式,通过货币来实现;阶级和阶级斗争不会立即消灭,而要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不仅在过渡时期是必要的,而且在社会主义时期必须存在,并保留其政治职能。后来出现的一些社会主义国家,曾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景象,不同特色的社会主义反映了在不同社会环境下革命人民的共同要求。但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规定性仍然是我们的理论基点。

我国在建国后的头30 年时间里,党虽然在宣传社会主义,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但事实上正如邓小平多次谈到的,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在理论上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当时把社会主义仅仅理解为公有制、按劳分配、计划经济、无产阶级专政,盲目追求“一大二公三平均”,要实现纯而又纯的社会主义。而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就必然热衷于变革生产关系,同时这种变革又是通过无休止的阶级斗争和政治运动来实现,因而在实践中发生了失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领导人民对社会主义本质进行重新认识。党的十二大报告第一次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特征从8 个方面作了全面论述,为人们在实践中认识社会主义本质拓展了新视野。但邓小平独具慧眼,他从什么不是社会主义来反衬什么是社会主义,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僵化封闭不能发展社会主义,照搬外国也不能发展社会主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没有法制也没有社会主义;不重视物质文明搞不好社会主义,不重视精神文明也搞不好社会主义。

1992 年春天,邓小平在巡视南方谈话中科学精辟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科学概括,既包括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问题,又包括了以社会主义生产力为基础的社会关系问题,廓清了一系列不合乎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模糊认识,摆脱了长期以来拘泥于具体模式而忽视社会主义本质的错误倾向,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五、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理论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问题,无产阶级革命导师虽然没有作出十分明确的回答,但他们的一些论述包含了改革的思想。恩格斯曾经预言:“所谓‘社会主义’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列宁在纪念十月革命四周年写的文章《论黄金在目前和在社会主义完全胜利后的作用》一文中论述到改革问题,他认为在整个革命全部胜利的进程中,为了解决新的任务,在经济建设的根本问题上,必须采取“改良主义的”、逐渐的、审慎迂回的行动方法,“改善和改造我们的苏维埃制度”,而不要采取革命的行动。在这里,“改良”、“改善”、“改造”就是改革的意思。1922~1923 年,在被称为列宁“晚年政治遗嘱”的8 篇文章和书信中,列宁提出要改组工农检查院,要革新和改善苏维埃机关,要“削减机关”,提高国家机关的人员素质,提高工作效率等。毛泽东在20 世纪50 年代就提出解决社会主义社会中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可以依靠社会主义制度本身加以解决。但是,后来毛泽东仍然认为阶级斗争是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的动力,他的一些正确思想并没有付诸实施。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首先提出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的思想。他认为“改革是一场革命”,“这场革命既要大幅度地改变目前落后的生产力,就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改变上层建筑,改变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和国家对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使之适应于现代化大经济的需要”。后来, 邓小平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出“我们把改革当作一场革命”、“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改革是一场革命性变革”等等。改革是要对原有体制进行根本性变革,不是细微末节的修补,即改革过去那套僵化的、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使生产力获得解放。改革是全面的,包括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教育体制、科技体制、文化体制和其他体制。说改革是一场革命,是就体制而言,不是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变革,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因此改革中要遵循以下一些原则: (1) 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2) 不能用搞运动的方法,只有在发展生产力的同时不断推进改革; (3) 大胆试,不争论,既勇于探索,又细心谨慎; (4) 必须立足本国,同时吸取其他国家改革的成功经验。由于明确了改革的性质、目的、内容和原则,因此我国的改革取得了巨大成效。

六、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开放的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列宁也说过:“人类的整个经济、政治和精神生活,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已经越来越国际化了。社会主义会把它完全国际化。”[4]他强调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应该把苏维埃优越的社会制度同资本主义进步的东西结合起来,“苏维埃政权+ 普鲁士的铁路管理制度+ 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 美国的国民教育等等等等+ += 总和= 社会主义”,这是列宁全面开放的公式。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并指出:“对外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化,不加分析地一概排斥,和⋯⋯对外国东西不加分析地一概照搬,都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都对我们的事业不利。”但在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虽然同一些国家保持着经济文化往来,但规模并不大,而且存在种种顾虑和限制,因而我国同发达国家的经济和科技差距仍很大。

对外开放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邓小平最先提出来的。早在1975 年, 他就提出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扩大出口的政策。粉碎“四人帮”以后不久,他又提出:“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我们不仅因为今天科学技术落后,需要努力向外国学习,即使我们的科学技术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也还要学习人家的长处。”年春天在巡视南方的谈话中,他说:“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他还用历史经验说明对外开放的必要,指出:“总结历史经验,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对内经济搞活,对外经济开放,这不是短期的政策,是个长期的政策。”邓小平不仅全面阐述了对外开放的意义,而且对对外开放的对象、地域、内容、方针等作了一系列具体阐述。关于对外开放的对象,邓小平指出不是只对世界上某一部分国家和地区开放,而是对全世界开放,全面的开放。关于对外开放的方针、原则,邓小平认为,必须以四项基本原则为基础,不能忽视国家机器的作用;必须立足自力更生,不能照抄照搬外国的东西;必须“采取两手政策,既要开放,又不能盲目地无计划无选择地引进,更不能不对资本主义的腐蚀性影响进行坚决的抵制和斗争”,做到排污不排外,防止资本主义生活方式和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袭。

七、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

关于经济建设问题,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到继承者历来十分重视。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曾指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要“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列宁在十月革命后写的许多著作中,都十分强调发展生产力的问题,指出:“无产阶级取得国家政权以后,它的最主要最根本的要就是增加产品数量,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苏维埃国家的“根本任务就是提高劳动生产率”。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后一度十分强调经济建设,在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他提出:“我们的根本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但从总体而言,毛泽东在这个问题上有两方面的失误: 一是在1957 年以后长达20 年的时间内,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忽视经济建设;二是违背了经济客观规律,急于求成,盲目发动了“大跃进”,对生产力造成了破坏。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端正党的思路路线的同时,也端正了党的政治路线,作出废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把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邓小平反复强调,必须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扭住不放”,“顽固一点”,“毫不动摇”。后来,他又明确说: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理论观点和政策措施,如分“三步走”的战略思想,抓好农业、能源、交通和教育科技等战略重点。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既坚持邓小平的经济建设思想,又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观点和方针,强调要处理好改革与发展稳定,速度和效益,经济建设和人口、资源、环境,东部和中西部地区,扩大对外开放和坚持自力更生,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等一系列事关全局的重大系。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特别强调,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落实到经济建设中,就是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等等。

关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马克思、恩格斯曾设想对生产和消费实行计划调节,消灭商品、货币。列宁后来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仍要发展商业,保留商品、货币,但很强调生产的计划性,强调统计和监督。斯大林承认社会主义社会仍有商品,但认为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并不是通常的商品生产,而是特种的商品生产, ⋯⋯它的活动范围只限于个人消费品”[5]。毛泽东也说过,社会主义仍有商品生产、商品交换,要尊重价格规律。可是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实行粮食统购统销、财政统收统支、人员统包统分、物资统分统配,政府对企业统得过多,管得过死,使地方基层和群众缺乏自主权,使社会主义缺少生机和活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始了经济体制改革,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探索。从实践上来看,1979 年起开始农村改革,建立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4 年开始城市改革,先是放权让利,接着实行承包制、租赁制、股份制等;1992 年邓小平巡视南方谈话发表后,改革进入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新阶段;1994 年开展了财税体制、金融体制、计划和投资体制、外汇和外贸体制、物价和流通体制五大宏观经济体制改革,同时进行了住房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1995 年提出要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改革实践要求理论突破,理论上创新又指导着改革实践发展。30 年来经济体制改革的最大理论成果是创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邓小平早在1979 年就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1984 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邓小平评价这个决定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1987 年10 月,党的十三大提出了“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新的经济运行机制。后来邓小平又多次强调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在1992 年巡视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更是明确提出了“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的著名论断,这就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视为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特征、把市场经济当作资本主义特有东西的思想束缚。此后,党的十四大正式确定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解决了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性的重大问题。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勾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发展了邓小平的思想,提出了新的所有制度结构理论和分配理论。他指出“公有制经济不仅包含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强调“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3 年10 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首次提出要“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完善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市场监管体系,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建立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

八、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

马克思早就指出:“民主制是作为类概念的国家制度。”工人革命的第一步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列宁则进一步指出:“民主是一种国家形式,一种国家形态。⋯⋯民主意味着在形式上承认公民一律平等,承认大家都有决定国家制度和管理国家的平等权利。”他认为:无产阶级民主是新型民主,不实现民主,社会主义就不能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其实质是人民群众对国家的管理,要依据本国国情引导人民群众参与国家管理;要用制度化的方式、公开性的原则、多样化的渠道开展对国家的监督;政权机关民主化的程度在于加强改革的力度;民主建设如果没有法制作保证等于零;无政府主义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大敌;党内生活民主化是建立和发展新型民主的前提和关键;不断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是执政党建设的组织保证和伟大工程。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强调:人民民主专政是我们的主要经验和主要纲领;要按照人民民主原则进行政权建设;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没有民主集中制就不能建设社会主义,要贯彻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原则;反对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官僚主义,反对无政府主义和专制主义。但是,毛泽东的晚年、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中,民主集中制受到严重破坏,教训十分深刻。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党总结了建国以后在民主法制建设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邓小平反复强调,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最重要的保证;社会主义民主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民主,因而它是保证社会主义制度、维护全体人民根本利益的民主。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民主必须有共产党的领导,“党的工作的核心是支持和领导人民当家作主”。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能搬用西方那一套所谓的民主,不能搬用他们的三权鼎立,不能搬用他们的资本主义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必须与法制建设相结合,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完善国家的宪法和法律,使社会主义民主法律化、制度化,做到有法有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领导人民遵守和执行宪法和法律,党本身也应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江泽民围绕民主政治建设问题也作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在我党历史上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科学概念;揭示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提出了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依法治国,并强调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指出“实现民主、自由和人权的根本途径是社会的进步、稳定和经济的发展”。胡锦涛在此基础上明确提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即:“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 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关于政治体制改革,邓小平强调:政治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1986 年9 月邓小平指出,政治体制改革的总目标有三条:“第一,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第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第三,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党的十三大报告把政治体制改革的长远目标概括为“建立高度民主、法制完备、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近期目标,邓小平在1986 年11月指出:“第一个目标是始终保持党和国家的活力”;“第二个目标是克服官僚主义,提高工作效率”;“第 三个目标是调动基层和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党的十三大报告则概括为“建立有利于提高效率、增强活力和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领导体制”。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主要是实行党政分开;下放权力,改变权力过分集中的弊端;精简机构,转变政府职能;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完善基本政治制度;建立基层社会生活的群众自治,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切实保障公民的民主权利。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方针和原则,邓小平提出:第一,政治体制改革要坚定而谨慎、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第二,要同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相适应;第三,民主化和法制化紧密结合;第四,要以政治稳定为前提。江泽民与胡锦涛则反复强调,改革政治体制,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着重加强制度建设。

九、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把人类社会发展分为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社会主义要重视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要发展文化教育和艺术事业,维护公共秩序、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列宁多次强调要发展文化事业,提高人民的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消灭文盲。要对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发扬共产主义道德风尚。毛泽东指出,新中国既要有一个经济建设的高潮,也要有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要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逐步赶上世界先进科技水平;要进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思想教育,树立共产主义想、道德和纪律,要建立互助合作友爱的人际关系等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党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概念。邓小平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他的多篇著作和历次重要讲话中都深刻阐明了“两个文明要一起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十四届六中全会先后作出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两个决议,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主要内容、根本任务和指导方针等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系统而深刻的论述,阐明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明确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指明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提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健康素质。江泽民、胡锦涛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为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全面小康奋斗目标的重要战略思想和组成部分,提出了新的创新思想和战略要求。强调要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十、总结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除了以上的理论外,我们党还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以及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理论和政策等, 这里不一一细述。当然,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全面小康奋斗目标的实践 中, 还有许多未知领域需要不断探索。实践在发展, 理论也必将随之发展。随着时代、实践、科学的发展,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必将会有新的飞跃。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 第5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4.[2]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9册[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41.[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 第2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4.[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册[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5]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40 - 45.

新发展理念,“新”在何处

谋求新突破 确保新增长 促进新发展

新常态、新发展

毛泽东思想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新学期 新希望 新发展

站在新起点谋划新发展寻求新突破

增量突破(新)

增量突破(新)

中国生物材料产业化实现新突破

新学期、新目标、新发展、新辉煌

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和新突破
《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和新突破.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