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藏传佛教对藏族文化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3-01 21:44:5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藏传佛教对藏族文化的影响

藏族文化是世界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容和独特的表现形式越来越受到世人的瞩目。世代生活在高海拔地区的藏族人民,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和相对匮乏的自然资源,表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和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因而,注重不断地自我完善和追寻生命的真谛便成为藏族文化显著的特点。精神文化是藏族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藏族文化真正的价值所在。佛教自7世纪传人藏地以来,藏传佛教的哲学思想和价值体系作为藏族精神文化的主体和核心,引导、影响着藏族文化的方方面面。“戒律存则佛法存,戒律灭则佛法终”,藏传佛教戒律既是藏传佛教发展的制度保证,也是藏传佛教思想的具体体现,故而在庞大的藏文化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具有特殊的作用和意义,其影响广泛而深刻。.佛教自7世纪松赞干布时期传人藏地后,其博大精深的哲学理论系统和严谨规范的修持仪轨便受到藏人的欢迎,尤其赢得了统治阶级的青睐。虽然经历了与本教争夺主导权的激烈斗争,佛教仍以不可阻挡之势在藏地扎下了根。从此,藏人的伦理道德和统治者的治国之策便都依循佛教的道德观,在原有的基础上建立起了佛教化的价值体系。在此过程中,佛教戒律的影响最具直接性。

1.以“五戒十善”为指导思

...松赞干布时期,大臣吞弥桑布扎最初翻译的几部佛经中有一部名为《十善经》,主要讲解佛教“十戒”(或称“十善法”)。“十戒”的内容包括“身三”,即不杀、不盗、不淫;“口四”、即不两舌、不恶口、不妄言、不绮语;“意三”、即不贪、不嗔、不痴。身、口、意代表了行为、语言和思想。“十戒”源于“五戒”,而又与“五戒”侧重不同。“五戒”侧重于止恶,而“十戒”侧重于行善。由“十戒”而来的“十善”即以不净观离贪欲,以慈悲观离嗔恚,以因缘观离愚痴,以诚实语离妄语,以和合语离两舌,以爱语离恶口,以质直语离绮语,以救生离杀生,以布施离偷盗,以净行离邪淫。“五戒十善”是佛教伦理道德的基础。以佛教的观点,守“五戒十善”可确保投生人天善趣,免堕三途,即使今生不能解脱,来生仍可继续修持。......松赞干布依据“十善法”制定了吐蕃立国教民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和伦理道德准则,包括“法律十五条”、“七大法律”和“人道十六则”等合计三十七条。其中属强制执行的法律只占很少一部分,大部分则属社会伦理范畴。据《贤者喜宴》记载,(1)当时制定的“人道十六则”是在戒除“十不善”的基础上加上尊父、敬母、礼待出家人、尊重长辈、知恩图报和不欺害他人等六条而成。后来又进一步演化成更接近平民百姓日常生活的形式,即:1皈依虔敬三宝;2敬重报答父母;3以德回报有恩之人;4不犯上且听其言;5所行效仿贤哲;6潜心学习佛法及文字;7笃信因果,戒绝恶行;8对人莫生歹心,而应有益于人;9行事公正不欺;10节制酒食;11明知羞耻;12借债如期偿还;13升斗斤两禁伪诈;14他人未委托之事,当禁无益之干涉;15做事有主见,遇变不乱;16对所发之誓及保证视如生命。除了“人道十六则”外,其他的法律条文也有诸如褒奖英雄、贤哲和善良之人,谴责懦夫、恶人和违法者等既是社会伦理道德又是国家法制的内容。作为吐曹蕃国后的立国纲要的“基础三十六制”之一的“六大政要”中就明文规定要“奉行十善,舍弃非十善”,可见,上述三十七条法律和行为准则已成为吐蕃上至君臣,下至平民百姓所共同依奉的言行规范。

把佛教的“五戒”、“十善”作为立法之本和道德标准,起到了“对善人予以奖励,对恶人加以惩处,对豪强大族用法律压抑,对贫弱者设法扶助”(3)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阶级矛盾,有利于巩固农奴主阶级的统治。而这一时期的伦理道德标准中已见不到藏人早期所崇尚的勇武之风,而代之以慈悲、行善、知足、宽容的中庸之道,社会风尚也随之有了明显的改善。

2.“四祥瑞”与伦理道德

1.在指导思想上,以戒律中的“五戒十善”作为立法的主要依据,用以约束佛家弟子的戒律上升为国家大法的强制形式来制约全体国民的言行和一切社会生产活动,宗教政治化的倾向可见一斑。

2.在制定方法上,借鉴了戒律“因犯而制”的方法,以案例作为制定法律条文的来源。

3.在具体内容上,早期的法典如《吐蕃法律二十部》等直接套用了戒律中的“五戒”、“十善”等条文。后期的法典如《十六法典》、《十三法典》等则不再照搬戒律条文,而是将戒律的精神融入了法律的条款中,使法律更适合民情,更有利于统治的需要。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藏族法律无论在内在指导精神还是外在表现形式上,都受到了佛教戒律的直接影响。借助法律这种强制手段,佛教的行为规范在藏族人民身上打下了更加深刻的烙印。一方面,人们逐渐习惯于以佛教思想的好恶来评判一切,从而形成了慈悲为怀、宽容相待、诚实公正的社会风气,“封山封林、禁猎野生动物”的规定使藏地成为一个生态平衡、人与动物和谐相处、未受人为污染的良好生态环境;另一方面,人们慑于法律的威力,在披着宗教外衣的农奴主阶级的统治之下,只能是逆来顺受,听天由命,而缺乏抗争意识。

三、藏传佛教戒律对藏族民间风俗文化的影响

(一)对节日文化的影响

藏族有许多节日都与佛教有关,其中与佛教戒律有直接关系的有雪顿节。雪顿节是藏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在17世纪之前是一种纯宗教节日,源自佛教戒律“夏安居”的规定。遵照佛教戒律,凡比丘、沙弥在夏天雨季期间要进行长净和夏安居活动。出家人一般都足不出户,在家闭门修习,以免踩伤这一时期多出外活动的虫类。夏安居一般始于藏历三月,持续三个月时间,于藏历六月三十日结束。结束夏安居被称为“解制”。解制这一天,出家人纷纷下山,老百姓要以酸奶敬献。这就是雪(酸奶)顿(宴会)节的最初来源。到了17世纪五世嘉瓦喇嘛时期,为了让整个夏安居期间足不出户的僧人们轻松一下,雪顿节又新增添了跳藏戏的内容。许多民间的藏戏班子都来到拉萨轮流献艺,藏戏渗入到雪顿节的初期,是宗教活动与文娱活动结合的开始,范围局限在寺庙内。先以哲蚌寺为活动中心,因此也被称为“哲蚌雪顿”。五世嘉瓦喇嘛从哲蚌寺移居布达拉宫后,每年的雪顿节第一天仍在哲蚌寺演出,第二天到布达拉宫为嘉瓦喇嘛演出。18世纪罗布林卡建成后,成为嘉瓦喇嘛的夏宫,雪顿节的活动又从布达拉宫移至罗布林卡内,并开始允许老百姓入园观看藏戏。从此,雪顿节的活动便更加完整,形成一套固定的节日仪式。今天的雪顿节则加入了文艺汇演、商贸洽谈、物资交易、旅游观赏等项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成为拉萨夏日最隆重的节日。

后藏日喀则地区扎什伦布寺司莫钦默节(意为大观节)是以跳神、跳藏戏、杂技表演、物资交易等内容为主的夏季盛大节日。在九世*时期,这个节日影响很大,印度、尼泊尔、不丹等国的商人也来参加,还举行军队仪仗表演,甚为隆重。这一节日也是来源于戒律“夏安居”结束后的庆祝仪式。实际上,藏地许多寺院在夏季举行的跳神、跳藏戏等活动多与此有关,只是各地因气候、时令不同而举行时间不同罢了。

(二)对衣、食、住、行风俗的影响

佛教戒律中的别解脱戒对出家人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都做了详细的规定。随着佛教的深入人心,出家人的行为规范也逐渐融入藏人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生产中,成为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本文仅就衣、食、住、行四个方面选择一些事例来加以说明。

1.在衣着方面

由于藏地气候寒冷和受本教的影响,藏人的审美观念中偏爱黑、红色等深色,而印度僧人穿着的传统的土黄色在雪域藏地就显得太刺眼。因此,一种折衷的绛红色便成为出家人的专用色。俗民百姓一般忌穿这种颜色的衣裙,而且,对出家人的尊奉甚至演化成了对黄色和绛红色的尊敬。藏族人见到地上有此二种颜色的布片或其他东西,也会自觉地拾起来放在高处。

2.在饮食方面

佛教戒律中大乘菩萨戒规定不许吃肉,以免杀生。而小乘别解脱戒则规定不许吃除“三净肉”以外的其他肉食品,可能是由于出家人以化缘为生,对化缘得来的饭食不可能讲究太多。“三净肉”是指非我杀,非为我杀,非亲见杀之肉食。藏传佛教虽为大乘佛教传承,但是在藏地由于自然条件恶劣,物质产品匮乏,经济形式单一,如果戒肉,则势必导致热量不足、营养不良而难以生存下去。因此,藏族僧俗信徒一般不戒肉,除“三净肉”外又加上了不食有爪的和奇蹄动物,如鸡、鸭和马、驴等。

戒律中有“二十一进食聚”,规定比丘进食时不得含食语,饮勿做呼噜声,食勿做吧嗒声,食匆出舌,勿移食于左右腮,腭勿做声,不得摇钵,不得啮半食,不得弹舌做声食,未食勿得张口,断食不宜过大或过小等。在藏人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父母按上述规矩要求小孩子。如果有人在众人围坐进食时有不符合上述规矩的进食行为,就会被其他人耻笑为不懂规矩,没有家教。

3.在居住方面

戒律“十三僧残罪”中有一条“小屋僧残罪”,规定比丘建僧舍不得超过长十八肘、宽十九肘半的面积,也不得在多生物、有争之地建房,所用的建筑材料也需清净无染。所以,藏族僧尼居住的僧舍一般都比较狭小,甚至布达拉宫和罗布林卡中的嘉瓦喇嘛寝室也是如此。一般老百姓的房舍多为小开间、多间数,除了选用建筑材料的制约,恐怕也是受此影响。在西藏,不论是贵族高官还是平民百姓,旧时都没有架床而卧和用椅凳的习惯,而是在地上垒起低矮的土炕,垫上草垫和羊毛长垫当做床,垫上草垫或长垫席地盘腿而坐。即使是达官贵人和有钱人家也只是垫的垫子多一些,讲究一些而已(如后藏贵族帕拉家的庄园遗址中的陈设)。这一习俗来源于戒律“近住八戒”中的“不坐卧高床戒”。这一戒条对床垫的高度未做明文规定,但是在“九十单堕罪” 中有一条规定比丘的“床脚高度不可超过一肘”。比丘的床高尚且不能超过一肘,俗人的床垫应该更低一些才能显示出对出家人的尊敬。在现代社会,藏人早已习惯于用床和椅凳等家具,但仍然没有改变不坐卧高床的旧习,藏式床仍比普通的床略低。

4.在行为举止方面

藏人在行为举止上十分讲究谦恭和礼数,其中有许多规矩也源自戒律中的规定。比如,“一百一十二恶作戒” 中规定:不得双手叉腰行,不得举踵以趾行,不得摇身掉臂行,不得比肩行,不得携手行,不得左顾右盼,而应眼睛平视前方一轭木之处等行姿;不得放身猛坐,不得跷膝而坐,不得交勾双脚而坐,不得伸腿舒足而坐等坐姿;人在前行,己在后行;人在高座好座,己在下座恶座;不高声喧哗,而应轻言慢语;不弃大小便及涕唾于水中和青草上,见面合十行礼以示尊敬;不跨越他人而过;男女不得挨近坐等等。受到这些言行约束的影响,藏人普遍具有内敛、自律、谦恭的行为举止特点,卫藏农区尤为突出,牧区和其他藏区因生活环境和性格特点的差别而略为豪放一些。

。 归纳起来,藏族法律受戒律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指导思想上,以戒律中的“五戒十善”作为立法的主要依据,用以约束佛家弟子的戒律上升为国家大法的强制形式来制约全体国民的言行和一切社会生产活动...2.在制定方法上,借鉴了戒律“因犯而制”的方法,以案例作为制定法律条文的来源。

3.在具体内容上,早期的法典如《吐蕃法律二十部》等直接套用了戒律中的“五戒”、“十善”等条文。后期的法典如《十六法典》、《十三法典》等则不再照搬戒律条文,而是将戒律的精神融入了法律的条款中,使法律更适合民情,更有利于统治的需要。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藏族法律无论在内在指导精神还是外在表现形式上,都受到了佛教戒律的直接影响。借助法律这种强制手段,佛教的行为规范在藏族人民身上打下了更加深刻的烙印。一方面,人们逐渐习惯于以佛教思想的好恶来评判一切,从而形成了慈悲为怀、宽容相待、诚实公正的社会风气,“封山封林、禁猎野生动物”的规定使藏地成为一个生态平衡、人与动物和谐相处、未受人为污染的良好生态环境..2.李庆宏:佛教的现实意义浅论

很多尚不了解佛教的人可能认为佛教消极避世,虽然其因果报应理论有使人离恶向善提升社会道德的意义,但要论更多的现实意义,比如促进经济发展、社会繁荣稳定等,似乎就有点远了。但事实上佛教除了提升世人的道德外,确实还有着促进经济发展、社会繁荣稳定的积极意义。

单就教人降低贪欲这一条,以前看好像是消极主张,现在看却正适合时代。的确,人欲望过低,也即从经济学角度讲市场需求过低,那么经济是有可能不容易快速发展,比如上世纪

二、三十年代的世界经济大危机,就是以刺激需求为主导的凯恩斯主义解决的。但现在的问题在于:人们不是欲望过低,而是欲望过高了。仔细分析,人们欲望过高,虽有在一定程度上刺激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过患却非常大。以佛教来降低人们的贪欲,今正是时。

首先欲望过高,最直接的结果就是为了追求欲望过于偏重发展经济,而过度消耗自然资源,破坏自然环境。而贪欲正是人们向自然过度索取的原动力。贪欲低了环境保护才可能,可持续发展才能更长久。我们不用说中国,像美国,算是很重视环保的了,但美国每年向空气排放的污染却还是最重,为什么?因为人们都想着便利享受,用车最多,消耗能源也最多。贪欲不降,人们对环境的损害将与日俱增。

其次欲望过高,更容易导致经济发展中为一己私利而破坏他人利益 的负面行为,这方面例子实在太多。比如贪建筑工程款而造成豆腐渣工程,又如为节约成本煤矿安全措施不到位,还有各种经济领域中的犯罪行为,或不守商业信用的违约行为,这些几乎都是为了一己贪欲,而最终害人害己。为什么是害人害己呢?因为这些行为在佛教看来,都是属于偷盗行为,偷盗,不但要遭地狱饿鬼之报,并且最终都是要还的,所以即使短期获益,长远看却还是在害自己。现在贪欲降低,明了因果,人们在一定程度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更多的开始追求自心的快乐,这种为贪欲铤而走险、自害害人的行为自然就少了,经济发展也会效率更高。

再次,发展经济本身不是最终目的,经济是为人服务的,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人们生活的快乐。以刺激欲望来发展经济,在本末倒臵。因为人欲望高了,就不容易满足,也就不容易快乐。快乐实际上是一种心理,一种精神状态,并不单纯决定于外在物质条件。最简单的,比如同样得到一千元钱,贪欲轻的人就肯定比贪欲重的人快乐。人通过欲望满足获得的快乐,大致可以用这个公式表示:快乐大小=实际所得 / 欲望大小。降低欲望直接导致快乐增大。

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生活在万佛圣城的人快乐度就是比外面的高。而万佛圣城的人要守一些清规戒律,比如不能吃荤腥,也很少有种种让人眼花缭乱的娱乐,所以外界看来就非常奇怪,以致在电脑游戏《文明3》的一个资料片中,将“万佛圣城”作为一个能带给市民快乐的“奇迹建筑”看待。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万佛圣城很多人修佛,开发了自心本就具足的快乐,这个快乐比世俗的快乐更大和长久;另一方面就是通过修佛世俗的欲望降低,即使物质条件低一点,但是快乐却更大。

国内也有调查显示,现在在农村、小城市、大城市三者之间,小城市的人对生活最有满足感。为什么?就是因为小城市人在享受经济发展的同时贪发展不那么快。小城市人见识不广,看见他人的物质享受不那么重,自己贪欲也不那么重,只要经济持续发展,他们就容易满足。大城市,社会丰富,享受也多,人们看见的富人也更多更富,人们的贪欲也就更重,相应地也就更不容易满足。至于农村,因为经济不发达、生活不便利,当然还是不行。另外,小城市经济不那么“热烈”,相应地生活节奏也不那么快,加上贪欲不那么重,所以不那么永不满足地赚钱,人们有更多的时间享受生活,当然也更满足。

第四就是发展经济本身的付出。因为发展经济是要人花时间精力的,尤其现在大城市,生活节奏加快,人忙于事,一天属于自己的时间没多少,还谈得上什么快乐呢。

中国圣贤老子所认为的理想社会,就是“小国寡民”,生活简单、俭朴,人心也质朴,这样人其实也最快乐满足。现在社会发展到这种程度了,人心质朴小国寡民做不到,那么可以在适度发展经济的同时,大力提倡清净俭朴的生活方式、重视内存道德的提升和外在环境的保护,这样的社会才能长久稳定发展,人民生活也更快乐满足。

要知人的欲望是无上止境的,人们要是无限制地追求欲望的满足,那么永远也不会满足,何况客观条件也根本不空话经济的无限发展。也只有在适当发展经济的同时,调整人心,让人们少欲知足,才是唯一的可行之道。从佛学角度讲,人的快乐在于自心本身,人就是要降低世俗的贪欲,修行佛道,才能感受到自心本就具足的纯净快乐。

之所以要弘扬佛教,当然还有一个基本的原因,就是佛陀所讲述的道理都是绝对真实的,并不是单纯的“宗教信仰”或“道德教化”,而是关于人和自然深奥本质的真实揭示,所以弘扬佛教以提升道德、降低贪欲远高于一般的道德教化。

佛教的高修行人最终是要彻底消除世俗的贪欲,才可能最终成佛的。人世俗的福报,从神性角度看,均在于当事人的“福德”有多大。大家可以看到这个“福”字,就是神字旁加一口田,人能享福,就是因为以前在福田中种下了福。而这“德”呢德可以说比福更根本更重大。

所以为王者一定要修德,若失了德,位子终究坐不住。国家前些日子提倡的“以德治国”,可谓抓住了重点。处于上位的政治家一定要修德,德大自然位高,并且这依德而得来得的高位,是上合天道,下合民意,利而无咎的,若德不够即使勉强以种种非德的阴谋巧计得来权位,也不能长久,并且后报非常不利。

也许有人会问:现在有的人贪赃枉法、损公肥私、损人利己,坑盟拐骗偷、吃喝嫖赌抽,无恶不作,根本没有什么道德可言,却怎么仍然有钱有势呢?或者有的人富贵,虽未作失德之事,却也谈不上出于自身修德的缘故,而是运气好,比如说生于富贵人家,或者抽大彩中奖什么的。这些从佛教的角度看,还是因为他宿世福德的缘故。人能投生于富贵人家,也是他宿世福德所致。包括有的女人长得漂亮,惹人爱敬,也是宿植德本的缘故。比如大家可以看到,经常嗔恨、嫉妒的人,容颜就会越来越难看,就是因为嗔恨、嫉妒这些心理,是很损福德的,相应的修福积德之人则会越来越好看,即使人年老,看上去也舒服,即使长得怪,别人感觉也还不一定差。

《无量寿经》中谈到贫穷乞人与世间帝王为什么差距那么大时指出:“……所以然者,贫穷乞人,底级斯下,衣不蔽形,食趣支命,饥寒困苦,人理殆尽。皆坐前世不植德本,积财不施,富有益悭,但欲唐得,贪求无厌。不信修善,犯恶山积。如是寿终,财宝消散。苦身聚积,为之忧脑,于己无益,徒为他有。无善可怙,无德可恃,是故死堕恶趣,受此长苦;罪毕得出,生为下贱,愚鄙斯极,示同人类。所以世间帝王,人中独尊,皆由宿世积德所致。慈惠博施,仁爱兼济,履信修善,无所违争。是以寿终福应,得升善道。上升天上,享兹福乐。积善余庆,今得为人,乃生王家,自然尊贵。仪容端正,众所敬事。妙衣珍善。随心服御,宿福所追,故能致此。”

所以不要去嫉妒别人有钱、不要去嫉妒别人出生好轻易就得富贵、不要去嫉妒别人长得漂亮,尽管这些从当世看上去他们或许只是“运气”好,但其实还是他们宿世修福德自己挣来的,自己只要勤修福德也能得富贵好运,对方若是造恶福报尽了一样要受罪,对方若是失了德一样还是得掉下来。

当前中国有一个危机就是贫富差距越来越大,长此下去可能造成严重的社会矛盾,弘扬佛教,使人明了富贵贫贱的宿世因果,可以很好地缓解这个矛盾。贫穷低下之人不要去嫉妒人家富贵,更不可斗争抢夺,而要修福积德,这才是追求富贵的正道,嫉妒嗔恨、斗争抢夺的行为,只是损自己的福德而已;富贵之人也不要依仗富贵,骄慢行恶,而更要勤修福德,以得长久的富贵利乐。

如何修富贵健康长寿、婚姻爱情美满等世俗福报呢?从究竟的佛法角度看,佛教并不特别鼓励人追求世俗的富贵。佛教是无上教法,首先想要让人证入超世俗的圣道,因为那样得的利益更大更究竟。而有句话所谓“贫穷布施难,富贵修道难”,世俗的富贵容易削弱人的道心。从世俗角度看,如果能生生世世修福德,生生世世得富贵倒还不错,但问题在于这很难保证,人今世听闻圣教知道修福德的意义,后世就不一定知道了。有的人虽富贵,却不明道德,而以宿世修来的富贵造恶,结果反而糟糕了。比如最常见的是有钱了就纵情色欲行种种邪淫,这是有钱人最常见的问题。有钱泡美女,只要双方愿意,从人道角度讲本也谈不上恶,关键的问题在于行淫从神识角度讲是一种自性的堕落,遭报可能很重,尤其是行婚姻外的邪淫。地位高的人则更要注意自身的行为,因为地位高的人一举一动可能影响到很多人,若明德向善,则可以在造福很多人的同时为自己造很大的福德,若不明道德擅自行恶,则可能害到很多人并且自己也遭报极重。

佛教对社会进步的意义,是通过影响个人,提升个人的道德、降低个人的贪嗔痴慢妒等实现的。比如说信仰佛教了,人就要修功德,“诸恶莫作,众善奉行”,那么为王者就要多做利益人民的事情,为官者就会奉公守法不敢贪污腐败,为商者就会诚信互利乐善好施,为民者就会勤俭满足生活安乐。这样佛教对社会的影响就完全是有百利无一害。(信息来源:摘自《觉群季刊》) .3.)佛教生态思想有利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从而促进和谐社会的建立

我们知道,和谐社会的构建不仅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而且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缺一样都不可称其为和谐社会。佛教生态思想中不仅主张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而且也是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的,它认为人与万物,人与人之间,人自身都应该和乐融洽,相互尊重不相伤害,这样才能使万物遵循生态自然运作的法则,它体现了佛教生态和谐的美,它反映了生态生命系统与自然生存环境系统的相互协调所展现出来的美的形式。换句话说,佛教生态思想中不仅具有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而且蕴含丰富的“和谐”理念,它要求人类发展与自然界的伙伴合作关系,呼唤人类的生态和谐审美意识与环境伦理道德修养,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而为和谐社会的建立发挥作用。

五、结语

佛教的生态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环境保护思想,充满至善至诚的人文精神和生态智慧。佛教生态思想中热爱自然、尊重生命、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环境的主张,经过近2000年的实践,在中国大地上绽放出美丽的花朵,并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的血脉和心灵,成为中华民族的集体潜在意识。

佛教的生态思想形象而生动地反映了佛家在认识主观世界、客观世界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已达到了相当深刻的思想境界,标志着佛教在人与自然关系认识上的飞跃。几千年以来,佛教始终遵循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原则,把不伤生灵、保护动植物作为自己的宗教修持的一个重要内容,为保护环境做出了积极贡献,这对我们解决目前世界正面临的自然环境日趋恶化、生态平衡遭受破坏的问题,具有很强的学术价值、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4.佛教自传入中国以来一直是中国普罗大众非常信仰的宗教,“阿弥陀佛”、“菩萨保佑”等惯性用语成为很多的口头禅。而在历史中,佛教也留下过很多光辉的笔迹。从玄奘西取真经到鉴真东渡传道,中国历史一位位高僧大德用他们的高深佛法和慈悲心肠教育和感化着一代代的佛教信徒。时至今日,社会已经与古代大有不同,人们的精神生活也变得异常丰富而多样。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佛教的生存空间被大大压缩了,尤其是不受年轻人的欢迎。“崇尚科学,反对迷信”是全社会的共识,但我们不能仅仅因为这个就完全否定佛教的积极意义。下面谈谈我对佛教的积极意义的理解。

一、佛教的本质是向善的。“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佛教在教义中一直强调轮回报应,时刻告诫信徒要处处行善、广积恩德。佛教的这种观念已经深深嵌入的广大人民的思想观念当中,从俗语中我们可以印证这一点。比如,“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扫地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多多益善”等等。

行善是社会永恒的主题,也是人类最宝贵的品质。当今社会的文明程度日益提高,佛教的向善的观念也正越来越多地被广大群众所接纳,而且已经延伸到更广的领域,比如慈善、公益、爱心援助等等。从今年的“5.12”大地震后的赈灾行动中,我们看到了全社会、全中国、全世界向善的力量。震后不久,台湾慈济佛教基金会以最快的速度率先发送了赈灾物资并派遣医疗救援队;全国同胞在悲痛中纷纷捐款捐物,火速驰援灾区;各国友邦不论贫弱富足竞相输送钱物,表达关怀和慰问。有人说:经历了这场灾难,我们觉得这个社会进步了,人们变得更有爱心了。我认为其实行善——人们最基本的心灵本质——在这一刻迸发出来了。所以我想不管佛教未来的发展境况如何,向善的理念永远是积极的,永远是要发扬光大的。

二、佛教的处世态度是无争的。“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佛教的教义一直以广博、宽大的胸襟劝慰在世事中苦苦执着的人们早日回头。“人意识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佛教教育自己的信徒要胸怀宽广,以一种无争的心态来实现内心的平和与淡定。

当今社会物资生活日益多样,物欲和堕落正在疯狂的蔓延。在这种时风下,人们平静的内心正在经受严峻的考验。正当人们手足无措时,佛教给出了清晰的道路。我认为佛教无争的观念是现代人缓解压力、解除心结的一剂良方。当人们被社会上的种种是是非非折磨地身心困倦时,不妨回归佛法,从朴实的教义中领悟久违的淡定和从容。

三、佛教的生活态度的勤俭的。佛教的师院一直被称为清静所在。佛教的僧尼、信徒也一直过着吃斋着素的清修生活,他们一生清苦节约,将多半钱财用于做善事。这种生活态度是绝对积极的。纵然当今社会人们的可支配收入日渐增多,但是崇尚节俭、反对奢侈浪费却是不变的主题。佛教给我们树立了好的榜样。

综上所述,我发现佛教的积极意义远远不止这些,而且很多积极的影响已经在无形中支配着我们的生活。作为一个生活的现在社会的人,我要从经常从佛教的教义中汲取的积极的思想,处处反省自己,把握好人生的航向

藏传佛教

藏传佛教

文化对人的影响

文化对金融的影响

文化对人的影响

藏族文化的多元性(版)

新疆蒙古藏传佛教祭火文化

古埃及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影响

流行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

道教文化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藏传佛教对藏族文化的影响
《藏传佛教对藏族文化的影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