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以读促悟 读中生情(主题教研发言稿)

发布时间:2020-03-01 21:04:3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以读促悟

读中生情

——《你,浪花的一滴水》教学反思

六年级语文 邝凯仪

任何一种语言的学习都离不开朗读。新课程标准强调要重视朗读,要求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品味、揣摩、积累并逐步学会欣赏。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阅读教学中创新教育已成了诸多语文教师的自觉行动。在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的训练,掌握文章的语言,感知课文准确的用词、生动的造句、巧妙的布局、感人的情境,从中领会作者蕴含的情趣和意旨,达到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并让学生在感性的基础上产生悟性,在悟性的层面上开发灵性,得到创新能力的提高。下面我就结合自己执教《你,浪花的一滴水》的课堂教学来谈谈语文课堂中“以读促悟”教学的点滴感受。

一、结合背景,自主朗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针对本课非常适合诵读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突出以读为本,在读中去体验、去发现、去感悟。这篇课文是一首雷锋的赞歌。该诗言简意赅,以流畅明快的诗句,生动形象的比喻点明了雷锋年轻、短暂而光辉的一生,热情歌颂了雷锋忠于党,大公无私的崇高精神。如何上好这一堂课?关键在于学生个体情感能否与文本的情感达到某种程度的共鸣,感染学生,从而

1 触动学生用心去品读课文。

“雷锋”是大家都熟识的名字,每到三月学生都知道学雷锋,一提起做好事就会自然而然地想到雷锋,但雷锋到底为何人,他到底做过哪些事情,学生都一片模糊,因为,这些离学生的生活太远了。因此,课前,我通过针对我班学生设计的自主学习笔记本,通过第一环节引导学生去搜集更多的资料,让他们从大量的资料中追寻雷锋的足迹,了解雷锋的内心,继而感受雷锋的精神,并在现实生活中寻找他的身影,以至于产生深深的感悟。通过第一课时让学生充分交流雷锋的事迹、雷锋精神的内涵,再让学生结合自己当时的感受去自主朗读课文、小组互读,给诗歌定下基本的感情基调——颂扬。

二、创设情境,范读促悟

朗读是一种用富有个性化的声音来表达文章内容的过程。指导朗读,如果过分重视技巧,势必只让学生产生一种统一的而不带个人感悟的声音。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感情”是朗读要求的重、难点。学生只有进入情境,感情才容易激发,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与课文内容相符合的情景,并使情景具有形真、情深、理念寓于其中等特点。在《你,浪花的一滴水》第四节的学习中,我首先联系上下文设计了这样的导语:“是啊,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让全国人民如此深切的怀念着他?他是党最忠诚、最无私的战士,是人民的好儿子。看看诗人怎样赞扬他,我们又应

2 该用什么语言什么情感来颂扬他的伟大,大家赶快读读第四节吧!”这一段情境交融的导语,把学生的思绪牵引到雷锋的生活之中。接着,可以让学生倾听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充分地感受,并把自己的感受告诉大家,通过这一范读过程,让学生充分领悟诗人表达的情感。

三、熟读精讲,读中生情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的讲是为学生的读服务的,就是指导学生读通、读懂、会读。离开指导学生读书这个目标,讲得再动听,也不能说是成功的,在讲与读的关系上,应该是以读为主,以讲为辅。学生对词句的理解当然离不开教师的点拨和必要的讲解,但要让学生真正理解词句所在段,篇的含义,真正体会到词语运用的准确,句式的优美,篇章的严谨,不读或不反复多次地读,是不可能领会到的。(1)抓关键性词语,读出重音,读中理解。在教《你,浪花的一滴水》一文第二节中,我首先问学生:“对于这一节你感受最深的词句是哪个?”学生很容易就找出:“平凡,年青,小小的春雨,渗透。”我马上指导:“把这些词语读得重些,以突出对雷锋的赞扬和无限的敬意。”经过教师的点拨,抓住了这个关键语,学生得到了要领,有意识读出适当的重音。通过教师讲、学生读、读后再讲,讲后再读,学生在读中理解了这些词语的意思。(2)指点句子,理解内容,感知情感。在教第六节时,通过教师对句子结构的指点,然后进行改变说法使句子意思不变的方法让学生感悟到雷锋为

3 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大公无私的品质,继而引导学生用赞美的语气读,以讲导读,使学生感知其感情,发出内心的赞叹:雷锋真是英雄!

四、熟读成诵,增强语感

朗读既是理解语言的有效手段,也是积累语言,培养情感的有效手段。读得琅琅上口,熟读成诵,运用时就能脱口而出。背诵是大量积累语言材料的最有效的方法。许多人对背诵不以为然,以为这是“死记硬背”的读法,这是一种误解,小学是记忆力最好的时候,在学习语文时,尽量发挥这些优势,多背一些,效益无穷,也就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教学本课时,由于读的方式多,读到要领,读到实处,所以课文教学结束了,学生也就能深情地诵读出来了。

在以读促悟的教学中,教师通过读的训练,让学生从初步感知课文的读到理解地读,再到品味地读,真正把文章的感情读出来,达到叶圣陶所说的“美读”境界,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达到,需要我们不懈地努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读中感悟,悟中生情(阅读)

小学语文教学中以读促悟心得体会

以读促思 读中悟趣 (《活化石》教学设计

读中悟情

以读促写读中感悟

以读促思 读中感悟

以 读 促 写

以读促解

以读促悟,读中悟情——《藏羚羊的故事》教学设计

化繁为简,以读促悟《雷电颂》教学设计

以读促悟  读中生情(主题教研发言稿)
《以读促悟 读中生情(主题教研发言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