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民汉合校”工作经验交流2

发布时间:2020-03-01 20:26:1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民汉合校”工作经验交流

2民汉合校是加强民族团结,提高民族教育质量,培养“民汉兼通”少数民族人才的有效途径。察布查尔县教育者通过积极实践,摸索出推进中小学民汉合校后“合人、合心、和谐发展”的十项有效措施。

一是党、团组织引路,凝聚人心。聘请校内外优秀党员干部、教师担任业余党校辅导员,每学期组织高中阶

段学生举办1—2期党课培训班,每学期向学校党支部推荐2—3名优秀中学生加入中国共产党。邀请学校优秀党员、优秀教师定期轮流为少年团校学员上团课。少年团校利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组织少年学生走进敬老院、社区开展公益劳动,培养少年尊敬长者、爱护公物的情操。并开辟第二课堂,开办声乐、乐器、美术、书法兴趣小组,培养学生健康的兴趣爱好。

二是积极倡导民、汉班开展“手拉手”联谊活动,要求一起唱歌、一起跳舞,民、汉学生在娱乐、交谈中感情不断融合。

三是将民族文化作为课外兴趣活动内容,哈萨克、维吾尔族学生学跳秧歌、贝伦舞,锡伯、汉族学生学跳哈萨克、维吾尔族舞蹈;还专门设立民、汉语学习角,每日下午定期举办的“我的汉语亚克西”、“我的维语亚克西”以及“我的哈语亚克西”活动,大受各族学生欢迎。各民族学生通过相互交谈,彼此了解到各民族民俗文化,从小培养起学生对祖国各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四是坚持“一碗水”端平,对各民族教师一视同仁,不分民族实行统一教学管理、统一教学计划、统一备课和教研活动、统一批改作业、统一编班、统一考核标准,各民族教师共同办公、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情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增进。

五是在学校领导的配备中充分考虑到少数民族干部比例,加强了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在学生干部的选用工作中,也充分考虑到培养少数民族学生。

六是开展了“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送温暖” 工程。学校工会定期对各族教职工、贫困生开展“送温暖”活动,采取学校领导干部与贫困教职工、贫困生结对子的方式,帮助各族教职工、学生度过难关。

七是利用节假日举办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汉、民班级混合编组,同场竞技、表演,加强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促进民族团结。

八是通过组织各民族学生开展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板报、知识竞赛、清明节“革命烈士陵园”扫墓、瞻仰锡伯族民族英雄图伯特等活动,增设《新疆地方史》、《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课程,让各民族学生知道祖国统一是各民族的共同意愿,从小教育学生旗帜鲜明地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

九是认真开展青蓝工程。选派教学经验丰富的汉族教师与民族教师结对子,共同备课,共同教学研究,民汉教师在相互学习、相互交流中情感得到交融,实现零距离工作和生活。

十是学校经常组织党员教师观看电教片,校领导亲自给教师上党课,强调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宣传民族团结和睦相处、团结互助的典型事例。促使教师们在日常工作中互相尊重生活习俗,和睦相处,关系十分融洽,亲如一家。

“民汉合校”

“民汉合校”工作心得体会

喀什市第十九中学民汉合校2

民汉合校工作汇报材料

校长民汉合校做法汇报

民汉合校双语教育促和谐

民汉合校德育教育探索与实践

和田地区第一中学民汉合校普通高中

富蕴县“民汉合校”高级中学综合楼建设项目

民汉合校德育教育探索与实践

“民汉合校”工作经验交流2
《“民汉合校”工作经验交流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