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教学叙事语文

发布时间:2020-03-03 21:11:2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教学叙事

“桶索”短还是“箍井”深?

——由《氓》的教学谈起

吴玲 亳州一中南校语文组

“桶索”短还是“箍井”深?

——由《氓》的教学谈起

“不说自己桶索短,但怨人家箍井深”,这句俗语很早就听过,也深知其意,只是没有想到自己在教学中也会犯下这样的错误。向来对教学尽心尽力的我,总认为课堂上没有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跟学生的基础有关。可是《诗经〃氓》的教学让我幡然醒悟。

我安排《氓》的教学思路是:在理解了诗歌内容之后,分析男女主人公形象,对男女主人公作出正确全面的评价,进而培养学生学习多角度审视、评价主要人物的能力;最后探究女主人公婚变后还有没有可能获得幸福,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女性命运的悲惨及其抗争的无奈。

我所执教的两个班级是普通班,学生多数来自农村,性格拘谨,上课不爱积极发言,讨论问题时多数学生是默哀式的缄口不语,这是我在上课时最头疼的问题。虽然经过半个学期的努力已有所改观,但是课堂依然达不到预设的效果。所以这节课,我对预设的讨论话题没有抱太大的希望。心想如果他们仍然缄口不语,我就自问自答,一个人演独角戏好了。

可是在探究人物命运时,学生的表现让我“大失所望”,他们居然史无前例的热情高涨,发言积极,一个个的把手高高举起,有些学生甚至是急不可耐,直接站起来发表个人看法,最后一个讨论话题竟然变成了精彩的辩论会!他们开阔的思维,新颖的角度,独到的见解,缜密的思辩力完全出乎我的意料。现截取片段如下:

梳理了故事情节,讨论了这场婚姻的悲剧根源之后,我提出另外一个话题:《玩偶之家》中“娜拉出走”意味着觉醒,是女性了不起

2 的坚强和伟大。但是,出走“之后”呢?出走“之后”她的人生会走向何方呢?我们推理一下,这个“淇水女”,她的“之后”会怎么样?她在决绝之后将走向哪里,今后的生活会幸福吗?。”这看似漫不经心的提问,犹如在平静的湖面上投下一块巨石,顿时全班哗然,议论纷纷。

有的学生结合女子生活的社会明确指出:在政治、经济上都处于附属地位她今后的生活不会幸福。有的同学从女子的性格角度分析认为坚强、刚毅、清醒的她,离婚后即使生活很困难,她也会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为自己赢得生存的空间。有的同学从现代婚姻的角度分析认为理智的放弃对于女子来说就是一种幸福。更为可喜的是有的同学能够引经据典结合很多文学作品得出结论:古代社会女子的命运都是一样的——结束婚姻的这个选择, 其实就是意味着生命的必然结束。 他的发言赢得学生的热烈的掌声。

正如春风一缕便能吹皱满池湖水一样,矛盾一旦被激化,就会有神奇的力量!此时的学生兴致盎然,思维活跃。从这些滔滔不绝的发言中,我分明感到了学生们涌动的情思。只可惜的是这时下课铃响起,很多没有发言的学生叹息一声,很是遗憾。

于是,这节课就在学生意犹未尽的叹息声中结束了…… 课堂结束了,可我的内心却久久不能平静:为什么有时候学生特别积极地配合老师,而有时候学生则“启而不发”。 有时候很简单的问题,学生就是缄默不语;而有时似乎有点难的问题,学生居然回 3 答踊跃。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认真地反思找到了问题的症结,课堂上学生之所以“启而不发”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首先,从学生的角度来说,高中的学生已经有了很强的自尊心,特别是农村的孩子生怕别人笑话,总是“话到嘴边又咽下”,长此以往,班级就形成了压抑的气氛,本想发言的学生也不愿说了。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营造欢快、愉悦的轻松课堂,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办法。

其次,从教师的角度来说,教师的教学没有真正地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备课不够精细,没有充分的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情感态度。面对自己不熟悉或是不感兴趣的话题,学生当然无话可说。运用到启发式教学,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启发没有抓住学生的兴奋点,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记》中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教师的启发要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提出的问题应符合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和想象能力,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氓》的教学中关于诗中女子命运的讨论就是激活了学生的兴奋点,学生的思维才如地下奔涌的泉水汩汩而出。 这就要求教师注意发疑的艺术性,启在要害上,保持学生积极地思维,使学生在兴趣中完成知识的学习。

第二,启发不适当、不适时,不能引起学生积极思维。 孔子曾说“不愤不启、不诽不发”。所谓“愤”既心求通而未得之意,而“诽”乃口欲言而未能之状。当学生“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未能”的时候,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高度紧张而活跃,这时的

4 启发提问就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理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第三,启发的方式不够灵活,不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思维。 我们的教学多是一问一答式的教学,课堂上单纯的提问学生势必厌烦,对提出的问题也就漠不关心了。教学中不妨利用多形式的启发方式,比如故事启发、名言警语启发、情景启发、讨论启发等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主动思维,激发其好奇心,达到较为满意的教学效果。尤其要强调的是讨论式的启发,学生在讨论时,思维的碰撞就会摩擦出智慧的火花,收到难以预料的成效。

以上几点归为一点,就是要注意课堂提问的艺术性。有位教育家说得好:“要把知识的果实放在让学生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位臵。”这个比喻生动而准确地告诉我们:课堂提问既不能让学生高不可攀,也不能让学生唾手可得,而应该让学生跳一跳——开动大脑积极思考后方可获得正确的结论。学生只有通过思考取得成果,才能感到成功的喜悦,同时也会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长期的坚持,就可以形成良性循环,启而不发的尴尬不但可以避免,“教是为了不教”的理想也可以实现。

学生身上蕴藏着无穷的智慧, 但如矿藏, 埋藏得很深。 我们的老师没有用心去挖掘或是不善于挖掘, 因而常常否认那里埋藏着金子。“给我一个杠杆,我能把地球翘起来”同样,借助一种工具, 给学生一把钥匙, 什么艰巨的任务他们都能自己完成。因此,希望我们 5 老师在教学中出现问题时应多多地反观自己,不要想当然地把一切归罪于学生,查明原因,究竟是自己“桶索”短,还是别人“箍井”深。

语文教学叙事

六年级语文教学叙事

小学语文教学教学叙事

小学语文教学叙事

小学语文教学叙事

三年级语文教学叙事

语文教学叙事(全文)

小学语文教学叙事

三年级语文教学叙事

小学语文教学叙事

教学叙事语文
《教学叙事语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语文教学叙事 语文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