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植物病理学教学实习Ⅱ

发布时间:2020-03-01 19:49:0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植物病理学教学实习Ⅱ

班级:农学1001姓名:齐创业学号:101801116

实习时间:2012年9月19日

实习地点:扬州大学农学院试验田

实习目的:植物各种常见病态的观察

黄萎病:露地栽培,从定植后1个月左右开始,地上部位出现病症,一直到收获结束时持续发病。最初,下部叶片局部萎蔫,叶边上卷。过2—3天后,病部由黄白色转为黄色。叶片边缘变色较多,以小叶脉为中心呈楔形。接下来,变色部位逐渐扩大,整片小叶黄变,慢慢褐变枯死。病害加重时,上部叶片也依次发病枯死,并导致下部叶片慢性枯萎。因此,病株株高降低、果实的坐果及生长明显受影响。剖检病株叶柄和整,可见导管部有黄褐变。

畸形病毒病:叶片畸形或丛簇型开始时植株心叶叶脉退绿,逐渐形成深浅不均的斑驳、叶面皱缩、以后病叶增厚,产生黄绿相间的斑驳或大型黄褐色坏死斑,叶缘向上卷曲。幼叶狭窄、严重时呈线状,后期植株上部节间短缩呈丛簇状。重病果果面有绿色不均的花斑和疣状突起。稻曲病: 本病危害谷粒。轻则一穗中出现1~5病粒,重则多达数十粒,病穗率可高达10%以上。病粒比正常谷粒大3~4倍,整个病粒被菌丝块包围,颜色初呈橙黄,后转墨绿;表面初呈平滑,后显粗糙龟裂,其上布满黑粉状物,此即为病菌厚垣孢子。稻曲病粒与稻粒黑粉病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整个谷粒失去原形,为病菌所包围、取代;后者基本保持正常谷粒状,仅颖壳合缝处生黑色舌状物,颖壳内充满黑粉(即病菌冬孢子堆)。

玉米瘤黑粉: 瘤黑粉病的主要诊断特征是在病株上形成膨大的肿瘤。玉米的雄穗、果穗、气生根、茎、叶、叶鞘、腋芽等部位均可生出肿瘤,但形状和大小变化很大。肿瘤近球形、椭球形、角形、棒形或不规则形,有的单生,有的串生或叠生,小的直径不足1厘米,大的长达20厘米以上。肿瘤外表有白色、灰白色薄膜,内部幼嫩时肉质,白色,柔软有汁,成熟后变灰黑色,坚硬。玉米瘤黑粉病的肿瘤是病原菌的冬孢子堆,内含大量黑色粉末状的冬孢子,肿瘤外表的薄膜破裂后,冬孢子分散传播。

水稻恶苗病:水稻恶苗病又称徒长病,中国各稻区均有发生。病谷粒播后常不发芽或不能出土。苗期发病病苗比健苗细高,叶片叶鞘细长,叶色淡黄,根系发育不良,部分病苗在移栽前死亡。在枯死苗上有淡红或白色霉粉状物,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湿度大时,枯死病株表面长满淡褐色或白色粉霉状物,后期生黑色小点即病菌囊壳。病轻的提早抽穗,穗形小而不实。抽穗期谷粒也可受害,严重的变褐,不能结实,颖壳夹缝处生淡红色霉,病轻不表现症状,但内部已有菌丝潜伏。

丝瓜白粉病:主要为害丝瓜叶片。初发生时叶片产生黄色小点,而后扩大发展成圆形或椭圆形病斑,表面生有白色粉状霉层,为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后病斑变黄褐色为病菌的闭囊壳。一般情况下部叶片比上部叶片多,叶片背面比正面多。霉斑早期单独分散,后联合成一个大霉斑,甚至可以覆盖全叶,严重影响光合作用,使正常新陈代谢受到干扰,造成早衰,产量受到损失。

慈姑黑粉病:主要危害叶片、叶柄。被害叶片初生黄色至橙黄色稍隆起大小不等的疱斑,后疱斑枯黄破裂,散出大量黑粉,此即为本病症征(病菌冬孢子团)。有的疱斑可全部脱落使叶片穿孔;有的病叶呈畸形扭曲。叶柄受害亦生初期淡黄后转黑褐的近椭圆形或短条状肿斑,后表皮破裂散出黑粉。

白叶枯:白叶枯病主要发生于叶片及叶鞘上。初起在叶缘产生半透明黄色小斑,以后沿叶缘一侧或两侧或沿中脉发展成波纹状的黄绿或灰绿色病斑;病部与健部分界线明显;数日后病斑转为灰白色,并向内卷曲,远望一片枯槁色。

纹枯病:叶鞘染病 在近水面处产生暗绿色水浸状边缘模糊小斑,后渐扩大呈椭圆形或云纹形,中部呈灰绿或灰褐色,湿度低时中部呈淡黄或灰白色,中部组织破坏呈半透明状,边缘暗褐。发病严重时数个病斑融合形成大病斑,呈不规则状云纹斑,常致叶片发黄枯死。叶片染病 病斑也呈云纹状,边缘褪黄,发病快时病斑呈污绿色,叶片很快腐烂,茎秆受害 症状似叶片,后期呈黄褐色,易折。穗颈部受害 初为污绿色,后变灰褐,常不能抽穗,抽穗的秕谷较多,千粒重下降。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白色网状菌丝,后汇聚成白色菌丝团,形成菌核,菌核深褐色,易脱落。高温条件下病斑上产生一层白色粉霉层即病菌的担子和担孢子。

实习小结:通过此次实习,我近距离的观察玉米,棉花,水稻等作物病害特征和形态。进一步巩固了上课所学知识,为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园艺植物病理学教学实习大纲

植物病理学实习报告

植物病理学实习总结

植物病理学实习报告

植物病理学实习总目录wdm

大学生植物病理学实习报告

农业植物病理学实习总结

植物病理学实习心得体会要点

植物病理学实习心得[定稿]

《普通植物病理学教学实习(春)》课程教学大纲

植物病理学教学实习Ⅱ
《植物病理学教学实习Ⅱ.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