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植物病理学实习心得[定稿]

发布时间:2020-03-02 20:41:5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篇1:植物病理学实习总结报告

植物病理学实习总结报告

学院:资源环境学院 年级:2008级

专业:植物保护微生物工程 组别:第三小组 姓名:戴泽翰 学号:200830200508 指导老师:李敏慧、刘琼光、周国辉、徐大高、杨媚、

谢辉、何艺郡

目录

一、前言-------------------------3

二、实习目的与意义---------3

三、实习内容与方法---------3 实验一 植物病害标本的采集和制作------------4 实验二 植物病原的分离与培养-------------------8 实验三 植物病原真菌玻片标本制作------------12 实验四 植物病原线虫的分离及形态观察------14 实验五 植物病毒(香蕉束顶病毒)检测------15

四、实习(验)结果与分析------------------------------18

五、收获与体会---------------19

六、参考文献------------------20 植物病理学实习总结报告

戴泽翰 200830200508 08植保微生物1班

一、前言

植物病理学是主要研究引起农作物病害发生的各种生物与非生物引子及其致病机制、病原物与寄主间相互关系和控制病害发生、减轻发病程度、减少病害所致损失的原理及具体措施的一个重要农业学科。学习基本的植物病理学、流行学知识,掌握常见农业病害鉴别和病原物采集、分离等技能,是对作为高等农科院校植保专业学生提出的要求。为巩固和印证所学的植物病理知识,增强学生对本地区主要作物及主要植物病害的直观认识,我校资环学院为植保专业安排了植物病理学课的实习,以加强学生理论结合实际,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目的与意义

(一)巩固和印证所学植物病理学基础理论知识 (二)熟练掌握植物病理学实验操作技能 (三)通过室内外观察,认识本地区主要作物及主要植物病害的形态特征 (四)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习内容与方法

(一) 植物病害标本的采集和制作及常见病害鉴定 (二) 植物病原的分离与培养

(三) 植物病原真菌玻片标本制作

(四) 线虫病害标本的采集、分离与鉴定 (五) 植物病毒(香蕉束顶病毒)检测

实验一 植物病害标本的采集和制作及常见病害鉴定

一、实验目的

植物病害标本是植物病害及其分布的事务性记载,有了标本即可在室外观察的基础上,开展室内各方面的工作,特别是病害诊断和病原物的分离鉴定工作,没有合格的标本更无从谈起。因此,病害标本的采集和制作是植物病害研究和实验的基本建设工作,植病标本的采取和制作是植保人员必须掌握的的基本技术之一。通过本次标本采集和制作实践实习,学习标本采集和制作的常用方法

二、实验步骤

(一) 标本采集

1、外出实习地点 (1)华农大农场

(2)华农大增城宁西基地 (3)广州白云区蔬菜地

2、采集方式与标本采集要求

(1)直接从病害植株以手、刀、剪刀提取 病样。

(2)症状应具有典型性。标本应有典型的病状和病症,最好有不同阶段和不同部位的症状。这样才能使标本起到帮助人们正确识别病害的作用。

(3)真菌病害标本应采集有子实体的。对于真菌病害来说,鉴定病原物是正确诊断病害的重要条件之一,因此要求真菌病害标本必须有病菌的子实体。

(4)每种标本上的病害种类应力求单纯。如果一份标本上同时有几种病害,就会 混淆视线,影响鉴定,这样就没有适用价值。

(5)采集时应进行必要的记载,以辅助标本不足。记载的内容应包括:寄主名称、发病情况、环境条件、以及采集日期、地点、采集人姓名等。

(6)寄主的鉴定也很重要,有些病害如锈病,不知道寄主是无法鉴定的。对于不认识的寄主植物。应将寄主鉴定所必需的部分,如枝、叶、花及果实等部分都采集齐全。 (7)适于干制的标本,应随采随压于标本夹中,尤其容易干燥卷缩的标本如水稻、小 麦的叶片,最好立即夹在厚书本中,否则叶片失水卷缩后无法展平。

(8)柔软多汁或腐烂的标本,应用纸袋或标本纸包好,然后置于标本箱中,以免污染和挤坏标本,妨碍鉴定。 (10)黑白粉病、锈病、霜霉类标本等由于病菌孢子极易散落,所以采集时应用纸袋或标本纸包好后,再置于采集夹中或采集箱中,以免混杂妨碍鉴定。 (11)每种标本采集的数量不宜过少,以便在制作和应用中留有余地。

(二) 标本制作

1本实验采取干制法制作腊叶标本。

2基本原理:利用标本纸快速把病样标本脱水,并加压把标本压成美观的平面标本。干燥愈快愈能保持标本原有的色泽。

3操作:

(1)把适于压制的病样如植物的茎、叶以及去掉果肉的果皮等,整形后分层压在标本夹中,放一层标本纸(每层3-4张)放一层标本,每个标本夹的总厚度以三寸左右厚为宜,用绳子将标本夹压紧。

(2)每隔一至两天就打开标本夹检查标本纸的干湿程度,及时更换较湿的标本纸。在第一次换纸时,同时将标本整形,使其达到既美观又便于观察的要求。 (3)将完全干燥的病样标本用透明胶、双面胶等固定在白纸上,纸张右下角写上标签(标签内容依次为寄主名称、病害名称、病原物中文名及拉丁文学名、采集地点、采集人姓名、采集日期、)

(三) 实验结果

1、制作了丝瓜霜霉病、玉米小斑病、水稻纹枯病、水稻白叶枯病、玉米黑粉病、茶轮斑病、竹黑痣病、玫瑰黑斑病、稻曲病的标本。(见图1-1,1-2)

图1-1 篇2:植物病理学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 实习科目:植物病理学 实习时间:

指导老师:

学 院:

班 级:

组 员:

目录

一、实习目的??? 2

二、实习地点及时间 2

三、内容及方法?? 2 1.野外调查„„„„„„„„„„„„„„„„„ 2 2.室内整理„„„„„„„„„„„„„„„„„ 2

四、实习结果??? 3 1.主要林木病害„„„„„„„„„„„„„„„ 3 1) 毛竹斑枯病„„„„„„„„„„„„„„„„ 3 2) 竹竿基腐病„„„„„„„„„„„„„„„„ 3 3) 灰霉病„„„„„„„„„„„„„„„„„„ 4 4) 桂花叶枯病„„„„„„„„„„„„„„„„ 4 5) 桂花叶斑病„„„„„„„„„„„„„„„„ 5 6) 紫薇白粉病„„„„„„„„„„„„„„„„ 5 7) 梨锈病„„„„„„„„„„„„„„„„„„ 5 8) 桃树穿孔病„„„„„„„„„„„„„„„„ 6 9) 月季灰霉病„„„„„„„„„„„„„„„„ 7 10) 葡萄霜霉病„„„„„„„„„„„„„„„ 7 11) 葡萄叶斑病„„„„„„„„„„„„„„„ 7 12) 烟煤病„„„„„„„„„„„„„„„„„ 8 2.标准地调查结果„„„„„„„„„„„„„„ 8 1)

2) 3)

4) 油茶软腐病„„„„„„„„„„„„„„„ 9 梨锈病„„„„„„„„„„„„„„„„„ 9 葡萄白腐病„„„„„„„„„„„„„„„ 9 葡萄霜霉病„„„„„„„„„„„„„„„ 10

五、主要病害图示? 10

六、实习心得??? 11

一、实习目的

为了掌握几种重要作物病害症状的特点及病原物形态特征,了解病情调查、病害标本的采集和制作、病原的鉴定以及病害的田间诊断调查研究的常规方法,提高我们诊断和研究病害的能力。 同时,通过本次的教学实习,我们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使得对所学的知识更加牢固,并加深对课本理论的理解和记忆,增强我们 的动手能力,学会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二、.实习地点及时间

实习地点:湖南省浏阳市大围山镇金钟桥村大围之珠 实习时间:2012年7月

三.内容及方法

本次实习内容包括两大部分,野外调查和室内整理,病害调查方法主要分为线路调查和标准地调查。我们在此次实习中以标准地调查为主。

1.野外调查

(1)调查地点:金钟桥村大围之珠农庄前面的葡萄园还有附近

不远的小山坡

(2)调查方法:标准地调查,划定调查范围,再对这片地的植

株生病情况作详细的记录,根据标准表格算出这

片标准地的病情指数

2.室内整理

室内整理包括标本的识别与制作,鉴定所采集的标本,对几中严重的病害进行描述,并制作常见的病害标本。

四、实习结果 1.主要林木病害 1).毛竹斑枯病

叶斑枯病是毛竹营林建设中常见的病害,一旦发生病害,轻者竹叶局部失绿形成枯斑,重者竹叶卷曲、脱落,竹梢枯死,出笋量急剧减少。

2).竹竿基腐病

病竹秆基部的第三到第五节的竹壁上首先出现,初为黄褐色到紫褐色的点状小斑,星状或条状分布。这时因竹秆基部有笋箨包裹,不易被发觉。这些小病斑迅速向上扩展,并相互联合成为条状或块状大斑。受到侵染的竹肉组织变为浅褐色,向上扩展的速度远比外壁上的病斑为快。当病斑一旦到达竹节处,则迅速横向发展,使竹节整圈或大部变为褐色,并以此竹节为基点,大幅度地沿着竹秆内的输导组织向上扩展,同时从竹秆内部逐渐向外壁蔓延。在竹秆上可以看到从竹节上发展的块状或条状的云纹斑,颜色初为黑褐色,后转变为淡褐色。病斑中部凹陷或有纵向皱纹,表面出现泪状液滴或白色粘液,干后留下白色粉状物,竹节处更为明显。这些粉状物不易用手指揩掉。

3).灰霉病 灰霉病是露地、保护地作物常见且比较难防治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属低温高湿型病害,病原菌生长温度为2~30℃,温度20~25℃、湿度持续90%以上时为病害高发期。灰霉病由灰葡萄孢菌侵染所致,属真菌病害,花、果、叶、茎均可发病。果实染病,青果受害重,残留的柱头或花瓣多先被侵染,后向果实扩展,致使果皮呈灰白色,并生有厚厚的灰色霉层,呈水腐状,叶片发病从叶尖开始,沿叶脉间成“v”形向内扩展,灰褐色,边有深浅相间的纹状线,病键交界分明。 该病害是一种典型的气传病害,可随空气、水流以及农事作业传播。在实际病害防治过程中,难以采取有效措施彻底切断传染源;在病原菌侵入的情况下,也难以彻底消灭病原菌,如药剂喷施,难以解决空气及露水中的病原菌;而单独熏棚,不能重点解决病叶、病果等病残体上或内部的病原菌。 灰霉病病苗色浅,叶片、叶柄发病呈灰白色,水渍状,组织软化至腐烂,高湿时表面生有灰霉。幼茎多在叶柄基部初生不规则水浸斑,很快变软腐烂,缢缩或折倒,最后病苗腐烂枯萎病死。

4).桂花叶枯病

在叶片的叶缘、叶尖发生。开始为淡褐色小点,后渐扩大为不规则的大型斑块,若几个病斑连接,全叶便干枯1/3-1/2。病斑灰褐色至红褐色,有时脆裂,边缘色深,稍隆 篇3:农业植物病理学实习报告

《农业植物病理学》

实习总结报告

姓 名: 学 号: 2011 年级专业班级: 11植物保护安检1班

2013年10月

目 录

一 前言:目的与意义„„„„„„„„„„„„„„„„„„„„„„„„„„„..1 二 实习内容与方法„„„„„„„„„„„„„„„„„„„„„„„„„„„„..„1 三 实习结果与分析„„„„„„„„„„„„„„„„„„„„„„„„„„„„„1 1 实习地点概述„„„„„„„„„„„„„„„„„„„„„„„„„„„1 2 农作物病害采集及鉴定统计„„„„„„„„„„„„„„„„„„„2 豆科作物病害„„„„„„„„„„„„„„„„„„„„„„„„„2

水稻病害„„„„„„„„„„„„„„„„„„„„„„„„„„„4

旱粮作物病害„„„„„„„„„„„„„„„„„„„„„„„„4

香蕉病害„„„„„„„„„„„„„„„„„„„„„„„„„„„6

其他果树病害„„„„„„„„„„„„„„„„„„„„„„„„8 茄科和葫芦科病害„„„„„„„„„„„„„„„„„„„„„9 油料作物病害„„„„„„„„„„„„„„„„„„„„„„„„14

甘蔗病害„„„„„„„„„„„„„„„„„„„„„„„„„„„14

花卉病害„„„„„„„„„„„„„„„„„„„„„„„„„„„16

蔬菜病害„„„„„„„„„„„„„„„„„„„„„„„„„„„20

其他病害„„„„„„„„„„„„„„„„„„„„„„„„„„„25

发病症状„„„„„„„„„„„„„„„„„„„„„„„„„„„26 3主要农作物病害发生与为害程度调查„„„„„„„„„„„„„„37 四 收获与体会„„„„„„„„„„„„„„„„„„„„„„„„„„„„„„„„„.40 五 问题与建议„„„„„„„„„„„„„„„„„„„„„„„„„„„„„„„„„.41 六 主要参考文献„„„„„„„„„„„„„„„„„„„„„„„„„„„„„„„„41

一、前言:目的与意义

1、巩固《农业植物病理学》的基础理论知识;

2、进一步熟练掌握植物病理学,特别是农业植物病理学的基本技能;

3、通过田间调查和室内镜检等,学会诊断本地区主要植物病害,学会病害调查的基本方法;

4、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不断的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内容与方法

1.农作物病害标本采集与鉴定

以组为单位采集、鉴定和制作一定数量的病害标本,然后进行病害标本室内处理:症状识别、显微镜检、病原鉴定。

2.主要农作物病害发生与为害程度调查

对主要农作物病害的田间发生与为害程度进行调查,掌握田间调查取样方法、取样方式、取样数量和取样单位等,并实地进行病害发生情况及为程度调查,详细记载相关数据,认真进行分析、总结。 3.实习总结并提交实习总结报告

实习结束后,要求以组为单位制作ppt,进行实习总结报告。每位同学按实习报告规定格式撰写、提交实习报告、综合性实验报告各一份,主要内容包括此次实习的主要内容、工作成绩、收获、建议及意见。

三、实习结果与分析

1.实习地点概述

①东莞香蕉蔬菜研究所:香蕉、茄子、豆角、玉米等。 ②增城宁西教学科研基地:玉米、水稻、火龙果、各种瓜类等。 ③广州太和镇大田:驳骨丹、双带剑兰、糖胶树、木棉、蜘蛛兰等。 ④广州市桥钟村农场:生菜、白菜、姜、花生、葱等。 ⑤学校农场:玉米、水稻、菜心、甘蓝、甘蔗、辣椒、甘薯等。

2.农作物病害采集及鉴定统计

在水稻、蔬菜、杂粮及花卉等44种作物上共采集及鉴定的病害有88种,其中,真菌性病害有71种,细菌性病害有8种,病毒性病害有9种(详见下表)。

①豆科作物病害

篇4:植物病理学实习总结

植物病理学实习总结

实习时间:一周

实习地点:河南农业大学校区及三区,毛庄,森林公园及浮戏山

实习目的:学习实地认识各种植物病害并采集标本,学习制作标本的方法,学习用不同的培养基培养真菌和细菌,学习制作玻片并观察玻片来判断病原物是什么。

实习中认识的病害及病原物介绍:

1 芍药白粉病

症状:在叶面产生白色、近圆形的白粉状霉斑,白斑

向四周蔓延,连接成边缘不整齐的大片白粉斑,其上布满白色至灰白色粉状物。叶上布满白粉状霉,即病菌的菌丝体、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发病后期有时叶片上产生黑褐色小点,为病菌的有性世代闭囊壳。

2 南瓜霜霉病

发病初期叶片背面出现水浸状黄色斑点,病斑逐渐

扩大后,受叶脉限制呈黄褐色不规则的多角形病斑。在

潮湿条件下,病斑背面长有灰黑色霉层。发病重时,病

斑连成片,使叶片变黄干枯、易破碎,植株一片枯黄 病原菌:真菌病害,病菌以在土壤或病株残体上的孢子囊及潜

伏在种子内的菌丝体越冬或越夏。以孢子囊随风雨进行传播, 从寄主叶片表皮直接侵入,引起初次侵染,以后随气流和雨水

进行多次再侵染。

3 番茄晚疫病

叶片染病多从叶尖、叶缘开始病叶出现水浸状暗绿色病斑,当向叶脉和茎蔓延后茎杆染病产生长条状暗褐色凹陷条斑。

病原物:致病疫霉菌,菌丝丝状,分隔

4 番茄早疫病

主要危害叶片,在茎基部产生暗褐色病斑,稍凹陷有轮纹。多从植株下部叶片向上发展,初呈水浸状暗绿色病斑,扩大后呈圆形或不规则形的轮纹斑,边缘多具浅绿色或黄色的晕环,中部呈同心轮纹。

病原物:早疫病是由茄链格孢菌侵染所致,在真菌分类中,属于半知菌门链格孢属。

番茄早疫病和番茄晚疫病的区别:番茄早疫病在生长期都可以发病。侵害叶、茎、果实各个部位,以叶片和茎叶分枝处最易发病。病害一般多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生,逐渐向上扩展。叶片上最初可见到深褐色小斑点,扩大后呈圆形或近圆形,外围有黄色或黄绿色的晕环,病斑灰褐色,有深褐色的同心轮纹,有时多个病斑连在一起,形成大形不规则病斑。番茄晚疫病在番茄的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幼苗、茎、叶、和果实均可受害,以叶和青果受害为重。幼苗染病,病斑由叶向叶脉和茎蔓延,使茎变细并呈黑褐色,植株萎蔫或倒伏;叶片受害多从叶尖、叶缘开始发病,

初为暗绿色水浸状不规则病斑,扩大后转为褐色。

5 烟草花叶病

叶脉两侧叶肉组织渐呈淡绿色。病毒在叶片组织内大量增殖,使部分叶肉细胞增大或增多,出现叶片薄厚不匀,颜色黄绿相间,呈花叶状。后花叶斑驳程度加大,并现大面积深褐色坏死斑,中下部老叶尤甚,发病重的叶片皱缩、畸形。

病原物:有病毒引起

6 洋葱紫斑病

危害初期呈水浸状白色点斑,病斑扩大快,迅速形成宽1~3厘米、长2~4厘米纺锤形的凹陷斑,先为淡褐色,随后变为褐色至晴紫色,周围具有黄色晕圈。此后有的逐渐褪色并形成同心轮纹,湿度大时斑面上产生黑褐色煤粉状霉。

病原菌称为葱链格孢菌。

7 梨锈病

叶片被害后叶片正面产生圆形小病斑,随着病斑的扩大,病斑中央产生蜜黄色微凸的小粒点(病菌性孢子器),潮湿时小粒点上溢出淡黄色黏液,之后病斑组织变肥厚,正面凹陷,背面隆起并长出几根至十几根灰白色或淡黄色的细管状物即锈孢子器,内有大量褐色锈孢子,成熟后从锈孢子器顶端开列散出。

病原物:病原属担子菌亚门胶柄锈属真菌。性孢子器葫芦形,埋生于表皮下;性孢子纺锤形,单胞无色。锈子器长简形,丛生于叶背面。锈孢子近圆形,橙黄色,表面有瘤状细胞。

8 花生褐斑病

初为褪绿小点,后扩展成近圆形或不规则形小斑,病斑较黑斑病大而色浅,叶正面呈暗褐或茶褐色,背面呈褐或黄褐色,病斑周围有亮黄色晕圈。湿度大进病斑上可见灰褐色粉状霉层。

病原物:落花生尾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子座多散生于病斑正面,深褐色。分生孢子梗丛生或散生于子座上,黄褐色,病菌以子座、菌丝团或子囊腔在病残体上越冬。翌年条件适宜,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初侵染和再浸染。菌丝直接伸入细胞间隙和细胞内吸取营养。

9 茄子黄萎病

初期叶缘及叶脉间出现褪绿斑,病株初在晴天中午呈萎蔫状,早晚尚能恢复,经一段时间后不再恢复,叶缘上卷变褐脱落,病株逐渐枯死, 病原物:茄子黄萎病病菌为半知菌门真菌的大丽轮枝菌,病菌分生孢子梗直立,细长,上有数层轮状排列的小梗,梗顶生椭圆形、单胞、无色的分生孢子。

10 桃缩叶病

嫩叶刚伸出时就显现卷曲状,叶片逐渐开展,卷曲及皱缩的程度随之增加,致全叶呈波纹状凹凸,严重时叶片完全变形。

桃缩叶病的病原物为畸形外囊菌。

11 黄瓜靶斑病

黄瓜靶斑病又称“黄点子病”,起初为黄色水浸状斑点,发病

中期病斑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易穿孔,叶正面病斑粗糙不平,病斑整体褐色,中央灰白色、半透明。后期病斑直径可达10~15毫米,病斑中央有一明显的眼状靶心。

病原物:由半知菌的棒孢菌引起的病害。

12 南瓜角斑病

主要为害叶片。叶片上产生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病斑,受叶脉限制。大小1~5毫米,初为浅褐色,后中间变灰白色,边缘明显,中心稍下凹,病斑周围不形成晕圈,后期病部正背长出很多小黑点。严重时病斑融合成片,致叶片早枯。

病原菌:真菌半知菌门瓜角斑壳针孢。

在实习的过程中,我们认识了很多植物病害,采集了很多标本,对于不能肯定的植物病害,我们小组成员查阅了很多资料,并在玻璃皿中培养了许多未知病原物,然后分离出病原物,做成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病菌形态,然后判断是属于那个门哪个科。我们还进行了细菌和真菌的培养,分离土壤微生物。在实践中,我们不仅学到了植物病害方面的知识,还增强了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篇5:植物病理学实习总结

植物病理学实地参观实习报告

专业: 姓名: 学号:

一、实习地点:郫县种植示范基地,仁寿县种植示范基地

二、实习目的:学习实地认识各种植物病害,将课本知识用于实际,实践教学

三、实习中认识的病害及病原物介绍:

1.豇豆锈病

症状:本病多发生在较老的叶片上,茎和豆荚也发生。叶

片初生黄白色的斑点,稍隆起,后逐渐扩大,呈黄褐色疱斑(夏

孢子堆),表皮破裂,散出红(黄)褐色粉末状物(夏孢子)。夏

孢子堆多发生在叶片背面,严重时也发生在叶面上。后期在夏

孢子堆或病叶其他部位上产生黑色的冬孢子堆。有时在叶片正

面及茎、荚上产生黄色小斑点(性孢子器)。

病原:豇豆单胞锈菌(uromyces vignae barclay) 2.南瓜白粉病

症状:叶片染病,发病初期在叶面或叶片背面产生白

色粉状小圆斑,后逐渐扩大为不规则形的白粉状霉斑,逐

渐多个粉斑连接成整张叶片。发病叶片的细胞和组织被侵

染后并不死亡,抹去病斑上的粉层,叶片表现为褪绿或变

黄,发病后期病斑呈灰色或灰褐色,上有黑色的小粒点(即

为病菌的闭囊壳),发病末期病叶组织变为黄褐色而枯死。

病原:单丝壳白粉病sphaerotheca fuliginea和二孢白粉菌erysiphe cucurbitacearum侵染引起 3.番茄晚疫病

症状:幼苗、成株期均可发病,危害叶、茎、果,但以

成株期的叶片和青果受害较重。幼苗感病时出现暗绿色水浸

状病斑,由叶片向主茎发展,使叶柄和茎变细呈黑褐色而腐

烂折倒,全株萎蔫,湿度大时病部产生白色霉层。成株期叶

片染病多从下部叶片的叶尖或叶缘开始,

形成暗绿色水浸状

的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不明显的病斑,扩大后呈褐色。湿度大时叶背病健交界处出现白霉(病菌孢子囊及孢囊梗),干燥时病部干枯,脆而易破裂。茎部病斑最初呈黑色凹陷,后变黑褐色而腐烂,易引起主茎病部以上枝叶萎蔫。青果染病,病斑呈油浸状暗绿色,后变黑褐色,稍凹陷,病部较硬,病斑表面粗糙,边缘呈明显的云纹状。湿度大时长出白霉,迅速腐烂。

病原:致病疫霉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 (mont.) de bary 侵染引起

4.水稻白叶枯病

症状:秧苗在低温下不显症状,高温下秧苗病斑短条状,

小而狭,扩展后叶片很快枯黄凋萎;⑴叶缘型:是一种慢

性症状,先从叶缘或叶尖开始发病,发现暗缘色水渍状短

线病斑,最后粳稻上的病斑变灰白色,籼稻上为橙黄色或

黄褐色,病健明显。⑵青枯型:是一种急性症状。植株病

感后,尤其是茎基部或根部受伤而感病,叶片呈现失水青

枯,没有明显的病斑边缘,往往是全叶青枯;病部青灰色

或绿色,叶片边缘略有皱缩或卷曲。

病原:xanthomonas oryzae水稻黄单胞菌

5.水稻纹枯病

病症:叶鞘染病 在近水面处产生暗绿色水浸状边缘

模糊小斑,后渐扩大呈椭圆形或云纹形,中部呈灰绿或 灰褐色,湿度低时中部呈淡黄或灰白色,中部组织破坏

呈半透明状,边缘暗褐。发病严重时数个病斑融合形成

大病斑,呈不规则状云纹斑,常致叶片发黄枯死。叶片

染病 病斑也呈云纹状,边缘褪黄,发病快时病斑呈污绿色,叶片很快腐烂,茎秆受害 症状似叶片,后期呈黄褐色,易折。穗颈部受害 初为污绿色,后变灰褐,常不能抽穗,抽穗的秕谷较多,千粒重下降。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白色网状菌丝,后汇聚成白色菌丝团,形成菌核,菌核深褐色,易脱落。高温条件下病斑上产生一层白色粉霉层即病菌的担子和担孢子。

病原:thanatephorus cucumeris (frank) donk.瓜亡革菌

6.水稻稻瘟病

病症:在整个生育期都能发生。分蘖至拔节期为害较重。由于气候条件和品种

抗病性不同,病斑分为四种类型。慢性型病斑:开始在叶上产生暗绿色小斑,渐

扩大为梭菜斑,常有延伸的褐色坏死线。病斑中央灰白色,

边缘褐色,外有淡黄色晕圈,叶背有灰色霉层,病斑较多

时连片形成不规则大斑,这种病斑发展较慢。急性型病斑:

在感病品种上形成暗绿色近圆形或椭圆形病斑,叶片两面

都产生褐色霉层,条件不适应发病时转变为慢性型病斑。

白点型病斑:感病的嫩叶发病后,产生白色近圆形小斑,

不产生孢子,气候条件利其扩展时,可转为急性型病斑。

褐点型病斑:多在高抗品种或老叶上,产生针尖大小的褐点只产生于叶脉间,较少产孢,该病在叶舌、叶耳、叶枕等部位也可发病。节温:常在抽穗后发生,初在稻节上产生褐色小点,后渐绕节扩展,使病部变黑,易折断。发生早的形成枯白穗。仅在一侧发生的造成茎秆弯曲。

病原:phyricularia grisea (cooke) sacc.称灰梨孢

7.大豆霜霉病

病症:病苗子叶无症,第一对真叶从基部开始出现褪

绿斑块,沿主脉及支脉蔓延,直至全叶褪绿。以后全株各

叶片均出现症状。花期前后气候潮湿时,病斑背面密生灰

色霉层,最后病叶变黄转褐而枯死。叶片受再侵染时,形

成褪绿小斑点,以后变成褐色小点,背面产生霉层。受害

重的叶片干枯,早期脱落。

病原:东北霜霉(peronospora man-schurica(naum.) syd.) 8.玉米茎基腐病

病症:发病初期,植株的叶片突起,出现青灰色干枯,似霜害;

根系和茎基部呈现出水渍状腐烂。进一步发展为叶片逐渐变黄,根和

茎基部逐渐变褐色,髓部维管束变色,茎基部中空并软化,致使整株

倒伏。发病轻的也使果穗下垂,粒重下降。首先是根系发病,局部产

生淡褐色水渍状病斑,逐渐扩展到整个根系,呈褐色腐烂状,最后根

变空心,根毛稀少,植株易拔起;病株叶片自上而下呈水渍状,很快

变成青灰色枯死,然后逐渐变黄;果穗下垂,穗柄柔韧,不易掰下;籽粒干瘪,无光泽,千粒重下降。 9.玉米黑粉病

病症:为害植株地上部的茎、叶、雌穗、雄穗、

腋芽等幼嫩组织。受害组织受病原菌刺激肿大成瘤。病瘤未成熟时,外披白色或淡红色具光泽的柔嫩组织,以后变为灰白或灰黑色,最后外膜破裂,放出黑粉即病菌厚垣孢子。病瘤形状和大小因发病部位不同而异。计片和叶鞘上瘤大小似豆粒,不产生或很少产生黑粉。茎节、果穗上瘤大如拳头。同一植株上常多处生瘤,或同一位置数个瘤聚在一起。植株茎秆多扭曲,病株较矮小。受害早,果穗小,甚至不能结穗。该病能侵害植株任何部位,形成肿瘤,破裂后散出黑粉,别于丝黑穗病。丝黑穗病一般只侵害果穗和雄穗,并有杂乱的黑色丝状物。

病原:ustilago maydis(dc.)corda玉蜀黍黑粉菌

10.大豆花叶病 病症:由于大豆品种不同,气温高低、病毒种类以及

感病时期早晚,表现症状常有很大差异。大约有以下几

种病状类型:①黄斑型:一般与轻花叶型和皱缩花叶型

混合发生。老叶上出现不规则黄色斑块,叶不皱缩,上 部嫩叶多呈皱缩花叶状。②芽枯型:植株顶梢及侧枝芽

呈红褐色或褐色,萎缩卷曲,最后变黑色枯死,并发脆

易断,植株矮化;开花期多数花芽萎蔫不结荚。结荚期荚上生圆形或不规则褐色斑块,荚多畸形。

病原:

soybean mosaic virus大豆花叶病毒

四、实习心得

在实习的过程中,我们认识了很多植物病害,对于不能肯定的植物病害,我查阅了很多资料,确定了它们的具体种类,但对于老师说的水稻锈病,我不敢苟同,我觉得应该是水稻白叶枯病。通过这次实习让我深刻的了解了水稻、玉米、大豆、番茄等作物的常见病害,使课本中那些石板的知识变得活跃,让我受益良多。并且回来后查阅资料,也丰富了我的课余知识;让我对其有更加深刻的了解,使得记忆深刻。

植物病理学实习报告

植物病理学教学实习Ⅱ

植物病理学实习总结

植物病理学实习报告

植物病理学实习总目录wdm

大学生植物病理学实习报告

农业植物病理学实习总结

植物病理学实习心得体会要点

园艺植物病理学教学实习大纲

植物病理学 实验讲稿

植物病理学实习心得[定稿]
《植物病理学实习心得[定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