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企业所得税》学习心得

发布时间:2020-03-02 01:56:5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企业所得税》的学习启示

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的要求, 按照统一税法、简化税制、公平税负、促进竞争的原则。所得税作为主体税种, 充当国家财政收入重要来源,几乎是现代国家税收制度的一大特点。

企业所得税是对我国内资企业和经营单位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纳税人范围比公司所得税大。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即所有实行独立经济核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内资企业或其他组织,包括以下6类,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联营企业;股份制企业;有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的其他组织。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是纳税人取得的所得。包括销售货物所得、提供劳务所得、转让财产所得、股息红利所得、利息所得、租金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接受捐赠所得和其他所得。

国营企业所得税是对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是国家参与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并直接调节企业利益的一个关键性税种。兼顾国家、企业、职工三者之间利益关系的原则;效率与公平兼顾的原则;便于征管的原则。集体企业所得税是国家对从事工业、商业、建筑安装业、交通运输业、服务业和其他行业的集体所有制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集体企业所得税是由原工商所得税演变而来的。私营企业所得税是对私营企业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1979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个体经济的发展,资产私人所有、雇工达到一定人数的私营企业产生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是对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外国企业所得税是对中外合作经营的外方合作者和外国企业的所得征收的一种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是指对设在中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以及对外国企业来源于中国境内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个税种。《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于2007 年3月16 日在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获得高票通过, 新的税法于2008 年1月1 日开始实施。

企业所得税改革的指导思想是: 根据科学发展观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要求, 按照“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税制改革原则, 借鉴国际经验, 建立各类企业统一适用的科学、规范的企业所得税制度, 为各类企业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按照上述指导思想, 企业所得税改革遵循了以下原则:第一, 贯彻公平税负原则, 解决目前内资、外资企业税收待遇不同, 税负差异较大的问题。第二, 落实科学发展观原则, 统筹经济社会和区域协调发展, 促进环境保护和社会全面进步, 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第三, 发挥调控作用原则, 按照国家产业政策要求, 推动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 优化国民经济结构。第四, 参照国际惯例原则, 借鉴世界各国税制改革最新经验, 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企业所得税制度, 尽可能体现税法的科学性、完备性和前瞻性。第五, 理顺分配关系原则, 兼顾财政承受能力和纳税人负担水平, 有效地组织财政收入。第六,

有利于征收管理原则, 规范征管行为, 方便纳税人, 降低税收征纳成本。

相比旧的《企业所得税法》,新的税法税收优惠政策的调整如下:

(1)全国范围内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实15 %的优惠税率,同时扩大对创业投资机构、非盈利公益组织等机构的税收优惠及企业投资于环保、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方面的税收优惠。

(2)对劳服、福利、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的直接减免税政策分别用特定的就业人员工资加计扣除政策、残疾职工工资加计扣除政策、减计综合利用资源经营收入政策来替代。

(3)取消生产性外资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高新技术企业定期减免税优惠政策及产品主要出口的外资企业减半征税优惠政策。

(4)对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新税法实施后设立的国家需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自投产年度起予以“两免三减半”优惠政策,同时继续执行西部大开发地区的鼓励类企业的所得税优惠政策。

根据我国当前和今后经济发展,对原税收优惠政策进行整合,突出了“产业优惠”,并选择农业基础设施、高新技术产业等弱质产业、先行产业和具有很大外部性的产业作为优惠对象,改变了原税收优惠形式主要以直接税额式减免为主的优惠方式,实行了以免税、减税、加速折旧、费用加计扣除、少计应税收入和投资抵免等直接税额式减免和间接税基式减免相结合的优惠方式。为企业创造了更大的获利空间。

企业所得税的改革公平了内外资企业的税负,营造了公平的税收环境降低了税负。清理和调整了税收优惠政策,有利于促进高新技术等相关产业、行业的发展;同时提高了我国的法制建设水平,使企业面临的市场经济环境更为规范,对企业的经营有着深远的影响。新税法对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 %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一系列新政让高新技术企业从技术研发到生产经营都能享受到好处,将有助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引导高新技术企业做大做强。

《企业所得税法》自2008年1月1 日实施以来运行顺利。《企业所得税法》的平稳运行,对保证企业所得税收入稳定增长、优化外商直接投资结构和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针对《企业所得税法》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我国应加快完善企业所得税政策体系和管理制度框架,着力实施企业所得税的专业化管理,为实现" 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 的经济发展目标提供有利的税收政策支撑。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的效果

(一)保持了企业所得税收入稳定增长

《企业所得税法》降低了法定税率、扩大了税前扣除,静态测算,实施第一年将会导致企业所得税收入减少,加上2008 年上半年中国自然灾害严重,给组织企业所得税收入带来困难。各级税务机关通过加强征管,堵塞漏洞,提高征收率,使企业所得税收入保持了平稳增长。

(二)优化了外商直接投资结构

虽然比以前15%的优惠税率高出很多, 从国际比较来看, 全世界159个实行企业所得税的国家( 地区)平均税率为28.6%, 我国统一后的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从国际数据来看, 处于适中偏低的水平, 对外资仍有吸引力。25%左右的税率低于经合组织的平均税率, 还是有一定吸引力的。据商务部统计,2008 年1~10 月份,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810.96亿美元,同比增长35.06%。这说明,《企业所得税法》的实施对中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没有产生明显负面影

响,而且有利于堵住长期以来存在的制度性避税漏洞,优化了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结构。

(三)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

实施《企业所得税法》后,通过对国家重点扶持和鼓励发展的产业和项目给予企业所得税优惠,有力地引导了投资流向,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特别是,《企业所得税法》通过对企业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的所得实行永久性免征或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待遇,促进了农林牧渔业投资的大幅攀升。

(四)有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据商务部统计,2008 年1~6 月份,中西部投资增速明显快于东部地区。这也反映出《企业所得税法》通过将企业所得税优惠格局由以区域优惠为主调整为以产业优惠为主,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了资本在东、中、西部的区域流向,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企业所得税也称公司所得税, 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个税种。企业所得税的额度, 直接影响到净利润的多少, 关系到企业的切身利益。因此, 企业所得税筹划是避税筹划的重点。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用法令形式固定下来,企业有依法纳税的责任和义务,使国家财政收入有了法律保证,并能随着经济的发展而稳定增长;企业自身有依法规定的收入来源,随着生产的发展,企业将从新增加的利润中得到应有的份额,使企业的责、权、利更好地结合起来;能更好地发挥税收的经济职能,有利于调节生产、流通和分配,加强宏观控制和指导。有利于改进企业管理体制和财政管理体制,改善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

企业所得税稽查方法学习心得

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习题

企业所得税自查报告

企业所得税自查报告

企业所得税自查报告

企业所得税计算题

《企业所得税》学习心得
《《企业所得税》学习心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