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习题10

发布时间:2020-03-03 02:33:1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十章习题 发布时间:2009-5-29 14:57:20

第十章

一、单项选择题

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

A.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B.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C.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D.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2.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社会主义 B.爱国主义 C.集体主义 D.马克思主义

3.法治和德治的关系是()

A.互为目的,互为手段 B.前者是基础,后者是目标

C.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D.前者是内容,后者是形式

4.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起着主导作用,居于决定性的支配地位的是()

A.思想道德建设 B.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C.思想建设 D.道德建设

5.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

A.集体主义 B.爱国主义 C.社会主义 D.为人民服务

6.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的方向是()

A.为党的工作服务,为经济发展服务 B.为社会稳定服务,为经济发展服务

C.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D.为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7.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

A.实现祖国统一 B.建立共产主义社会

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D.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8.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

A.文化教育工作 B.思想政治工作

C.改革开放 D.经济建设工作

9.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

A.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B.发展教育和科学

C.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D.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10.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

A.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B.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

C.促进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D.提高社会主义生活质量

二、多项选择题

1.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就是()

A.面向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文化 B.面向世界的社会主义文化

C.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文化 D.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E.精英文化

2.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和目标之一,培育“四有”公民是指()

A.有思想 B.有道德 C.有文化 D.有纪律 E.有理想

3.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包括()

A.以爱国主义为核心B.勤劳勇敢C.爱好和平D.自强不息 E.团结统一

4.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

A.大力发展先进文化 B.支持健康有益文化C.努力改造落后文化

D.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E.继承民族传统文化

5.从根本上说,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要:()

A.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B.促进经济发展

C.提高全民族的精神文化素质 D.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E.培养“四有”公民

三、简答题

1.怎样保持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当前,为什么必须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四、辨析题

1.市场经济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消极影响。

2.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

3.欲灭一国,先灭其文化。

五、论述题

如何全面理解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六、材料分析

材料1:

民 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壮大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

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丰富着这个民 族精神。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 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摘自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材料2:

韩国队历史性地打入了四强,舆论出现了两种声音:一种认为,韩国队进入四强主要依靠裁判的帮助;一种认为,韩国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主要还是靠自身的实力。这种时候,有个人的声音我们可以听听,„„他就是青岛颐中队主帅李章洙。26日,记者在青岛颐中队俱乐部里采访了这位典型的韩国人。 „„

记者:韩国队本次世界杯中体现出的顽强的意志品质及韩国强大的球迷拉拉队都给人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而这种民族自尊心和求胜欲望从您身上也能体现出来,您曾说过输球会难受得吃不下饭,对这种现象,您如何理解?

李章洙:这并不是韩国民族精神的首次体现,很早以前就有过这方面的例子。1999年韩国经济危机时,韩国的家庭妇女们就纷纷捐出自己的金银首饰。„„这是韩国民族精神的体现。对于我们而言,这没有什么特别的,而是很自然应该去做的事情。„„

(摘自徐燕华:《李章洙为韩国队感到骄傲:民族精神使我们创造奇迹》,载《体坛周报》,2002-06-27)

根据以上材料,请回答:

(1)什么是民族精神?

(2)什么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3)在目前,弘扬民族精神具有什么重大的意义?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2.B3.C4.A5.D6.C7.D8.B9.A10.A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2.BCDE3.ABCDE4.ABCD5.ACDE

三、简答题

1.答:保持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要做到“三个必须”:即必须体现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要求;必须坚持文化建设的“三个面向”,即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必须大力支持健康有益的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2.答: 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 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这是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所要遵循的指导思想。

3.答:(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使得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体制环境和社会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迫切需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2)我国现行文化体制存在的弊端如文化资源的垄断性经营、管干不分、政企不分,事企不分、条块分割、城乡的二元结构等也迫切需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只有充分认识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我们才能切实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大力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为激励人民奋勇前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四、辨析题

1.答: 错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有助于提高广大群众学文化、学科学、学技术的积 极性和自觉性。同时,市场自身的弱点和局限性也会给精神文明建设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如见利忘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因而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必 须加以正确引导,形成健康有序的经济和社会生活规范。

2.答:正确。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相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而言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相对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而言。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就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它们都是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从单纯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并提,反映了我党在这一问题上的认识越来越全面和深入。

3.答:错误。(1) 文化是人类的精神生产极其产品的总称。它在社会生活中具有多方面的功能。文化是调节人际关系的纽带,是一个国家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它具有 维护和巩固特定的社会制度,调控并保持其正常运转的功能。如果一个国家失去其特有的文化,就意味着民族国家身份认同的特定符号已经消失,国将不国。

(2)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上述说法强调了文化对一个国家生存发展的重大作用,但不能由此把它夸大为“文化决定论”。

五、论述题

答: 胡锦涛总书记最近提出的“八荣八耻”,是新时期我党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新概括。这一精辟论断,阐明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丰富内涵,是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 与价值观在道德领域的生动体现,是社会主义道德理论创新的一个典范。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道德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

1.社 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社会道德评价体系的日臻成熟;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坚持时代特征与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国革命道德的有机统一,丰富 和发展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为推进公民道德建设、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提供了理论指导。

2、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制度在道德观念上的反映,贯穿着为人民服务的核心价值观,体现了集体主义道德精神,破解了市场经济中突现的伦理难题。

社会主义荣辱观丰富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确立了社会主义道德价值导向,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的新成果。我们应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并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使它真正内化为全体公民的道德信念,进而把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推向新的发展阶段。

3.当前我们要通过以下途径来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一是强化社会道德评价体系扬善抑恶的社会功能。二是强化团体道德的调节力量。三是培育健康的个体荣辱心理。四是重视为人民服务人生观的教育。

六、材料分析

答:(1)民族精神: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和共同的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为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是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思想情感的综合反映。

(2)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

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3) 第一,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壮大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撑,是民族文化的最本质、最深刻的体现。民族精神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世 界上每个成熟的民族豆油属于自己的特有文化形态和文化个性,而这种特有的文化就成为民族亲和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第二,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 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当今世界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不仅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等方面的竞争,也包括文化实力和民族精神的竞争。 第三,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体现在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部实践中,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10测试习题

审计第三章习题10

审计第三章习题10答案

护士资格考试妇产科护理习题(10)

法规第10讲习题答案

10《广告策划与管理》习题

造价工程师《案例分析》习题(10)

安徽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习题(10)

10、轮椅上的霍金补充习题

造价工程师《土建工程》习题与答案(10)

习题10
《习题10.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ch10习题答案 习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