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习题

发布时间:2020-03-03 06:59:4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电器学》基础知识自测题

一、填空题

1、按电器的用途可分为(电力系统用电器)、(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自动通信用弱电电器)。

2、按照电器元件执行功能可分为(有触点电器)、(无触点电器)、(混合式电器)。

3、电力网是(输送)、(交换)、(分配)电能用的。

4、制定各电路零件极限允许温升的原则为(材料的机械强度及绝缘能力不受损坏)、(电接触性能可靠)。

5、电器极限允许温升为(间断期或反复短时工作制时极限允许的温升是电器在短时通过短时电流时,其载流导体在短时发热条件下极限允许的温度)两大类。

6、电器有(传导)、(对流)、(辐射)三种基本散热方式。

7、物体经热传导散出的功率与(温差)成正比,与(热阻)成反比,而(热阻)又与导热路径的(长度)成正比,与导热率及导热路径的(截面积)成反比。

8、热传导和对流散热都必须在发热体与其他物体(相互接触的)情况下进行,而辐射传热则是不需要(直接接触)。

9、电器的温度与周围介质的温度差越大(散热越快),电器温升越高(散热能力)越强。

10、国家规定的电器四种工作制(长期工作制)、(八小时工作制)、(短时工作制)、(反复短时工作制)。

11、电器承受短路电流的热效应而不致损坏的能力称为(电器的稳定性)。

12、电弧广泛应用于(焊接)、(熔炼)、(作为强光源)等各个技术领域。

13、在紫外线、放射线、宇宙线以及高温及电场作用下,气体中产生了(自由电子)、(负离子)、(正离子)使气体(游离化)而后气体可能导电。

14、游离方式有(表面发射)、(空间游离)两大类。

15、去游离方式有(复合)、(扩散)。

16、气体放电有(非自持放电阶段)、(自持放电阶段)、(辉光放电)、(弧光放电)几个阶段。

17、弧光放电可分为(近阴极区)、(进阳极区)、(弧柱区)三个区域。

18、电弧具有(热——电)效应,电弧是(热与电)的统一体。

19、直流电弧的熄灭条件(E – IR<Uh)。 20、交流电弧的熄灭条件(Ujf(t)>Uhf(t) )。

21、电流过零后,弧隙两端的恢复电压不断增大,弧隙中介电强度也不断增加,长弧在(热击穿)、(电击穿)两种情况下重燃。

22、影响交流电弧熄灭的电路参数为(电源电压)、(电弧电流)、(功率因数角)、(振幅系数)、(线路固有振荡频率)。

23、熄灭电弧的基本方法(拉长电弧)、(纵缝灭弧)、(金属栅片)、(固有产气灭弧及

利用石英砂灭弧)、(高压开关电器利用流利介质灭弧)、(利用真空灭弧室灭弧)。

24、按工作方式电接触可分为(固定电接触)、(可分合电接触)、(滑动及滚动电接触)。

25、接触电阻由(收缩电阻)、(表面膜电阻)组成。

26、接触形式有(点)、(线)、(面)三种。

27、影响接触电阻的因素有(接触形式)(接触压力)、(温度)、(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材料性质)、(接触表面加工情况)。

28、由于(热效应),而引起的触头焊接,称为触头的(冷焊)。

29、触头的电磨损有(桥磨损)、(电弧磨损)两种。

30、触头承受(短路电流)的热作用而不至于损坏的能力称为(热稳定性)。

31、电接触的可靠性,对接触材料(电气性能)、(热性能)、(物理及力学电能)、(化学性能)有要求。

32、对低压配电器的要求是(通断能力大)、(具有多种保护方式)、(能做选择性保护)、(动稳定性和热稳定性高)。

33、熔断器的主要参数有(额定电压)、(额定电流)、(保护特性)、(额定分断能力)、(限流系数)、(I2t特性)、(熔断器的断开过电压)。

34、刀开关按级数分为(单级)、(双级)、(三级),按结构分为(平板式)、(条架式)。

35、刀开关的主要参数(额定电压)、(额定电流)、(通断能力)、(动稳定电流)、(热稳定电流)、(机械寿命)、(电寿命)。

36、按输入信号继电器分为(电压继电器)、(电流继电器)、(中间继电器)、(时间继电器)、(热继电器)、(温度继电器)、(速度继电器)。

37、主令电器有(按钮)、(行程开关)、(接近开关)、(主令控制器)、(万能转换开关)。

38、交流三相笼形异步电动机的起动方式(全压起动)、(减压起动)。

39、高压电器按用途分为(开关电器)、(保护电器)、(测量电器)、(限流电器)、(成套电器与组合电器)、(电力电容器)。

40、高压断路器分为(油断路器)、(真空断路器)、(气吹断路器)、(磁吹断路器)、(自产气断路器)。

二、名词解释

1、电器:对电能的产生、输送和应用起控制、保护、检测、变换与切换及调节作用的电气器具。

2、电力系统:由发电厂、电力网及电能用户组成的系统称为电力系统。

3、电动稳定性:电器在电动力作用下,其有关部分能够不损坏或不永久变形的性能。

4、电器的温升:电器本身的温度与周围环境之差,称为电器的温升。

5、极限允许温升:从极限允许温升温度值减去周围环境温度,称为极限允许的温升。

6、热稳定状态:当电器本身产生的热量与散失的热量相等后,电器温升达到恒定值,称为热稳定状态。

7、气体放电:气体由绝缘状态,变为导电状态,使电流得以通过的现象叫气体放电。

8、触头的冷焊:由于金属原子和原子之间化学亲和力的作用,使两个触头表面牢固的粘接在一起,产生“冷焊”现象。

三、简答题

1、影响接触器机械寿命和电寿命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答:(1) 通断次数的多少;(2) 接触材料的强度;(3) 材料的抗氧化性和化学稳定性及导电性。

2、三相电机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全压启动?

答:在电网及负载两方面都允许的情况下采用全压起动。

3、低压配电器的作用是什么?

答:主要用于低压配电电路、对线路和设备进行保护,以及通断、转换电源或负载。

4、何谓低压断路器“自由脱扣”?对电路保护有何好处?

答:(1) 自由脱扣是指不论操作手柄在任何位置,只要电路出现故障,使脱扣器动作,推动半轴转动,则杠杆顺时针转动与半轴脱扣,带动船形摇杆逆时针转动,使连杆及滑块向下运动,断路器迅速分闸,实现自由脱扣。(2) 好处是达到省力及保护弹簧的作用,并配有电磁铁和电动机转动装置,全系列均可以电操作。

5、影响接触电阻的因素有哪些?

答: 接触形式、接触压力、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温度、材料性质、接触表面加工情况

6、在固定接触的铜母线与铝母线搭接中,接触面为什么常搪锡?

答:因为它们的缺点是易于氧化,氧化膜导电性能差,一般采用铝表面覆盖银、铜、锡减小接触电阻。

7、何谓触头的电动稳定性,如何校核?

答:(1)触头承受断路电流所产生的电动力而不致损坏的能力;(2)当触头通过稳定电流时,收缩电动力及回路电动力的代数和小于触头的接触压力,不会与触头分开,则触头的稳定性合格。

8、触头的电磨损与哪些因素有关?采用哪些措施减少电磨损?

答: (1)液桥的形成和金属转移,电弧对触头的磨损。(2)选用导热性较好的材料作为阳极材料,而用其它材料作为阴极触头,组成所谓“补偿触头对”可以限制桥磨损。

9、电弧放电有何特点?

答:开关断开的瞬间,触点的接触力下降接触面积减少,接触电流急剧增加,两触点间热量增高气体的原子或分子在热量和高电场作用下受激而产生游离的带电粒子,这些电荷维持正负极的接通,电流热使阳极材料蒸发并燃烧,同时带电粒子无规则的乱运动产生撞击而形成电弧。

10、何谓游离作用,何谓去游离作用?

答:(1)如果原子吸收的能量足够大时,电子能激发到自由态而离开原子轨道形成自由电子,使原来的中性原子或分子变成一个带正电荷的粒子,叫正离子。这样的过程较游离。(2)

游离气体中的带电粒子离开游离区域,或者失去电荷变成中性粒子,这种现象叫去游离。

11、从电量平衡的观点怎样才能熄灭电弧?

答:当Ph>Ps,电弧电流变大,温度升高,弧径变粗; 当Ph=Ps, 电弧稳定燃烧,电弧电流恒定;当Ph<Ps, 电弧逐渐熄灭。

12、熄灭直流电弧为什么会产生过电压?开断直流纯电阻电路时有无过电压?

答:(1)若电路电感大,则磁场储能多,熄弧过程中从弧隙散发的能量也越多,因而电弧越难熄灭,由于电感中的能量的泄放需要一定时间,因而电弧不能立即熄灭,必须待能基本上泄完后,电弧才能熄灭,以及电感性电路电阻性电路难以灭弧的缘由。 (2)有过电压。 13开断感性电路时,触头两端恢复电压由哪两个分量组成? 答:有过渡过程阶段、稳态阶段。

14、熄灭长弧与短弧的方法有何不同,熄灭交流电弧时栅片灭弧室中金属栅片具体起何作用?

答:(1)在短弧中近极区域的过程起主要作用,短弧电压几乎与电流无关。而长弧的电弧电压与电场强度及弧柱长度成正比。 (2)当交流电流过零时产生近极效应,其初始介电强度大约为150——260V若有几个短弧则提高弧隙初始介电强度多倍。

15、开断电路时电弧怎样产生? 答案同第九题一样。

16、电器在什么条件下才能达到稳定温升?

答:当电器本身产生的热量与散失热量相等后,电器温升达到恒定值称为稳定状态,此时的温升为稳定温升。

17、试比较导体通过直流单相交流电流,三相交流电流时长生电动力有何不同。从热的角度考虑怎样熄灭电弧?

答:在单相回路中,两导线的电流方向相反,所以导体间产生相排斥的电动力。各相所承受的电动力,是交变的,其频率为电流为频率两倍,电动力及方向均随时间变化,B相导体承受的最大电动力为A相和C相(0.866/0.81)倍即(1.0)倍。

习题

习题

习题

习题

习题

《大熊猫》习题

成本会计习题

材料力学习题

电工习题

物理习题

习题
《习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道路习题 习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