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模具零部件检作业指导书

发布时间:2020-03-03 00:42:0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模具零部件检验作业指导书

SC/DC-8.2.4-JY02

一、总则

1.1检验人员应具有机械加工方面的专业知识和五年以上实际工作经验,且能满足单件加工对检验工作的各项要求。检验员须经总经理任命授权。

1.2检验人员所使用的计量器具必须是经计量部门校验合格并在检定周期内。

1.3检验人员验收前应该熟悉相关模具图样和技术文件及加工方法,了解模具的关键尺寸及装配关系控制要点。

1.4检验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模具图样和技术文件所规定的要求对模具进行检测和判定。

1.5检验人员负责对检验区域及所检的产品进行状态标识。

1.6检验人员必须定期(三个月、最长六个月)参加专业知识培训,学习和接受先进的检测方法,以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二、检验制度

2.1自检制度

2.1.1定义:操作者对自己加工的工件进行的独立的、自主的检查。

2.1.2程序:操作者加工前应消化、理解有关图纸、工艺,弄清楚有疑问的地方。核对来料、工装并按规定检查设备、工装、量具、来料等均处于良好状态,方可进行生产。

操作者在加工过程中应对工件在该工序的要求和工件外观及时地进行检查、核对。发现工件有问题立即停止生产,在问题弄清楚并解决后再继续进行生产。操作者不能弄清和解决质量问题时,必须立即向检验员及技

术部分管工艺员反映、汇报问题。分管工艺员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到现场查清问题并解决问题,恢复生产。如问题还不能解决,则通知质量部主任。质量部主管必须赶到生产现场调查处理,必要时通知技术部、生产部和其它有关部门派人到现场研究解决。

工件生产完毕,操作者要将自己加工的工件自检完毕,并将合格品与不合格品分开标识清楚,再交检验员进行检验。以减少和防止不合格品未经处理往下流转。

操作者对本工序加工的模具零件,应进行全方位的检测和判定,并如实填写记录。

每一个工件工序的加工,该工序的操作者都要进行自检。

2.2互检制度

2.2.1定义:操作者对上道工序流下来的工件,在本工序作业前进行的质量检验。

2.2.2程序:操作者对上道工序流下来的工件,在本工序作业前必须进行检验,以确保在本工序作业前,来件是合格的。

操作者在做互检时,如发现上道工序流下来的工件有不良,需及时用红色不良箭头进行标识,做好记录,并将不良品放置于专用的红色不合格品周转盘(箱)中,及时交质量部处理。

所有操作者在操作本工序前都要对工件先实施互检。

2.3转序检验制度

2.3.1定义:检验员对每道工序完成后的工件在工件转入下道工序前进行检验。

2.3.2程序:对即将转入下道工序的模具零件,全数进行检验,确保模具

零件质量符合图纸、工艺要求,以免不合格品流入下道工序。

每一个工件的每一道工序都要实施转序检验。

2.4完工检验

2.4.1定义:检验员对已经完成所有加工工序的模具零件的检验。

2.4.2程序:对即将转入装配环节的模具零件,全数进行检验,确保模具零件质量符合工艺标准要求,检验内容包括:

2.4.2.1检查“工艺卡片”,了解工序流程是否已完成,操作者是否已签字,有无遗漏加工工序。

2.4.2.2检查工件尺寸、形状、数量是否符合图样要求。

2.4.2.3检查工件外观质量:毛刺、铁屑是否清理干净。

每一个工件加工完成后都要进行完工检验。

三、基本检测方法

3.1外径的测量

3.1.1 测量被测件外径尺寸时,至少应在圆周、轴向四个位置使用卡尺或千分尺进行测量,应进行记录。公差要求在±0.05以下的,测量工具为:游标卡尺;公差要求在±0.05以上的,测量工具为千分尺或数显卡尺。四次测量的切点夹角应在60°~120°之间,最大与最小直径之差即为该外径尺寸圆度误差。

3.1.2 当被测件直径长度大于25mm时,需做直线度检测,利用刀口尺工作面与外径母线接触,观察漏光情况,然后作检测记录。

3.1.3 在作3.1.2项检查的同时,还需要作圆度检测,即在直径长度方向范围内,分别取较大间隔的四个位置进行外经测量,方法同3.1.1项,取其中误差值最大两组做记录并计算圆度误差值。

3.2 内径的测量

测量被测件内径尺寸,至少应在轴向三个部位进行测量,并进行记录,三次测量的位置应检测一次旋转60°再测量,最大与最小内径之差为该内径的圆度误差。公差要求在±0.05以下的,测量工具为:游标卡尺;公差要求在±0.05以上的,测量工具为内径千分尺、内径表或数显卡尺。

3.3长(深)度的测量

检测工具为深度尺,因端面与轴线的垂直度误差,在测量被测件长(深)度尺寸时,至少在轴向两个不同位置上进行测量并做记录,两次测量位置应在圆周的180°方向。

3.4配合面的检测

配合面采用红丹涂色法检测。在检测面上涂较薄的红丹,被测面不动,转动相配合的零(部)件一圈,观察红丹研合研合情况,红丹被均匀抹去程度大于70%,则配合良好。

3.5锥度的检测

3.5.1 直接测量法

使用角度样板直接测量或使用三坐标进行测量。

3.6表面平面的检测

3.6.1 表面粗糙度的检测

采用样块比较法进行比较判断。

3.6.2 平面度的检测

采用打表法检测。即在平面上放置三个可调支承,将被测件测量面向上放置在支承点上,调整支承点,使三点等高(百分表在三点上的读数为零),打表所得峰谷值即为该平面的平面度误差。

3.7 位置度检测

3.7.1同轴度(跳动)检测

在车床上用杠杆百分表先找正被测件端面跳动不大于0.02,找正夹持端与锥度定位面的跳动不大于0.02,每旋转卡盘一周,依次检测内孔、锥面、圆弧、其它加工面与锥度定位锥的跳动量,每项中最大值为该被测件的同轴度或跳动误差。

3.7.2平行度误差的检测

采用厚薄差法,即用千分尺测量被测零件各测量位置的尺寸,取最大与最小读数之差,即为该零件的平面度误差。

3.7.3垂直度误差检测

3.7.4位置度误差的检测

使用三坐标进行测量。

3.8检验标准

按图样规定的精度等级进行验收和评定。图样或技术文件未注尺寸公差,按照GB/T1804-C级执行,未注形位公差按照GB/T1804-10级进行验收。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设备模具维修作业指导书

模具备品备件管理作业指导书

模具各零部件名称中英文对照

注塑模具制作与维修作业指导书

瓦检工岗位作业指导书

公司工装、模具、夹具、检具管理办法

公司工装、模具、夹具、检具管理办法

公司工装、模具、夹具、检具管理办法

某公司工装、模具、夹具、检具管理办法

作业指导书

模具零部件检作业指导书
《模具零部件检作业指导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