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道德经》心得111

发布时间:2020-03-02 19:49:3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道德经》读后感

《道德经》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所著,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为上下两篇,《德经》和《道经》,并分为81章。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道德经》的前面几章主要提出了“无为而治”的观点。而在后续的一些章节当中,将“无为而治”引申到了做人当中,做人应当知足常乐,上善若水。在这里主要讲讲《道德经》中第八章的感悟。此篇第一句便是千古名言“上善若水”,最好的人像水一样。那么在老子看来,最好的人,即圣人,应当具有水的品质。那么水又有哪些品质呢?“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这可以说和当今社会的价值观有些出入,人们常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而老子在这里不仅说是往低处流,而是说要处在人们都厌恶的地方,并且是滋润万物而不去争,就是帮其他人做事情,但是不拿好处。差不多所有不好的事情是占尽了。但老子却说这样做可以“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不免令人有些费解了。

其实细想,就不难体察出其中的区别,在“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中往往追求的是物质上的享受;而老子所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追求的应当是道德上的一种境界。就道德境界来讲,老子可以说是相当高的了,几乎达到“水”之境,但对于今天粗浅的衡量一个人的成功与否来讲,老子似乎并没有达到标准。既没有富可敌国的财富,也没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似乎就物质水平来讲,离老子道德上的修养是差了一大截。但这并不关乎老子快乐的生活。“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的最后所获得的结果是“无忧”。人们常说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但老子却可以做到没有忧虑,实在是一种令人向往的境界。但当今社会一切都弄得很复杂,很多人都觉得没有物质哪来精神上的享受,其实人活着最终的追求就是幸福,而社会发展的终极目的也是为了能让人类活得越来越幸福。假设人人都做到老子所言,那么便是一个人人无忧的境界。可惜人的劣根性注定很少有人能够达到这样的境界。所以我们依然只能在竞争中生存。这是一个由竞争来维持稳定的社会,之所以不是由老子所提倡的来维持,个人认为根本性还是由于人的根性所致。人主宰了社会,那么便由人目前的根性选择了目前这样一种以竞争为本的社会机制。

至于老子,“利万物而人不争”的社会是一个人人幸福感指数都非常高的社会,但对于目前的人来说难度不免大了些。也许随着社会的发展,这样的一种竞争的机制不再

适用于人的本性,那么老子或许就有机会了。

道德经心得

道德经心得

《道德经》心得

学习《道德经》心得

11《道德经》心得

学习道德经心得

读《道德经》心得

《道德经》心得22

《道德经》读书心得

道德经的心得

《道德经》心得111
《《道德经》心得11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