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农场概况

发布时间:2020-03-02 09:23:0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八五五农场,黑龙江省农场总局系统国营农场,隶属牡丹江农场管理局。位于密山市境西北部与宝清县、七台河市交界处。场部距密山市区30公里。 八五五农场,原名金沙农场,以金沙河得名。 简介

1955年10月,在省直属勃利种羊场基础上扩建而成。1956年12月,划归铁道兵农垦局管辖。1959年4月,改为八五五农场,隶属牡丹江农垦局。1963年1月,将

一、

三、五分场划出成立北兴农场;

二、四分场与试验场仍为八五五农场。1968年6月,组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编为第四师第四十一团。1976年2月,撤销生产建设兵团,改为“金沙农场”,1979年改为八五五农场,隶属牡丹江农场管理局。八五五农场场区地处完达山山脉两侧,大部分场区位于完达山南侧金沙河流域。全场土地面积84万亩,其中耕地面积45万亩,主要种植小麦、大豆,1992年粮食总产量5.16万吨。工业生产以采煤为主。全场总人口1.5万人。场部所在地金沙镇已发展成为农垦小城镇。

八五五农场地处完达山东部的山间浸岗低山丘陵地带,地势为此区的山前台地,四周环山,地形起伏,岗谷交错,变化复杂,西北较高,东南较低,海拔最高为老黑背山683.7公尺,最低为120—130公尺。场区内有大砬子、老黑背、七里嘎、老爷岭、鹿山等山峰。耕地坡度较为平缓,一般在3°左右。农业生产队布局多为扇形,耕地集中于漫岗及沟壑水线两侧,便于机械作业。 土地

1983年资源调查实况:土地总面积为841847亩,按地形分类:其中山区503527亩,占59.8%,丘陵漫岗247000亩,占29.3%,低平洼地74243亩,占8.8%,水域7049亩,占0.8%,其他l0028亩,占1.2%。从耕地坡度看,小于5%的占总面积的70一80%,5 -10%的占20—30%,坡长在1000—2300米,顺坡耕向的有l50000亩左右。由于小区地形变化复杂,切割分裂严重,以及不合理的超坡垦植,破坏天然植被,从而引起风蚀和水蚀,冲沟宽度有的可达1—2公尺,深度达30一50公分,表层跑土1—2公分,上冲下淤,形成一隔两害,使土地肥力下降,机械作业受影响。按用途分类:耕地面积356543亩,占总面积的42%,已全部利用。林地面积332605亩,占39.5%,己利用31731亩,占9.5%。可垦荒地33081亩,占3.9%。牧地面积27830亩,占3.3%,只利用1500亩。低洼沼泽地2238亩,占0.3%。荒山46407亩,占5.5%,尚未利用。建设用地23849亩,占2.8%。其他面积l2245亩。 土壤

场区耕地多分布在丘陵漫岗地带,土壤属草甸白浆土,占80%以上,沼泽草甸土约占12%,黑土层厚度多在15—20公分,有机质占3—4%,土质较粘重,透水性差,肥力低,PH值在6左右。

1981年土地普查面积240642亩,其中岗地白浆土113195亩,占实测面积的47%,平地白浆土ll4350亩,占实测面积的47.5%,草甸白浆土13100亩,占实测面积的3.44%。

土壤有机质>10%的4500亩,占耕地面积的l.87%;属二级的有机质在8—10%的有8600亩,占3.5%,有机质在3%的和4—8%的都在110000亩,各占47%左右。 天然植被

该场植被主要有森林植被,灌丛草甸植被和沼泽草甸植被:

森林植被主要分布在山地,以柞、桦为主的阔叶硬杂木居多,间有杨、椴、水曲柳、黄柏、楸树等混杂其中,占总面积的10%。

灌丛草甸植被,主要分布在丘陵漫岗和山坡地带,经过人工营造,部分已成人工林,大部分仍为榛柴和杂草荆棘,约占总面积的10%。

沼泽草甸植被,主要分布在山间谷地、河道、水线洼地,杂草繁茂,百花盛开,是良好的蜜源,占总面积的5%。 水系

场区内有小的河流5条。北为挠力河水系的上、中游,南为穆陵河水系的上游金沙河、小裴德河,还有沟壑水线密布全场,但河道弯曲,河床狭窄,一般年分在雨季经常漫溢出槽,枯水期则间歇断流。总长度954公里,流域总面积760平方公里,流径总量1.25亿立方米,水域7049亩,占总面积的0.8%。

场内已建两座水库,一是金星水库,库容360万立方米,灌溉稻田3000亩;另一座是红星水库,库容940万立方米,水面4500~6000亩,可灌溉水田7000亩,有抽水站一座,可灌大田4000亩,已养鱼50万尾。 自然资源

场区内大部可耕地已开垦利用,但尚有大量草场和林业资源有待开发利用,中、成龄林材蓄积量约70万立方米,植树造林更有广阔的天地。煤炭储量初测在500万吨以上,三十年内自给有余。山野产品丰富,山蕨菜每年出口都在5万斤以上,木耳、蘑菇、山葡萄、黄花、榛子甚多。野生药材数量较多的有五味子、刺五加、芍药、野百合、穿地龙、黄芪、龙胆、防风、人参和党参。野生动物有熊、狐狸、旱獭、獐狍、狼、猪、黄鼠狼、野鸡等。 气候

本场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带有山区性气候特点,冬季漫长寒冷而多雪,夏季短暂而炎热,由于受海洋性暖流影响,多对流雨和地形雨。秋季气温变化急剧,常有霜冻。

春季多风易干旱,四季气候变化较大。历年平均降雨量为553.4毫米,年最大降雨量为902.2毫米,最小降雨量为305.3毫米。降雨多集中在7,8月份,占全年降雨量的45.6%,虽然降雨量充沛,但分布不均,场区山南为暴雨中心,6—8月最大降雨量在635.3毫米,最小降雨量为1 35.9毫米,偏多的年份占19%,偏少的年份占22%,一日最大降雨量41.7毫米,连续降雨最多达l2天。历年平均蒸发量为l269.1毫米,4—9月为l014.8毫米,因而蒸发量大于降雨量。

气温稳定在≥10℃以上时,积温为2375.9℃,最多为2678.2℃,最少为1901.0℃,可满足作物生长需要。历年平均温度2.4℃,ll月至3月平均气温都在零下,每年最高气温在30℃以上。极端最高温度为36.9℃,极端最低温度为一36.5℃。最低湿度0℃,初雪最早为9月10日,最晚为10月10日。

历年风速平均3.9米/秒,其中1—5月份平均风速为5.7米/秒,风向多为西一北,北西风范围内最大风力可达9—10级,6—10月份平均风速为3.1米/秒,风向多出现在东一南西风范围内,11—12月份,风速为4.2米/秒,风向多出现在北东一西风范围内,最大风力可达8—9级。风速8米/秒的日数最多为139天,最少为77天。

历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525.4d,时,5—9月平均日照时数1118.9小时,最多年份为1296.3小时,最少年份为861.3小时。历年平均无霜期为l24天,最长达145天,最短为109天,秋霜平均在9月21日,最早9月7日,最晚lo月10日,比密山镇早七天左右,个别山区小气候秋霜出现在8月底。春霜平均在5月18日,最早终止在5月4日,最晚终止在6月1日。历年平均结冻在10月底,由于地形地势复杂,各区差异较大,全场气候大致是十春九旱,十秋四旱三涝,

三、五年一次低温早霜,并伴有冰、雹,病、虫灾害出现。 区域

八五五农场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地区东部密(山)虎(林)铁路线的西北侧,在密山县、宝清县、七台河市的行政区划之内,东南邻八五一一农场,并与密山县的富源、裴德、新村公社(乡)、二龙山林场接壤,西与七台河市的红山林场、红兴隆管局的北兴农场相连,北以挠力河为界与宝清县“五七”乡仅一水之隔。农场南北长40公里,东西宽39.5公里,纵横跨越1580平方公里,土地总面积84.1万亩。交通尚方便,场部距铁路32公里,勃(利)密(山)公路横贯场区。全场有34个居民点,密山县境内26个,宝清县境内7个,七台河市辖区内l个。场区地理座标东经l31°8′至l31°50′北纬45°38′—46°O0′。本场境内多丘陵漫岗,西北地势较高,东南渐低,有l/3的农业生产队在山区,林地资源较丰富,农场的场界建场以来,虽几经省农管厅、东北农垦总局设计院勘测设计,并上报在案,但由于体制变化,十年*,以及人事更迭等原因,迟迟未审定。现有场界是根据相邻单位已签的协议和省(80)113号文件确定的范围为依据,并以此来计算实有面积的。 沿革

本场境内虽漫岗丘陵地居多,但并不乏水,是水丰草茂宜于耕种之地。1915年前后,辽宁省一些富户(大联户)迁来此地雇人务农开荒。“李大联户”在大巴山一带,“刘大联户”在富源地区,“赵大联户”在奶子山附近,“符大联户”在王八脖子山前后,“赵禹田户”在现青年水库范围。后因交通不便,土匪猖獗,粮价暴跌等缘故,1919年前后相继离去。

1938年日本移民“开拓团”的400余户来此开荒种地,北五道岗是山形开拓团,团长是熊谷伊三郎,南五道岗是长野开拓团,团长是平泽千秋,l945年“8.15”光复后撤走。

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炮八师

45、46团在开拓团撂荒地基础上,扩大耕地400多垧种植大豆,l950年秋赴朝后由密山县农场接收。

1954年秋,农建二师又在五道岗开些荒地,1955年撤走后移交给县农场。

1955年10月l日黑龙江省农管厅所辖的金沙农场在此建点。

1957年8月金沙农场改归铁道兵农垦局领导,为三级制农场。

1959年4月属牡丹江农垦局建制,易名八五五农场。

1963年春体制调整,改为两级制农场,

一、

三、五分场划为北兴农场,

二、四分场,实验场组成八五五农场,大型畜牧场退归富源公社。

1969年2月八五五农场编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四师四十一团。

1977年兵团撤消曾用金沙农场名称,l979年仍恢复八五五农场。 农场经营规模的变革

1956年为三个分场,7个农业队,一个畜牧队;职工967名,土地91 789亩,人口l267人,l957年扩大为四个分场,8个农业生产队,一个畜牧队;1958年分场未变,农业队扩大为18个,畜牧队3个;l959年5个分场,29个农业队,4个畜牧队,职工ll561人,土地445634亩,总人口21662人;l960年7个分场,31个农业队,7个畜牧队,职工总数8347人,耕地445386亩;l961年分场未变,农业队扩大为38个,l962年6个分场。29个农业队,职fK5106人,耕地365796亩;l963年总场撤消后的八五五农场为两级管理两级核算,下设l5个农业生产队,其中包括机械化队1个,职工2211名,土地l63119亩,总人口7475人。农场现状(1983简介

年)

场区远瞰

场区跨越范围l580平方公里,耕地314303亩,职工7560名,总人口15986人,人均耕地19亩,人均住宅7平方米,年人均收入724元(家庭付业除外)。

本场共有基层单位59个,其中农业生产队26个,林场8个,工付业生产队(厂)6个,工程队3个,汽车队1个,集体队3个,中学两所,中心小学一所,还有医院、商店、服务行业构成农场的企业体制。

场部一金沙镇。八五五农场场部地居密山五道岗,原是日伪时期的一个机场,l957年春开始建设,同年秋季场部由密山迁此,当时为金沙农场,所以金沙逐步取代了五道岗地名。经过历年的建设,场部地区总人口达5056人,l200户,职工2300名,建筑面积50000余平方米,大部为砖瓦结构,占全场建筑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占地l.6平方公里,建有职工俱乐部、商店、学校、邮电局、银行、书店、图书馆、饭店、老干部和退休工人活动室,职工医院、幼儿园,尚有果酒厂、修配厂、制材厂等工付业生产单位,并建了上下水管道,电视差点转台。街道宽阔整齐,交通方便,每天有4次客运班车通往密山,密山至七台河客车途经此地,场内有客运班车开往生产队。它已成为全场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初步形成新型的农垦城镇。

基层单位

场直中学:1959年建,首任校长袁子量,付校长幸乐山,是一所全日制中学,有高中、初中班,现在校生l070人,教员56人。

职业中学:1981年7月,为培养有文化有专业知识的新型农业工人为目的而建的一所全日制学校。首任校长杨才杞,现有学生510人,教员45人。

场直小学:1958年建校,首任校长袁子量,是一所全日制小学。从l—6年级的在校生745名,教员39名。

职工医院:建于1959年,首任院长李俊才,书记侯桂明。设100张床位,卫生人员l47人,并设有小规模的制剂室,可生产平衡盐、葡萄糖液体及中成药,供本院自用。

农机修配厂:建于l956年,首任厂长刘福海,现有职工253人,厂房3000,平方米。

汽车队。原在龙湖,建于1955年,l956年迁密山,1957年迁现址,首任队长宫发义。现有职工152人,汽车44台,其中客车3台。

粮油加工厂:建于l958年,首任主任郑万发。现有职工239人,年产面粉3000吨,豆油300吨,白酒l80吨。

付业厂:l958年建总场付业队,队长郑万发后张积德。l959年建二分场付业队,代理队长曹天富。l963年体制调整后又经过三次改编,成为现付业厂。现有职工219人,主要生产糕点、酱油、冷饮,以内销为主。还设有照像、理发、白铁、修车、修表、刻字等服务行业。

基建队:l958年组建,首任队长韩健。现有职工340人,负责农场各类房舍的建设。

自来水管理站:1983年建立,站长丁玉喜。现有职工100名,负责上下水管道的施工、安装、维修工作。

制材厂:l982年由基建队分离而成,首任厂长胡振发。现有职工106人,负责木材加工和各类木制家具的制做。

果酒厂。l984年建,厂长韩士君,支书张守义。现有职工104人,l982年筹建,1985年投产,主要生产果酒和饮料。总投资499万元,建房6300平方米,占地65亩。

电业所;建于l966年,首任所长高景玉。现有职工67名,负责全场的配电和高低压线路的施工,维修工作。

砖瓦厂:现有职工173人,以生产红砖为主,供全场生产、生活建设用料,年产千万块砖。

道路队:建于l978年,首任队长李其文。现有职工182人,负责全场道路的施工和维修。

水利队:建于l972年,(机枪连)首任连长梁善谋,指导员朱树森。现有职工182人,负责水利设施的施工和维修工作。l985年2月,红星水库管理站从水利队分离出,成立水库管理站独立核算。站长迟碧云,下有工作人员20名。

鹿山煤矿:原为二营煤点,l973年归为团建制煤矿,矿长耿柏,支书王文生.现有职工166人,主要供应全场生产、生活用煤,年产2万吨。

密山办事处。建于l956年,负责人王奎林。原址设北大营,现在密山镇,面对火车站,是农场货物中转、对外联系的办事机构。还设有招待所、白灰窖,年产石灰1600吨.有职工85人。

科研站:在场部住区,地理座标为东经131°4′19″,北纬45°44′12″。l959年建站,首任站长马天顺,以农业生产科研实验和农作物良种繁育为主要任务。1984年末有耕地4500亩,林地232亩,年产粮豆l08万斤。现有职工160人,拥有链轨拖拉机3台,轮式拖拉机2台,自走收割机2台,牵引收割机1台,各类房舍5504平方米。

农业生产队

1队:位于场部东南l8公里处,勃(利)密(山)公路旁。周围与密山县富源公社民政大队的生产队相邻,地理坐标为东经l31°46′15″,北降45°39′15″。1963年春建点,首任队长王全,政指王立宏,以种植业为主。l984年末有耕地11865亩,林地845亩,果园l40亩,年产粮豆259万斤。全队有335人,其中职工129人,有链轨拖拉机2台,自走式收割机2台,牵引式收割机2台,各种房舍8011平方米。有小学一所,学生21人,教师2人。

2队:位于场部东南l2公里处,在勃密公路旁,和密山富源公社民政大队为邻,耕地插花。地理座标为东经131°41′50″北纬45°41′55″。1956年建点,首任队长宋广印,以农业生产为主。l984年未有耕地10800亩,比较瘠薄,林地714亩,果园70亩,有链轨拖拉机8台,轮式拖拉机2台,自走式收割机3台,牵引式收割机2台,有各类房舍8158平方米。全队总人口346人,其中职工l37人,年产粮豆236万斤。有小学校一所,学生29人,教师2人。

3队:位于场部东南9公里处,北靠勃密公路,南临密山县富源公社金山大队。地理座标为东经l31°37′25″,北纬45°41′10″。1957年建队,首任队长张栋才,政指王全。以农业生产为主,兼营畜牧业,养猪、马、牛、羊、鸡,近10余年连续盈利。1984年有耕地20870亩,林地949亩,果园70亩,年产粮豆593万斤。总人口492人,其中职工213人,有链轨拖拉机7台,轮式拖拉机3台,自走式收割机4台,牵引式收割机3台,猪年末存栏274头,羊存栏319只,鸡存栏ll00只。全队各种房舍9717平方米,有小学一所,l962年建校,现有学生l20人,教师7人。

4队:位于场部西南3公里处,紧邻勃密公路西侧,地理座标为东经l31°34′8″,北纬45°42′15″。l957年建队,首任队长宫发益,政指刘生。是以养猪为主的生产队,l984年有耕地6844亩,林地318亩,果园264亩,年产粮豆l73万斤,猪存栏636头。有链轨式拖拉机3台,轮式拖拉机2台,牵引式收割机和自走式收割机各l台。各类房舍7447平方米。其中畜

牧用房舍2629平方米。全队总人口313人,其中职工159人。有小学一所,学生40名,教师4人。

5队:位于场部西南9公里处。地理座标为东经131°29′45″,北纬45°41′50″。1960年组建,首任队长李志亭,指导员汪则天。以农业生产为主,也兼养猪,建队以来,只有2年盈利。l984年有耕地l2320亩,林地290亩,果园90亩。年产粮豆320万斤。总人口428人,其中职工l57人,现有链轨拖拉机5台,轮式拖拉机2台,自走式收割机和牵引式收割机各2台。各类房舍2300平方米。l965年建小学一所,现有学生40名,教师5名。

6队:位于场部西21公里处,勃密公路从居民点穿过。地理座标为东经l31°22′30″,北纬45°43′30″。l959年建点时为林场,姜积模为场长,王福春,赵琢亭为政指,当时以山林抚育、采伐为主,1960年。自然灾害以后,逐渐开荒扩大耕地面积,转为以种植业为主。但地处山区地号分散,不便经营,除l980、1984年外,多为亏损。l984年末,有耕地6375亩,林地33505亩,年产粮豆162万斤。全队总人口205人,其中职工75人,有链轨拖拉机8台,轮式拖拉机1台,自走式收割机l台,牵引收割机l台,有各类房舍5046平方米。有小学一所,学生l6人,教师2人。

7队:位于场部西12公里处,在勃密公路北侧,地理座标为东经131°29′35″,北纬45°2′30″,l957年建队,首任队长李宾,政指李荣生。以农业生产为主。1984年末有耕地13138亩,林地850亩,果园60亩,年产粮豆385万斤,全队总人口356人,其中职工l62人,有链轨拖拉机5台,轮式拖拉机2台,自走式收割机3台,牵引式收割机2台。各类房舍6322平

方米。有学校一所,中小学生l06名,教师l2名。

8队:位于场部西北3公里处,地理座标为东经131°32′30″,北纬45°44′30″。1956年建队,首任队长刘德,以种植业为主,同时养猪和鸡,是重点装备的机械化生产队,历年经济效益显著,机务管理制度化,标准作业规范化,是多年的先进单位。l984年末,有耕地18076亩,林地264亩,果园65亩,年产粮豆632万斤,猪存栏413头,鸡存栏1440只。全队总人口508人,其中职工207人,有链轨拖拉机5台,轮式拖拉机2台,牵引式收割机2台,自走式收割机3台。有各类房舍10300平方米,其中畜牧用房舍2511平方米。有小学一所,学生30名,教师2名。

10队:位于场部北4公里处,地理座标为东经131°35′,北纬45°46′10″。1956年建队,首任队长辛黎明,以种植业为主。1984年末有耕地12532亩,林地430亩,果园50亩,苗圃5亩,年产粮豆694万斤,猪存栏l29头。全队人口360人,其中职工170人,有链轨拖拉机5台,轮式拖拉机2台,牵引和自走式收割机各2台。有各类房舍7877平方米,其中畜牧用房1080平方米。有全日制小学一所,学生232人,教师l8人。

11队:位于场部西北ll公里处,地理座标为东经131°29′15″,北纬45°47′10″。1956年建队,首任队长王俊法。以农业生产为主,同时发展养猪业,建队29年来,有l7年盈利。1984年末,有耕地21700亩,林地387亩,年产粮豆518万斤。总人口482人,其中职工211人,各类房屋9657平方米,其中猪舍l500平方米。有链轨拖拉机7台,轮式拖拉机4台,自走式收割机4台,牵引式收割机2台。l959年建小学,1971年建中学,现有学生87人,教师13人。

12队:位于场部西北l6.5公里处,南临七台河市矿务局红山林场,北接23队,西连勃利县东方红公社龙胜大队。地理座标为东经l31°26′05″,北纬45°47′15″。l969年建队,以农业生产为主,同时兼营畜牧业,养猪、羊和鸡。首任队长杨振清。建队18年有9年盈利。l984年末,有耕地l4935亩,年产粮豆331万斤。总人口281人,其中职工l30人。各类房舍7101平方米,其中畜牧用房为1939平方米,有链轨拖拉机7台(含开发型家庭农场2台)轮式拖拉机3台,自走式收割机3台,牵引式收割机8台,l968年建小学一所,现有学生23名,教师3人。

13队:位于场部西北27公里处,地理座标为东经131°31′,北纬45°40′。1975年建点,首任队长单寒林,以种植业为主,建队以来很少盈利。l984年末有耕地5000亩,年产粮豆7l万余斤,由于受山水的危害,多数年分不能全部播种,并且产量不高。全队总人口l28人,其中职工56人,有链轨拖拉机3台,轮式拖拉机2台,自走式收割机l台,牵引式收割机2台,各类房舍3644平方米,小学一所,学生9名,教员2名。

14队:位于场部西北10公里处。地理座标为东经131°31′30″,北纬45°48′。1966年秋建队,首任队长林乐山,政指阎巨林。以农业为主,兼养鹿和猪。l984年末,有耕地l6260 亩,林地467亩,果园50亩,鹿存栏400头,猪存栏150头。年产粮豆360万斤。总人口465人,其工l50。有链轨拖拉机6台,轮式拖拉机8台,自走式收割机3台,牵引式收割机2台。现有各类房舍8553平方米,其中畜牧用房l779平方米。l967年建小学一所,现有学生ll9名,教师9人。

15队:位于场部北9公里处。地理座标为东经131°36′,北纬45°37′5″。是1956年建的山东移民屯,l959年由公社并入农场为一个农业生产队。首任队长王元生,指导员李凤桐。建队25年中有19年盈利,生产成果较好。1984年末,有耕地20056亩,林地3810亩,果园50亩。年产粮豆540万斤以上,总人口502人,其中职工215人。现有链轨拖拉机7台,轮式拖拉机8台,自走式收割机4台,牵引式收割机3台。猪存栏360头,鸡存栏850只,现有各类房屋8606平方米。

l960年2月建小学一所.现有学生60人,教师5人。

16队:位于场部东北三公里处,南与密山县富源公社富民三队接壤。地理座标为东经131°37′,北纬45°46′。1958年3月建队,首任队长尉莒,指导员刘长春。以农业为主,兼营养猪。建队以来,由于水利设施不配套,水田管理不善,因此多年亏损。l984年末有耕地11294亩,林地910亩,果园l23亩,猪存栏202头,年产粮豆280万斤。全队总人口380人,其中职工147人。现有链轨拖拉机4台,轮式拖拉机2台。自走式和牵引式收割机各2台,各类房舍6368平方米,

其中畜牧用房舍1289平方米。l959年建小学一所,现有学生40人,教师2人。

17队:位于场部东北l0公里处,地理座标为东经131°39′,北纬45°46′ 55″。1961年建队,首任队长辛黎明,指导员裴荣,以农业生产为主。l984年末有耕地11070亩,林地2026亩,果园l00亩,年生产粮豆260万斤,全队总人口398人,其中职工161人。有链轨拖拉机5台,轮式拖拉机3台,自走式收割机3台,牵引式收割机2台。有各种房舍7812平方米。1961年建小学,当时只5个学生为四个年级,教师丁文彬,1964年与富民合办小学,1970年增设初中,校长魏天帮,教师高兰英、刘文正(1984年并点撤消初中),现有学生122人,教师l4人。

18队:位于场部东北l3公里处。东邻密山县富源公社富民大队。地理座标为东经131°40′,北纬45°48′55″。1959年由公社并入农场,以农业生产为主,首任队长宋广印,指导员郑福禄。建队25以来累计亏损80万元。1984年末有耕地14127亩,林地2075亩,果园l35亩。年产粮豆390万斤,全队总人口420人,其中职工l64人,现有链轨拖拉机5台,轮式拖拉机4台,自走式收割机3台,牵引式收割机2台。有各类房舍7281平方米。l959年建小学一所.现有学生

38人,教师3人。

19队;位于场部东北35公里处,地理座标为东经131°49′,北纬45°59′。1978年建队,首任队长韩光明,以农业生产为主。l984年末有耕地4511亩,年生产粮豆81万斤,全队人口140人,其中职工62人。有链轨拖拉机2台,轮式拖拉机2台,自走和牵引收割机各1台,有房舍2235平方米。有小学一所,学生ll人,教师2人。

20队;位于场部北38公里处,地理座标为东经131°41′20″,北纬45°58′30″。1959年建队,首任队长高振,指导员李海。以农业生产为主。1984年末有耕地10220亩,林地120亩,果园50亩,年产粮豆_263万斤。总人口306人,其中职工l25人。有链轨拖拉机4台,轮式拖拉机3台,自走式收割机3台,牵引式收割机2台,有各种房舍5136平方米。小学一所,现有学生47人,教师6人。

21队:位于场部东北33公里处,地理座标为东经131°44′10″,北纬45°57′30″。1966年建队,首任队长贺国秉,指导员王国祥。以农业生产为主,1984年末有耕地11170亩,林地321亩,年产粮豆290万斤,全队总人口273人,其中职工113人。有链轨拖拉机5台,轮式拖拉机3台,自走式收割机3台,牵引式收割机2台。有各类房舍10473平方米,有小学一所,学生l7名,教师2名。

22队:位于场部西南l5公里处,杨木峡沟口,北靠勃密公路,南邻密山县二龙山林场。地理座标为东经l31°24′5″,北纬45°42′10″。1970年兵团时期组建,以农业生产为主。首任连长陈庚生,政指朱怀英(女)。建队15年以来盈利7年。l984年末有耕地9313亩,年产粮豆270万斤,总人口313人,其中职工126人。有各类房屋5588平方米,有链轨拖拉机4台,轮式拖拉机2台,自走式和牵引式收割机各2台。于1970年建小学一所,现有学生36人,教师3人。

23队:位于场部西北22公里处,与北兴农场隔河相望,地理座标为东经131°24′10″,北纬45°50 ′。1968年春建队,首任队长杨大明,指导员汪永明。以种植业为主,1984年有耕地9119亩,林地l91亩,年产粮豆l55万斤,全队总人口230人,其中职工l01人。有链轨拖拉机4台,轮式拖拉机2台。自定式和牵引式收割机各2台。有房舍3068平方米。l969年建小学,现有学生14名,教师2人。

24队:位于场部北31公里处。地理座标为东经131°39′,北纬45°58′ 20″。1969年兵团时期建点,以农业生产为主。首任连长刘国胜,指导员王福田,建队l5年中有8年盈利。l984年,长有耕地6971亩,年产粮豆l80万斤。全队共l79人,其中职工81人。现有链轨式拖拉机4台,轮式拖拉机2台,自走式收割机2台,牵引式收割机l台。各种房舍3929平方米,现有小学一所,学生8人,教师l人。

25队:位于场部北33公里处,隔挠力河与北兴农场相连。地理座标为东经131°33′,北纬45°57′。1975年兵团时期组建,以种植业为主。首任连长耿宝山、建队10年中有6年盈利,累计盈利额40万元。1984年末有耕地9000亩,年产粮豆250万斤。全队268人,其中职工91人,集体工58人。现有链轨拖拉机5台,轮式拖拉机2台,自走式收割机8台,牵引收割机l台。有各类房舍3560平方米。l977年建小学,现有学生20人,教师2人。

26队:位于场部西北14公里处,地理座标为东经131°29 ′10″,北纬45°46′。1970年由11连分离建连,首任连长单寒林,指导员董秀才,以农业生产为主。1984年末有耕地8290亩,地630亩,年产粮豆237万斤。全队共322人,其中职工128人。有链轨拖拉机3台,轮式拖拉机2台,自走式和牵引式收割机各2台。各类房舍6179平方米,有小学一所,学生28人,教师2人。

爱林林场:位于场部北22公里处,在老黑背山的西侧,周围群山环抱。地理座标为东经131°40′25″,北纬45°53′50″。是l969年兵团时期组建的l9连,首任连长耿宝山,政指严志越,以林业生产为主,林农并举,春造林、夏种地、秋扶育、冬采伐。1984年末有耕地1886 亩,山林l0000亩,人工林5200亩,年产粮豆38万斤。全场人口186人,其中职工60人。有链轨拖拉机3台,轮式拖拉机1台,牵引收割机l台。有房舍3274平方米。有小学一所,学生5名,教师2人。迎门山林场:位于场部北l8公里处,居迎门山脚下,地理座标为东经l31°32′15″,北纬45°52′30″,1980年8月建点,首任场长王存礼。以林业生产为主。l984年末有山林102480亩。建场开始两年亏损,以后历年均盈利。现有职工58人,总人口156人。有链轨和轮式拖拉机各l台。房舍l922平方米。有小学一所,学生8名,教师l人。

杨木峡林场:位于场部西11公里处,勃密公路的南侧。地理座标为东经131°27′5″,北纬45°43′15″,1981年建点,首任场长周作琼,政指武二戈。以林业生产为主,建场以来年年盈利。l984年末有山林100000亩。全场有80人,其中职工40人,有链轨和轮式拖拉机各1台,房舍l377平方米。

集体一队:位于场部北l4公里处,东邻l4队,南接ll队地界,地理座标为东经131°31′北纬45°48′10″。1968年10月在此建l9队,队长孙贵仁,指导员侯燕吉。1969年8月改为13连。l972年4月撤消13连改为道路队。队长徐万山,付指导员王志发(后又恢复为13连),1973年秋改为马场,场长林乐山,指导员敖柏林。l979年7月马场撤消,“五七”大学迁来,指导员张光尧,校长梁振福。1980年“五七”大学撤消后由9连代管,l982年集体一队接收,从事农业生产,并发展山葡萄、黑豆果。现有集体职工80人,耕地3000亩,链轨拖拉机2台,轮式拖拉机1台,牵引收割机1台,小四轮8台并有配套农具。

体集二队:在场部西南8公里处,在四队南侧。地理座标为东经131°31′30″,北纬45°2′25″。1970年4月,根据毛泽东主席关于“„学生也是这样,不但要学工、学农、学军„”的指示,场直中学在此建“五七”分校,开门办校,拓荒种地。1973年移交给鸡西市冶金局青年点,l983年由集体二队接收。现有土地2000亩,链轨拖拉机2台,铁牛55一台,

牵引收割机l台,农具配套,以农业为主,种黑豆果120亩。集体职工52人。

集体三队:位于场部西20公里处,地理座标东经l31°22′15″,北纬45°42′。1980年春在此建27队,首任队长周运昌,指导员王宪。l984年移交给集体生产队。现有土地900亩,小煤窑一座,集体职工40人,链轨拖拉机和牵引收割机各1台,农具配套,以农为主,搞多种经营。

胶合板厂:位于场部,为l983年由场直单位分离的集体职工所建的集体生产单位。以加一工胶合板和木制品为主,兼养猪、鸡。有集体工人47名。现有轮式拖拉机1台,孵化器1台,扒板机1台和镐把机、锹把机、粉碎机、火锯等设备。

兵团农六师新湖农场概况

农场策划书

农场知识

农场小结

农场简介

家庭农场

专业农场

农场工作总结

家庭农场

动物农场

农场概况
《农场概况.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家庭农场概况 农场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