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现代文阅读讲稿

发布时间:2020-03-02 17:40:3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从概念层面走向操作层面

——我的现代文阅读理解答题思路

2009-3-4

各位老师,下午好,

每年都感觉复习会总是这么隆重,今天大家远道而来,济济一堂,我想,每个人都想听一点消息回去,那怕是小道消息;然后是学两招回去,那怕是旁门邪招, 不管什么招,最好能一招制敌,一针见血,一剑封喉,这样才不虚此行。

阙老师交给我的任务是现代文阅读复习,今天我讲的题目是,走向操作层面。

对于现代文阅读理解,我有几点看法:

1、我觉得“现代文阅读理解”应该是一个独立的学科,至少是一种课型吧,有他自身的规律。我们不能视而不见。

2、阅读理解,在我看来,主要分两块,一是解题能力,即理解文章和题目的能力,二是答题能力,答案的组织和表述能力。对于理解能力,我觉得大多数学生是没有问题的,其次,要想在短时间里面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几乎是很难的。理解能力里面的,理解题目能力,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审题能力,这是需要强调的。还有,对如何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有很多人谈了,但是对于要答题能力,大家关注的还不是很多,所以今天我侧重讲答题能力。

3、要种一棵大树。这棵树,树干是能力点,分支是考点,下面是题型,上课的时候,就是教学生怎么把这树砍下来,每节课砍一枝。砍完了这棵树就好了。

所以,我所理想的复习用书,应该是这样编写的:能力----- 考点--------题型-------应对策略(答题公式)-------专题训练 。其中核心是题型归类和应对策略,我觉得按题型复习,比笼统的所谓专题复习更有针对性,这几年,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如果有兴趣的老师,可以按照这个格式编写,我们互相交流,我是我的信箱和博客。

4、走向操作层面。说白了就是针对不同题型,寻找出其中的规律,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甚至是答题公式。复习课老师的职责,就是从复杂的题型中得出简单的应对策略,策略越简单,越具有操作性,针对性,学生也越容易接受,越有效。

但是很奇怪,只要一讲到应对策略,操作层面,很多人就会很痛苦,说,这不是应试吗?我觉得这是一种误解,正如,一个女人,上的了厅堂是好女人,下的了厨房,照样也是好女人,没有任何理由鄙视。我觉得,我们语文,总喜欢画饼充饥,最缺的是能烧一桌好菜的人。

5、真正把把阅读理解当作一个课型,真正要走向操作层面的时候,我们必须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个是对试题自身的规律特点研究透了吗?

第二个是有关阅读理解的知识具备了吗?

第三个是复习过程中,学生的真正需求是什么,我们给予了吗?

只有研究透题目的特点,具备了相关的知识,才能得出相对科学的应对策略,否则我们在教给学生方法的时候,往往都是伪方法,貌似有用,却经不起推敲。

6,这五点的顺序不是并列的,是递进或因果关系,采用这种呈现方式。

讲操作层面,主要讲答题能力,讲答案的组织和表述,先说答案的组织。

一、答案的组织

所谓答案的组织,就是答案的结构框架,答题的步骤环节。我觉得每种题型都有他自身的规律特点,都有和他相对应的答案的组织模式。学生掌握答案的组织模式,其实等于找到了答题的切入点,而且还可以保证学生答题的完整性,还可以帮助学生检查题目答案。具体怎么做呢,下面举一种题型。最近几年,很多中考卷都围绕文章标题出题。

第一步进行题型归类,这种题目,主要有四种题型。

一、给文章拟题

二、品味标题的妙处

三、阐述标题的含义

四、破解标题的信息

归类完成,其实试题归类就是对试题规律的研究,也为寻找应对策略和答案组织模式提供了基础。

我们选择一种题型,品味标题的妙处,这类题,有什么应对策略,他的答案组织形式是怎样的? 根据我的研究,可以采用“标题风格+标题特点+标题作用”形式。这个模式是怎么得出的呢,对标题相关知识以及各种参考答案公式。在这个模式中,最核心的是标题作用,当中加了个括号,如果有特点的要写,没有特点的不用写。标题风格都可以写。下面就得提供相应的知识了。

标题的风格:大致可分为四类:准确鲜明、新颖巧妙、简洁凝练、含蓄隽永。

标题的特点:好标题往往具有自己的特点,往往运用了某种手法,比如修辞、符号等等。 标题的作用:主要有三种作用:

1、吸引读者

2、归纳文章主旨(蕴含作者的思想情感),

3、文章的线索,

4、概括文章内容。

这个答案模式,怎么运用,效果如何,选一道题目验证一下,答案是:

本文标题新颖巧妙,别具一格,意在说明四合木珍贵,以引起读者关注,唤起人们保护意识。

分析这个答案可以发现,“新颖巧妙,别具一格”指的是标题的风格,后部分主要讲标题的作用(关注,主旨)。严格来说,这个答案还缺少一步,那就是指出标题的特点。这个标题的特点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按照刚才我们所说的答题思路,这一块应该加入。答案变成这样:

本文标题新颖巧妙,别具一格,标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四合木比作大熊猫,突出了四合木珍贵,以引起读者关注,唤起人们保护意识。这样答案就更加完整。

其实很多题目都有自己的答案组织模式,下面我再展示几个:

语言赏析:字词句,修辞名称+修辞内容+修辞作用(写实 抒情)

还有比如概括题: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情,结果怎么样

合并同类型,提取公因式(公倍数)

描写作用:为下文_____铺垫,为下文的什么铺垫呢,其实也是有规律的,基本是为下文的情节或情感,而情节基本上以(人+事)来写

《歪儿》 是为下文写我们对歪儿态度的转变做铺垫(情感)

第②段中,作者为什么极力状写樱桃花开之盛和“我”对樱桃的憧憬?(2分)

为下文母亲抽打樱桃花和我保护樱桃花作铺垫。《抽打心中的樱桃花》

有时候是合在一起的,为后悔为下文“我”不愿熏药的内疚,以及对父亲的良苦用心教育的理解作铺垫。

二、答案的表述

答案的组织明确之后,答案的表述也很重要,我认为,阅读理解答案的表述,只求准确就可以了,意思对了就行,因为改卷老师不会因为你的奇思妙想给你高分,想创造到作文上慢慢创造。

其实,答案的表述要注意的应该有很多, 今天我就讲两点,一个是答案表述的角度,一个是答案表述要注意主语。

答题一般是表达观点,而非抒发情感,所以一般要用陈述句,在陈述句里面,有肯定句

和否定句,一般要采用正面肯定阐述。

比如,有道题目。朱熹的读书有三到,

读书有三则,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作者在“三到”中,强调了心到的重要,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

(用原文短句回答)。

有三句可以作为答案,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但题目还有一个要求 (要正面回答)。那答案只能是这句,第一句,否定句,反面角度,第三句是反问句。都不符合要求。

这道题目,他明确要求正面回答。有些题目虽然没有明确要求,却有暗示。

比如,

《这并不是胜利》)(2)结合漫画的标题,用一句话谈谈你渎漫画后的感受或启示。(2分) 这不是表示胜利,而是对人类的控诉。这不是胜利,而是人类的毁灭。(能说出漫画的含义,且能结合标题去说,意思相近即可。)

这不是胜利,这是反面阐述,不是胜利,那是什么,是人类的对人类的控诉,是人类的毁灭

就是那是正面回答。

作业本上有一道题目:

18.按文章说说为什么“短信文化是一种年轻的文化;是一种年轻人的文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因为短信是一种新生的文化,使用短信的又大多是年轻人,所以称之为年轻的文化,年轻人的文化。

有学生回答:因为老年人不常用短信这个答案不准确,这不是理解能力的问题,其实是表述习惯问题,采用反面回答,换为正面回答,应该是,大多年轻人常用短信。这样就对了。

或许有些老师,会发现了,这两个答案表述角度不同,还涉及另一个东西的变化,那就是表述的主语。从老年人变为年轻人。问年轻人的文化,主语应该是年轻人。很多同学的答案出现偏差,并非理解能力有问题,而是不注重答案的主语。

语言的表述肯定会受到对象的制约,对象表现在句子中相当于句子的主语。

有关句子的主语,再举一道题目。

2007年河南省高级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1. 读下面一则消息,从中提取两条主要信息。(2分)

据《河南日报》2007年5月10日报道,我省义务教育阶段农村中小学生交学杂费上学已经已成为历史。来自省财政厅的最新统计显示,截至目前,全省财政落实资金15.9亿元,对1262万名农村中小学生全部免收学杂费,对657万名学生免费发放教科书,对70万名贫困寄宿生补助生活费,资助学生数和投入资金量均居全国首位。

筛选还是比较容易的,

2.①我省义务教育阶段农村中小学生交学杂费上学已经成为历史

②我省财政资助学生数和投入资金量均居全国首位(一条1分。共2分)

第二句有个问题,少了一个主语。这就需要补充,补充主语。如果这道题目是让我们的学生做,我觉得主语还要改变,最好把我省为河南省。

2008年南通《抽打心中的樱桃花》

⑦但结果令我失望,已经成熟的樱桃被吃光了,我保护的那棵樱桃树仍是满树青黄,并且树上的樱桃开始干瘪、变黑、脱落,渐渐的树干上的绿色也退去,变得干枯,毫无生机。母亲告诉一脸失望的我:这棵樱桃树由于在春天花开得太多,又未经抽打,所以结的樱桃也太多。由于水分、营养供应不上,它累死了!⑧母亲用牺牲一棵樱桃树的代价告诉了我一个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人活在世上是不能太贪心的,要学会取舍。心中贪念太多,只取不舍的结果,就像那棵未经抽打的樱桃树,最终导致你不堪重负、两手空空;而适当的舍弃,看似是一种失去,但在不久的将来,就会获得更加丰厚的给予和回报!

联系上下文,请写出母亲用牺牲樱桃树的代价告诉“我”的道理。(答案写在下面的横线上)(3分) 为了,更好说明问题,我先把试卷的答案告诉大家。只有当你懂得舍弃,你生命的行囊才会装满更多对自己有用的东西”或“青涩的青春只有经过抽打的磨砺才能够逐步走向睿智与成熟”。

有学生这么回答:

(1)负担太重,会累死的。这个答案的错误,表面上看是信息筛选不准确,其实是思维方式,是从树的角度思考的,主语是树,只是陈述树的事实,所以不准确。

而下面这个答案就是从人的角度思考,

(2)人活在世上是不能太贪心,否则会累死的。是从人的角度思考了,但是,这个答案为什么感觉没有答到点上,主要是从反面来阐述,否定形式的。“人活在世上是不能太贪心的,要学会取舍。”这句中后半句才是最观点,懂得取舍,不但不会累死,还会获得更加丰厚的回报。 所以下面这个答案

(3)懂得舍弃,才会有收获。接近参考答案了。严格意义来说,这个答案还是不准确的。有个学生的答案,我觉得比参考答案好。

(4)懂得适当的舍弃,才会有更大的收获。

你看,妈妈并没有把樱桃花,全部打掉,只是打掉部分,这种舍弃,其实只是适当舍弃。 这个是关键词的使用。

关于答案的表述,就讲到这里,对于今天的讲座,我还得再强调一下:

第一、解题和答题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分割的。强调答案的组织和表述,并不是意味着理解能力不重要,恰恰相反,我是假设学生理解能力都没有问题的前提上进行。答题能的组织和表述,只是我切入现代文阅读的一个角度,表达我的一种思路,没有面面俱到。

第二、知识分类上说,记忆性知识,答案的组织和表述,

但是按知识进行分类,古诗词背诵,只是记忆性知识,而这个答题组织和表述不属于记忆性知识,而是操作性知识,也就是说学生背会公式,并不意味着,就会做数学题目了,需要不断的练习和巩固,像广播操的动作一样,只要音乐响起,他的手就自然而然的摆出动作。

还有一个,大家可能发现了,今天虽然讲的是现代文阅读,但是例子并没有局限于此,其实如果,按照能力点去梳理,或从答案的组织和表述去阐述,很多题目都有相似之处。

最后,我觉得这些东西是有用的,而且是需要的,学生是喜欢的,效果也是不错的。我想说的是,这个一条思路,并不是死路。谢谢大家。

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练习

现代文阅读备课

现代文阅读教案

现代文阅读教案

现代文阅读讲稿
《现代文阅读讲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