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孔子游春

发布时间:2020-03-02 12:25:4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孔子游春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鹤壁市淇滨小学

冯国霞

一、定向诱导

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回到了两千多年前,和孔圣人一起游览了泗水河畔的美景。泗水河畔的美景让我们心旷神怡!孔子的心情却很不平静。他凝望着欢快活泼的泗水河,陷入了沉思。那么孔子在想些什么呢?我们先来看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第八自然段孔子所说的那段意味深长的话语所蕴含的道理。

3、练习背诵第八自然段。

同学们,要想走进一个人的心灵世界,读读他的话,不失为一种好方法。让我们凭借着孔子的话,走进孔子伟大的精神世界„„

二、自学探究

(一)自由读课文第八自然段,想一想孔子的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展开的? (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板书)

1、师:孔子认为,水有四种精神,都是什么?

(生一边汇报,师一边板书: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

2、同学们,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那么,同学们读完了孔子论水的这段话你会有自己的感悟与理解吗?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水的哪一个品德给你的感受最深,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水的品德了呢?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自己的体会。

3、(同桌交流)同学们,我看你们都在文章的空白处写下了许多闪烁着智慧的文字。把你的读书收获拿出来先和你的同桌交流交流,好吗?

4、(全班交流)

(1)说水“有德行”。(读书中语段: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象有德行。)

生体会:是说水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生谈体会)

师述:是呀,水滋润万物,水是哺育一切生命的乳汁。文章有一个地方,把水的德行描绘出来。你发现了没有?

师:如果没有水的滋润,泗水河边的景色会有这么美吗?祖国的山河会有这么美吗?你再来读这一自然段,会有不一般的感受。谁再来读。

个别学生读。请你感激地读!

(2)“有情义”。(指名读: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

(生谈体会)

师述:水好像很通人情,总能与周围的事物和谐相处,能屈能伸,真大丈夫也!是呀,水流进方方的池塘里就是方的,流进长长的溪流里就是长的,它为人着想,真是宽厚待人,有情有义!谁能把这种情义读出来?

(3)谈水有志向。(指名读: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 (生谈体会) 师:由水的这种坚忍不拔的意志,你想到了关于水的什么成语?(滴水穿石) 师:是啊,有道是“人无志则不立”,孔子也说过:“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其志。” 水有一个志向,那就是奔向大海!那卷起的千尺巨浪,就是它不息的生命在涌动。为了实现崇高的理想,不怕任何艰难险阻。这就是流水的志向!同学们,难道我们不应该有流水的志向吗?让我们读出水的刚强吧!

生:练读、齐读。

(4)谈水善施教化。(指名读: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 师:就这一点,你能具体地说说吗? 师:万物入水,水都能帮其洗刷污垢,这一点又多么像孔子自己,不管是谁,无论他是高贵还是低贱,无论他是贫穷还是富有,只要他肯学习,孔子都愿意对其教化。这一句话包含了孔子的育人观点、高尚情操,谁来读?

师:由此看来,(指板书:水是真君子啊!)

5、同学们,请你们也来观水,你们的心中又会生出怎样的感慨!(播放视频) (点击现出该段文字)同学们,孔子由水作了许多生动的比喻,这一段的后面还有一个省略号,你们知道这个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吗?那么你们能帮孔子再补充两句吗?自己先练一练。

6、学生续句。

(水能容纳无数溪流,它好象胸怀宽广;水总是滔滔不绝的向前奔流,它好象志在千里;水清澈透明,它好像纯洁无瑕。水滴石穿,它好像有恒心,有毅力„„)

7、孔子仅仅是在赞美这泗水河里的水吗?

生:不,他赞美的是水的精神!并要求他的弟子们也做像水一样的人。

10、同学们,孔子这段话说得多好呀,这金玉良言我们应该把他记在心里。 (练习背诵)

(二)、感受孔子的教育对弟子产生的影响

1、过渡:同学们,从孔子的这段话中,我们已经领悟到了孔子目的是什么,孔子巧妙地用水打比方,来启发弟子做人,他期待着每一个弟子都能成为真君子。于是,他兴致勃勃地和子路、颜回谈起了志向。那么孔子的学生们领悟到了吗?你从哪儿读出来的?(请从课文后面几节中找一找。)

(出示子路和颜回论志的话)

子路是个急性子,老师的话音未落就开了腔:“我愿意把车马、衣服拿出来跟朋友们一块儿享用,就是用坏了、穿破了我也不会在意。朋友之间就应该有福同享嘛。”

温文尔雅的颜回经过深思熟虑,从容不迫地说:“我希望成为一个不为自己表功的人。”

2、指名读子路和颜回的话。你认为他们是怎样的人。 说说从颜回和子路的志向中,你感悟到什么?

(子路乐善好施,有如水的哺育众生,有情有义;颜回希望成为不好表功的人,他的谦虚沉稳,正如水的和顺温柔。)

颜回把他的志向写进了一首歌里,想知道吗?(出示内容)

有利剑兮匿(隐藏)于鞘中,有美玉兮泥上深藏。虎落平壤兮反不如犬,凤凰落地兮被鸡啄伤。生不逢时兮玉石不辨,不遇明主兮骥(好马)锁厩 (马棚)房。用之则行兮闪闪发光,舍之则藏兮不卑不亢。 齐读。

释义:颜回拿利剑、美玉、猛虎、凤凰来自比,告诉我们他满腹经纶,才华横溢,他非常渴求建功立业,为国为民做出贡献,但却无用武之地。可他并不悲观失望,也不高傲自负。正如他所说:“用之则行兮闪闪发光,舍之则藏兮不卑不亢”。

记得子路也问过孔子的志向,孔子当时回答了这样一句话:“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同时出示这句话)我们课本中是怎么说的呢?(生读课文中句子)这就是孔子的志向!孔子胸怀天下,他心中充满着大爱,这就是他那“仁者爱人”的思想体现。齐读。

三、讨论解疑 同学们,课文学到这里,我想,孔子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孔子善思,能从司空见惯的流水中看出深奥的道理;孔子善喻,水本无情,孔子却赋予了它人的品格;孔子善教,他巧妙地借水说理,由水育人。更妙的是孔子教育学生不在课堂,而在美丽的泗水河畔!我们也知道了他和弟子们的志向。那你们的志向是什么呢?

学生说

师:听了大家的志向,老师发现了很多同学的志向都有明确的指向性,都是关于职业的。这和颜回、子路的志向有什么区别呢?(再出示子路、颜回的话)

我们发现,古人的志向不是关于职业的,而是关于个人道德修养方面的,为什么不直接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而要他们修炼品行呢??请同学们思考一下。

讨论:

师总结:孔子之所以成为大教育家,与他一生在追求的君子之风密切相关。《论语》,“君子”这个词就出现了一百多次。当我们有了君子的美德,无论什么事情都会取得成功,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先要有一个高尚的人格作基础保证,很多人没有成功,不是没有聪明的头脑,缺乏的可能是高尚的品行,所以,孔子注重培养弟子们的人格修养。

四、总结反馈

1、《大学》里也有这么一段话证明古人是很看重自身的品行修养的: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知有也。”

这些都足以说明古人是非常重视品行的修养。

2、孔子的名言: 孔子有很多言论,直到今天还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它是我们人类共同的财富。让我们来一起学习孔子关于学习的几句名言: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

(3)学而不思,则罔(w?ng);思而不学,则殆。 (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5)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6)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师总结:孔子是个伟大的人,他创立的“儒家思想”一直被奉为最正统的思想,2000多年来,被后人顶礼膜拜,在世界上的他也是和西方的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齐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1988年,世界各国诺贝尔奖得主在法国巴黎集会,会后发表的共同宣言中提到:“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二千五百三十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找智慧。”

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但我们对孔子的认识才刚刚开始。课后请读读《论语》、林语堂的《孔子的智慧》和《于丹论语心得》。

板书设计:

孔子游春

有德行

有情义

有志向

水是真君子

善施教化

孔子游春

孔子游春

孔子游春

孔子游春

孔子游春

孔子游春

孔子游春

孔子游春

孔子游春

孔子游春

孔子游春
《孔子游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孔子游春正式 孔子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