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母亲的恩情第二课时

发布时间:2020-03-02 05:53:3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教版二年级下册9《母亲的恩情》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南大村小学:杨昆红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游子吟》

2、通过课文内容,理解《游子吟》的意思,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教育学生不忘母亲的养育之恩,从小尊重、孝敬父母。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游子吟》填空作业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起兴趣

1、齐读课题:《母亲的恩情》。

2、教师分享自己对母亲的恩情。引出孟郊的《游子吟》。

3、课文填空,复习小诗《游子吟》。

二、细读课文、感悟母爱

(一)深夜缝衣:第一小节

1、出示“深夜缝衣图”。

2、默读第一小节:思考图上的这位老母亲是谁?她正在忙着干什么?

3、找一找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母亲对儿子的关爱?用“——”划出“母亲对儿子关爱”句子。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4、说话练习:用“忙着”造句。

4、母亲边缝补着衣服,边会想些什么呢?请你再读读课文,再看看插图,想一想。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一读第一小节。(齐读)

(二) 天明送别:第二小节

1、男生齐读第二小节,想一想:临别时,母亲会对孟郊说些什么呢?

2、师生发挥想象,母亲在送别孟郊时还会说些什么?

3、那孟郊听了有什么反应呢?为什么孟郊的眼睛湿润了?孟郊望着母亲的白发想到了什么?由此你想到了哪些成语呢?

4、多么感人的场面,谁能来动情地读好第二小节? (指名读、齐读)

5、说话练习,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母亲是怎样关心我们的,“有一次,我生病了,妈妈......”

6、小结:引导学生结合课文中的内容理解:“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三)触景生情:第三小节

1、自由读课文第三小节:孟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看着这沐浴在阳光下的小草,孟郊想到了什么?指名读,齐读。这句话这句话中把太阳比作什么?又把小草比作什么?

3、结合文、图理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意思。

(四)《游子吟》的由来:

四、五小节

1、母亲的恩情孟郊永远 ,就在他 那年,写成了这首著名的小诗 。(师生合作读)

2、教师指导学生读、背诵、书写。

3、学生讨论、交流:用什么来报答母亲对我们的恩情?

三、拓展升华、总结全文

1、写作的方式表达对母亲的感恩:“妈妈,我想对你说”

2、在我们的生活中,除了妈妈,还有谁也对我们有养育之恩,教育之恩?

3、送一份“最好的礼物”给妈妈。

《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母亲的恩情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母亲的恩情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语下 母亲的恩情 第二课时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第四册母亲的恩情第二课时

母亲的恩情

母亲的恩情

母亲的恩情

母亲的恩情

《母亲的恩情》

母亲的恩情第二课时
《母亲的恩情第二课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