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听初三数学课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2020-03-03 19:55:0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一、学习体会:

此次去xx中学参观学习,尽管只听了两节数学课,听了一个讲座,但感触很深,受益匪浅,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教育的鲜活的生命力,下面来谈一下我的收获和体会。 1.走进校园,感受浓厚的校园文化 当我们走进xx中学,首先感受到的是他们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他们的办学目标要求,育人指向都是非常明确的,让人感受到一种独特的育人魅力。而这些都作为校园文化的灵魂在学校的最醒目位置展现,浓浓的校园文化气息渲染出他们的办学宗旨。在xx中学无论身处校园的哪一个角落都彰显出文化的色彩,诚信超市、图书角都在其中。

走进教室,干净,整洁;前面的黑板上每个人每天都写一句名人名言,对每一个人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教室后面黑板上张贴有每个小组的标语,让每个小组都有明确的努力方向,团结,向上,这让班级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对学生起到了很好熏陶和教育。 2.走进课堂,感受深刻的教育来自学生深刻的体验。

xx中学高效课堂,以人为本,关注生命;开放课堂,群体参与,师生互动,教学相长,气氛和谐,环境宽松,自主参与,个性发展。学生是真正的主角,教师只起到指挥的作用,而学生展示时始终站在聚焦处,xx中学的课堂,给我的最大的感受是学生不再是整体划一,举止呆板的木偶,不再是知识的容器,不再是应试的机器,不再是分数的奴隶;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而是一个个朝气蓬勃的生命体,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个体,课堂焕发出只有学生独有的生命力,他们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每个人都有一种灵动的思维,自主参与和表现自我的强烈意识,每个学生都非常自信敢于展现,课堂上师友学友间互助合作真实大放异彩,课堂中的学生是千姿百态的,是有潜能的,是有活力的,更是有强烈表现欲望的。从课堂上看师友学友之间的互助合作,他们充满成就感、幸福感,把学习变成乐趣。

在他们的课堂上,没有讲台,没有权威,没有高高在上的老师,更没有滔滔不绝的讲解。这里教师真正成为导师,成为学生构建知识的引路人,课堂上教师更多的时候是在了解在倾听。在这两节课上,教师在课堂上发言的机会是比较少的,只有老师对重点的强调和老师那三言两语鼓励性的评价。而学生则完全主宰了课堂,他们静心思考,热烈讨论,书写反馈学到的知识,客观正确评价同学的板书。这些正是他们学习过程的体现,自主,自信是他们终生学习的宝贵财富。

走进课堂,我看到这两位教师都是把深刻的教育来自学生的深刻体验这个理念落到了实处。他们付出着并享受着课改所带来的成功感。 3.聆听报告,体会小组合作模式高效课堂

小组合作模式高效课堂改变了教师的角色,从师长变学长,教师变教为启,变教为帮;改变了学生的角色,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改变了教室功能,把教室变成了学室,把讲堂变成了学堂。真正体现出了开放的课堂、自主的课堂、情感的课堂。这种课堂模式以追求课堂效率的最大化为目的,以导学案为载体,以小组合作学习、小组竞争学习为手段,以多元评价为激励机制的一种课堂改革。 二.几点思考,要改变什么。

1、为什么课堂中不需要教师激情的调动,学生学习却充满激情积极主动?

无论在哪一节课堂上我看到的都是学生充满激情的乐观积极学习状态。他们激情的展示、安静的作答、激烈地讨论,认真展示点评。从他们的表情里感觉到学习不再是一种苦差事,他们在学习中体味成长的快乐。身为一名老师都能被那种氛围所感染,更何况是学生。我在思考反思,为什么我们的学生逐渐就没有激情没有主动性,课上不爱发言,课堂气氛沉闷。是学生本身没有激情还是我们压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关于如何激发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实是我们老生常谈的问题,我们也曾寻求许多解决的途径和方法,比如课中教师激情生动的讲解、创设有趣的情景、适时而真情的激励评价、增加有趣的实验、设置问题的悬念和精心的布白等等,这些都是有效的措施,可是所有的这些措施都是围绕着教做调整,没有关注学生的学,所以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而xx中学的课堂中师生关系变了,学习方式改变了,前一种变化使学生从心理到行为都由从属地位转变为主人地位,由学习的奴隶变为学习的主人。后一种改变能让学生在课堂教学全过程广泛深入的参与学习活动。主人地位的获得让他们感到讲的人或问的人与自己是平等的,没有什么权威可言,失去了压抑,获得心灵的解放,使他们能主宰自己的学习。同样的学习机会和成功的学习体验以及积极的学习态度,这些都成为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原动力。所以这次昌乐之行的最深的体会我认为教师要学会在学生面前适当示弱,教师过于能干可能就会导致学生的低能。

2、为什么学生在展示中表现的如此精彩?

教育的过程就是让孩子不断地认识自己,不断地成长自己并不断完美地展现自己的过程。我觉得他们的课堂讨论、展示和点评是关键环节,是教学过程的主体阶段。

① 课堂能否成为开放的课堂、情感的课堂、高效的课堂,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真正地对于学生的潜能有高度的尊重和珍视,是否对学生充满信任和乐观的期待。只有真正尊重每一个学生存在的价值和尊严,才能彰显民主、平等的教育精神。 ② 教师要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和主动探究,重视学习过程中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多角度理解,鼓励不同观点之间的争鸣和碰撞。让学生多一点个性张扬,少一点自我贬抑;多一份自信与自尊,少一点自轻与自贱;多一点自主选择与自主承担,少一点轻信盲从与不负责任。

③ 教师要勇于将舞台让给学生,要在学生展示、点评过程中学会沉默,学会等待,让学生在讨论、交流甚至争论中获得真知,要让听的课堂变成说的课堂,让静的课堂变成动的课堂,让教的课堂变成学的课堂,让课堂成为学习的超市、生命的狂欢。

展示能满足学生强烈的表现欲,特别是在得到同伴和教师的认可时会产生自我陶醉感和成就感,这是一种精神上的需求,这种精神愉悦可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3、为什么课堂中找不到差生?

在现实的课堂中我们经常遇到你在上面讲的很投入,但仍有学生依然在下面没有反应甚至玩耍,这始终令老师们心焦、苦恼。春天中学的课堂中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了,没有一个陪衬或旁观者。我想原因有二:一是课前展示关注了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课堂无死角,达到了复习检查的目的。二是建立了学习小组,既有合作又有竞争的机制,打造了小组团队精神,营建了积极进取的班级文化氛围,这些都让合作学习的理念落到实处,也使学生的资源共享变成现实。

三、我重点落实什么?

1、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现今的素质教育首先需要我们转变师道尊严的教师权威观念,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师道尊严的教师在知识与学问方面享有很高的权威。一方面,由于教师自身存在的权威感,自认为闻道在先,是求知的先行者,因而处处居高临下;另一方面,学生盲目迷信教师,从不怀疑教师的权威性,不敢越教师所思、所言、所为之雷池,导致了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学生即或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但能否得以表现和发展,则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其存在和发展的气氛和环境。所以,教师的权威观念必须转变,以利于在师生之间建立一种和谐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创设宽松的、自由的、愉快的教学氛围。学生置身于这样的氛围中,才能无拘无束,畅所欲言,大胆地提问和讨论。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无论做什么,要不怕犯错误,大胆地尝试;让他们在试误法中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并肯定他们的探索精神。

2、改变陈旧的观念,从不同角度认识自己的学生。

作为一位教师应改变自己的观念,在自己的眼里不应该有好学生、坏学生之分,因为我们的学生心里必定装着差生的自卑和自负。弗兰西斯·培根曾说:上帝是公平的,他给予你彼,就不再给予你此其实,每个人都差不多,所谓好、差之分,只不过是教师主观偏认罢了。再出色的学生也有某方面的不足,再调皮的大王也有其用武之地。天生我材必有用!因此,教师应用一种发展的目光、宽容的心态去欣赏你的学生,相信有一天你会发现每一个孩子都那么可爱。

3、帮助学生明确前进的方向,并不断激励他们。

正因为有了上一点,教师应帮助每一个学生明确自己的位置,建立适合自己的目标。让他们的今天比昨天更出色,让他们的明天比今天更值得期待。与别人比较也可以,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但千万别让比较成为学生前进的绊脚石。让学生做一个最好的自己,有勇气面对失败,面对挫折,在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保持乐观与自信,快乐地迎接生活的潮起潮落;让学生做一个最好的自己,是一种积极的学习心态、生活心态,盲目的比较是自己为自己设置陷阱。找到自我,相信自我,便会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4、培养和强化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数学科学有了强烈的探索欲望和对数学知识及规律的拥有欲以及将所学数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生产实践中,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才能产生创新欲望。而作为教师可以用各种数学实验、数学知识在各个领域的应用等来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但这种好奇与兴趣是本能的、不稳定的认识倾向,还应激发社会动机使之成为主导动机,方可起着持久、稳定、强有力的动力和维持、调空作用。如善于创设问题情景激思激趣;理论联系实际,讲解数学在工、农、商、高科技领域、日常生活的巨大作用;讲解由各个伟大的数学家所引发的各种故事以及数学史激发学生为祖国富强而发奋学习的社会性动机等。另外,数学教师良好的教师形象,生动、准确的讲授,热情真诚的关心鼓励,幽默大方的举止等因素在培养和强化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机也起着不可忽视的情感作用。

5、积极参与,发挥学生主体表现意识。

前苏联教育家苏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知识兴趣的重要条件。学生对于自己充当角色的活动,这种兴趣会更加强烈。因此,课堂教学中可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表现意识,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角色扮演,变老师教,学生学为学生教,学生学。作为教师,应该在教学改革中,教给学生更多的是方法,而不是知识;培养更多的能力,而不是包办。

教育的真谛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其自主学习,创新学习,终身学习。教育的本质就是以人为本,通过教育来影响人、改变人、发展人、提升人,使其为社会作贡献,为自己谋幸福。我希望把每个孩子的一生变成一个成功而精彩的故事。

听数学课心得体会

听数学课心得体会[优秀]

初三数学课

听数学课感悟

听数学课收获

听数学课的反思

去府谷四小听数学课心得体会

初三数学课改小结

初三数学课学案设计

听培智数学课反思

听初三数学课心得体会
《听初三数学课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