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提升县域文化软实力构建经济发展硬支撑

发布时间:2020-03-03 02:31:4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提升县域文化软实力构建经济发展硬支撑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推动发展的重要支撑。赤城县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省委八届二次全会和全市强势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大会精神,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点,以建立覆盖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着力点,以加强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为支撑点,以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点,充分发挥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积极性,不断提升县域文化软实力,构建经济发展硬支撑。

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提升文化的凝聚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体和灵魂。当前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不断调整和人们思想意识多元、价值取向日趋多样的新形势以及不同文化交流、交融、交锋频繁的新情况,只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和党的建设全过程,加强教育引导,增进社会共识,才能构建起建设文化强县的精神基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贵在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正确把握文化发展方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凝聚全社会共同理想信念,增强人民群众对优秀民族文化、特色地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使全县广大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重在以人文精神为内核,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开拓创新的

1变革意识,艰苦奋斗的创业作风,面向群众的优良传统,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为主要内容的老区精神,教育培养广大干部群众热爱祖国、建设家乡、团结奋进、自强不息;旨在以巩固思想道德基础为目标,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教育、价值观教育,大力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着力加强理想信念、社会诚信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广泛开展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星级文明户评选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成为时代的主旋律,进一步筑牢全县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提升文化的保障力

构建覆盖率高、服务力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实现文化名县目标最基本的要求。 “十二五”期间,要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一是强基础。积极推进数字电视 “村村通”、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等文化惠民工程,着力完善城乡基层文化设施网络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乡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切实加快农民书屋、农家文化大院建设,认真抓好县乡图书馆、文化馆 (站)建设和达标改造,积极筹建体育馆、科技馆、全民健身园地、社区文化活动园等公益设施,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二是优服务。充分利用现有公共文化设施,大力开展文艺演出、全民健身运动、“彩色周末”、农民技术培训和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积极探索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的途径和方式,推动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广场文化、旅游文化、节庆文化互促共融、和谐发展。

三是重惠民。从群众文化需求出发,鼓励扶持文学、小戏、书画、音乐、舞蹈、摄影以及民间民俗等独具特色的文化创作,创作出一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力作,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三、培育特色文化产业集群,提升产业竞争力

针对赤城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的现状,制定出台 《赤城县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办法》,着力打造特色文化产业集群。一是培育地方文化品牌。依托金阁山崇真观、温泉碧霞元君祠、后城朝阳观等历史遗迹,打造以道教文化为主体的历史文化品牌;依托黑龙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大海陀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自然资源,打造以旅游观光为重点的生态文化品牌;依托平北军分区旧址、龙延怀联合政府旧址等革命遗址的保护、修缮,打造以老区革命精神为核心的红色文化品牌。二是发展文化特色产业。加强麦秸画、根雕、核雕等民俗文化产品保护,研发符合市场需求、艺术精湛、群众喜爱,既体现文化内涵,又经济实用的文化产品,创建文化产业公司,实现专业化生产。三是积极创新文化业态。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数字化技术及通信技术等现代科技,积极发展文化创意等新兴文化产业,大力培育文化市场,加快构建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科技含量高、富有创意、竞争力强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更好的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四、深化文化发展体制改革,不断提升文化的创新力

创新是文化发展的灵魂,推动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是建设文化名县的突破口。一是突出体制改革。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

观念,理顺文化管理体制,充分发挥文化单位整体效能。全面推进县文化馆、博物馆、乡镇综合文化站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强化服务功能,激发发展活力。二是创新用人机制。稳步推进文化事业单位的用人制度改革,进一步拓宽选人用人渠道,创新内部管理和分配激励机制,抓好各类文化艺术人才、文化艺术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为全县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三是强化政策支持。从财政投入、税收优惠、开放开发等方面进行大力扶持,研究设立扶持文化产业专项基金,推动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建设;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有序参与文化产业发展,兴办一批市场化的创作团队和演艺团体。四是落实引领责任。切实担负起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政治责任,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文化部门组织协调、社会积极参与的文化工作新格局;坚持把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同研究部署、同组织实施、同督促检查,努力推动赤城文化建设大发展大繁荣。

文化软实力与文化硬实力

提升文化软实力

提升文化软实力

强化“硬实力”更要提升“软实力”

硬品牌软实力

软实力与硬实力

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

如何提升文化软实力

提升学校软实力 打造学校硬品牌

巩固硬实力、提升软实力、打造巧实力

提升县域文化软实力构建经济发展硬支撑
《提升县域文化软实力构建经济发展硬支撑.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